眾所周知,宇宙中能夠發光的天體級別一般是恆星或者恆星以上,因此一旦天文學家觀測到宇宙中哪個地方的亮度有變化,說明那裡的恆星發生了某些變化。去年11、12月份天文學家觀測到獵戶座裡的參宿四突然變暗了,以至於研究人員認為它可能很快就要發生超新星爆發了,但是到目前為止參宿四的亮度恢復正常,那麼它之前的亮度變暗是怎麼回事呢?
根據報導,近期《天體物理學雜誌》刊登了一篇關於參宿四亮度變化問題的研究,該論文借用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到的數據進行分析,最後發現參宿四從去年年末開始的亮度降低再到今年夏天亮度恢復正常,這很可能是它的一種周期性活動,即其內部活動使得大量物質被噴射出去,這些物質冷卻之後形成塵埃雲,塵埃雲將參宿四的光線給遮擋住了。
參宿四是一顆怎樣的星球?
獵戶座是人類比較熟悉的一個星座,這個星座存在四個明顯的「稜角」,這些稜角都是由恆星構成,參宿四就位於其中一個角上,因此它又被稱為「獵戶座α」。根據天文學家長期的觀測和研究發現,參宿四在質量上超過太陽質量10倍甚至更多,如果把它放在太陽現在的位置上,那麼它的最外層可以擴張到木星的軌道上,因此它被定義為紅超巨星。
這樣一顆恆星即使距離地球有640光年,人類依然能夠在地面上通過天文望遠鏡捕捉到它,但這也意味著我們無法實時知道參宿四表面發生了什麼情況,因此光線在如此遙遠的距離中傳播一定會存在延遲。根據天文學家的介紹,目前參宿四已經進入了「老年階段」,因此參宿四的任何變化都會引起天文學家的關注。
研究人員如何得到該發現?
有天文研究人員從去年10月份就發現參宿四的亮度開始降低,降低的幅度甚至連肉眼都能夠看得出來。起初研究人員認為這種現象的變化存在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參宿四即將要發生超新星爆發,另一種可能是它已經發生過了超新星爆發,亮度正在降低。但是到了今年七八月份,參宿四的亮度逐漸恢復正常,這讓研究人員意識到之前的推測存在偏差。
為了研究參宿四發生亮度變化的原因,哈佛與史密森尼亞天體物理中心共同組成的研究小組收集到哈勃望遠鏡對參宿四的觀測數據,然後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研究人員通過探測數據發現,去年9、10月份參宿四就存在物質不斷外移的情況,在這之後它的亮度就下降了。外移的物質以每小時32萬公裡的速度運動,使得它們在短期內就達到了參宿四最外層。
由於參宿四最外層最靠近宇宙空間,因此原本炙熱的物質逐漸冷卻,從而形成了一團團塵埃雲,將參宿四的光芒給遮蓋住了。
如果參宿四發生了超新星爆發,會影響太陽系嗎?
關於參宿四的亮度變化,天文愛好者們最關心的是萬一它真的發生了超新星爆發,會影響到地球嗎?雖然640光年的距離十分遙遠,但是參宿四的亮度強到人類在地表上通過肉眼就能看到,說明它還是有可能對地球造成影響的。
然而實際情況卻是,參宿四發生超新星爆發確實會對地球產生影響,但是這些影響只能通過測量來體現,而對地球生命、自然環境幾乎沒影響。這是因為參宿四距離地球確實很遙遠,超新星爆發的物質無法擾動地球大氣層。如果要進一步確定參宿四對地球的影響,可以參考其他已經發生超新星爆發的恆星,通過距離和影響的比例來預測參宿四對地球可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