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神話故事中就 出現了麒麟,麒麟原本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祥瑞之獸,麒麟在中國古代是一種珍稀動物,尋常人不容易見到,就因為它珍稀,人們總覺得很神秘。就把它與神龍彩鳳並列為具有神聖色彩的神獸,但不知什麼時候起,麒麟在我國已經滅絕了。
鄭和下西洋是帶著龐大的隊伍,大寶船上除了帶有日常生活補給,還有一些大明特色的物品,比如茶葉、瓷器、絲綢等等,所到之處,他們都會用這些東西跟當地商人進行交換,換回來的物品也是種類繁多,不乏香料、染料、寶石等等,總之就是用「我有」換「你有」,七下西洋,每次如是,甚至帶回了傳說中的上古神獸——麒麟。
這頭怪獸與中國典籍中記載的瑞獸麒麟極為相似,時人認為這便是麒麟,舉國震動,臣民圍觀者如堵,各自歡喜讚嘆不止。當時的熱鬧場景正如沈度的頌詩所描述的「臣民集觀,欣喜倍萬」,有詩讚曰:「西南之諏,大海之滸,實生麒麟,身高五丈,麋身馬蹄,肉角黦黦,文採焜耀,紅雲紫霧,趾不踐物,遊必擇土,舒舒徐徐,動循矩度,聆其和嗚,音協鍾呂,仁哉茲獸,曠古一遇,照其神靈,登於天府。」
麒麟其實就是長頸鹿,現在的《瑞應麒麟圖》原版真品就是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那幅《明人畫麒麟沈度頌》畫軸。無論是通過摹本還是真品,我們可以看得真真切切那頭麒麟的影像。
其實,它就是來自非洲的長頸鹿!鄭和船隊帶到南京的動物有很多種,都進了「皇家動物園」,成了皇室的寵物,這其中包括鴕鳥、獅子、金錢豹、馬哈獸等等。據考證,馬哈獸指的就是非洲產的直角大羚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