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長頸鹿竟然是麒麟

2021-01-09 文化旅遊觀察

麒麟,是指中國傳統瑞獸。古人認為,麒麟出沒處,必有祥瑞。有時用來比喻才能傑出、德才兼備的人。 從其外部形狀上看,集獅頭、鹿角,虎眼、麋身、龍鱗、牛尾就於一體;尾巴毛狀像龍尾,有一角帶肉。但據說麒麟的身體像麝鹿,它被古人視為神靈。

《禮記·禮運第九》:「麟、鳳、龜、龍,謂之四靈」,可見麒麟地位起碼與龍同等,並不低於龍。但麒麟又是應龍的孫輩,《淮南子·地形訓》:「毛犢生應龍,應龍生建馬,建馬生麒麟,麒麟生庶獸,凡毛者,生於庶獸。」

麒麟也有中土之獸的說法但與被《淮南子》、《靈憲》等諸多古籍認為居中主土的黃龍相比,麒麟只有 《易冒》一書將其與青龍等四靈相提並論。古人把雄性稱麒,雌性稱麟,《宋書》:麒麟者,仁獸也。牡曰麒,牝曰麟。麒麟是吉祥神寵,主太平、長壽;麒麟因其深厚的文化內涵,在中國傳統民俗禮儀中,被製成各種飾物和擺件用於佩戴和安置家中,有祈福和安佑的用意。

麒麟每次出現都將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時期。據記載,孔子與麒麟密切相關,相傳孔子出生之前和去世之前都出現了麒麟,據傳孔子出生前,有麒麟在他家的院子裡「口吐玉書」,書上寫道「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孔子在《春秋》哀公十四年春天,提到「西狩獲麟」,對此孔子為此落淚,並表示「吾道窮矣」。孔子曾寫歌:「唐虞世兮麟鳳遊,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不久孔子去世,所以亦被視為儒家的象徵。

「西狩獲麟」:發生在春秋末期魯國西境大野澤。

左丘明的《左傳·卷十二》載:哀公十四年春,西狩於大野,叔孫氏之車子鑰商獲麟,以為不祥,以賜虞人。

仲尼觀之曰:「麟也」。

《史記·孔子世家》載: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春,西狩大野,叔孫氏之車子鑰商獲,以為不祥,仲尼視之曰:「麟也」,取之。

在其《集解》和《正義》中又註:「大野,藪名,魯田圃之常處,蓋今巨野是也。」

《兗州府志·聖裡志》載:「周敬王三十九年春(哀公十四年),西狩於大野。叔孫氏家臣鑰商獲麟。」「折其左足,載以歸。叔孫氏以為不祥,棄之郭外,使人告孔子曰:有麋而角者何也?孔子往觀之曰:麟也,胡為乎來哉!反袂拭面,涕泣沾衿。叔孫氏聞之,然後取之。子貢問曰:夫子何泣也!孔子曰:麟之至為明王也,出非其時而見害,吾是以傷之。」

據考證「西狩獲麟」發生在周敬王九年(春秋魯哀公十四年),而孔子的《春秋》一書,也恰恰在這一年脫稿,這時孔子已71歲,從此不再著書。這就充分證明了至今仍在巨野流傳的「孔子獲麟絕筆」的故事是真實的。

孔子獲麟絕筆,從客觀上講,是年紀大了精力不佳。但從主觀上講,感麟而憂也是個重要原因。傳說在公元前551年(魯哀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的母親顏徵在懷了孕,祈禱於尼丘山,遇一麒麟而生孔子,因孔子降生時,頭頂長得有點像尼丘山,幫取名孔丘字仲尼。孔子遇麟而生,又見麟死,他認為是個不祥之兆,立即揮筆為麒麟寫下了輓歌:「唐虞世兮麟鳳遊,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由於孔子感麟而憂,再加他唯一的愛子孔鯉的早逝,使他難過極了,終於在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與世長辭了。

孔子死後,獲麟絕筆的故事廣為流傳。唐代大詩人李白《古風詩》中就有「希聖如有立,絕筆於獲麟」的詩句。

人們為紀念「西狩獲麟」,在埋葬麒麟的地方建築了麒麟臺,又名獲麟臺,古稱獲麟古冢。

南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金世宗完顏雍大定元年),年方21歲的愛國詩人辛棄疾,參加抗金起義軍,途篤巨野麟臺,即興作五言律詩一首:

終始春秋筆,經名舊記麟。荒臺曾建魯,野草未燒秦。

鬱郁山川秀,蔥蔥景鈀新。韋編續繼否?書帶已成茵。

明朝詩人孫宜,遊「獲麟古渡」時,作五言律詩一首,其詩曰:

古渡寒煙積,沙明照落懸。 春秋悲鳳日,天地泣麟年。

魯變時交阻,周衰轍竟旋。 至今皆絕筆,真意更誰傳。

麒麟作為藝術形象首先出現在早期陵墓的石刻上,至遲到秦漢時期, 麒麟作為仁獸在陵墓裝飾中常常被應用起來。

漢代畫像磚上的麒麟與鹿非常相似, 頭生一角, 角上還有圓球或者三角狀的描繪, 可能是用來表示麒麟的角為肉角, 有人認為麒麟這樣的形象與兩漢時期對外交流中, 來自西亞等處異域動物有很大關係。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 麒麟的形象更加豐富, 甚至有些麒麟身上增加了雙翼, 刻畫了蓮花紋, 與此時佛教盛行等不同的文化背景相關。 唐代的麒麟儘管少用於陵墓, 但在其他建築, 甚至官服上都被引用起來。

宋朝時隨著中外交流的頻繁,尤其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讓很多更遠的動物出現在史籍記載中。南宋人趙汝適《諸蕃志》中記載了一個叫作 「弼琶囉國」 有一種叫作「徂蠟」 的動物,狀如駱駝, 而大如牛,膚色黃,前腳高五尺,後低三尺,頭高向上,皮厚一寸。其實這裡的「徂蠟」 是阿拉伯語 「zarafa」 的變音, 意思是長頸鹿,這裡的弼琶囉國相當於今天的非洲索馬利亞沿岸,在索馬利亞語中長頸鹿被稱為 「giri」 ,發音很像麒麟,於是漸漸地國人便把麒麟與長頸鹿對應起來了。

麒麟能夠真實地站在中國人的面前, 與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有關, 更與一位敢於冒險的航海家有關。 這位皇帝就是我們熟悉的明成祖永樂皇帝朱棣, 這位航海家就是我們熟悉的七下西洋的鄭和。 明朝初期的海上活動, 有人說是為了尋找失蹤的明惠帝,也有人說是為了向天下諸邦宣誓大明王朝的國威,也有人說是了搜求那些在中國我們不曾見到的奇珍異寶,自然象徵太平盛世的麒麟也就成為了重點的搜求對象。但不管怎樣,自鄭和下西洋起,麒麟開始進入中國。

第一隻來到中國的麒麟就是孟加拉國所進貢的,鄭和自明成祖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出使西洋,促成了榜葛刺的年年入貢,但這次當榜葛刺使臣來華入貢麒麟時,鄭和正在第四次下西洋途中,可能與鄭和無直接關係。

第二隻來到中國的麒麟是正兒八經來自非洲的朋友。明永樂十三年(公元1415年),一隻來自麻林國的麒麟和天馬、神鹿等其他異獸一同運抵中國,引起轟動,不止滿朝大臣上文表賀,就連見過大世面的永樂皇帝朱棣也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親身走出南京都城的奉天門,去迎接這位遠道而來的貴客。

第三次麒麟來到中國是出現在鄭和第五次下西洋之後,我們在兩處宣德年間的刻石中找到這樣的記載: 「阿丹國進麒麟, 番名祖剌法,並長角馬哈獸。」 這裡所說的阿丹國並不在非洲,而是今天的葉門一帶,由於其地理位置上與東非毗鄰,想來獲取長頸鹿也並不是難事的。

除此之外,在鄭和第六次和第七次下西洋中,都有曾經購買長頸鹿的記載, 以作為朝貢討好皇帝。但無奈的是一來,路途遙遠,海路顛簸,有的長頸鹿可能沒有來到中國便已病死在船上了。

綜上所述,「麒麟」這一名詞在我國有兩個含義,其一是人們想像中的神獸,其二指確實存在的野生動物 — 長頸鹿。

漢許慎《說文解字·十》:「麒,仁寵也,麋身龍尾一角;麐(麟),牝麒也。」段玉裁註:「狀如麕,一角,戴肉,設武備而不為害,所以為仁也。」

《說文解字》:「仁獸也。麕身牛尾,一角。張揖云:牡曰麒,牝曰麟。郭璞曰:麒似麟而無角。」

何法《徵祥記》:「麒麟者,牡曰麒,牝曰麟。許雲仁寵,用公羊說,以其不履生蟲,不折生草也。」古麒麟或簡曰麟,鹹以為祥瑞之物。《禮記》禮運:「出土器車,河出馬圖,鳳凰麒麟,皆在郊棷。」(「椰」同「菽」,沼澤),又:「麟鳳龜龍,謂之四靈。」

《五雜俎》:龍性最淫,故與陽牛人交,則生麟;與豕交,則生象;與馬交,則生龍馬;即婦人遇之,亦有為其所汙者。……王符稱世俗畫龍,馬首蛇尾,又有三停九似之說,謂自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皆相停也。九似者,角似鹿,頭似駝,眼似鬼,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然龍之見也,皆為雷、電、雲、霧擁護其體,得見其全形者罕矣。

《明會典》記載,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規定,公、侯、駙馬、伯以麒麟作為補服圖案,故稱一品麒麟。

《清史稿》記載過很多牛產麒麟的事情。《清史稿》記載:雍正二年(1724年),平度州民家牛產麟。五年,壽州民家牛產麟,一室火光,以為怪,格殺之,剝皮,見周身鱗甲,頭角猶隱也;荊州民家牛產麟,遍體鱗甲。嘉慶元年,遂安民家牛產麟。七年,鎮海民家牛生一犢,遍體鱗紋,色青黑,頷下有髯,項皆細鱗。十一年五月,鹽亭民家牛產一麟,高二尺五寸,肉角一,長寸許,目如水晶,鱗甲遍體,兩脊傍至尾各有肉粒如豆,黃金色,八足,牛蹄,產時風雨交至,金光滿院,射草木皆黃。十三年二月,綿州民家牛產一犢,首形如龍,身有鱗紋,無毛,落地而殤。乾隆四年,盛京民家牛產麟。

以前認為這些是空穴來風的記載,但2015年泰國水牛產下「異獸」,頭似鱷魚、有鱗片,跟清史稿記載類似。

相關焦點

  • 麒麟就是短脖子的「長頸鹿」
    看上圖,麒麟就是短脖子的「長頸鹿」。「長頸鹿」這個動物在非洲當地被人們稱為「girin(基林)」,漢語音譯為「麒麟」。為什麼麒麟這兩個字都是「鹿」字旁?因為它是被人類神化的鹿,「麒」是象形字,「其」是長頸鹿的正面簡筆畫的樣子;長頸鹿身上的斑點就像鱗片一樣,「麟」字就是指長頸鹿的鱗片狀花紋的身體特徵。
  • 長頸鹿和麒麟有什麼關係
    「阿丹國進麒麟」,其所說「麒麟」是索馬利亞語「giri」,即英文giraffe(長頸鹿)。《天妃靈應之記碑》中也說它「番名祖剌法」,因此可以說,進貢的麒麟就是長頸鹿。 以通事(翻譯)身份三次隨鄭和下西洋的馬歡所撰《瀛涯勝覽》一書中有如下描述:「麒麟,前二足高九尺餘,後兩足約高六尺,頭抬頸長一丈六尺,首昂後低,人莫能騎。頭上有兩肉角,在耳邊。牛尾鹿身,蹄有三跲,匾口。食粟、豆、麵餅。」
  • 麒麟在中國歷史上的形象多次變化,明朝時已經變成長頸鹿
    古代天人感應學說認為,人世間有賢德愛民的仁君聖主出現,自然就會感致祥瑞,比如說野生嘉禾、地湧澧泉、黃龍出現,麒麟現身,可見麒麟被儒家學者寄寓了眾多美好的想像,不僅其本身有著遺世獨立和遵守禮法的美德,其每一出世也象徵著天下大治。春秋時魯哀公捕獲到了一隻帶角的小鹿,孔子聽聞後大哭,認為麒麟被捕,可見仁君再無可能出世,悲痛之下《春秋》絕筆。
  • 麒麟是雌雄神獸,龍馬、獐子、獨角獸、長頸鹿、獅子是原型?
    這裡的龍馬蒼青色,有龍紋,與傳說中的麒麟形象類似。麟,是雌性。後來借指「麒麟」,比如成語「鳳毛麟角」。《詩經·周南》有「麟之趾」篇。傳說孔子出生前,其母親顏氏曾夢見有麒麟獻寶,因此有了「麒麟送子」的傳說。
  • 麒麟的由來眾說紛紜,唯獨說它是長頸鹿的最為可笑!
    【能力】:送子、闢邪麒麟,傳說中送子、闢邪的仁獸。「麒麟」形象為麕身牛尾,狼項馬足。「麒麟」分雌雄,「麒」為雄,無角,「麟」為雌,一角。「麒麟」實際上從未歸入「龍九子」之列,但是在民間卻頗受百姓喜愛,故屬於民間認可的龍子。
  • 麒麟真的存在嗎?如果不存在,為何古代會有麒麟的圖片?
    同樣,還有麒麟。在中國的歷史傳說中,關於麒麟的記載並不多,但是麒麟在人們的心中,卻與龍一樣都是祥瑞的代表,也是一方的守護神。在這裡,為大家分享一個關於麒麟的,非常有趣的小故事。孔子,我們都知道是中國傑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而根據記載,在孔子出生之前,孔子的家鄉出現了麒麟,並且在孔子去世的時候,也有一隻麒麟出現在孔子的家門前。因此,人們認為孔子或許就是麒麟轉世,對於孔子也更加的敬仰。
  • 寶可夢No.203——麒麟奇
    這裡介紹下擁有大腦袋和小腦袋的家族——麒麟奇。麒麟奇麒麟奇是一般屬性和超能力屬性寶可夢,非官方的常用譯名為雙面鹿。它棲息於草原和稀樹林。麒麟奇類似於長頸鹿,但它的脖子的比例更接近已經滅絕的始長頸鹿,在中國明朝時,從非洲引進長頸鹿時因當地語言音譯,直接翻作麒麟,之後改稱長頸鹿,而日語與韓語則是一直使用此音譯稱呼長頸鹿,麒麟奇的身高1.5m,體重41.5kg,被分類為長頸寶可夢。
  • 麒麟的原型 可能是這種已經滅絕了的生物
    薩摩麟,屬於古長頸鹿。薩摩麟在眼的後部有對角,口鼻部很長,嘴呈圓形;臼齒齒冠很高,適合側邊咀嚼,在上新世,薩摩麟分化為兩支,一支是霍加狓,另一支是長頸鹿。麒麟是傳說中的一種瑞獸。麒為雄,麟為雌,麋身,馬足,牛尾,一角,角端有肉。《漢書 武帝紀》注說:「狼頭,一角,黃色,圓蹄.」
  • 《山海經》裡黃帝坐騎麒麟,或已隱姓埋名久居動物園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明永樂十二年,鄭和的手下楊敏從如今的孟加拉國找到了「麒麟」。那是當初榜葛剌國(今孟加拉國)新國王賽弗丁進貢的一隻長頸鹿。長頸鹿的形態和性情都與古書中記載的麒麟太過吻合。在當時,這件事轟動了全國,有才華的詩人還為之作詩稱讚。一個人想和另一個人交好,就要投其所好。
  • 長頸鹿竟然是這麼睡覺的……
    實際上,儘管它們是世界上最高的動物,長頸鹿卻比任何哺乳動物擁有最短的睡眠需求,它們平均每天只睡30分鐘!當它們睡覺的時候,往往只是幾分鐘的時間,直到20世紀50年代,研究人員以為長頸鹿根本不用睡覺!這屁股真是一個好枕頭~  長頸鹿作為被捕獵的對象,它們進化出了許多必要的行為來保護自己。
  • 世上真的有麒麟嗎?此皇帝聲稱得到一頭麒麟,卻被嘲笑了幾百年
    它就是中國神獸——麒麟。麒麟可是古代祥瑞,只有聖王出世或天下富饒時,它才會降臨人世。然而,儘管史書上有無數次記載麒麟降臨的事例,但每次記載都只是一筆帶過——麒麟出現了,然後就沒有下文了。很顯然,這些都是「人造祥瑞」,也就是說所謂的麒麟降臨只是刻意編造的謠言,其目的是為粉飾太平。當朱棣得知麻林國向他進獻麒麟時,開心得手舞足蹈,他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見到麒麟的皇帝。
  • 中國也有長頸鹿,只是我們都沒有見過
    中國也有長頸鹿,只是我們都沒有見過 圖註:像長頸鹿一樣的山西獸,圖片來自網絡 長頸鹿身高腿長,是非洲的代表性物種,沒有長頸鹿出沒的非洲大草原不是真正的非洲大草原。圖註:山西獸的復原圖,圖片來自網絡 看過山西獸的復原圖,第一印象一定是這貨和長頸鹿長得還真像,但是好像哪裡又不太一樣。仔細看看,你會發現,山西獸的脖子和腿都沒有長頸鹿那麼長,因此它的樣子就像一隻矮版的長頸鹿。脖子和腿都比長頸鹿短的山西獸的確比長頸鹿小,其體長約2.7米、肩高2米、體重500公斤,而一隻長頸鹿的肩高超過3米、體重也在1噸以上。
  • 長頸鹿長那麼高,是怎麼睡覺的呢?看完真是漲見識了
    長頸鹿長那麼高,是怎麼睡覺的呢?看完真是漲見識了不管是對人類還是動物來說,睡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是一天不睡的話整天都會很沒有精神,一切也會變得十分暴躁。而且睡覺對於那些動物來說就更為重要了,每天都在白天睡覺,但讓人覺得奇怪的是,我們好像沒有見到過長頸鹿睡覺。
  • 土生土長古長頸鹿,似霍加狓,身高讓人失望,麒麟獸來源山西獸?
    麒麟,是中國傳說文化中一種神獸,至於是否在動物中有原型,還需探究。而直到明朝時,外國進貢了一頭長頸鹿,由於長頸鹿的形態、習性與中國古籍中描述的麒麟太過吻合,所以讓很多中國人確信長頸鹿就是麒麟,若在更早年代,沒有見過長頸鹿的人,卻描繪出了麒麟,那麒麟原型又來源哪裡?
  • 科普:世界上真有麒麟嗎?這個真有,其實很多人都見過!
    麒麟是什麼動物?在一些民間畫屏或雕刻上, 有時你可以看到一種十分希奇的獸類 :形狀象鹿,滿身被覆鱗甲,體青口紅,頷下有長毛,身有火光......有的還長著翅膀。古人稱這種動物為麒麟,把它和龍、鳳、烏龜合稱「四靈"、作為象徵吉祥的獸類。
  • 麒麟這種瑞獸真的存在於世嗎?不僅存在,你很有可能還見過
    正所謂應龍生建馬,建馬生麒麟,走獸皆為麒麟所生。應龍生鳳凰,鳳凰生鸞鳥,飛行皆為鸞鳥所生。 在現代社會中,麒麟的起源也非常的有討論價值,很多學者認為麒麟的祖先可能為長頸鹿。
  • 沒用的知識又增加了——長頸鹿不僅脖子長
    所以為了偷懶並且還能給廣大粉絲灌水又不能太敷衍那麼就給你們增加點沒什麼卵用的知識吧長頸鹿不僅脖子長它還有一條長長的、柔軟的、藍黑色的舌頭有一位好奇的動物學家曾經測量過一頭長頸鹿的舌頭足有50釐米長因為它們喜歡吃合金歡的葉子但是往往最嫩、最美味的合金歡葉子都長在很高的位置即便是長頸鹿如此高的動物有時候也夠不著這時候它長長的舌頭就派上用場了
  • 山西曾有長頸鹿,頭上長有4隻犄角,體型卻與非洲霍加狓相像
    02山西獸的脖子和腿都沒有長頸鹿長,體型卻類似非洲霍加狓根據山西獸的復原圖可以看出,山西獸和長頸鹿長得還真像,但是你仔細一看,好像又不太像。因為山西獸的脖子和腿比較短,很明顯沒有長頸鹿那麼長,它的樣子很像一隻矮版的長頸鹿。
  • 長頸鹿能輕鬆踢死獅子?實際上長頸鹿也是獅子的主要獵物
    受網上各種東拼西湊的視頻所誤導,很多人認為長頸鹿可以輕輕鬆鬆的踢死獅子,就如同「河馬把鱷魚一口咬成兩截」一樣,都是誇大其詞,長頸鹿確實可以踢死獅子,但這是極少數的特例,需要極高的運氣,並不是每隻長頸鹿都有這麼好的運氣。實際上長頸鹿也是獅子的獵物之一,獅子捕殺長頸鹿的情況並不少見。長頸鹿的演化根據化石記錄,長頸鹿由2500萬年前中新世初期的鹿科動物演化而來。
  • 知道原因後漲知識了
    知道原因後漲知識了我們看到的馬基本是在電視劇和電影當中出現的,在現實生活中,一般只有在馬場才會見到,而了解馬的都會知道馬是從早到晚都會站著的。包括它睡覺的時候,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它不趴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