駝豹、獅、豹貓、白臂猿、狒狒、猩猩……一套50種民國時期世界動物煙畫近日在廣州被發現,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今天(21日)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見到這套民國動物彩色煙畫。
民國煙畫研究者、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館員陳乃瑜介紹,這套煙畫上的動物是當時世界各地具有代表性動物,由於受到氣候變遷,環境改變,生物進化等諸多原因影響,如今部分動物已銷聲匿跡。
煙畫上的50種動物,包括駝豹、獅、豹貓、白臂猿、狒狒、猩猩、紅狼、虎形貓、猴類之藍格獸(頸間有十字架形)、鼬鼠、駱駝、印度獵豹、灰色狼、木狗猴、非洲狸麝、小種鹿、白熊、棕色之熊、黑熊、海獅、海獺、貓類之福薩獸、食蟻獸、高原之牛、樹獺、海馬、野豬、士除華治沙爾山羊、白髯猴、飛鼠、袋鼠、北京鹿、塔士曼尼亞之狼、象、赤狐、豬尾猴、虎、松鼠、樹狸、水獺、駝羊、博爾巴利之綿羊、美洲野牛、灰色囊鼠、犀牛、北羚羊、三趾樹獺、巫來由之貘、灰須猴、斑馬。
貘:鼻子猶如象鼻 中國先秦就存在
陳乃瑜介紹,煙畫中這種叫做來由之貘的動物,在古代,中國也有馬來貘分布,只是隨著氣候的變化,大型熱帶動物的分布線逐漸向南移,馬來貘才在中國銷聲匿跡。現在只能在幾個大動物園中看到。
在中國先秦銅器中能見到貘,在漢代畫像中貘也屢次出現。貘早在西周就存在,在陝西寶雞茹家莊就曾經出土過西周貘尊;而美國賽克勒氏也藏有東周貘尊;山東滕州西戶口,還出土過漢畫像石貘。
馬來貘,產於馬來西亞、蘇門答臘和泰國。馬來貘身體的中部為灰白色,其餘部分為棕黑色,其最具特色的體徵是鼻子的前端很突出,能自由伸縮,猶如象鼻,但比象鼻短些。
駝豹:曾經被當做麒麟送中國皇帝
駝豹即長頸鹿,在中國還有段精彩故事,長頸鹿的名字最早起源於阿拉伯語詞語zarāfah,意為「走得快的東西「。現代英浯中的長頸鹿(Giraffe)在1600年左右出現,源自法語中的girafe。「駝豹」(Camelopard)是古英語中對長頸鹿的稱呼,這個詞起源於古希臘語,用於代指擁有駱駝一樣的身體和豹一樣的花紋的動物。
600多年前,鄭和幾下西洋讓明朝聲名遠播,諸多藩國通過海路前來進貢。永樂12年(即1414年),榜葛剌(現孟加拉國)向中國進貢了一隻奇珍異獸,當時的人沒見過這種奇怪動物,而且樣貌與神獸麒麟的描述十分接近,藉由「麒麟出現預示著仁君當道」的隱喻推波助瀾,這隻動物就被當作了麒麟。麒麟降世,舉國歡騰,明成祖也龍顏大悅,命人賦詞作畫,畫下《瑞應麒麟圖》。
「麒麟」索馬利亞語為「giri」,即英文giraffe(長頸鹿)。《天妃靈應之記碑》中也說它「番名祖剌法」。受中國影響,「長頸鹿」一詞在日語及韓語中仍然是「麒麟」。
煙畫:留下珍貴建築和民俗風情記憶
「煙畫來自美國人的發明,與郵票、錢幣並稱為世界三大收藏品。」陳乃瑜介紹,「煙畫是美國人發明的。1875年,美國里奇蒙的『阿倫-金特』公司,將印有彩色圖畫的硬紙片放入煙包內,使煙包挺括,香菸不易折斷。1886年,捲菸傳進中國並很快普及。」在利潤的使下,英國、美國、日本爭先恐後在滬建廠生產香菸。
「到了民國時期,煙畫風行,商家每盒煙內必附畫片一張,其中再分有獎、無獎兩類。畫片內容,無所不有,包括分類細緻的自然風景,以及諺語、野史、民間傳說、歷史人場和筆記小說等,吸引了包括許多並不抽菸的煙畫愛好者去收藏。正是這樣珍貴的畫面,為後人留下一些早已消失的古代建築和民俗習俗。」
「有意思的是,民間傳流著這樣一句話:『凡是煙包中沒有煙畫的香菸,多是冒牌假貨。』」據介紹,幾乎所有品牌香菸企業都有自己的煙畫和專門或者兼職的畫家為品牌製作煙畫。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黃丹彤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黃丹彤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吳一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