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民國時期的第四大城市,洋務運動的根據地就在於此

2021-01-08 賤行旅志

武漢作為今年最被關注的一座城市,因為疫情武漢這座城市被重新啟動,武漢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城市,遙想民國時期,當年洋務運動期間,武漢這座城市就是全國最強的4大城市之一。

洋務運動時期,漢陽鐵廠作為中國近代以來最早的官辦鋼鐵廠,這裡聚集著大量的鋼鐵工廠,漢陽鐵廠的設備還是德國和日本進口的,漢陽鐵廠當年承擔著民國最主要的鋼鐵冶煉。不過好景不長,抗日時期為了逃離日本的侵佔,所以就把漢陽鐵廠遷移到重慶,漢陽鐵廠的舊址就留在了龜山北路這裡。

除此之外,還有1884年建造的漢陽兵工廠的遺址也在龜山北路這裡,從19世紀到20世紀,當年這裡鍛造的兵器為中華民族的抗戰提供了強大的機械支持,抗戰中所有使用的兵器大多是來自於漢陽兵工廠。

湖北漢陽造紙廠也曾經是上世紀當地人的回憶,因為這裡不僅是當年最早的官辦造紙廠,而且還給當地人提供了很多就業機會,雖然現在這個漢陽造紙廠改造成為了武漢晨鳴一廠,成為幾代武漢人的回憶。

洋務運動的漢陽鐵廠和漢陽兵工廠舊址就是在武漢的龜山北路一帶,這個舊址現在被建成了工業創意園了,可是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個地方,在上個世界20年代的時候,成為了武漢最大的工廠。

在漢陽造紙廠舊址裡面,我們可以看到漢陽龜北路的舊址變成了漢陽造紙文化創意園了,在這裡,我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美術,雕塑,攝影的工作室,他們的商鋪的設計都十分具有創意,讓人看完之後就讚嘆不已。

漢陽造紙廠舊址裡面由文化藝術區域、創意設計區域、商業休閒區域所組成的,整體的景區設計都十分好看,遊走其中,我們可以看到這裡的建築十分具有民國時期的特色,無論是獨特的建築的牆體構造,還是那些絢麗的顏色,都給人一種小清新的感覺。

遊客最喜歡這裡的地方莫過於玩家娛樂基地裡,斑駁的建築牆、獨特的落地窗戶、高架的自行車道具、以及陳舊的工業排風扇,這些都是十分適合拍照的取景地,在現場裡,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當地攝影工作室在這裡幫別人拍照,這裡的工作室收費相對於其他攝影工作室來說比較便宜。

漢陽造紙廠創意園是武漢十分小眾的地方,一般外地遊客不太愛去,來的人大多數是本地人,由於這裡人少清靜,所以過來的本地遊客攝影的居多,他們把這裡當作是常年駐點的攝影基地。

總的來說,現在的作漢陽造紙廠創意園的建設比以前更加完善了,一些建築也被翻新改造了,這裡的特色也更加凸顯出來,對於這裡免費的武漢景點,可以說是我個人比較推薦來武漢去玩的景點,十分適合親子或者情侶過來遊玩。

相關焦點

  • 工業發展與環境汙染:探尋晚清洋務運動的環境足跡
    工業發展與環境汙染:探尋晚清洋務運動的環境足跡 2018-11-15 13: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隨著洋務運動的開展,洋務派是如何進行對西方科學知識的傳播?
    導語:隨著洋務運動的開展,洋務派是如何進行對西方科學知識的傳播?隨著洋務運動的展開,西方的科學傳播也開始了,傳播的媒介主要有書籍、報紙、雜誌等。洋務時期編譯傳播近代科學技術的機構,按其屬性可分為二種類型:一是外國教會主辦,較為重要的有墨海書館、廣學會等。
  • 洋務運動雖然失敗了,但是,他們培養的一批人卻成清王朝的掘墓者
    這裡,既然說到了洋務派,那麼,我們就不得不提一下洋務運動了。洋務運動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為什麼這場運動沒有讓清政府變得強大,讓中國走向富強,相反,還使得清朝的經濟走了下坡路。沒有開展洋務運動的時候,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比日本還要高一些,但實行了洋務運動之後下滑明顯,與日本相比起來,已經沒有優勢可言了。
  • 維新變法期間,維新派對洋務科技政策的批評是怎樣的呢?
    在華的德籍傳教士花之安在他1884 年出版《自西徂東》的序中即指出洋務運動在科技方面的失誤。他認為當時的洋務運動雖已開始學習西國之學,「但學問失其要,徒得西學之皮毛,雖學亦無甚益耳。」他看到洋務運動時期,「中國在上之人,亦有令兵丁學西國之炮火、洋槍者,亦有學西國之輪船、電報等項者,亦有用輪船航海為生理,開礦亦用西國之法者,然此非不美,而究未能得西國至善之道也。
  • 民國社會精英們的「向下看」:以農村為試驗田,嘗試救濟農村
    鴉片戰爭 1 開端 早在洋務運動、戊戌維新運動和清末新政這三次早期現代化嘗試中,一些洋務派官吏和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就曾嘗試對傳統農業文明進行現代化變革。
  • 市民發現民國時期老井蓋 經80年仍在用(圖)
    在南京中華門外,南京城市記憶民間記錄團發起人高松,近日意外發現了幾個民國時期的老井蓋。記者分別採訪民國史專家以及南京自來水總公司、南京電信局等單位後才發現,這些老井蓋「不容小視」它們見證了第一批喝上自來水和第一批使用電話的南京人。高松的意外發現引起不小反響。不少南京網友表示,這些老井蓋堪稱南京城市變遷的見證者,應當好好保護起來。
  • 民國四大美男都有誰?
    民國四大美男的說法,民國時即已有這種說法。當時的國民黨的考試院長戴季陶曾經分別點評過周恩來、梅蘭芳、張學良、汪精衛四人。當然民初曾有汪精衛梅蘭芳顧維鈞三大美男的說法。四大美男皆才貌雙全,除丰神俊朗外,才華亦甚是了得。周總理的外交才華全世界都知道,無需多講。
  • 洋務運動及其孕育的近代軍事工業
    晚淸產生的洋務運動是因 「借法於外洋」而得名。從19 世紀六十年代開始,清廷上下興辦「洋務」成為一時的熱潮。無論是當朝的洋務派官僚,還是積極主張「西學東漸」的知識分子, 他們積極倡導洋務的目標,都蘊涵著企盼藉助西方先進的技術和發達的工商業,來實現滿清封建王朝的「自強」。從這個層面上講, 洋務運動也是清政府於內憂外患形勢下的一次自救運動。鴉片戰爭後,痛定思痛的思想先驅們看到了中國與西夷之間軍事實力的差距,主要表現在「夷之長技」上。
  • 民國四大土匪,三個被剿滅處死,一個成為國家統治者
    民國中國歷史上一個承上啟下的時期,從封建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這段時間並不長,前後只有37年,即從清朝滅亡開始算起,直到新中國成立結束,在這段時間之內,出現了許多「四大」人物,他們都在歷史上赫赫有名。
  • 2018民國時期文獻整理與研究國際研討會專家報告(一)
    曾建議促成了解放日報館所藏申報館簡報,由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並逐步電子化。7214種、民國時期中文縮微膠片3227種、民國時期的英文報紙172種。特色館藏有民國時期的紙馬、門神、年畫等,共收藏231幅;另外還有大量名人的私人圖章以及民國時期的私人檔案,如卡爾遜抗戰文獻、于鳳至檔案、貝祖貽檔案、徐大春檔案、郭秉文檔案、土地契約檔案、華美協進社檔案等。
  • 中國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曾比肩一線城市,如今經濟還不如杭州
    中國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曾比肩一線城市,如今經濟不如杭州 在中國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分布著34個省級行政區,在行政區之下又有很多座城市,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
  • 瀘州民國時期園林建築及名流私家花園,如今還剩幾家?
    今天沽酒客根據自己收集來的部分情況,包括市政修建的公共花園等,跟大家分享一下,由於年代久遠,城市變革,難免會有遺漏之處,歡迎大家留言補充。中華民國(簡稱民國)18年(1929年),瀘縣(當時瀘州稱為瀘縣)市政工程局於原瀘縣公署舊址(今公園路)建中城公園,次年竣工。公園佔地9000平方米,內設辦事處、民眾教育館、大眾茶園,餐廳、球場、涼亭、假山、水池和花壇等。
  • 民國時期的行政機關及人員編制
    1948年,國共內戰開始,國民政府頒布《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凍結了憲法部分條款,實際上是緊急恢復了訓政,繼續實行以黨治國。在此,我們簡單介紹北洋政府時期的行政機關及人員編制,重點介紹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行政機關及人員編制。限於篇幅,本文不對國民黨的組織體系和民意機關的組織與人員編制進行介紹。
  • 重返民國的3條時光之旅,是全南京的民國記憶,還是網紅地標
    「一條頤和路,半部民國史。」有這樣一句話來形容南京的頤和路,雖是一句誇張的話,但是卻印證了這裡的歷史文化價值和特殊地位,與習慣了在遊客面前「拋頭露面」的總統府不同,頤和路公館區更像「養在深閨」。梧桐斂去喧囂,延伸出布滿民國建築的寂靜街區,恍如隔世。
  • 民國時期的頂尖科學家們
    民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的科教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一時期,中國學者們擺脫了封建八股的束縛,勇敢地向著浩瀚的科學海洋進發,使得落後西方百年的中國科學迅速崛起,為日後中國科學屹立於世界科學之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民國時期的頂尖科學家們
    民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的科教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一時期,中國學者們擺脫了封建八股的束縛,勇敢地向著浩瀚的科學海洋進發,使得落後西方百年的中國科學迅速崛起,為日後中國科學屹立於世界科學之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民國時期文玩收藏之首的銅爐
    民國時期銅爐歷史由來已久,在古代暹羅國使者為大明朝帶來了數萬斤風磨銅,也就是黃銅。當時雲南的銅礦尚未開採,金燦燦的大量黃銅讓朱瞻基極為欣喜。他命人將這數萬斤 風磨銅化為銅水,重新鑄造成一萬八千多件傳統禮器,其中包含了3000件香爐(一說為5000件)。
  • 民國楷書第一聖手,書法寫到這種程度,五百年來僅此一人
    其實,二田老師的書法受歐陽詢的影響並不大,不然憑他們幾十年如一日的苦練,怎麼會寫不出歐楷的險絕峭拔,真正影響他們的人,而是民國時期的一位書法家,叫做王維賢。王維賢的字,論藝術性絕對在田英章、田蘊章老師之上,一是有氣韻,二是富有變化。寫歐楷,只要能掌握這兩點,書法才能得心應手。
  • 為什麼民國時期基督教在中國社會中傳播異常迅速?
    教會勢力的這種發展引起了中國人的強烈反彈,義和團運動發生的原因雖然複雜多樣,教會勢力的擴充是一重要原因當是不爭事實。義和團運動被鎮壓後,基督教界認為教會力量之所以不夠強大是因為差會間合作不夠,各自為戰的結果只能削弱基督教傳教力量。於是,教會之間的聯合運動開始發展起來,這種聯合進一步促進推動了基督教力量的擴張。義和團運動後20年間,「傳教事業在地理方面擴大甚快。
  • 民國時期國人遊記中的新疆邊疆危機
    民國時期國人遊記中的新疆邊疆危機李 潔(蘭州大學 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甘肅 蘭州 730020)[摘 要] 民國時期的新疆孤懸塞外,又處於英俄覬覦之下,其「神秘」與危機激發了國人遊歷、考察之興趣,並於行走中記錄了彼時新疆風土人情、社會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