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隨著洋務運動的開展,洋務派是如何進行對西方科學知識的傳播?
隨著洋務運動的展開,西方的科學傳播也開始了,傳播的媒介主要有書籍、報紙、雜誌等。洋務時期編譯傳播近代科學技術的機構,按其屬性可分為二種類型:一是外國教會主辦,較為重要的有墨海書館、廣學會等。二是政府官辦,主要有京師同文館和江南製造局的翻譯官。從時間上來看,教會的出版機構比中國官辦的機構出現要早。教會的出版機構在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後就出現了,中國官辦的出版機構則出現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是伴隨著洋務運動的興起而出現的。
教會所辦的出版機構,最早的是1843 年英國教士麥都思(1796-1857)在上海創立了墨海書館。墨海書館除了出版宗教宣傳品外,主要是出版醫學類書籍,也出版一些自然科學方面的書籍。在洋務運動之前,它成了輸入近代科學的重要機關。同時也吸引了不少有志於科學研究的中國人,前來求教和進行學術交流。中國近代著名科學家李善蘭、徐壽、華蘅芳等都曾來館和傳教士相互往來切磋科學問題,且受到了不小的影響。李善蘭就是在墨海書館結識了英國傳教士偉烈亞力,他們兩人合作翻譯了《幾何原本》後 9 卷、《代數術》、《代微積拾級》等數學著作和天文學《談天》等重要科學著作。它們都是在 1860 年之前已經完成並出版了。此外,李善蘭還與別的傳教士翻譯了《重學》、《植物學》等重要著作。
洋務運動時期,在外國人辦的出版機構中,廣學會是比較有名氣的一個。它出版的科學著作大多是普及性的,如韋廉臣的《格物探原》,慕維廉的《天文地理》、《地理全志》,傅蘭雅《格物須知》等。它出版的《萬國公報》(前身為《教會新報》)也介紹普通的科學知識,發行量很大,影響也很廣。中國官辦的出版機構主要附設于洋務派所辦的企業或學校,最為著名的當數京師同文館和江南製造局翻譯館。同文館譯書主要是出於外交需要,故偏重於國際公法和各國法律、世界史、語言文字等方面,所出的科學書籍有譯自外文原本的,也有由外籍教習編著的,主要是一些入門性的讀物。同文館幾乎沒有翻譯技術方面的書籍。
創立於1868 年的江南製造局在翻譯西方科技方面是最值得稱道的,翻譯人員水平比較高,翻譯的自然科學內容比較全面且數量比較多。它幾乎匯集了當時中國重要的科學家,如徐壽、華蘅芳、趙元益及徐壽的兒子徐建寅等都長期在館內從事翻譯工作。李善蘭也曾一度進館譯書,後又到京師同文館任數學教習。聘任的傳教士如傅蘭雅、林樂知、金楷理、瑪高溫等在科學方面也有厚實的基礎。所以所譯書籍的質量比較高。製造局所譯的重要科學書籍,在數學方面有《決疑數學》、《代數術》等,物理學有《光學》、《電學》、《聲學》、《物體遇熱改易記》等,化學有《化學鑑原》等,地理學有《地學淺釋》等。製造局譯書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製造槍炮輪船服務的,因此側重於技術類書籍,翻譯了大量關於蒸汽機、採礦、機械原理、工藝、造船等與技術有關的書籍,這些知識就是由江南製造局第一次傳入中國的。江南製造局的譯書在維新派人物中影響最大。
物理學:西方物理學早在明末清初便開始傳入中國,但當時大多是一些介紹諸如望遠鏡、溫度計及簡單的力學機械知識。洋務時期,同文館出版了總教習丁韙良編著的《格物入門》(1868)和《格物測算》(1883),分門別類介紹了物理學各學科的基本知識和原理。江南製造局成立後,重印了李善蘭翻譯的力學著作《重學》(1866),還比較系統出版了徐建寅、趙元益等人翻譯的《聲學》、《光學》、《電學》等各學科的著作。這樣,近代物理學知識基本上被譯介到了中國。當時,在物理學應用方面介紹顯微鏡、望遠鏡、電報、電話的書籍也比較多。
化學:近代西方化學在中國的傳播是與我國著名科學家徐壽及其兒子徐建寅分不開的。徐壽和傅蘭雅合譯的主要化學著作《化學鑑原》、《化學鑑原續編》、《化學鑑原補編》是系統介紹近代化學的系列著作,三書分別介紹了64 種元素和化學的基本原理、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的內容。他們還翻譯了《化學考質》、《化學術數》等化學定量分析、理論化學等方面的書籍。徐壽在翻譯時創造性地使用新的漢字來翻譯元素符號,許多名稱一直應用至今。此外,江南製造局還有關於化學在日常生活的應用及化學工藝方面的書籍。這些淺顯的讀本對於擴大讀者群,普及化學知識起了很好的作用。
生物學:生物學方面的重要著作是李善蘭和傳教士韋廉臣等合譯的《植物學》,該書出版於1858 年。書中系統地介紹了研究植物學的意義、植物與動物的區別、植物的分布,介紹了植物的組織結構、器官構造及生理功能和分類方法。洋務時期,關於植物方面的譯著並不多,大多是一些帶有科普性的作品,如艾約瑟譯的《植物學啟蒙》、傅蘭雅譯的《植物圖說》,動物方面也有《動物學啟蒙》、《百鳥圖說》、《百獸圖說》等。英國醫生合信的《全體新論》和京師同文館外籍教習德貞的《全體通考》是關於人體解剖方面的著作,對當時人們科學了解人體部位及其功能,克服一些在中國沿襲已久的醫學錯誤和封建世俗觀念很有作用。如維新派人物譚嗣同在此方面有不少的議論和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