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天王星和海王星的最佳機會,NASA在等什麼,錯過還要等十年啊

2020-10-18 科學求知之者

目前,在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身邊,有NASA的朱諾號探測器持續環繞觀測。NASA與歐洲航天局等合作的卡西尼號探測器,也在前幾年剛剛完成使命。可是,在木星和土星之外的冰巨星——天王星及海王星,卻遲遲沒有專門的研究。如今,最佳機會到來了,NASA在等什麼……

冰巨星的發現

1781年,英國天文學家赫歇耳發現了天王星,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用望遠鏡發現行星。在此之前,人們一直以為土星就是太陽系的邊界。而天王星的發現,大大改變了人類的認知。

在發現天王星後,科學家們對它進行了觀測。可是,奇怪的是,天王星的運行始終和天文學家的理論計算有偏差。後來,勒維耶和亞當斯兩個人同時意識到,這可能是天王星軌道外的另一顆行星所產生的引力所導致的運行偏差,並著手推算這顆行星的軌道。1846年,這顆行星果然被發現,這就是海王星。

天王星和海王星是太陽系目前最遠的兩顆行星,前者距離太陽19.3個天文單位,幾乎是土星的兩倍;海王星更誇張,距離太陽接近29個天文單位。由於距離太陽過於遙遠,所以它們都是極其寒冷的星球,故而合稱為冰巨星。

現在我們知道,天王星的直徑約為51118公裡,質量是地球的15倍左右;海王星直徑略小,約為49532公裡,質量卻稍佔上風,是地球的17倍。看得出來,兩顆冰巨星在體型上幾乎一樣。不僅如此,它們大氣的主要成分都是氫氣氦氣,又有著比木星、土星多得多的甲烷,所以都顯出藍色。因此,這兩顆冰巨星又被天文學家看成是行星中的孿生姐妹。

對於當時的天文學家來說,這個距離實在是只能望洋興嘆,盡力提高望遠鏡的技術,才能遠遠地看上它們一眼。到了20世紀,情況就不一樣了……

拜訪冰巨星

1977年8月20日,美國的旅行者2號探測器在甘迺迪航天中心成功發射升空。經過8年多的星際航行,終於在1986年1月份抵達天王星,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探測器前往天王星。

在對天王星進行了短暫的拜訪之後,旅行者2號調轉方向,向海王星飛去。3年後,它來到了海王星,開始對海王星進行觀測。同樣的,海王星也只是它「生命中的過客」,它的目標只有太陽系的邊緣。很快,旅行者2號就離開海王星,繼續前往宇宙的深處。

(圖為旅行者2號拍攝的海王星及海衛一的合照)

從此,人類回到了只能通過望遠鏡來觀測它們的原點。到現在,已經過去30多年了……

重返冰巨星

自從旅行者2號匆匆和兩顆冰巨星擦肩而過之後,人們就沒有停止過對重返冰巨星的期待。

在2017年的時候,《新科學家》表示NASA正在討論關於重返冰巨星的計劃。他們希望,在10-20年內能夠執行這個計劃,並在2034年左右發射探測器。

為什麼是2034年呢?因為不同的行星有不同的探索窗口期。所謂的窗口期,就是行星和地球由於公轉速度的差別,只有較短的時期內比較接近地球,此時發射探測器最簡單,也最節省能源。比如火星的窗口期,大約是26個月。

天王星的窗口期相對更長一些,因為對於探索天王星來說,天文學家還要考慮一個因素——木星引力彈弓。木星的引力彈弓大家應該比較熟悉了,就是利用木星公轉的速度,帶動太空飛行器,同樣可以節省太空飛行器能源,也可以提高其速度。火星在木星內側,我們探索火星是不會路過木星,所以不必考慮這一天。如果要探索天王星或者海王星,這就不得不計算在內了。

目前看來比較有可能執行探索任務的下一個窗口期,大概就是2034年了。如果2034年不能發射探測器,就要等到2041年。

而對於海王星來說,2026年將是一個機會。不過,考慮到7年的航行期,看樣子我們是已經錯過了。下一次機會,是在2031年發射,利用絕佳的機會藉助木星的力量,於2038年抵達海王星。

因此,不論天王星還是海王星的探索,最早都要30年代才可以執行。

不過,這不代表我們現在不需要著急。恰恰相反,如果NASA真的有這個計劃,現在就要儘快布局了。因為這麼巨大的項目,沒有10年是根本準備不完的。因此,雖然最近探索冰巨星的計劃再度提上議事日程,但其實和3年前是同一個項目。

探索目標

首先,探索目標就是必須要明確的。

根據「冰巨星」預研組主任艾米·西蒙表示,他們對冰巨星研究的主要目標,定在了四個方面:行星環、衛星、氣氛和磁層。表面看是4個主要任務,但其實仔細展開的話,是非常多的小任務。

實際上,關於天王星和海王星,有太多的未解之謎等著被揭開。我們大致羅列幾點:

  1. 冰巨星表面的氣體到底是不是天文學家所推測的那樣?

  2. 為何根據旅行者2號的探測結果,比天王星遠了16億公裡的海王星,反而比天王星的表面溫度高?

為何遲遲不執行任務

說到這裡,很多人會納悶:既然冰巨星有如此多的未解之謎,為何科學家30年來都不回去看看呢?如今想要發射探測器去冰巨星,難點到底在哪呢?

首先,就是動力問題。我們知道,目前人類最高效的能源,就是核能了。不過,由於國際條約對濃縮鈽的限制,鈽-238為動力的原子電池材料供應不足,這給NASA帶來了很大的麻煩。畢竟,如果沒有核動力,而是僅僅靠太陽能的話,太空飛行器基本飛不出10個天文單位,也就是土星軌道附近。

(人類第一顆探索冥王星的探測器——新地平線號,動力來源為核動力,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二氧化鈽自然衰變時所釋放出來的熱,以熱電偶形式發電)

其次,就是我們說到的窗口期,科學家必須把握好時機,才能發射探測器。當然,這個不算是難題,只是對時間有點限制罷了。

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錢——沒錢去什麼外太空,玩什麼說走就走的旅行?眾所周知,雖然川普同志很重視太空發展,但是NASA的各種科研導致錢用得比燒得還快,所以囊中一直很羞澀,萬眾期待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也因此一拖再拖。

因此,接下來他們可能要面臨的一個尷尬局面就是:天王星和海王星,恐怕就是魚和熊掌,不能兼得……

尷尬的抉擇

說起天王星和海王星之間的抉擇,還真是讓科學家們遲遲下不了決心。聽說,在NASA科學家的心中,天王星和海王星就是紅玫瑰和白玫瑰,去探索紅玫瑰,白玫瑰就是床前明月光……

扯遠了。

但是,這兩顆冰巨星孰重孰輕,還真的是不好判斷。

咱們細說說。

  • 天王星

天王星最首先的一個優點,當然就是近了,這意味著難度的降低。

而且,天王星的運行非常詭異,自轉軸和公轉軌道夾角為98°,是太陽系最大的一個(金星不算),所以看起來像是在躺著公轉。首先,科學家想知道的,就是它為何會這樣。其次,這種運行會給天王星帶來一系列的影響,使它變得與眾不同,比如磁場、大氣等等,這些都是科學家迫切想了解的關鍵。

  • 海王星

相比之下,海王星似乎更誘人。首先,它的表面有著很多風暴,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類似於木星大紅斑的大暗斑,不同之處在於,大紅斑一直存在,而大暗斑時有時無,來去無蹤。

同時,海王星還有一個更巨大的優勢——海衛一。

我們說了,衛星也是冰巨星探索任務的關鍵。而海衛一,堪稱是太陽系最詭異的衛星之一,我們曾經發文介紹過。雖然海王星比天王星溫度高,但海衛一又是太陽系最冷的天體之一,甚至比冥王星還冷,這就非常離奇。而且,科學家懷疑海衛一的地表以下存在也太海洋,這也非常吸引科學家的眼球,因為液態水會讓人們聯想到地外生命。而且,海衛一是一顆地質活躍衛星,地表年齡似乎很年輕,而且還有大量的火山活動——只不過由於溫度太冷,噴出來的都是冰。而它本身的身份,目前也是個謎,很多人懷疑它曾經是和冥王星一樣的獨立天體,後來被海王星的引力所俘獲。

(旅行者2號拍攝後經色彩渲染而成的海衛一照片)

海衛一的獨特性,讓科學家們充滿了好奇。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句話,叫做「母以子貴」,海王星就是一個例子。

而且,由於海王星和海衛一的獨特位置,科學家們也不得不考慮優先探索海王星,而且要在2040年之前實現。否則,接下來海衛一要面臨的,是長達80年的黑夜……

2019年,NASA提出了三叉戟計劃,旨在2038年把探測器送到海王星軌道,對其進行研究。

總結

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人類都應該開啟對冰巨星的探索時代了。正如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的系外行星科學家漢娜·威克福德所說的,目前發現的系外行星有40%都是和冰巨星一樣的體積。因此,對冰巨星的研究不僅有利於對太陽系的研究,更能幫助我們理解其他的星系。

不過,NASA目前正在執行的火星和金星探索任務,都是數十年周期的任務,現在正如火如荼,也是冰巨星探索任務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有些科學家甚至坐不住了,表示:管他什麼火星金星呢,再不去冰巨星就來不及啦!

看樣子,NASA已經意識到冰巨星探索任務的刻不容緩,對海王星更加重視一些。他們表示,2022年的《行星科學十年調查》或將最終敲定這個討論的結果。

歐洲航天局也表示,如果NASA不反對,他們也願意伸出援手,兩家聯手,探索兩顆冰巨星,不知道NASA是否會同意。

那麼,如果只能探索其中一顆,你希望是那一顆呢?

相關焦點

  • NASA準備探訪天王星和海王星
    據科技日報6月18日報導,《新科學家》17日報導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冰巨星」預研組正在積極探討,如何在未來10—20年內,開展太陽系外層行星系統(天王星和海王星)探測任務。 天王星(左)和海王星(右)合成圖 預研組主任艾米·西蒙說:「首選任務是發射對天王星或海王星進行大氣探測的軌道飛行器,它們將提供最高的科學價值,並允許深入研究行星系統的各個方面,包括行星環、衛星、氣氛和磁層等
  • NASA準備探訪天王星和海王星 將發射多個探測器
    ­­  科技日報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房琳琳)《新科學家》17日報導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冰巨星」預研組正在積極探討,如何在未來10—20年內,開展太陽系外層行星系統(天王星和海王星)探測任務。
  • NASA提出「冰巨星」計劃預案,準備探訪天王星和海王星!
    對於太空探索來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直走在最前列,至今為止人類已經探索到達了太陽系的最邊緣地帶,然而對於太陽系外圍的幾顆行星卻了解並不多,據國外媒體報導稱NASA正在研究一項名為「冰巨星」的探索計劃,將在未來20年內展開對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近距離探測任務,藉此了解這些極寒氣態行星的內部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世界。
  • NASA計劃造訪天王星和海王星
    從體型上來看,這哥倆緊隨木星和土星之後,分別位列八大行星的第三和第四位。雖然天王星和海王星都屬於氣態巨行星,但是由於內部結構及大氣組成與木星和土星這類傳統的氣態巨行星存在一定的差異,科學家們又把它們細分為冰巨星。
  • 探索天王星和海王星的難得機會讓科學家們興奮不已
    美國宇航局的"旅行者2號"是20世紀80年代唯一一艘曾短暫飛過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太空飛行器。對於研究人員來說,行星環、大氣層和衛星等領域的研究,對於天王星和海王星還是全新的。海王星、天王星和木星之間罕見的天體並列將發生在2030年代早期,這一情況將允許太空飛行器在木星附件彈弓式的前往天王星和海王星,正如《流浪地球》中地球借用木星引力離開太陽系的設想那樣。
  • 冰巨星:海王星和天王星
    即使你從未親眼見過天王星和海王星,也有必要來了解一下它們最初是如何被發現的。每當整裝待發去尋找一個新的天體,某一程度上你也又經歷了一遍人類最初的探索發現過程。2020-2021年冰巨星在哪裡因為天王星和海王星離太陽非常遙遠,所以這兩顆冰巨星在夜空中移動得很緩慢,也不常挪到新的星座裡。現在,海王星位於寶瓶座,天王星位於白羊座。天王星在天赤道以北14度,海王星在天赤道以南6度,它們在北半球中緯度地區都沒有處在顯著的高位。所以要爭取在較短時間窗內觀察到它們。
  • 冰巨星:海王星和天王星
    即使你從未親眼見過天王星和海王星,也有必要來了解一下它們最初是如何被發現的。每當整裝待發去尋找一個新的天體,某一程度上你也又經歷了一遍人類最初的探索發現過程。但是海王星的發現並非歸功於第一個觀察到海王星的天文學家,而是預測出海王星位置的勒維耶。在考慮太陽和其他已知行星的引力的情況下,當時的天文學家計算出了天王星理論上的運行軌道,但一段時間以來,人們發現天王星實際上略微偏離這一軌道。
  • 天王星探索任務不能再拖了,百位科學家聯合撰文:錯過要再等十年
    不過,天王星的特色卻尤為明顯。在這「八個兄弟」之中,只有天王星是「躺著公轉」的。它的自轉軸和軌道的夾角大約是97.77°,幾乎就是一個直角。再加上它的光環,我們更加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它在公轉時呈現的詭異之處。
  • 為什麼天王星和海王星不一樣?
    圖解:NASA/JPL旅行者2號拍攝:左圖天王星右圖海王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是太陽系最外側的兩顆行星。 它們的大小,可能的元素組成以及與太陽之間的遠距離,都使得它們十分相似,並且明顯不同於類地行星以及巨大的氣體行星木星和土星。
  • 美國宇航局:將再次探索天王星和海王星!
    美國宇航局和美國各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已經計劃再次探索太陽系天王星和海王星。研究人員本周發布了一份報告,詳細介紹了在未來十年左右可能執行天王星和海王星探索的四種不同類型的任務。這些概念包括可以在10年到15年發射環繞天王星和海王星在軌探測器,甚至可以著陸實地探測的探測車。
  • 回到海王星?NASA正在進行最後的思想鬥爭,他們在猶豫什麼?
    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海王星是最遠的一個。自從三十多年前旅行者2號探測器飛掠之後,就再也沒有探測器去探訪過這個冰冷的世界。回到海王星?因此,NASA才提出了一個對海王星和海衛一進行近距離探索的計劃。先後利用地球、金星、木星進行加速,在大約2038年抵達海王星。不過,本次任務並沒有著陸器,看來我們沒有機會近距離看看海衛一的表面到底怎樣了。
  • 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是怎樣被發現的?
    巧的是,在237年前的今天,即1781年3月13日,赫歇爾發現了天王星。現在,就讓我們來了解海王星、天王星和冥王星這三顆星是怎樣發現的!一百多年以前,人們一直認為太陽系裡只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6個行星。直到1781年3月13日,人們才從天文望遠鏡裡找到了一個太陽系的新成員。這就是天王星。
  • NASA想要探測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冰凍大氣層」
    美國宇航局公布了用「下一代」儀器探測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計劃,以更好地了解這些所謂的冰凍巨星及其大氣層。NASA新聞:NASA將向海王星和天王星發射探測器。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的這項任務已經召集了來自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GSFC)的科學家。天王星和海王星是太陽系中最神秘、探索最少的兩顆行星。NASA希望通過開發新一代「淨通量輻射計」來改變這一現狀,該儀器測量行星大氣內部的加熱和冷卻。但是這個儀器也可以用來研究太陽對行星的影響。
  • NASA說天王星有「臭雞蛋味」 木星土星可能也很臭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24日「爆料」,天王星有個一直不為人知的秘密——它挺臭。 美國航空航天局當天發布新聞:「即便經過數十年觀察以及『旅行者2號』的探訪,天王星依然保守一個關鍵秘密——它的大氣雲層組成成分。」
  • 宇宙深處,天王星和海王星,你不知道的秘密
    天王星和海王星是太陽系的冰巨行星,二者雖有許多相似之處,但也存在驚人的不同。天文學家花了很長時間試圖弄清楚它們的特殊性來自何處,現在他們認為一切源自兩次不同的大碰撞。天王星和海王星(圖源:wjbaike.site)這項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的研究調查了宇宙碰撞如何將這些行星分離。天文學家知道,天王星繞軌道運行必定會發生重大碰撞,但尚未對海王星進行此項研究。兩顆行星的總成分,大小和質量都差不多,但海王星比天王星重約18%。
  • 天王星:「海王星你怎麼這麼熱?」,海王星:「不,是你太冷了。」
    由於海王星是氣態巨行星,因此我們無法像在地球的固體表面上那樣測量全球平均溫度。相反,海王星的核心可能很小,因此必須選定某個高度進行溫度測量。問題是,在什麼高度呢?這張熱成像圖像是由智利的甚大型望遠鏡(VLT)拍攝的,顯示了海王星上溫暖的南極。
  • 關於天王星和海王星的介紹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雲上波濤來哈,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天王星和海王星的介紹。最不引人注意的行星——天王星最暗淡的行星在晴朗無月的夜空中,一個視力正常的人,能看到最暗的星是6等星。如果你來到天王星上,看到的天空將是混亂不堪的。如在天王星的「夏至」和「冬至」時,太陽幾乎在極點的頭頂上。從赤道上看,太陽又幾乎一直在地平線附近打轉兒。在天王星的北極處,自「春分」日太陽升起後,一直要經過42年才會落下,而接著的42年卻又是永恆的黑夜。
  • 美宇航局規劃2030年發射天王星或海王星探測器
    北京時間6月21日消息,海王星和天王星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是比較陌生的,即便它們是太陽系內兩個非常巨大的天體。從科學探測上來說,歷史上也只有一艘飛船從這兩顆遙遠行星附近飛過,我們對於它們的了解的確非常有限。
  • 天王星和海王星以及冥王星是如何被發現的呢
    天王星最開始被認為是恆星金牛座34,隨後由於其特徵差異又被認為是彗星,最後由於其軌道和特徵不像彗星才被認為是行星。海王星是因為科學家發現天王星軌道會受到其引力攝動預測位置後而被發現的,冥王星也是引力攝動發現的,具體情況本文將簡略介紹下。
  • 專家認為海王星和天王星「主要」是由水組成的
    研究人員認為海王星和天王星「主要」是由一種奇怪的水組成。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一種計算機模型來檢驗巨型冰行星上「在物理條件下發生的熱和電過程」。在這個模型中,研究人員觀察了「在極端溫度和壓力條件下」水的電和熱的傳導,對這兩個行星以及太陽系外的其他系外行星都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