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星探索任務不能再拖了,百位科學家聯合撰文:錯過要再等十年

2020-08-02 姿勢分子knowledge

太陽系最具特色的行星

太陽系的八大行星,每一個都擁有著自己的特色。不過,天王星的特色卻尤為明顯。在這「八個兄弟」之中,只有天王星是「躺著公轉」的。

它的自轉軸和軌道的夾角大約是97.77°,幾乎就是一個直角。再加上它的光環,我們更加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它在公轉時呈現的詭異之處。不僅如此,天王星還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等離子體氣泡,導致它的大氣在悄悄流失;它的磁軸和自轉軸又有著比較大的夾角,在八大行星中獨樹一幟……

天王星探索任務不能再拖了,百位科學家聯合撰文:錯過要再等十年

(圖片說明:黃色箭頭是太陽的方向,深藍色的箭頭是它的自轉軸,淺藍色箭頭則是它的磁軸)

關於天王星,我們的了解非常有限,甚至連對它的疑問也沒有木星和土星那麼多。目前來說,我們對它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來自於34年前旅行者2號探測器短暫飛掠時獲取的。直到今天,很多天文學家還不得不「炒冷飯」,僅憑著這些很久以前的數據對天王星進行研究

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依靠望遠鏡進行一些有限的觀測,比如哈勃太空望遠鏡。可問題在於,就算這些望遠鏡的解析度提升得再高,有很多問題也必須要靠近天王星才能探測,幫助我們解開這些關於冰巨星的秘密。為此,一支科學團隊正式發表了一份聲明,建議打造一個強大的探測器,前往近30億公裡外的天王星一探究竟。

天王星探索任務不能再拖了,百位科學家聯合撰文:錯過要再等十年

該聲明來自於SETI研究所的科學家Richard Cartwright博士與SETI及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的科學家Chloe Beddingfield博士,他們徵集了100多位同行作為合著者,共同將它發表了出去。他們在聲明中建議:我們需要打造一款旗艦級探索任務,斥資至少10億美元,在10年內完成對探測器的設計與建造,並且藉助天王星的探測窗口期將探測器發射出去。

遙遠的「莎士比亞家族」

天王星探索任務不能再拖了,百位科學家聯合撰文:錯過要再等十年

(圖片說明:天王星和它的衛星們)

實際上,該團隊不僅僅是對天王星本身深感興趣,而且還深深地為它的衛星所著迷。目前來說,人類一共在天王星周圍發現了27顆衛星,它們都是利用莎士比亞戲劇中的人物來命名。科學家們調侃說,他們正在抓緊時間拜讀莎士比亞的戲劇,防止哪天再發現新的天衛。這27顆衛星,被科學家們分為了三類:

  • 主要衛星:一共有5顆,其中最大的是天衛三,但直徑也不足月球的一半;
  • 不規則衛星:共有9顆,它們被認為是天王星從其他地方捕獲的衛星;
  • 環衛星:共有13個成員,它們都位於天王星的行星環區域。
天王星探索任務不能再拖了,百位科學家聯合撰文:錯過要再等十年

(圖片說明:科學家在地球拍攝到的天王星,它的環和周圍的一些衛星也清晰可見)

其中尤其值得我們關注的,就是5顆主要衛星。它們普遍非常巨大,因此發現得也都比較早。它們很可能都是巖石和水冰組成的天體,甚至有可能在厚厚的冰層之下有流動的液態水海洋。這些海洋對於星球表面的構造有著巨大影響,而科學家對天衛一和天衛五的觀測顯示,它們的確有可能發生了一些地表的變化,暗示著地下海洋的存在。

地下海洋的意義,相信不需要再多介紹了,每一個關注地外生命的人幾乎都已經對這個詞語有條件反射了。可是,如果我們不近距離去探測,就無法證實這些說法。只有通過近距離的觀測和對地表的拍攝,我們才能通過其地質特徵、隕石坑等信息進行分析,確定地表年齡。

天王星探索任務不能再拖了,百位科學家聯合撰文:錯過要再等十年

(圖片說明:天衛五,來自旅行者2號,這是迄今為止最清晰的天王星衛星圖片)

Cartwright還指出,不僅僅是主要衛星,環衛星之一的天衛二十六也是非常有趣的天體。它位於天王星一個彌散的塵埃環中,它和這個塵埃環之間還有物質的交換;包括天衛三和天衛四也可能從不規則衛星上掠取物質。

這些離奇的衛星之間的「交際」,我們在地球上也同樣無法證實。所以,我們不僅要發射專門的探測器對天王星系統進行探索,而且還要配備相應的儀器。比如這些動態,我們就需要高解析度的可見光相機磁力計以及近紅外測繪光譜儀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當然,這些儀器不僅僅是為了進行這一項觀測,它們還可以在其他很多方面大顯神威。

天王星探索任務不能再拖了,百位科學家聯合撰文:錯過要再等十年

(圖片說明:天衛二十六,這是我們目前能拍攝到的它最清晰的照片)

  • 可見光相機:對天王星及其衛星表面進行高解析度的成像,更加細緻地觀測天體表面的地質結構、活動及特徵,同時還能對天王星詭異的四季變換進行研究;
  • 磁力計:對天王星與眾不同的磁場進行研究,還可以在天王星的衛星表面之下尋找鹹水海洋的證據,當初伽利略號探測器就是這樣在木星的衛星上尋找地下海洋的,論文作者希望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最新開發的磁力計能夠在天王星上展現自己的實力;
  • 近紅外測繪光譜儀:這是目前我們探索其他星球必備的儀器,可以通過光譜分析,確定天體上的化學成分,通過對天王星系統的天體進行光譜儀的探測,可以判斷它們的表面環境,甚至是宜居性。
天王星探索任務不能再拖了,百位科學家聯合撰文:錯過要再等十年

(圖片說明:JPL最新開發的磁力計,功能十分強大)

為何一定要去天王星?

在回答這個問題時,Cartwright從兩個角度進行了闡釋:

  1. 我們對天王星的了解太少了,距離上一次近距離探測已經過去三十多年了,而且當時的數據也並不很豐富。同為冰巨星的海王星,也面臨著同樣的困境。所以,不論是針對天王星一個天體,還是冰巨星這個類型的天體,我們都急需一些觀測來完善對其的了解
  2. 這一個探測器可以對天王星及其27顆衛星進行共同探索,而如果我們只專注於其他天體的研究,那麼只能對一顆單獨的天體進行觀測,比如月球、火星車等等。更多的探索,意味著更多的發現、更全面的數據和更加豐富的知識。
天王星探索任務不能再拖了,百位科學家聯合撰文:錯過要再等十年

(圖片說明:旅行者2號拍攝的天王星圖片,在太陽的背面,天王星像是一彎新月)

說到這裡,Cartwright對上一次NASA任務的確定感到遺憾。當時,NASA把僅有的兩個探測機會給了今年的毅力號火星車以及未來前去探索木衛二的歐羅巴快船號,而天王星探索任務排名第三,遺憾落選。他和他的同事們都希望這一次天王星能夠入選,作為旗艦任務進行探測。

最佳的時機

和火星26個月的窗口期不一樣,天王星的探測窗口期間隔更加漫長。由於距離非常遠,所以我們向天王星及海王星發射探測器時,都必須藉助木星的引力彈弓效應來節省能源、減少路程時間。而這樣的機會,大約每10年才會出現一次。

天王星探索任務不能再拖了,百位科學家聯合撰文:錯過要再等十年

(圖片說明:旅行者2號探測器的飛行路線,它當初就是利用木星的引力彈弓效應實現加速的)

這也是這些科學家比較著急的重要原因,如果錯過下一個窗口期,就要再等10年。如果現在就批准這項任務,至少我們能在2030-2034年藉助木星的引力作用,在40年代初或中期抵達天王星。否則,就很難想像人類探測器何時能近距離探測天王星了。

不過,這件事也不是他們能說了算的,畢竟NASA手裡的經費有限。不論是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還是南希·羅曼太空望遠鏡,都面臨著經費的問題,更不用說載人登月以及前往火星的項目了。鑑於美國今年的經濟形勢,我們也很難說明年是否能拿出足夠的錢來支持天王星的探測。

天王星探索任務不能再拖了,百位科學家聯合撰文:錯過要再等十年

這個十年到底用不用等,目前也沒人能夠預測,一切都看明年吧!

相關焦點

  • 探訪天王星和海王星的最佳機會,NASA在等什麼,錯過還要等十年啊
    火星在木星內側,我們探索火星是不會路過木星,所以不必考慮這一天。如果要探索天王星或者海王星,這就不得不計算在內了。目前看來比較有可能執行探索任務的下一個窗口期,大概就是2034年了。如果2034年不能發射探測器,就要等到2041年。而對於海王星來說,2026年將是一個機會。不過,考慮到7年的航行期,看樣子我們是已經錯過了。下一次機會,是在2031年發射,利用絕佳的機會藉助木星的力量,於2038年抵達海王星。因此,不論天王星還是海王星的探索,最早都要30年代才可以執行。不過,這不代表我們現在不需要著急。
  • 探索天王星和海王星的難得機會讓科學家們興奮不已
    據英國《自然》雜誌報導,科學家們認為,目前正是向太陽系中最遙遠、探索最少的天王星和海王星發射太空飛行器的良機。人類目前對這兩顆被稱為「冰巨人」的藍色行星依然了解甚微,它們只被太空飛行器造訪過一次。科學家們希望利用行星並列的時間窗口進行一次太空飛行器發射,這將大大減少飛行時間。
  • 行星探索的選擇困難症:下一步探索天王星還是海王星?
    不幸的是,技術上沒有多少問題,唯一的問題時選擇困難症,經費是有限的,不可能全都要,那麼是選擇天王星還是海王星呢?此外,天王星衛星構成了整個太陽系中已知最差的衛星系統。作為一個&34;的星球,天王星比海王星要近得多,因此,執行天王星任務的飛行時間通常少於到達海王星所需的時間,所以執行天王星任務時具有相當大的運力優勢,科學家可以添加更多的探測設備,飛掠木星時做引力彈弓加速時有更好的防護,風險也更低。
  • 行星探索的選擇困難症:下一步探索天王星還是海王星?
    不幸的是,技術上沒有多少問題,唯一的問題時選擇困難症,經費是有限的,不可能全都要,那麼是選擇天王星還是海王星呢?作為一個"多餘"的星球,天王星比海王星要近得多,因此,執行天王星任務的飛行時間通常少於到達海王星所需的時間,所以執行天王星任務時具有相當大的運力優勢,科學家可以添加更多的探測設備,飛掠木星時做引力彈弓加速時有更好的防護,風險也更低。幾年前的大多數任務都指出了研究兩個冰巨星的重要性。
  • 中國人為啥要去火星?我們錯過大航海,絕不能再錯過大航天時代
    ,絕對不能錯過未來!,中國人不能缺席,也不應該缺席。從「天問」的logo上八個行星就可以看出,「天問」不僅是火星任務本身開始,更宣布了中國更加長遠的整個行星探測任務開啟。而且,從地球上探測火星,要等上26個月才有一次機會,中國人不能等,也等不起!
  • 美國宇航局:將再次探索天王星和海王星!
    美國宇航局和美國各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已經計劃再次探索太陽系天王星和海王星。研究人員本周發布了一份報告,詳細介紹了在未來十年左右可能執行天王星和海王星探索的四種不同類型的任務。這些概念包括可以在10年到15年發射環繞天王星和海王星在軌探測器,甚至可以著陸實地探測的探測車。
  • 錯過要再等十年!八年來第一次目睹日環食
    這是我國八年來第一次目睹到的日環食,錯過這次機會,在我國境內觀賞日環食,就要再等十年(2030年6月1日才再現)。6月21日,我國除觀賞到日環食外,其它各地都可看到食分不同的日偏食。日食可分為日偏食、日全食、日環食和日全環食四種。
  • NASA計劃造訪天王星和海王星
    雖然天王星和海王星都屬於氣態巨行星,但是由於內部結構及大氣組成與木星和土星這類傳統的氣態巨行星存在一定的差異,科學家們又把它們細分為冰巨星。為了對太陽系的這兩位神秘的冰巨人有更深入的了解,NASA正計劃在未來開啟探測,並成立專門的小組對探測任務具體的科學目標、執行方案和可行性進行了探討。
  • 媒體:啟動調查韓春雨實驗,不能再拖了
    媒體:啟動調查韓春雨實驗,不能再拖了 2016-10-12 03:  僵持了一段時間的「韓春雨事件」看起來要迎來轉機,13位國內學者日前實名表態,他們的課題組經多次努力後,仍無法重複韓春雨的NgAgo基因剪切實驗,呼籲有關部門啟動調查。
  • 錯過明天,再等十年:安全觀測日環食全指南
    明天(6月21日),難得一見的日環食就要上演,下次日環食經過中國要等十年之久,在相同的城市發生可能要百年後。那麼,該怎麼觀測寶貴的日環食?不但不能用裸眼、望遠鏡、照相機、攝像機來直接觀測,即便和佩戴太陽鏡、黑膠片等物品也不行。道理何在?
  • 中國錯過了大航海時代,不會再錯過宇宙星辰
    ,中國將要再等兩年。再看中國,如果非要用一句話來形容中國的火星探測歷史的話,那就是「靠誰不如靠自己!」此後的幾年裡,中國火星探測進程陷入了集體沉默,再沒有新動作傳出。 這還真不能怪中國,不僅僅是中國,失敗幾乎佔據所有國家火星探測歷史的半壁江山,從1961年至今,人類一共才進行了44次火星探測活動,這其中22次都失敗了,成功率只有一半。迄今為止只有美國和前蘇聯成功登陸火星。
  • 為何錯過這次要再等十年
    日環食是由於月球距離地球較遠,不能完全遮住太陽而形成的,在食甚的時候,太陽的中心部分黑暗日環食可觀測的現象比日全食要少很多。日環食過程分為初虧、偏食、環食始、食甚、環食終、偏食、復圓。日偏食就是日全食或日環食發生時,僅僅是月球的半影區落到地面上,這個區域的人們只能看到日輪的一部分缺失。日全食則是月球行至太陽與地球之間,太陽完全被月球遮住。
  • 中國人為什麼要去火星?我們錯過大航海,不能再錯過大航天時代
    不過對於太空的探索,由於現代技術的發展其實是越來越多的,但是有很多人不明白,我們又沒有辦法直接到這些星球上去,現在的探索究竟都是為了什麼呢?這是需要更多方面的一些能力的,而現在不能夠上去不代表之後就不可能,而我國花費了這麼多的時間和精力,一直想要去火星,就是為了能夠在之後的發展過程當中佔據優勢。
  • 新年伊始,火星探索進入新階段,地外生命探索再登高峰
    2020年剛剛到來,各國爭相發出消息表示準備探索火星,未來十年火星探索將進入新的階段,並且可能也會給人類帶來一些令人振奮的消息,新階段不僅僅意味著對人類火星的探索,更意味著人類對「紅色星球」火星的生命的研究,這使地外生命的探索再次爬上了高峰。
  • 墨跡天氣攜手WNI帶你「追日」 錯過再等十年
    中日聯合直播,墨跡天氣攜手WNI與央視頻&快手帶你巧遇「最長白天」的「金邊日食」為了讓「逐日者們」獲得多區域多角度的最佳觀測效果,6月21日14:30,墨跡天氣將攜手全球知名的氣象服務公司WNI在廈門、日本宮崎兩地進行獨家聯合直播,根據天氣變化情況,日本觀測地點可能會調整為石垣島,屆時,大家可以打開快手APP或央視頻APP收看直播,同時欣賞中國「金邊日環食」和日本日偏食的奇觀景象。
  • 做人要灑脫,做事要灑拖——灑拖F6無線吸拖一體機評測
    記得在剛參加工作不久,自己曾經錯過了一次買房的機會,那時候,像我所在的三線城市,房價才2000+。當然,現在說起來,那已經是11年前了。 後來無奈之下,自己選了一處當時還比較偏遠的小區買房住了下來。
  • 科學家說,除了海王星和天王星你還目睹其他的冰巨行星嗎
    2018年9月6日由狄金森探索冰巨人:本周是觀看海王星最好的時刻,雖然它看起來不像望遠鏡上的灰藍色點,但最外層的冰巨人世界卻有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要講述。在1846年9月23日晚上,摩羯座在柏林天文臺使用9.6英寸的麥氏麥氏折射,第一次被天文學家在水瓶座,海天的邊界附近移動。
  • 21日我國境內可觀賞日環食,錯過要再等十年
    這是我國八年來第一次目睹到的日環食,錯過這次良機,在我國境內觀賞日環食,就要再等十年(2030年6月1日才再現)。6月21日,我國除觀賞到日環食外,其它各地都可看到食分不同的日偏食。但肉眼不能看到水星凌日,因為水星的最大視直徑只有12角秒。這次日環食,月亮遮掩太陽而露出的太陽光環的寬度僅有20.05角秒,這光環的寬度比我們看到金星和木星的視直徑還小。這光環寬度稱為「金邊日食」,絕大多數人都沒有觀看過和拍攝過,令人憧憬。
  • 地板一天不拖又髒又黏?老保姆:水裡放片「紙」,一星期不用再拖
    地板一天不拖又髒又黏?老保姆:水裡放片「紙」,一星期不用再拖對於所有家庭主婦來說,打掃衛生、拖地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可是,地板的邊角,真的很難清理,廚房更別說了,地板上的陳年汙垢怎麼都拖不乾淨!經常拖完地會有一股臭味,而這些味道的來源就是細菌產生的,細菌可以說是越拖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