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物體都會發光,也包括我們自己,發光取決溫度

2021-01-15 喵劇舍v

我們上一次講到了火燃燒時會產生一種物質,這個東西就叫做黑體。既然它是放光為什麼我們還叫黑體呢?其實任何的物體壓它都具有不斷輻射、吸收、發射電磁波的本領。我們為啥沒發光呢?因為我們不夠紅,因為我們的溫度還不夠高,沒有辦法發出可見光。但其實我們也無時無刻的在發著光,我們向外發的是紅外線。如果說你帶著夜視儀,其實就能夠看到我們在發光,就是這個道理。

人會變綠其實是把那個紅外線轉換成可見光,那麼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你想一想如果有一個東西它只吸收,不反射光線,那它是什麼顏色?黑的對嗎?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吸收久了,尤其是我們前面提到的這個黑體吸收久了之後,它自身的溫度就會提升,當達到一定溫度的時候,它自身向外發射的電磁波就達到了可見光的級別。舉一個通俗的例,子比如說巖漿,燒紅的鐵塊他是不是也會發光,他們發出的那種近似橙紅色的光,當黑體受到的熱力相當於500到550度時它就會變成暗紅色。那麼到達了1050到1150度,它就會變成黃色。

大家如果對這個感興趣,其實可以搜一些這個煉鋼廠的視頻來看一下,最開始這個鋼鐵啊他的這個溫度可能是紅的,溫度越高它就越黃,到最後那種溫度極高,甚至可能是接近於白色,其實就是這個道理。那我們如果說還是科學的來定義的話,光源的顏色成分是與該黑體所受的溫度相對應的。後半部分有點雲裡霧裡的,不過我一直想到自己始終在發光發熱還是挺開心的。不過這個黑體跟火又有什麼關係呢?說白了,火的顏色也是一種可見光對不對,那麼火焰當中黑體輻射產生的都是連續波長的光,只是各波長隨比例溫度的變化而變化,這個顏色呢也相應的改變。

那麼大致規律是這樣的,溫度越低的時候這種短波長的光,也就是藍光和紫光相對會比較少。那麼長波長的光,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紅光、橙光就會越多。也就是說在這個時候,火焰的通常是偏黃色、偏暖色、偏紅色的,而溫度越高這個短波長的光藍光、紫光、就越多長波長的光就越少。這個時候呢火焰就會偏藍、偏冷色的。大家再回過頭去想一想,我們萬物之靈說恆星年齡的時候,其實也提到了恆星的這個顏色和它亮度的關係類似,所以說這個溫度才是改變或顏色的主因。怪不得這個什麼火柴就輕輕一划,顏色是偏紅的。煤氣的顏色是藍藍的。

我突然想到做飯好危險,這次千萬可不能這樣去想,不能這樣的去類比。我也怕就是這樣的編排可能會讓大家有一點誤會,我們要說的是其實能夠影響火焰顏色的因素還挺多的,我們前面所說的是那種沒有其他雜質的一種理想狀態下的火焰。那麼剛才姜文提到的這些現象其實主要是由於焰色反應。這個其實我相信有的朋友可能聽到過,就是因為可燃物或者助燃物的不同它能夠讓火的顏色發生改變。因為不同的物質或元素碳燃燒時所產生的特徵波長是不同的。我想起來了,以前我聽化學老師說過焰火特別絢麗的色彩,好像就是這個道理吧。

在中學的時候應該學過,我記得那時候老師還會找一個這個煤氣燈,然後拿不同的紙去對,就放在這個火焰上顏色就變得非常的眩。那麼咱們隨便再給大家說幾個回憶一下,比如說鈣在燃燒的時候它的顏色就是磚紅色。而鉀在燃燒的時候是淺紫色,鉛在燃燒的時候就是綠色,而像是一氧化碳和甲醛它們在燃燒的時候都是藍色。所以說大家在家裡做飯的時候我們通常用的是煤氣或者是天然氣,正常情況下看到的火焰他都是藍色的。

化學上的焰色反應,通常就是用來測試某種金屬它是否存在化合物。人們在煙花當中有意識地加入一些特定的金屬元素,就使得焰火更加的絢麗多彩了。那這算是一種化學反應嗎?其實焰色反應它是物理變化,這個過程當中它並沒有生成新的物質。焰色反應是物質原子內部電子能及的改變。通俗的說呢就是原子當中的電子能量的變化,它不涉及物質結構和化學性質的改變。看到這裡估計有朋友猜到了,真正影響其顏色的其實是量子層面的事情。今天的難度暫時就停留在中學化學的水平,還是和火焰的顏色有關。那咱們就說說中學做化學實驗的時候。可是好像即使是同一團火焰它也是有不同顏色的是吧?這是為什麼呢?

乍一看的一團火焰看起來是一個整體,那麼它的整體溫度和顏色應該差的是不太多的。但事實其實並不是咱們想的那樣,火焰呢它其實是有分層的。最內層的因為供氧不足,燃燒不完全,所以溫度最低。這裡是由能燃燒而還未燃燒的氣體所組成的,這個呢叫做焰心。而中間的一層就是包圍著焰心最為明亮的部分,這是氣體未完全燃燒的部分,含著一些比如碳粒子這樣的東西,被燒熱發出強光溫度呢會比內層來得高。而最外層的區域叫做反應區,是氣體完全燃燒的部分,含著過量而強熱的空氣,因為供氧充足燃燒完全溫度最高。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些物體溫度高到一定程度就會發光?發光的本質是什麼?
    「溫度高到一定程度就會發光」只是我們的一種錯覺罷了,因為我們認為的「發光」其實是指可見光,而可見光在光譜中是非常狹窄的一小段,有太多的光譜人類根本無法用眼睛直接感知到,比如說紫外線,紅外線等。見下圖:嚴格來講,無論溫度高達,任何物體都會發光,我們通常所說的「不發光」其實是指「不發可見光」。
  • 為什麼有些物體溫度高到一定程度就會發光?
    黑體是理論上的一種理想物體,它不反射或者透射任何光。但是黑體自身可以發出熱輻射,也就是「發光」。我們知道熱量傳遞方式分為三種,分別是熱傳導、對流傳熱和輻射傳熱,對於輻射傳熱來說,任何高於絕對零度的物體都會自發的產生熱輻射
  • 為什麼有些物體溫度高到一定程度就會發光?
    在生活中,我們會碰到一些物體受熱時就會發光,而我們也清楚的知道,一些發光的物體很燙。但為什麼會這樣呢?為什麼有些物體溫度高到一定程度就會發光?準確地說,任何在絕對零度以上的物體都會發光,只是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光是我們肉眼看不見的。
  • LumiLor: 把物體變成會發光的燈
    想像一下有一種塗料,只要你把它塗在任何物體的表面,通上電流,表面就可以發光,聽上去是不很炫很給力?
  • 又一款神奇的塗料,塗上它可以讓任何物體發光發亮
    Line-X 和 Ultra-Ever DryLine-X 是一款具有超凡的能力只要塗上它就可以刀槍不入,堅不可催▼點擊《史上最變態的黑科技塗料,任何東西塗上它都刀槍不入先來個視頻,讓我們感受一下:LumiLor 是一個電致發光(electroluminescent)塗料系統基於電致發光塗料技術
  • 簡直亮瞎眼,任何物體塗上這個塗料都可以任意發光!!
    關了燈全都一個樣差友們還記得小二之前介紹過幾種神奇的塗料以及噴霧麼
  • 有些物體加熱到一定程度後會發光,其中的科學原理是什麼?
    我們平常說的發光,是指物體發出可見光,但可見光只是電磁波中極其狹窄的一個波段;熱力學和量子力學指出,任何物體都會向外輻射電磁波,也就是熱輻射,輻射電磁波的波長與溫度有關,大約在500℃~800℃時,輻射最大值落在可見光區域。
  • 第85集 LED是如何發光的?
    在了解發光二極體的工作原理以及它為什麼更加節能之前,我們不妨來看一下傳統的白熾燈,也就是俗稱的電燈泡是如何發光的。科學家告訴我們,任何物體只要它的溫度高於絕對零度,就無時無刻不在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外界散發能量,這叫熱輻射。
  • 除了太陽自身可以發光外,茫茫的宇宙中還有哪些星球會發光呢?
    在我們太陽系內,除了太陽自身可以發光外,其它天體都是來自太陽光的反射而發光的。天體自身發光源自於其內部的核聚變,從內部釋放出光子,因而我們可以看見它發光,這樣的天體我們統稱為恆星。宇宙中有非常多的恆星,這些天體都會發光。
  • 為什麼恆星會發光而行星不會發光?
    20世紀初,根據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推出了一個質量和能量的關係式,幫助天文學家解決了恆星為什麼會發光這一問題。原來,恆星內部溫度高達1000萬℃,物質處在這樣高的溫度下會發生熱核反應,由較輕的原子核聚變成為較重的原子核,在這個過程中損失一部分質量,同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於是,這樣的能量由輻射的方式由內傳到外,從恆星表面發射至空間,使它們長期在宇宙中閃閃發光。
  • 假如太陽不發光,地球表面溫度將下降到多少度?
    我們可以利用熱力學知識進行估算,如果太陽不發光,那麼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將在幾天內下降到冰點(0℃),經過很長時間後,最終保持在40K左右,成為一顆冰凍星球。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在15℃左右,這是地球向外輻射熱量和接收太陽輻射共同達成的熱力學平衡,而且還是動態平衡,因為地表任何地方的輻射每時每刻都在發生,但是只有面向太陽的一面才能接收太陽輻射。地球的熱平衡其實我們可以利用熱力學知識,來粗略計算這種熱平衡,從而得知太陽不發光後,地表溫度將下降多少,不過我們首先要來了解地球的熱平衡。
  • 發光二極體發展史
    發光二極體(英語:Light-EmitTIngDiode,簡稱LED) 是一種能將電能轉化為光能的半導體電子元件。這種電子元件早在1962年出現,早期只能發出低光度的紅光,之後發展出其他單色光的版本,時至今日能發出的光已遍及可見光、紅外線及紫外線,光度也提高到相當的光度。
  • 各種光源的發光效率對比分析
    >   光源是一個物理學名詞,宇宙間的物體有的是發光的,有的是不發光的,我們把自己能發光且正在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太陽光就是很好的例子,此外蠟燭等物品也都一樣,此類光隨著溫度的變化會改變顏色。   原子躍遷   第二類原子躍遷發光。螢光燈燈管內壁塗抹的螢光物質被電磁波能量激發而產生光。此外霓虹燈的原理也是一樣。原子發光具有獨自的特徵譜線。科學家經常利用這個原理鑑別元素種類。   輻射發光   第三類是物質內部帶電粒子加速運動時所產生的光。
  • 那些會發光的生物會發光,你知道為什麼嗎?
    在生物界中說到發光,我們首先就會想到螢火蟲,但除了這種昆蟲外還有許多生物也能夠發光,這也是動物的一種謀生手段。生物發光廣泛存在於海洋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中,以及真菌、微生物,另外包括一些發光細菌和陸生無脊椎動物。約90%的深海生物都會產生某種形式的光,大多數生物發出藍或綠光光譜,這樣更容易通過海水傳播,而非海洋生物的發光生物分布並不那麼廣泛,它們之中某些昆蟲會發黃光。
  • 美國空中出現一連串發光物體,引發猜測
    也就是說,在我們不知情的情況下,在天空中飄過、飛過的物體都可能會被認為是「不明飛行物」,並不是特指「飛碟」。由於「不明飛行物」涵蓋了很多種情況,所以關於「不明飛行物」的目擊報告是比較多的。>據2020年9月6日發布在《express》的報導,在美國的哥倫比亞的麥德林市地區上空又出現了一連串的發光物體
  • LED發光二極體介紹
    led照明最近幾年悄然興起,但是你是否了解led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一下led吧LED構成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主要由支架、銀膠、晶片、金線這種封裝選用慣例管芯高密度組合封裝,發光功率高,熱阻低,在大電流下有較高的光輸出功率,也是一種有開展前景的LED固體光源。可見,功率型LED的熱特性直接影響到LED的工作溫度、發光功率、發光波長、運用壽命等,因而,對功率型LED晶片的封裝描繪、製作技能顯得愈加重要。
  • 會發光的環境監測者
    生態環境狀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越來越多的化學合成物在改善人們生活的同時也帶來對環境的危害,進而影響我們的健康。對於環境中存在的這些有害物質,必需有效、及時地進行監測。對環境汙染物的傳統檢測方法包括基於化學、物理學和生物學原理的多種方法。
  • 武漢天空中出現發光物體 目擊者:這是隕石嗎?
    原標題:武漢天空中出現發光體,目擊者:這是隕石嗎? 長江日報融媒體11月8日訊(記者姚傳龍)11月8日下午5點前後,一道閃著光的不明物體出現在武漢天際。在洪山區文華學院、陽邏江灘附近都有人看到。對於發光的不明物體,有目擊者懷疑遇到流星或者隕石。
  • 多個「發光」物體經過國際空間站,NASA並未關閉直播
    如果在夜空中發現UFO,你可能不以為然,因為隨著科技的發展,特別是無人機技術的發展,我們很容易就想到它是一種視覺錯覺,但是如果這種現象發生在太空呢?具體點說,如果在國際空間站旁邊出現一群UFO,你認為它們是什麼呢?就在前不久,一群不明飛行物經過國際空間站的畫面引發了人們的猜測。
  • 高壓製備具有高自旋有序溫度的發光磁性半導體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磁學國家重點實驗室M08組龍有文研究員團隊在高壓製備的簡立方鈣鈦礦SrCr0.5Fe0.5O2.875(SCFO)中,發現了臨界溫度高達600 K的磁有序相變,該體系具有約2.3 eV的直接半導體帶隙,並展示了磁場可調的綠色發光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