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餑餑」變「燙手山芋」 民營醫院出路在哪?

2021-01-09 和訊網

張騫爻 李曼寧/制表 官兵/製圖

證券時報記者 張騫爻 李曼寧

2014年,國家政策層面強力支持社會辦醫,民營醫院被視作推動公立醫院改制發展的那條「鯰魚」。嗅覺敏銳的資本迅速跟進。

據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不完全統計,至少有超過40家A股上市公司收購醫院類資產, 「醫院重組」一時間成為最閃亮的板塊之一。不過時過境遷,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多家持有民營醫院的上市公司又在賣資產的路上相遇。在資本大舉拋售民營綜合性醫院的同時,特色化專科醫院卻殺出了一條血路,多家專科醫院陸續登陸資本市場。

資本扎堆剝離民營醫院

2020年12月11日晚間,益佰製藥(600594,股吧)宣布擬8.8億元受讓京福華越、京福華採優先級財產份額。兩隻標的基金的核心資產即*ST恆康旗下蘭考縣人民醫院、蘭考堌陽醫院、蘭考東方醫院和泗陽縣人民醫院,這4家醫院資產也是目前*ST恆康重整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

不過,該收購迅即引發上交所關注,在標的基金存在較多法律爭議等情況下,監管層直指交易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在延期回復上交所問詢後,12月25日晚間,益佰製藥宣布終止收購計劃。

*ST恆康前身是藏藥公司「獨一味」,由甘肅前首富闕文彬一手創建。2008年,獨一味登陸中小板。2014年,闕文彬主導公司轉型擴張,並更名為恆康醫療(002219,股吧)。2015年夏天, *ST恆康已在醫院併購市場屢屢出手,在「民營醫院第一股」的光環下,彼時公司市值峰值逼近350億元,為現在的10倍有餘。在2009年至2017年的胡潤百富榜上,闕文彬連續九年蟬聯甘肅首富。

但激進擴張的負面效應很快顯現。自2017年開始,*ST恆康業績出現滑坡,多家醫院未完成對賭協議並引發訴訟。2018年、2019年,*ST恆康淨利潤分別虧損13.88億元、24.98億元,2020年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疊加債務危機,公司現已身陷「退市」危局。

在保殼壓力面前,近期*ST恆康通過引進海王集團、出售醫院資產等方式「自救」。其中,為緩解資金壓力,*ST恆康於12月2日宣布轉讓大連遼漁醫院100%股權,交易作價9000萬元,預計將給公司帶來約8000萬元淨利潤。2014年,*ST恆康以約1.28億元的價格,將大連遼漁醫院收入囊中。

「年關難過」的還有濟民製藥(603222,股吧)。該公司於2020年12月16日突然閃崩,此後連續10個交易日跌停,市值蒸發近90億元。作為曾經的「藥買醫」併購板塊成員,濟民製藥也於近期出售了醫院資產。

12月9日晚間,濟民製藥披露將轉讓所持有的鄆城新友誼醫院全部84.49%股權,由於該醫院業績未達預期,且實際經營利潤與承諾業績差異較大,其自然人股東提前進行回購,價款合計約1.32億元。

「賣賣賣」的還有國資系醫療上市公司。12月15日晚間,新華醫療(600587,股吧)公告,擬將持有的淄川區醫院西院70%股權通過公開掛牌轉讓的方式出售,轉讓成交價格以最後摘牌價格為準。新華醫療表示,交易完成後,公司將退出該投資項目,可以及時收回投資,有利於公司優化資產結構,集中資源拓展主營業務。記者注意到,該醫院建設項目迄今尚未完工,財務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淄川區醫院西院營業收入為0,淨利潤為-258.92萬元。

12月7日晚間,通化金馬(000766,股吧)披露,鑑於新冠肺炎疫情對交易及標的經營產生較大影響,公司決定終止收購雞西雞礦醫院、雙鴨山雙礦醫院各85%股權。通化金馬於2019年11月開始籌備該重組,原擬通過控制黑龍江東部區域的核心醫院資產,實現「綜合醫藥製造+綜合醫療服務」的業務格局。這意味著,公司添置終端醫院資產、實現「製藥+醫療服務」的上下遊聯動布局的轉型計劃擱淺。

據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梳理,僅2020年12月份以來,就有上述5家A股公司出售或終止收購醫院類資產。而整個2020年,這一數據也達到了10家以上,這與前幾年醫院併購潮湧的情景形成極大反差。從趨勢上看,A股公司正在加速「賣醫院」。

整體來看,被上市公司「賣出」的醫院資產,多數還是未盈利或虧損資產。早期併購的醫療機構不僅投資回報不及預期,還成為了商譽減值的重災區。上市公司給出的剝離理由,多集中於擬重新聚焦主業,優化資產結構。從醫院性質來看,則是以綜合性民營醫院為主。

主要是醫院的投資周期特別長,特別是綜合性醫院,如果沒有充分的準備和專業團隊很多都很難堅持下去,有專家指出。

與此同時,圍繞醫院類資產的投資熱度亦持續下降。普華永道於2020年8月披露的一份醫療行業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社會資本投資境內醫院依然處於調整期,公立醫院併購交易熱度減退。細分而言,2020年上半年,綜合醫院無大型併購交易,專科醫院併購交易整體規模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資金向優質標的集中。

「香餑餑」變「燙手山芋」

在資本和政策的雙驅動下,民營醫院在近幾年得到了迅速發展。但醫院投資充滿了激動人心的一面,同時也存在著難以克服的障礙。

事實上,醫院的投後管理和業績提升是投資民營醫院一個重要命題。一位不願具名的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醫院的投資大多為控股型收購,合作後出資方未達到原股東的預期,導致資方與醫生不和,甚至出現內鬥,經營難度加大;另外,由於醫療服務管理人才在中國的缺乏,投資機構或上市公司無法組成強有力的管理團隊,對被投醫院進行有效管理和業績提升。

從已知案例來看,部分醫院在和資本牽手後,並沒有貢獻出投前預估的業績。

以*ST恆康為例,2014年後在資本市場大舉「買買買」,巔峰時期控股12家醫院。然而這些醫院資產並沒有給公司帶來預期的回報。2017年*ST恆康收購蘭考3家醫院時定的目標淨利潤是3年內不低於1.344億元,但2017年末,*ST恆康負債總額為59.0565億元,負債率為57.6%,盈利2.23億元,到了2018年突然巨虧13.88億元,2019年虧損進一步擴大至24.98億元。2020年5月6日,恆康醫療被深交所實行退市風險警示。

業內人士稱,資金回籠慢、對公司主營業務的影響、公司管理層內部的分歧、跨界後的水土不服,以及政策的不確定性等因素成為這些上市公司進軍醫療服務領域的重大挫折,也讓一些原本樂觀的「跨界者」開始重新評估入局的代價。

為何短短數年,民營醫院從資本哄搶變成了「燙手山芋」?

一位衛生局醫改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民營醫院的數量從2010年開始增長,目前數量遠超公立醫院,但是就診量卻只有公立醫院的20%,導致投入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現金流緊張,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很多民營醫院經營不善,加之上市公司主業也受到疫情波及,所以上市公司要集中把這些資產都清理變現。

「2010年開始一系列政策出臺,鼓勵社會資本辦醫院,初衷是政府希望能夠藉助資本的手段來解決『看病難看病貴』,但是10年過去了,大家發現政府通過分級診療、網際網路醫療,加上醫保控費等一系列的舉措,已經逐步緩解了這個問題。民營醫院的定位略顯尷尬。」上述人士表示。

國民經濟工程實驗室研究員馮立果表示,目前資本力量進入民營醫療衛生機構的動力不足。民營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個體性質的診所,主要是醫生個人創辦,規模小、資本量小、服務能力也有限。二是大型診療服務機構,包括醫院(特別是專科醫院)、衛生院、體檢機構等。其專業門檻高,資本需求量大,內部管理較為複雜,主要是大中型民營企業創辦。社會辦醫機構多數是營利性的,發展到現在,社會辦醫的問題還是很多,特別是民營醫院的整體社會形象不佳,社會信任度不高。這裡的原因有幾個,一是公共衛生政策和民營醫院產業政策的關係還沒有理順。二是公立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的改革滯後。三是民營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的社會信用體系不健全,政府監管仍有待進一步優化。四是開放度仍然不夠,包括對內開放和對外開放。

民營醫院何去何從

來自天眼查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年度註冊民營醫院家數為3578家,2020年激增106%至7363家。不過,民營醫院的年度註銷量由2019年的347家增至2020年的685家。

快速增長,快速消失,當下國內民營醫院的發展現狀,正如該組數據一般「分裂」。

反映在投資端,一方面,綜合類醫院資產併購遇冷;另一方面,特色化運營的專科醫院依舊在向資本市場聚攏。自2020年7月底開始,何氏眼科、普瑞眼科和華夏眼科3家民營眼科醫院接連赴創業板IPO。婦兒類專科民營醫院美中宜和、精神疾病類專科民營醫院康寧醫院等也於去年下半年啟動了上市輔導。

民營醫院的出路到底在哪?

現有的核心醫技資源集中在大的三甲醫院,民營資本很難切入,所以專科連鎖民營資本切入較多,有專家分析稱。

「大型民營醫院將出現倒閉潮,小型民營醫院面臨成長機會。」上海和窗醫院管理諮詢公司總經理劉牧樵在展望2021年醫療產業時表示。

劉牧樵認為,依靠國家醫保支付建立起來的大型民營醫院,短時期內無法全面擺脫對國家醫保的依賴,經營虧損不可避免。財力弱的大型民營醫院,將會破產倒閉。隨著醫療市場全面升級及爆發式增長,船小好掉頭的小型民營醫院,容易擺脫對國家醫保的依賴,一旦找到新的盈利點,將會突飛猛進。

「如果沒有足夠的醫生資源,不建議開大型民營綜合類醫院。」一位民營體檢機構負責人向記者坦言。

目前我國醫改的核心是建立分級診療制度,目標是常見病在基層,大病在三級醫院,康復在基層,建立醫聯體,實現雙向轉診,減少大醫院的虹吸效應,解決看病難的問題。

可以設想一下,即便是資本投入天量資金,聚集全球頂尖的醫生,購買最貴最先進的醫療設備,拔地而起興建一個超級醫院,勢必加速優質醫療資源的集中,加劇虹吸效應,而這個醫院在若干年後大概率會變成一個人滿為患的臃腫機構。基層醫院仍然沒有得到有效發展,與醫改政策相左。

因此,國家政策層面不斷引導民營醫院健康發展。2020年9月,國家衛健委發布通知開展「民營醫院管理年」,該活動以三年為期,共包括三個階段:2020年12月~2021年6月,重點加強民營醫院依法執業,完善各項規章制度,規範診療行為。2021年7月~12月,在規範診療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醫療質量,提高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建立民營醫院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加強臨床專科服務能力建設,有效保障醫療安全。2022年1月~9月,重點任務為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形成民營醫院管理的長效機制。根據活動要求,全國各級各類民營醫院要全面梳理自身工作,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管理,改進醫療質量,提升自身服務能力和水平。

(責任編輯:李佳佳 HN153)

相關焦點

  • 放管服的「香餑餑」,怎麼成了接不住的「燙手山芋」?
    放管服的「香餑餑」,怎麼成了一些地方基層接不住的「燙手山芋」?想像中的「香餑餑」,反成為「燙手山芋」。  人財皆不足,「小馬拉大車」  人員不充足,經費不到位,責任放下來,基層難接住。多名基層幹部反映,基層辦事人手本就已捉襟見肘,一些部門在下放事項時,未充分徵求地方意見,也不考慮基層能否接得住。
  • 「甩掉燙手山芋」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甩掉燙手山芋, 這個短語的英文表達是:drop sb/sth like a hot potato 立即擺脫,馬上放棄, 甩掉燙手山芋He dropped the plan like a hot potato when
  • iPhoneXS MAX竟成「燙手山芋」!小姐姐手都被燙紅了
    記者:這麼誇張啊楊女士:對,是的,我還拍了照片的,我最擔心的一點就是不知道哪一天它爆炸了,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正常情況下,手機在高負荷工作的時候是會有明顯發熱,小編使用iPhone在觀看直播和玩遊戲的時候也出現過燙手的情況。不過像新聞中小姐姐這樣嚴重到燙紅手的情況倒還沒有碰到過。
  • 英語詞組解析——不可思議的表達之「燙手山芋」
    Hot potato 棘手的問題"燙手山芋"情景:公司讓你做財務總監,然而你對數字特別遲鈍,你的朋友說:sounds like it could turn into a hot potato for you.
  • 聚焦中國核燃料後處理:萬噸乏燃料咋成了燙手山芋
    萬噸核反應堆乏燃料為啥成了燙手山芋  ——院士痛陳核燃料後處理研發與工藝裝備嚴重滯後  「在核燃料後處理上我們是一個後進的國家,這不得不承認。」朱院士痛陳的問題其根源又在哪?多位院士和專家向科技日報記者闡述觀點。  乏燃料是「魔鬼」嗎  乏燃料,是指在反應堆內燃燒過的核燃料,經過一定的時間從反應堆內卸出。乏燃料並非核廢料。其中仍有95%的鈾沒有燃燒,同時還會產生一些新核素,如1%的鈽和4%的其他核素。
  • 專家:燙手山芋,不能接
    然而有中國網友稱聯合國搬到中國沒有用,美國照樣你拿他沒辦法,你又無法對美國強制怎麼樣怎麼樣,而你又要花費很多物力財力人力保護聯合國成員安全,聯合國的事又不是你一家說算數,枉費資源,一旦安全問題出事,中國的面子就丟到了宇宙外,聯合國是燙手山芋,會燙了自己。
  • 「臺灣防務部門負責人」成燙手山芋,沒人敢接?
    燙手山芋般的「臺灣防務部門負責人」 嚴德發已經在「臺灣防務部門負責人」的位置上待了三年,按照臺灣防務部門負責人一般只任職兩年的規定來說
  • 《一拳超人》動畫第三季成「燙手山芋」,兩年內很難更新
    漫畫怪協戰需要的經費更多,基本是全程戰鬥,這導致《一拳超人》動畫第三季成「燙手山芋」。相信一拳粉肯定不願意看到平移的戰鬥場景吧,影響觀感。例如隔壁的《七大罪3》,被網友們調侃為「諸神的平移」。戰鬥是最體現經費的一方面,節操社如果依然保持第二季的狀態,那第三季的崩壞狀態可想而知。但除了節操社以外,哪家製作組會接手一拳3?製作精良會賠錢,簡陋則自砸招牌。
  • 【調查】就診量僅為公立醫院20%,有的大半年0收入,還被A股公司拋售...
    時過境遷,2020年在新冠疫情催化下,很多公司本不富裕的主業雪上加霜,多家持有民營醫院的上市公司又在賣資產的路上「相遇」。在資本大舉拋售民營綜合性醫院的同時,特色化專科醫院又殺出了一條血路,今年以來,多家專科醫院陸續登陸資本市場,資本對民營醫院的接力仍在繼續。
  • 「天天吃雞」導致手機像燙手的山芋?導熱界面材料來解圍
    但是現在的手機已經大大進步了,散熱能力也大大提升,燙手山芋的熱度也在漸漸為人所接受,其中的關鍵材料便是導熱界面材料。導熱界面材料是一種新型工業材料,是近年來針對設備的熱傳導要求而設計的。導熱界面材料性能優異,適合各種環境和要求。它的這些優勢對設備的高度集成,以及超小超薄提供了有力的幫助。
  • 疫情之下,A380成為了各大航空公司爭相「唾棄」的燙手山芋
    作為巨無霸客機的空客A380,即便是在沒有疫情的日子裡填滿客流就已經很困難了,更別說疫情當前,自然首當其衝成為了航企們爭相「唾棄」的燙手山芋。作為空客A380的最大客戶,阿聯航空機隊中A380的數量幾乎佔據全球A380總數的半壁江山,多達115架,另有8架訂單待交付。
  • 「黑天鵝、灰犀牛」突發風險不斷,民營醫院如何更好生存?|民營醫院...
    2019年12月開始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民營醫院的發展恰如一次黑天鵝事件,又在民營醫院內部「灰犀牛」的配合下,引起了民營醫療行業的大調整,一大批民營醫院面臨倒閉的風險。新冠肺炎疫情猶如一塊試金石,檢驗著民營醫院經營管理的質量和效益,也讓那些在海水中裸泳的人顯出真身。如何經營管理民營醫院,才能讓它在類似黑天鵝、灰犀牛等突發風險中倖存下來?
  • 疫情之下,A380儼然成為了各大航空公司爭相「唾棄」的燙手山芋
    作為巨無霸客機的空客A380,即便是在沒有疫情的日子裡填滿客流就已經很困難了,更別說疫情當前,自然首當其衝成為了航企們爭相「唾棄」的燙手山芋。
  • 漳州正興醫院,讓患者刮目相看民營醫院
    開業僅半年,就以舒心的環境、貼心的服務和平民化的消費,成為漳州醫改和民生事業的一大亮點——正興,讓患者刮目相看民營醫院雷光美 楊特團 攝東南網7月3日報導(福建日報記者 雷光美/文)「我在體檢時檢查出了體內腫塊症灶,因為市區公立醫院床位緊張,就打算在正興醫院住院,不過心裡對民營醫院還是有顧慮。但住院後,醫生護士細心服務,從病房到手術室的一系列流程都很人性化,讓人覺得心暖。」
  • 4個「最吃香」的醫學專業,畢業就變搶手「香餑餑」,超賺錢
    4個就業前景好的「醫學專業」,畢業就變搶手「香餑餑」,超賺錢相信每個人心中都一個白衣天使的夢,但是學醫真的太難了,並且還很難考,而且現在醫學專業也不是所以專業都賺錢,因為現在人們知道的熟悉的醫學專業內的小專業太少了,並且要是你醫學專業選不好,很容易就相當不大學白學了,所以今天就給你們介紹4個就業前景好的
  • 學機械專業的朋友,你們知道出路在哪嗎?
    其實機械專業的出路還是很多的,只是相對來說工作環境和成長會比較的艱苦!我自己是學機械的,家裡人也有從事機械行業,所以對於機械行業也有一些了解。機械專業在很多領域內都有涉及,軍事,航天航空,船舶,汽車,電氣,模具設計,工程機械,重工,高新技術,自動化,智能化,等等。很多行業都跟機械有關。
  • 吉林省的省花,山芋花怎樣養?山芋花有毒嗎
    山芋花是吉林省的省花,它的外形和牡丹花很像,顏色鮮豔,非常美麗。山芋花也叫地瓜花,外表美麗大方,所以是現在園林中有名的觀賞花卉,山芋花怎麼養、山芋花有毒嗎?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山芋花怎麼養一、山芋花播前的準備1、播種容器。
  • 手工製作山芋粉絲的過程,你見過嗎?
    在青陽,年關將至,每逢天氣晴好,是製作一種獨屬皖南美食——山芋粉絲的最佳時機。推薦推薦青陽稱紅薯為山芋,因其澱粉含量高、產量大,成為製作粉絲的不二選擇。用山芋這唯一的原材料製作的粉絲,味道醇厚、滑韌可口、吸附力強,深受人們的青睞。
  • 弘毅投資併購上海最大民營醫院
    本報記者 張旭 北京報導  10月9日,知名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弘毅投資宣布,通過旗下弘和醫療服務集團,併購上海最大民營醫院楊思醫院,未來還將繼續併購一些醫療服務機構,弘毅在醫療產業鏈的布局正由上遊的製藥向下遊的醫院延伸。
  • 長沙愛爾眼科醫院榮獲2017年度全國誠信民營醫院
    紅網時刻11月21日訊(通訊員 周巧)11月17日至20日,由中國醫院協會民營醫院管理分會主辦的「2017年中國民營醫院發展年會」在江蘇常州舉行,大會公布了2017年度「全國誠信民營醫院」創建評選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