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望遠鏡之後的那些無聞的天文學家們

2020-11-24 騰訊網

自從1609年伽利略自己製作瞭望遠鏡,並望向了天空後。

天文學的發展走向了快車道,截止到19世紀末。

天文學已經在短短300年的時間內建立了日心說,

牛頓萬有引力定理為代表的天體力學,以及還把太陽系擴展到了海王星的範圍。

也誕生了了像哥白尼、伽利略、克卜勒、牛頓、哈雷、拉普拉斯等諸多大家所熟知的大神。

但天文學歸根結底是建立在觀測基礎上的一門科學。

這些大神們在觀測數據總結得到的超時代的理論,還有一群相對「默默無聞」天文學家們也是天文學發展中的一個節點,也推動了天文學的發展。

天文學的發展,不得不說,望遠鏡是其中一個利器。

望遠鏡的使用使得他們能夠看到古人看不到的、不知道的、未被研究過的東西。

不過,正如伽利略所說:「如果古人能看到我們所看到的,他們也將做出我們同樣的判斷」

約翰·赫維留斯 (拉丁文稱Johannes Hevelius1611年1月28日-1687年1月28日)是波蘭的一位富商,後熱愛天文,建立了自己的天文臺,這臺望遠鏡焦距長達45米。

赫維留斯 觀測相當勤奮,通過對太陽黑子的觀測確定了太陽的自轉周期。

他還繪製月面圖,制定了形象的星空圖等等。

赫維留斯的星空圖

喬凡尼·多美尼科·卡西尼及其家族( Cassini,1625年6月8日-1712年9月14日,出生在義大利),法國天文學家,其及其兒子、孫子、曾孫愛好天文事業,先後擔當過巴黎天文臺臺長。

卡西尼首先確定木星的大紅斑,以及土星環中存有縫隙,稱之為卡西尼環縫。測定了木星和火星的自轉周期。

土星 圖/網絡

洛希(Edourd Albert1820-1883)法國天文學家。

洛希極限(Roche limit)是一個天體自身的引力與第二個天體造成的潮汐力相等時的距離。

當兩個天體的距離少於洛希極限,天體就會傾向碎散,繼而成為第二個天體的環。

洛希極限 圖/網絡

羅默(1644-1710),丹麥天文學家,通過研究木衛掩食測定光的速度。在此之前,人們認為光速是無限的。

布拉德雷,詹姆斯(1693-1762),英國天文學家,發現星光的光行差並用它測定光速。他本意立志測定恆星視差。

但測量結果誤差太大,有一次坐船看到桅杆的旗幟的運動方向突然頓悟。

意識到了自己看到的光的方向其實是和地球一起的複合運動。

貝塞爾(Bessel,Friedrich Wilhelm,1784~1846)德國天文學家,首位測得恆星周年視差。

1837年,

貝塞爾測量天鵝座視差,

發現天鵝座61正在非常緩慢地改變位置,

第二年,他宣布這顆星的視差是0.31弧秒,這是世界上最早測定的恆星周年視差

周年視差的測定,看似簡單,其實也是在前人提出的理論上如恆星的自行、地球的章動、光行差、精密的天文望遠鏡等等先決條件,才能有這樣的成果。

還有一些天文學家甚至是業餘天文愛好者,

也發現了很多天文學方面前人未曾發現的現象、理論、天體等。

現代天文學甚至科學之所以有現在的成就,

用牛頓的一句話,是因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這個「巨人」改成「前人」也許更恰當不過。

/青島星趣天文/

天文知識 / 星象觀測

主題活動 / 攝影交流

喜歡我就點「在看

相關焦點

  • 望遠鏡是怎樣發明的
    當然,望遠鏡發明的故事還有其他說法,但內容基本相似。 望遠鏡誕生之初,最先用於戰爭和人們的日常生活。1609年,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聽說荷蘭人發明瞭望遠鏡,經過認真思考,他琢磨,既然望遠鏡能夠放大物體,能夠看清楚遠處的物體,把它對準天空將會看到什麼呢?他僅用了一天時間就創製出了第一架天文望遠鏡。
  • 誰發明瞭望遠鏡?
    許多人認為伽利略是第一位發明和製作望遠鏡的天文學家;然而,第一個望遠鏡是由漢斯·利普希 (Hans Lipperhey) 在17世紀早期製造的。利普希是一家德國和荷蘭合資的玻璃製造商,該公司成功地減少瞭望遠鏡在對焦時的光量。這個模型也啟發了其他科學家致力於完善望遠鏡。
  • 值得紀念的一年,哈勃望遠鏡30歲生日,這是天文學家們的慶祝方式
    這是2009年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完成了維修任務時,哈勃空間望遠鏡通過其窗戶觀看到的景色。天文學家們在其最大的年度聚會上慶祝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珍貴的哈勃空間望遠鏡的30歲生日,並以此方式,開啟了2020新的一年。在第235屆美國天文學會上,負責哈勃空間望遠鏡相關問題的一隊科學家向大家分享了這次任務的亮點。
  • 【遊俠導讀】天文學家們日前將位於智利境內的4臺大口徑望遠鏡連接...
    月7日消息,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天文學家們日前將位於智利境內的4臺大口徑望遠鏡連接起來,組成了一臺更加強大的望遠鏡。  在此之前,科學家們只能做到將甚大望遠鏡系統4臺獨立望遠鏡中的2~3臺進行並聯觀測,而現在可以首次做到將全部4臺望遠鏡進行連接。這樣的結果是科學家們將首次有能力對宇宙進行遠比之前更加詳盡清晰的觀測。  這種將不同望遠鏡進行連接的方法稱為「幹涉法」。在這一模式下,甚大望遠鏡便成為了這顆星球上最強大的地基光學望遠鏡。
  • 伽利略:望遠鏡的發明和發展(上)
    或者,也許他正在把我們引向他的偉大發現:他用望遠鏡揭示的宇宙?雖然人們經常說伽利略實際上沒有發明望遠鏡,他甚至也不是把望遠鏡指向天空的第一人,但重要的是伽利略遠遠不只是一個天空的瞭望者,只是「在那裡取得了各種各樣的T恤衫」。他認識到,通過望遠鏡觀測天空,將改變我們了解宇宙的途徑——而這一切都發生在神奇的一年之中,從1609年秋天到1610年秋天。
  • 科學小知識:望遠鏡是怎麼樣發明的?
    望遠鏡的發明也是從仍然的機會中獲得的。據說17世紀初荷蘭米德爾堡市有一個人常常把兩個透鏡放在一起眺望遠方,這能使很遠的東西看起來很近。可是他並不是科學家,也從來沒有想過這是怎麼一回事、其中有什麼道理。但他的行為卻促使伽利略為望遠鏡的發明作出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貢獻。    1608年,伽利略對於地動說還只有一點模糊的認識,因此他決心更多地了解天體的情況。
  • 天文望遠鏡的發明(上)
    望遠鏡的出現說起天文望遠鏡的發明,世界公認的發明人是偉大的義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伽利略
  • 望遠鏡發明前,人類如何觀察宇宙?
    而對天空的探索之中,天文望遠鏡的發明顯然是一個重要的節點。在擁有天文望遠鏡之後,人類仿佛終於睜開了眼睛,有機會真正看到我們的星球外面的真實樣子。那麼,我們不禁會好奇,在天文望遠鏡發明之前,人類又是怎麼研究天文,乃至怎樣看待宇宙的呢?在天文望遠鏡普及的世界到來之前,人類對宇宙的認識,一共有這樣幾種世界觀。
  • 早在伽利略之前,此人已發明望遠鏡,卻因不明其價值而未申請專利
    小孩子們有時候拿他店裡的透鏡出去玩,他也不說什麼。1608年的某一天中午,幾個小孩子又來到漢斯·李波爾的店裡拿透鏡去玩。他們用放大鏡照螞蟻、照昆蟲,玩的不亦樂乎。由於他們拿了好幾塊透鏡,於是在他們玩膩了放大鏡之後,嘗試著把兩塊透鏡疊加在一起。但是疊加之後的兩塊透鏡怎麼都無法聚焦,孩子們比較迷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談談牛頓前面的那些巨人們
    偉大的物理學家、數學家牛頓曾說過:「如果說我看得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的肩上」,這並不是什麼謙虛之詞,它真實反映了物理學不斷向前發展的艱辛過程,任何一個物理規律、定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牛頓不可能因為一個蘋果砸到腦袋上就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今天就讓我們談一談牛頓前面的那些巨人們。
  • 天文學家們很興奮,這架望遠鏡在太空成功運行,首拍照就超好
    天文學家們現在很興奮:在2019年7月份發射的eROSITA望遠鏡,現在獲得的第一張圖像顯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性能。eROSITA首席研究員彼得·普雷德爾(Peter Predehl)興致勃勃地說:現在我們可以開始收穫十多年的研究成果了,天文學家都對我們望遠鏡的第一幅美麗圖像印象深刻。
  • 物理學科知識:談談牛頓前面的那些巨人們
    物理學科知識:談談牛頓前面的那些巨人們偉大的物理學家、數學家牛頓曾說過:「如果說我看得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的肩上」,這並不是什麼謙虛之詞,它真實反映了物理學不斷向前發展的艱辛過程,任何一個物理規律、定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牛頓不可能因為一個蘋果砸到腦袋上就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今天就讓我們談一談牛頓前面的那些巨人們。
  • 伽利略:望遠鏡的發明和發展(中)
    伽利略:望遠鏡的發明和發展(中)老狼主1600年,羅馬見證了一次最大規模的人潮湧動的場面:一名異教徒被公開地燒死在鮮花廣場火刑柱上。被害者是喬爾丹諾·布魯諾(Giordano Bruno)。布魯諾相信哥白尼的理論。有許多書說他的命運似乎是讓伽利略保持沉默的警告,實際上,真理向前跨出一步就一文不值。
  • 天文學家們很興奮,這架望遠鏡在太空成功運行,首拍照就超好!
    天文學家們現在很興奮:在7月份發射的eROSITA望遠鏡,現在獲得的第一張圖像顯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性能。經過一段延長的調試階段,所有七個X射線望遠鏡模塊及其定製的CCD相機自10月13日以來一直在同時觀測天空。現在第一張合成圖像顯示了我們銀河系的鄰居星系,大麥哲倫星雲,以及兩個相互作用的星系團,它們相距約8億光年,卻有著驚人的細節。
  • 物理學科-談談牛頓前面的那些巨人們
    偉大的物理學家、數學家牛頓曾說過:「如果說我看得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的肩上」,這並不是什麼謙虛之詞,它真實反映了物理學不斷向前發展的艱辛過程,任何一個物理規律、定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牛頓不可能因為一個蘋果砸到腦袋上就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今天就讓我們談一談牛頓前面的那些巨人們。
  • 伽利略是怎樣發明天文望遠鏡的?
    (來源:網際網路) 說來話長,這個問題要先從玻璃的發明說起。二氧化矽的熔點是2000℃,加入碳酸鈉或者碳酸鉀之後熔點會下降到1000℃,通常需要再加入一些氧化鈣使其不溶於水。由於種種原因,最早發明玻璃技術的是居住在新月地帶[1]的人類,出現時間是大約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5世紀,在地中海東部和東南部出現了大規模的玻璃製造工場,玻璃的生產工藝被細心的隱藏起來。公元前9世紀,出現了無色玻璃。
  • 巨型化望遠鏡發明史,由短鏡身到大型反射式望遠鏡,突破層層困難
    因此,在十八世紀末葉,短鏡身望遠鏡的發展方向又從消色差折射望遠鏡轉向了大型反射式望遠鏡。在這方面首先做出貢獻的是英國天文學家威廉·赫歇耳。1774年他親手制出第一架反射鏡寬為15釐米、長2.1米、放大倍數為40倍的牛頓式反射望遠鏡。
  • 望遠鏡是怎樣誕生的?傳說是一個工匠發現了其中的奧秘!
    想必大家對望遠鏡都不陌生吧!那你們知道是誰研究出來的麼?最早問世的望遠鏡又是什麼時候呢?接下來就一起了解一下吧!望遠鏡的發明,在天文學史上引起了巨大的變革。關於望遠鏡發明的有趣故事一直流傳至今,然而現在已無法考證是什麼年代由誰發明了第一架望遠鏡。
  • 天文學家們從新的伽馬射線暴中探測到了迄今為止最高能量的光波
    望遠鏡在探測到第一個射線暴,並在幾個月後探測到了第二個射線暴(下文簡稱『1月射線暴』),其光波的能量是可見光能量的一千億倍。伽馬射線暴的出現沒有任何前兆,而且在僅數秒鐘後就銷聲匿跡,所以天文學家的動作必須要快。
  • 天文學家們新發現的20個土星衛星——為什麼我們現在才發現它們?
    但先人卻並不知曉行星們的衛星的存在,直到1610年,伽利略將望遠鏡對準了木星,透過瞭望遠鏡,伽利略看見了木星最大的四個衛星,我們才得以知曉,原來地球並不是唯一一個有著『同伴』的行星。同時,伽利略還觀測到了現在為人所知的土星環。幾個世紀後,通過更先進的望遠鏡,克裡斯蒂安.惠更斯和喬凡尼.多美尼科.卡西尼才得以觀測到土星的衛星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