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導,國際空間站將於北京時間9月14號早上5:00到6:00進行軌道調整,以避免與美國海軍2019年發射的軍用通信衛星相撞。
國際空間站圖 來源於NASA
在這裡,小挑要先申明,這顆可能與國際空間站相撞的美軍衛星叫BRICSat-2,是美國海軍2019年乘載馬斯克Space X的獵鷹火箭發射升空的,但目前被美方歸類為」太空垃圾「,至於是不是真的「太空垃圾」,我們就先來看看它的歷史。
BRICSat-2是一顆隸屬於美國海軍的新一代試驗通信衛星,英文全稱Ballistically Reinforced Communication Satellite 2。
於2019年6月25號在美國甘迺迪航天發射中心,乘載私人航天公司Space X的獵鷹重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也就是說,這顆衛星從服役到現在也就一年左右的時間,但卻被美方宣稱為「太空垃圾」。至於是不是真的成為了太空垃圾,小挑只能說,就連報導這次事件的外媒也在太空垃圾四個字上打了引號!
外媒截圖
這個還真有,這不是普通的一個衛星。
首先,它是一顆繼任者衛星,也就是說來替換上一顆已經快不能用的通信衛星,被接替的衛星叫BRICSat-P。所以作為一顆剛剛新上任並準備代替別人的衛星長久工作的衛星,被「冠冕堂皇」地稱之為「太空垃圾」,可能讓它自己都覺得「意外」
其次,這個試驗衛星並不是只有一顆孤軍作戰。它也是美國所謂第二代」太空實驗「計劃(「STP-2」,全稱,Space Test Program 2)二十四顆通信中繼衛星當中的一部分。
STP-2計劃介紹圖 來源於NKKN Space
也就是說,這不是一顆衛星,而是一個24顆美軍通信衛星組成的星座當中的一顆。這也為這次的國際空間站變軌埋下了伏筆。
首先,美軍已經將這顆衛星歸類為「太空垃圾」。雖然衛星的一般壽命都能達到十年以上,但美軍還是將這顆去年才成功發射,也沒有運行故障新聞披露的軍用衛星稱為「太空垃圾」。按照國際慣例,太空垃圾都是指已經失去了人為有效控制的衛星或者碎片才能稱之為太空垃圾。所以我們不能讓太空垃圾給太空飛行器讓路,只能太空飛行器自己讓路。沒辦法,誰叫美軍宣稱這是一顆完好無損的「太空垃圾」呢
其次,即使美軍還能操控這顆衛星變軌,美軍也不會願意。因為這是一個24顆衛星組成的星座,如果變換了軌道,會影響整個通信星座的協同效能。並且,變軌還會消耗衛星自身攜帶的燃料,而衛星的燃料便是決定這顆衛星能在天上工作多久的主要因素。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中國便是為了不惜一切代價協助抗震救災,令北鬥衛星變換軌道以獲取更多的災區數據,而這也大大減少了衛星的使用壽命。
來源於Space News
所以,即使美軍能夠操控衛星,出於自私點的考慮,也可能為了轉嫁調整軌道的代價給國際社會而宣稱這是一個不受控的「太空垃圾」
目前國際空間站已經默認接受了這一事實,並確認了調整國際空間站的時間窗口期。
俄羅斯對此態度則有些微妙,雖然也不得不接受美方「太空垃圾」不可控的說法,但也補充了一個提議:
「各國應該注意低軌道衛星星座所產生有關的外層空間新威脅,並應儘快制定必要的規則」
目前,對低地球軌道雄心勃勃地製造「太空垃圾」的,除了美國軍方,還有Space X的「星鏈」計劃等。
尤其是後者,借著目前國際太空法缺乏的空檔期(目前相關國際協議只有一個五十年前籤署的「外層空間條約」),正在肆意朝低地球軌道發射上萬顆衛星,而這可能會嚴重擠佔太空軌道資源,讓其他國家的後來者沒有軌道可用。
所以如果美軍真的是厚臉皮假意宣稱這顆衛星為「太空垃圾」,我們除了可以發射空天飛機自行「回收利用」以外,更需要儘快更新相關國際太空開發協議。如果「先到先得」繼續成為新時代的慣例,那麼「後來無人」的未來將再次上演殖民主義的鬧劇。
消息參考來源:
喜歡的話記得點個讚噢,您的鼓勵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更多最新前沿資訊,請關注我
#國際空間站為避讓美軍衛星將進行軌道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