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躲日本火箭殘骸,國際空間站實施規避機動
那塊碎片是由日本的火箭上面級產生的 【《航天新聞》9月23日報導】國際空間站9月22日實施了一次碎片規避機動,以避免同一塊空間碎片相撞。NASA局長布萊登斯坦利用這起事件呼籲為相關工作增加經費。 布萊登斯坦在規避機動結束後通過推特表達了某種失望。他寫道,國際空間站2020年已實施了3次碎片規避機動,而僅過去兩周就出現了3起令人高度擔憂的潛在交會事件。他寫道,「碎片正在惡化!」。
-
國際空間站成功躲避太空垃圾[組圖]
由於太空垃圾接近空間站並可能對其構成威脅,空間站內三名太空人於莫斯科時間12日19時35分(北京時間12日24時35分)全部疏散到與空間站對接的「聯盟」號載人飛船上,在空間站成功避開太空垃圾後,太空人們順利返回了空間站,整個過程持續了10分鐘。
-
繼出現漏氣後,國際空間站又出現新情況?緊急規避「不速之客」
在載人太空飛行中,空間站可以說是一個很重要的太空飛行器,因為可以在外太空中長時間飛行。目前仍在軌運行的空間站是「國際空間站」。由於我們國家目前也在準備建造自己的空間站,所以如果國際空間站如期退役,屆時意味著我們的空間站會是未來一段時間內唯一在軌運行的空間站。目前國際空間站還沒退役,但是已經出現了一些狀況。
-
美稱中國「風雲1C」衛星碎片又威脅國際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於美國東部時間5日下午稱,中國於2007年進行的反衛星實驗造成的衛星碎片當天一度距離空間站只有6公裡,站內3名太空人一度研究是否要到俄羅斯的SOYUZ飛船中避難。據稱,2007年中國使用彈道飛彈成功擊毀了已經退役的「風雲1C」,同時造成了約3000個碎片,直徑在15釐米左右。
-
不明目標高速撞向空間站,美國下令緊急變軌,罪魁禍首竟是這國
,國際空間站(ISS)的大名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成功的規避了一塊未知來源的太空碎片的撞擊。不過有驚無險的是,太空碎片最終在數公裡之外與國家空間站擦肩而過。至於這塊差點和國際空間站「親密接觸」的「不速之客」,則是源自於2018年10月時,日本在該國種子島宇宙中心進行的一場運載火箭發射任務。
-
NASA:隨著太空碎片垃圾在軌道上的堆積,碰撞的危險越來越大
美國宇航局在最新的一篇文章中稱,本周二晚上,一塊「未知的太空碎片」在距國際空間站幾公裡的範圍內經過。工程師們預測,這顆神秘的太空垃圾在美國東部時間下午6點21分左右從空間站呼嘯而過,距離空間站只有1.39公裡。
-
史上最貴馬桶即將飛往國際空間站,太空人怎麼上廁所
在這段時間,國際空間站成為了很多航天愛好者關注的焦點,其中一個原因是空間站進行了變軌,躲避一塊不明的太空碎片,另一個原因是空間站出現了一個小問題,即空間站出現了少量的漏氣。,還會將一個價值1.6億元的通用廢物管理系統(UWMS)送上國際空間站。
-
第四次:國際空間站遭遇太空垃圾 太空人進逃生艙避險
據國外媒體報導,現實版的《地心引力》差點上演,國際空間站在近日遭遇到一次危險事故,一顆俄羅斯氣象衛星碎片存在撞擊空間站的風險,太空人全部進入逃生艙躲避。一旦發生撞擊事故,太空人需要通過逃生艙脫離空間站,本期遠徵考察組由俄羅斯和美國的太空人構成。根據美國宇航局的消息,這是第四次太空人為了躲避軌道垃圾而撤離空間站的事件。在本次事件中,俄羅斯氣象衛星碎片在非常近的距離上掠過空間站,猶如2013年科幻驚悚片《地心引力》的情節再現。 在《地心引力》中,喬治-克魯尼和桑德拉-布洛克在空間站被軌道垃圾撞擊後脫離了空間站,這一幕也真實上演。
-
天宮一號即將再入大氣層燒毀,碎片墜落概率極低
2011年9月,長徵2F火箭將天宮一號空間站送入軌道。攝影:LINTAO ZHANG, GETTY3月30日至4月2日,天宮一號國際空間站預計將再次進入地球大氣層,並在燃燒過程中分崩離析。有專家分析,天宮一號墜入人口稠密地區的概率幾乎為零。撰文:ANDREW FAZEKAS中國的天宮一號空間站即將墜入地球。
-
國際空間站躲避太空垃圾時,太空人會退到逃生艙以防萬一
國際空間站躲避太空垃圾時,太空人會退到逃生艙以防萬一 2020-11-15 10:
-
一個油桶大小的碎片,能使得國際空間站癱瘓
國際空間站是目前在地球軌道上最大的空間平臺,它是一個擁有現代化科研設備、可開展大規模、多學科基礎和應用科學研究的空間實驗室。它由16個國家共同建造、運行和使用,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耗時最長且涉及國家最多的空間國際合作項目。
-
NASA:24塊印度衛星碎片將飛越國際空間站軌道最高點
(觀察者網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表示,印度上周進行的反衛星武器實驗製造了大量軌道碎片,直接威脅國際空間站安全。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4月2日報導稱,布裡登斯廷1日表示,印度在3月27日進行的反衛星武器實驗過程中製造了至少400塊衛星碎片,這些碎片中只有大概60塊較大(10釐米及以上)的可以被追蹤,其中有24塊碎片將飛越國際空間站軌道最高點,這讓國際空間站在10天內被擊中的風險增加了44%。
-
漏氣的國際空間站早已「超期服役」,可「退休」仍遙遙無期
空間站的飛行速度大約為7.9千米/秒,所以哪怕是一釐米、甚至零點幾毫米的太空垃圾都有可能把空間站撞出一個小洞。還有就是空間站會受到太空微粒的侵害,「國際空間站」外表面的大部分損壞是微粒撞擊造成的。其關鍵部位一般都加有兼具吸收和彈射功能的特殊防護板,以遮擋微小碎片對空間站的撞擊,而空間站自身2毫米〜3毫米厚的金屬外衣,也能起到很好的防護作用。在即將遇到較大的太空垃圾時還是要躲避的。
-
國際空間站註定要被火「燒死」?面對抉擇,中國航天將何去何從
在著名的軌道前哨基地升空20年後,科學家和工程師們正在決定如何讓這個工作了二十年之久的國際空間站返回。可悲的是,國際空間站,即便國際空間站為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人類也無法保證讓它安全返回。總有一天,停車站的時間會到來,該設施正在老化,不斷面臨空間碎片和微隕石撞擊的風險。如果人類不讓它退役,太空的危險最終就會發生。空間站的最終命運一直是美國宇航局的幽靈,也是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的噩夢,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在空間專家的腦海中越來越大。
-
美企將利用空客站上平臺試驗碎片收集有效載荷
「巴爾託洛梅奧」平臺安裝在國際空間站歐洲「哥倫布」艙外部(效果圖)《航天新聞》10月28日報導,美國發射空間技術公司(Launchspace TechnologiesCorp.)10月28日宣布同空客籤訂合同,將利用空客裝在國際空間站上的「巴爾託洛梅奧」(Bartolomeo)平臺對其「軌道碎片收集與衛星防護」有效載荷進行12個月的試驗。
-
國際空間站即將退役,讓400噸的龐然大物安全墜毀成難題
國際空間站是多個國家和組織合作建立起來的,總耗資超過1600億美元,按照計劃,國際空間站至少要到2024年12月份退役,而NASA宣稱國際空間站最晚到2028年退役。,雖然這個高度下空氣密度非常微薄,但是空間站以7.7公裡/秒速度在其中飛行,必定會損失動能,隨著國際空間站的退役,不再有燃料為空間站維持軌道高度後,空間站墜毀是早晚的事,而且還有空間碎片和隕石撞擊的可能,都會嚴重威脅到未來軌道器的運行。
-
國際空間站即將退役,中國空間站有可能成為太空唯一空間站
美國國際空間站在2024年或者最晚2028年落幕,為什麼會落幕最關鍵原因就是缺少資金支持。參與空間站的國家經歷金融危機以及今年的新冠疫情,都已經沒有精力出資出物。美國新一代空間站目前還在圖紙階段遙遙無期,太空在2022年以後,中國空間站將有可能成為太空唯一空間站!
-
國際空間站出現空氣洩漏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20日在其博客上宣布,國際空間站的空氣洩漏水平出現上升,站內3名太空人將暫時進入俄羅斯分區規避,地面控制人員則在加緊確認解決方案。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報導,NASA表示,美國和俄羅斯的航天部門正在「制定計劃以隔離、確認和修復洩漏源」,當前洩漏水平仍處在標準範圍內,「不會對太空人或空間站帶來危險」。
-
日本火箭碎片險些撞毀空間站,美俄緊急疏散太空人並扭轉軌道
美國宇航局(NASA)9月22日證實,一塊日本火箭解體後的碎片撞向在太空高速飛行的國際空間站,美俄地面控制人員被迫採取緊急機動,將太空人轉移到空間站安全區域避險,同時在兩分半鐘內扭轉太空站軌道避開碎片。
-
中國第一座空間站核心艙即將完工!美國宇航局提出應對措施
編者按:中國第一座空間站核心艙正在製造中,即將完工,發射時間可能在年底至明年。中國第一座空間站計劃也隨之浮出水面,一個核心艙和兩個實驗艙,總計60噸。中國的空間站計劃穩步推進,美國宇航局局長吉姆·布萊登斯汀承認受到了刺激,美國需要有所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