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在最新的一篇文章中稱,本周二晚上,一塊「未知的太空碎片」在距國際空間站幾公裡的範圍內經過。
工程師們預測,這顆神秘的太空垃圾在美國東部時間下午6點21分左右從空間站呼嘯而過,距離空間站只有1.39公裡。對於以每小時28000公裡的速度移動的物體來說,這是非常接近的距離,比子彈的速度還要快10倍。
儘管預報中有一次失誤,但美國宇航局出於「非常謹慎」的考慮,採取了一種規避策略,以避免與這個足球場大小的設施發生碰撞。
在這次行動中,住在空間站上的三名探險隊成員——太空人克裡斯·卡西迪、太空人阿納託利·伊萬尼辛和伊萬·華格納——把自己密封在國際空間站上的聯盟號宇宙飛船裡。在不太可能發生的碎片真的撞擊空間站的情況下,這將增加它們逃脫的機會。
然後,從下午5點19分左右開始,任務控制中心啟動了一艘俄羅斯貨運飛船的推進器,持續了150秒,以推動與飛船相連的更大的軌道實驗室脫離險境。
根據NASA的說法,如果發生碰撞的機率超過萬分之一,那麼這種劇烈的動作就是標準程序。
太空垃圾多年來一直是國際空間站的一個問題。自1999年以來,該空間站至少執行了29次避碰操作,儘管近距離脫險越來越常見。
美國宇航局局長吉姆·布萊登斯汀(Jim Bridenstine)說:「 在2020年進行了3次機動以避免碎片。在過去的2周中,出現了3個引起高度關注的潛在聯結。碎片越來越嚴重!」
即使是一小部分垃圾也是一個主要威脅。 美國宇航局資深科學家傑克·培根(Jack Bacon)在2010年對《連線》雜誌(Wired)表示,被10釐米厚的鋁球擊中將類似於引爆15磅的TNT。
正如早先時間報導的那樣,在地球的軌道上,數百萬個太空垃圾正以類似的速度飛行,其中包括超過65萬個壘球到指甲大小的物體。
隨著美國和其他國家進入商業太空旅行和衛星使用新時代的到來,這個數字只會增加。 據報導,自1950年代以來,人類已將近一萬顆衛星送入軌道,其中約有70%被摧毀,失靈或損壞。 有時,一顆死衛星可能會與另一顆或功能正常的衛星碰撞,從而產生巨大的新碎片雲。
此外,美國、俄羅斯和印度近年來測試了反衛星武器,在一枚大型飛彈上發射一種「殺傷工具」(本質上是一顆大子彈),以摧毀在軌太空飛行器,在這個過程中散布了無數碎片。
如果產生足夠多的碎片,不斷擴大的混亂狀況可能會引發所謂的凱斯勒綜合症(Kessler Syndrome),在該綜合症中,有太多的垃圾在地球上飛來飛去,幾乎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發射到太空中。
本質上,就像凱斯勒綜合症理論背後的天體物理學家唐納德·凱斯勒(Donald J. Kessler)所說,我們可能陷入自己的垃圾中。
他在2009年寫道:「我們正在進入碎片控制的新時代。在這個時代,隨機災難性碰撞的數量將逐漸增加。」
目前,由美國軍方管理的太空監視網絡(SSN)及其合作夥伴正在監視儘可能多的太空物體-以及所有潛在的太空碰撞。 該網絡每年記錄數十萬個可能的碰撞(或未命中),並儘早通知衛星運營商-以及NASA等機構-以避免受到打擊。
2020年,美國商務部的太空商務辦公室已為明年的預算尋求1500萬美元的額外資金,以加大監測和清除軌道上的太空碎片的力度。 不過這些資金尚未獲得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