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垃圾如何清理?用魚叉擊中太空垃圾碎片

2020-12-02 環球網

(原標題:Watch this space harpoon spear a piece of orbiting debris)

作者 | 晗冰

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

圖示:項目衛星以每小時70公裡的速度發射「魚叉」擊中太空垃圾碎片

一項名為RemoveDebris(清除碎片)的太空垃圾清理衛星項目通過關鍵測試,項目衛星用類似於魚叉的設備成功刺穿太空中的模擬碎片。

據悉,該項目旨在清理目前環繞地球運行的數十萬塊太空垃圾。試驗的畫面顯示,這顆名為RemoveDebris的歐洲衛星將書寫筆大小的帶刺鈦矛試射到附在衛星短吊杆的一塊鋁質面板上。這個類似於魚叉的設備從冰箱大小的衛星上以每小時44英裡的速度射出,其拖著一根繩子猛烈刺穿了鋁質面板。

「到目前為止,我們真的很高興,」英國薩裡太空中心主任、這項耗資1500萬美元項目的首席研究員古格列爾莫·阿格列蒂(Guglielmo Aglietti)如是指出。「目標物是用和衛星一樣的材料製成的,所以能代表整個系統的工作原理。」

在清理太空垃圾的實際任務中,衛星會使用一個大得多的太空魚叉捕獲碎片,然後將其拖到大氣層中燃燒掉。阿格利蒂把這次演習比作敢死隊任務。

據統計,太空中散布著從廢棄的火箭部件、報廢衛星,再到散落的螺母和螺栓等各種太空垃圾。美國國防部現在對地球軌道上堆積的50多萬件人造碎片進行跟蹤。所有這些太空垃圾對經過的太空飛行器,比如說國際空間站以及耗資數十億美元的衛星構成了日益嚴重的碰撞威脅。

「從統計角度講,每五到九年就會有一次災難性的碰撞,一顆仍完好無損的大型太空垃圾往往會被撞擊成數以千計的碎片,」 德國航空航天中心專門處理太空垃圾的專家曼努埃爾`梅茨(Manuel Metz)表示,「這些新的碎片本身可能會產生新的碰撞,因此會產生層疊效應。」而這種現象正是2013年電影《地心引力》所描述的潛在災難性現象。

阿格利蒂認為,首先集中精力清除最大的太空碎片是有道理的,因為它們往往威脅更大。整個項目的想法是發射一系列的垃圾清理衛星,讓它們每年捕獲並清除一些碎片。

如果正在進行的清除太空垃圾測試任務圓滿結束,阿格利蒂希望航空航天公司願意為清理太空垃圾的任務提供資金。「這是概念的證明,」他說。「如果成功了,我們希望我們的工業合作夥伴將其推進到商業領域。」

此次演示是RemoveDebris衛星對太空碎片收集設備進行一系列測試中的第二次。RemoveDebris衛星由大學和航空航天公司組成的一個財團建造,主要由歐盟提供資金。

去年9月,這顆衛星成功地用一個裝有彈簧的網捕獲了一塊模擬碎片。今年3月,這顆衛星將在一塊太空碎片上安裝一個可充氣的「拖曳帆」。科學家們預計,「拖曳帆」將與衛星所在高度的少數空氣分子相互作用,從而減慢碎片的飛行速度,使其墜入大氣層並燃燒。

此外,人們還提出了各種潛在裝置來捕獲和消除空間碎片,包括自推進繫繩和機械臂。阿格利蒂說,之所以選擇魚叉、漁網和拖曳帆來清除太空垃圾碎片,是因為它們更為經濟。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太空科學家、太空碎片研究專家莫裡巴·賈(Moriba Jah)說,最好有不止一種方法來清除所有堆積的垃圾。「主動清除太空碎片需要許多不同的方法和技術,」他在周二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說。「我認為,我們需要一套所謂的『工具包』,能夠根據實際情況應用各種方法。」

相關焦點

  • 歐空局「魚叉」清理太空垃圾試驗成功
    」清理太空垃圾試驗成功  其潛在軍事價值也讓人擔心  「碎片清理」衛星的「魚叉」被設計為可以刺穿並纏住太空垃圾碎片。  圖片來源:太空網  科技日報北京2月19日電 (實習記者胡定坤)日前,歐空局「碎片清理」(RemoveDebris)項目試驗取得成功,衛星發射「魚叉」成功捕獲目標。該技術為太空垃圾清理提供了新途徑,但其潛在軍事價值也讓人「毛骨悚然」。
  • 清理太空垃圾那些招 伸手抓撒網撈魚叉捕雷射打
    在向太空垃圾「下手」之前,一般還要使用光學相機等設備對目標進行巡視,確定捕獲點後,再接近捕獲太空垃圾。之後,清理太空垃圾的太空飛行器會將太空垃圾攜帶進墳墓軌道或者很快墜入大氣層焚毀的軌道釋放,完成太空垃圾的清理。  2016年6月25日,我國的「長徵七號」火箭成功首飛,將7個載荷成功送入太空,其中一個就是「遨龍一號」空間碎片主動清理飛行器。
  • 超過1億件這樣的垃圾該如何清理?用「漁網」還是「魚叉」?
    4個月後,調查人員得出結論,該鐵塊正是一塊太空碎片。太空碎片多為各種零件和撞擊殘骸那麼,太空碎片到底是如何產生的呢?這要追溯到1957年10月4日,蘇聯成功發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它不僅標誌著太空時代的開始,同時也成為太空「白色汙染」的開始。
  • 清理太空垃圾又有新招數
    在向太空垃圾「下手」之前,一般還要使用光學相機等設備對目標進行巡視,確定捕獲點後,再接近捕獲太空垃圾。之後,清理太空垃圾的太空飛行器會將太空垃圾攜帶進墳墓軌道或者很快墜入大氣層焚毀的軌道釋放,完成太空垃圾的清理。  2016年6月25日,我國的「長徵七號」火箭成功首飛,將7個載荷成功送入太空,其中一個就是「遨龍一號」空間碎片主動清理飛行器。
  • Gosibian|清理太空垃圾的 「魚叉」 捕捉器 The harpoon that clears space junk
    The harpoon that clears space junk  清理太空垃圾的 「魚叉」 捕捉器學習要點有關 「space 太空」 的詞彙邊看邊答What is thought to have cracked
  • 這項實驗將嘗試用魚叉和網來清理太空垃圾
    【《太空》網站4月6日報導】旨在對空間碎片主動清理技術進行在軌驗證的首套實驗設備已在4月4日由太空探索公司的「龍」貨運飛船運抵國際空間站。由英國薩裡大學一個團隊牽頭設計的這項實驗稱為「清理碎片」(RemoveDebris),是由歐盟出資支持的一個1520萬歐元(1870萬美元)項目的一部分。
  • 太空垃圾如何清理
    在太空中,一個拳頭大小的碎片撞擊到太空飛行器,相當於地面上一輛小汽車一百碼速度的撞擊——  太空垃圾如何清理湖南日報記者 徐行 攝  車多了,會發生擁堵,太空也一樣。但不同的是,地面的交通事故,可以及時清理。太空如果發生了撞擊,產生的碎片可沒那麼容易清除。  怎麼辦?這個問題需要可持續性的探討。4月25日,在2019年「中國航天日」航天標準化專業分論壇上,記者了解了這有趣的航天領域問題。
  • 清理太空垃圾要動真格的了——歐空局2025年怎樣去太空回收垃圾?
    我國的「傲龍一號」曾進行過在太空中抓取目標的試驗;歐空局的「清理碎片」計劃,以國際空間站為試驗平臺,成功測試了網式和魚叉式的太空垃圾清理手段。不過,以往開展的試驗,都人為釋放了「靶星」,並沒有清理實際存在的太空垃圾。「清潔太空一號」也採取主動抓取後帶離的清除方式。然而,它的目標卻是已經在太空中飄蕩了7年的一塊太空垃圾——2013年發射升空的「維斯帕」上面級。
  • 最新太空測試顯示未來或可像蜘蛛俠一樣用網來清理太空垃圾
    據外媒報導,太空垃圾是一個含糊不清的詞,它被用來形容那些堵塞地球軌道的報廢衛星、火箭碎片和其他各種各樣的碎片。
  • 太空垃圾會給人類帶來什麼災難?太空碎片會不會在地球上下雨
    幾乎我們發射到太空的一切,最終要麼掉下來,要麼在大氣中燃燒或者被困在地球軌道數千年。地球的軌道被包圍了只重200公斤小的巖石碎片,以流星體的形式。但它也有一條帶大約300萬公斤的太空垃圾。2萬塊像棒球一樣大的碎片,50萬塊大理石一樣大的碎片,還有數以百萬計的碎片,正在繞地球運行。
  • 太空垃圾數量驚人,人類該如何清理?
    但是,太空還飛行著很多體積並不比拳頭大的太空垃圾,同太空垃圾的數量相比,數千顆衛星只算是少數。圍繞地球飛行的物體中,大約有95%都是太空垃圾,其中包括:失控的空間站、用廢的火箭碎片、遺棄的衛星、遺失的太空人工具等。這些危險的軌道垃圾飛行的速度比子彈還要快10倍,要過很長時間才會墜落到地球。「這些垃圾能夠在太空中存在數百年。」
  • 每日郵報:用雷射來清理太空垃圾
    · 據說它可以將大尺寸的太空垃圾分解成小塊。· 超過1億顆的軌道碎片的直徑小於0.4英寸。西安空軍工程大學的科學家們發表的一篇論文描述了天基雷射如何將大型太空垃圾分解成更小的碎片,從而使它們的危害更小。Spacecraft and satellites are currently atrisk of colliding with around 20,000 trackable objects classed as debris.
  • 在太空中也需要垃圾分類?太空垃圾怎樣分類怎麼處理?
    在太空中也需要垃圾分類?太空垃圾怎樣分類怎麼處理?一小塊碎片就足以致命「傳統意義上的太空垃圾就是空間碎片,也就是太空中無用人造物體,包括衛星、探測器、載人飛船、火箭末級的殘骸等。」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教授寶音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空間碎片既可按照軌道高度分為低軌、中軌、高軌碎片,也可按照體積大小分類。由於相對速度極高,甚至能達到子彈速度的幾倍、幾十倍,它們的危害非常大。
  • 歐洲計劃用「太空爪」清理軌道垃圾
    太空爪利用機械臂抓取太空垃圾概念圖圖片來源:歐洲空間局本報訊歐洲空間局本周確定了一項2025年的發射任務:清理太空。該任務計劃在飛行軌道上捕獲並處理太空垃圾。由瑞士一家公司建造的ClearSpace的構造近似於一顆小型衛星,該設備會用爪子抓牢太空垃圾,並將其護送至較低軌道,二者一同進入大氣層並燃燒。據《科學》報導,歐空局此項行動獲得了積極評價,迄今為止,太空軌道上散落的碎片對正在工作的衛星和太空人造成了威脅,且這種負面影響越來越大。地球周圍的空間已經變得越來越擁擠,但如今採取清理行動的國家或機構數量並不多。
  • 「太空爪」現世,歐洲計劃首次清理軌道垃圾
    本周,歐洲空間局(ESA,European Space Agency)確定了一項 2025 年的發射任務:清理太空,這將是史上第一次捕獲並處理軌道上的太空垃圾的任務。與瑞士初創公司 「清潔太空」(ClearSpace)籤署了總額為 8600 萬歐元的合同,委派該公司製造一款特殊衛星 「清潔太空 - 1」(ClearSpace-1),構造近似於一顆小型衛星,該設備會用爪子抓牢太空垃圾,並將其護送至較低軌道,二者一同進入大氣層並燃燒。
  • 清理太空垃圾的「七大神器」
    隨著航天事業的發展,太空上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垃圾,如何清理他們已經成為新難題。下面就來介紹一下可以清理太空垃圾的「七大神器」。「太空彈弓」。為了節省燃料,美國德州農工大學提出「彈弓-衛星太空清掃器」能夠捕獲太空垃圾,再將太空垃圾投向地球大氣層燃燒,之後使用動量航行至下一個太空殘骸目標進行清除。2013年初,研究人員仍在審查這一設計方案。「立方太陽帆」。英國提議建造「立方太陽帆」,使用小型人造衛星帶動太陽帆捕獲太空殘骸至低軌道。
  • 獲歐盟資助,科學家們開始測試太空垃圾清理技術
    國際空間站周三部署了RemoveDEBRIS衛星,標誌著太空垃圾捕捉和清理新技術的首次測試。
  • 清理太空垃圾學壁虎
    清理太空垃圾學壁虎在地球軌道上,分布著成千上萬的太空垃圾,據統計,直徑大於10釐米的太空垃圾就超過2萬塊。它們要是與衛星碰撞,足以摧毀衛星,並製造出更多的碎片。但太空惡劣的環境使得我們無法用一般的方法來清除這些垃圾。
  • 地球軌道上太空飛行器數量快速增長 清理太空垃圾要動真格的
    採用「吃豆人」方式捕捉   目前,人們已經提出了許多清除太空垃圾的技術路線,而利用太空飛行器將太空垃圾抓取後帶離軌道的主動清除技術發展得最為成熟。我國的「傲龍一號」曾進行過在太空中抓取目標的試驗;歐空局的「清理碎片」計劃,以國際空間站為試驗平臺,成功測試了網式和魚叉式的太空垃圾清理手段。不過,以往開展的試驗,都人為釋放了「靶星」,並沒有清理實際存在的太空垃圾。
  • 如何「科學」地清理太空垃圾?
    構成地球「行星環」的物質並非星體碎片和巖屑,而是人類親手製造的「白色汙染」——太空垃圾(Space debris)。地球的「行星環」  什麼是太空垃圾  太空垃圾又有空間碎片或軌道碎片之稱,主要包括世界各國的運載火箭和太空飛行器在發射過程中產生的碎片與廢棄不用的衛星,以及太空飛行器爆炸、碰撞過程中產生的碎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