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1億件這樣的垃圾該如何清理?用「漁網」還是「魚叉」?

2021-02-24 央視新聞

「飛彈擊中的殘片引起連鎖反應

撞擊到其他衛星形成更多殘片

正以超過子彈的速度

向你們的軌道飛去」

……

這是電影《地心引力》中的片段,三名太空人在太空執行修復哈勃太空望遠鏡的任務過程中,遭遇到太空碎片襲擊。儘管電影是虛構的,但導致事故發生的「太空碎片」卻是真實存在的。

目前,太空碎片已有大約7500噸,且還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美國航空航天局估計,地球軌道上太空碎片的數量至少有1億件,移動速度可達每小時28000公裡足以損壞衛星或火箭

二十一萬億分之一的「天外來客」

北京時間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再次進入大氣層,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對於太空碎片墜落時是否會造成災難的疑慮,專家表示地球上的人被太空碎片擊中的概率大約是二十一萬億分之一。

儘管概率很低,但是卻曾經真實發生過。2009年夏天,英國亨伯賽德郡的一對老夫婦,就被這樣一個突如其來的「天外來客」打破了寧靜的生活。

他們在家中聽到巨大的響聲從屋頂傳來,隨後發現屋頂有個大洞。而在地板的角落裡,他們發現了一塊重1.8公斤的、有些燙手的鐵塊。4個月後,調查人員得出結論,該鐵塊正是一塊太空碎片

太空碎片多為各種零件和撞擊殘骸

那麼,太空碎片到底是如何產生的呢?這要追溯到1957年10月4日,蘇聯成功發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它不僅標誌著太空時代的開始,同時也成為太空「白色汙染」的開始

太空垃圾的產生方式分為兩種:一類是來自太空人不慎遺落在太空的各種零件和生活垃圾;另一類是由衛星、火箭等太空飛行器相互撞擊後產生的殘骸

倫敦大學學院講師斯圖爾特·格雷在一次演講中以非常直觀的動畫展示了,從1957年人類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到2016年近60年間太空垃圾的增長情況。隨著繞地球軌道運行的太空碎片數量逐年增加,從衛星到太空人,都受到它們的威脅。

 「回收」太空垃圾:用網捕獲、用叉拖回

4月2日,一枚「獵鷹9」火箭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的甘迺迪航天中心起飛前往國際空間站。火箭上搭載著一顆名為「清除太空碎片」的衛星平臺。

當衛星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後,空間站內的航天員會通過空間站內部的運輸帶,將其送到「日本模塊」中的氣閘部署,然後由機器人手臂釋放到太空,開始執行清理太空垃圾的測試任務。 

測試任務預計將在今年5月下旬開啟。屆時,將測試兩種清除太空垃圾的方式。

衛星發射出一塊太空垃圾,再發射出捕捉網以測試其有效性。 

義大利太空專家 拉瓦尼亞:

我們的想法是,模仿漁民海上捕撈的做法,準備一張大的特殊漁網,跟那些漂浮的太空垃圾和廢棄衛星保持一定的距離,然後把漁網從遠處拋下去,緊接著收緊繩索,把太空垃圾包裹起來。

衛星發射出一塊太空垃圾,再發射魚叉將其擊中拖回,以測試它的準確性

對於如何保證不會在操作過程中進一步破損成更多碎片,空中巴士高級項目工程師韋曼表示,他們設計了一種拋出的裝置,可以把垃圾拖回軌道,等垃圾進入大氣層後自行焚毀。

清理太空垃圾 多國「各顯神通」

此外,為了清理這些垃圾,各國研究人員想出了很多辦法。

歐洲航天局工程師 費爾南德斯:

我們使用安裝在較小的機器手臂上的相機來模擬再現衛星周圍的運動狀況,這些衛星就是我們想要處理或捕捉的目標衛星。

戳↓查看完整視頻

監製/楊繼紅 主編/張天宇

實習編輯/宋詩藝

©央視新

相關焦點

  • 太空垃圾如何清理?用魚叉擊中太空垃圾碎片
    」擊中太空垃圾碎片一項名為RemoveDebris(清除碎片)的太空垃圾清理衛星項目通過關鍵測試,項目衛星用類似於魚叉的設備成功刺穿太空中的模擬碎片。據悉,該項目旨在清理目前環繞地球運行的數十萬塊太空垃圾。試驗的畫面顯示,這顆名為RemoveDebris的歐洲衛星將書寫筆大小的帶刺鈦矛試射到附在衛星短吊杆的一塊鋁質面板上。這個類似於魚叉的設備從冰箱大小的衛星上以每小時44英裡的速度射出,其拖著一根繩子猛烈刺穿了鋁質面板。
  • 歐空局「魚叉」清理太空垃圾試驗成功
    」清理太空垃圾試驗成功  其潛在軍事價值也讓人擔心  「碎片清理」衛星的「魚叉」被設計為可以刺穿並纏住太空垃圾碎片。  圖片來源:太空網  科技日報北京2月19日電 (實習記者胡定坤)日前,歐空局「碎片清理」(RemoveDebris)項目試驗取得成功,衛星發射「魚叉」成功捕獲目標。該技術為太空垃圾清理提供了新途徑,但其潛在軍事價值也讓人「毛骨悚然」。
  • 近地軌道擠滿了垃圾,衛星垃圾網能把它們清理乾淨嗎?
    英國薩裡大學打算用巨網來捕獲太空垃圾。去年四月,一顆旨在清理太空碎片的衛星由 SpaceX 的獵鷹 9 號火箭運載發射,與國際空間站進行了對接,兩個月後,又被裝入 Nanoracks Kaber 部署系統發射到軌道上。
  • 清理太空垃圾那些招 伸手抓撒網撈魚叉捕雷射打
    在隨後進行的兩次試驗中,主星成功地使用網狀裝置套住了模擬太空垃圾的1號子星,與2號子星進行了空間定位試驗,射出的魚叉裝置也準確擊中了主星自行布置的靶標。在未來實際進行太空垃圾清理時,衛星將通過網或魚叉對太空垃圾實施捕捉,再將太空垃圾拖離軌道。  OSCaR捕獲和移除太空垃圾的方法,和「遨龍一號」與「清理碎片」計劃基本類似,其最大的特點在於自動化和低成本。
  • 這項實驗將嘗試用魚叉和網來清理太空垃圾
    【《太空》網站4月6日報導】旨在對空間碎片主動清理技術進行在軌驗證的首套實驗設備已在4月4日由太空探索公司的「龍」貨運飛船運抵國際空間站。由英國薩裡大學一個團隊牽頭設計的這項實驗稱為「清理碎片」(RemoveDebris),是由歐盟出資支持的一個1520萬歐元(1870萬美元)項目的一部分。
  • Gosibian|清理太空垃圾的 「魚叉」 捕捉器 The harpoon that clears space junk
    The harpoon that clears space junk  清理太空垃圾的 「魚叉」 捕捉器學習要點有關 「space 太空」 的詞彙邊看邊答What is thought to have cracked
  • 太空垃圾數量驚人,人類該如何清理?
    但是,太空還飛行著很多體積並不比拳頭大的太空垃圾,同太空垃圾的數量相比,數千顆衛星只算是少數。圍繞地球飛行的物體中,大約有95%都是太空垃圾,其中包括:失控的空間站、用廢的火箭碎片、遺棄的衛星、遺失的太空人工具等。這些危險的軌道垃圾飛行的速度比子彈還要快10倍,要過很長時間才會墜落到地球。「這些垃圾能夠在太空中存在數百年。」
  • 清理太空垃圾又有新招數
    在隨後進行的兩次試驗中,主星成功地使用網狀裝置套住了模擬太空垃圾的1號子星,與2號子星進行了空間定位試驗,射出的魚叉裝置也準確擊中了主星自行布置的靶標。在未來實際進行太空垃圾清理時,衛星將通過網或魚叉對太空垃圾實施捕捉,再將太空垃圾拖離軌道。  OSCaR捕獲和移除太空垃圾的方法,和「遨龍一號」與「清理碎片」計劃基本類似,其最大的特點在於自動化和低成本。
  • 清理海洋垃圾 保護海洋環境
    &nbsp&nbsp&nbsp&nbsp為了減少深圳大鵬新區海域內的海洋垃圾特別是廢棄漁網對海洋環境、海洋生物的傷害,昨天,民間珊瑚保育組織潛愛大鵬聯合深圳帆海匯俱樂部在楊梅坑水域發起清理廢棄漁網和海洋垃圾的行動。
  • 斥1.02億美元巨資,只為清理一塊垃圾,歐洲航天局咋想的?
    最近,歐洲航天局(ESA)甚至斥資1.02億美元(8600萬歐元),和一家來自瑞士的名為ClearSpace SA的初創公司籤署了一份合同。而在這一份合同中,只要後者清理一塊太空垃圾。說起來,這個價格實在是有些過於高昂了。
  • 南太平洋中央的海島:無人居住卻堆滿垃圾,清理難度太高令人頭疼
    然而到了2015年,這個無人島卻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和議論,主要是因為塑料垃圾的問題太嚴重了,只可惜後來又陸續有其他一些新聞,把這件事掩蓋了,亨德森島又一次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據了解,亨德森島位於南太平洋中央,屬皮特凱恩島管轄,在距離亨德森島190公裡之外,屬於英國海外領土。
  • 太平洋垃圾帶被稱為「第八大陸」 漂浮超過7.9萬噸塑料
    垃圾漂浮在海洋上 圖片來自網絡科技日報北京3月27日電,據英國《自然》旗下《科學報告》雜誌近日發表的一篇研究,被人們稱為「第八大陸」的太平洋垃圾帶上,正漂浮著超過7.9萬噸海洋塑料,這一數字比之前估計的高了近16倍。
  • 日本利用電磁技術「清理太空垃圾」行動失敗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 記者陳健】2月8日消息,據海外媒體法新社報導,今日,日本官員尷尬的宣布,日本一項實驗性質、旨在清理地球軌道上的「太空垃圾」的行動,以失敗告終。「太空垃圾」已經成為人類探索太空的主要威脅之一。
  • 如何清理全球最大的海洋垃圾帶?
    ▲圖說:9月8日,一艘船載著「海洋清理」組織的第一個浮力垃圾收集裝置駛向舊金山的金門大橋,前往太平洋。▲圖說: 荷蘭烏得勒支的新聞發布會上,創新者Boyan Slat與一堆塑料垃圾。太平洋垃圾帶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帶,面積有德克薩斯州的兩倍。來自荷蘭的創新者,24歲的Boyan Slat創立了「海洋清理」組織,該組織的工程師們正在部署一種垃圾收集裝置來收集這裡的塑料垃圾,目前這個600米長的漂浮式圍欄正從舊金山被拖往太平洋垃圾帶。
  • 最新太空測試顯示未來或可像蜘蛛俠一樣用網來清理太空垃圾
    據外媒報導,太空垃圾是一個含糊不清的詞,它被用來形容那些堵塞地球軌道的報廢衛星、火箭碎片和其他各種各樣的碎片。
  • 歐洲計劃用「太空爪」清理軌道垃圾
    太空爪利用機械臂抓取太空垃圾概念圖圖片來源:歐洲空間局本報訊歐洲空間局本周確定了一項2025年的發射任務:清理太空。該任務計劃在飛行軌道上捕獲並處理太空垃圾。由瑞士一家公司建造的ClearSpace的構造近似於一顆小型衛星,該設備會用爪子抓牢太空垃圾,並將其護送至較低軌道,二者一同進入大氣層並燃燒。據《科學》報導,歐空局此項行動獲得了積極評價,迄今為止,太空軌道上散落的碎片對正在工作的衛星和太空人造成了威脅,且這種負面影響越來越大。地球周圍的空間已經變得越來越擁擠,但如今採取清理行動的國家或機構數量並不多。
  • 有史以來第一臺清理太平洋上垃圾帶的機器即將啟航
    有史以來第一臺清理地球上最大的海洋塑料垃圾的機器即將啟航:它將前往位於加利福尼亞和夏威夷之間的太平洋垃圾帶,在那裡,它將開始利用洋流收集1.8萬億個塑料垃圾。這個系統採用了巨大的漂浮網(被稱為「遮幕」和巨大的管道組裝在一起,用來從海水中捕撈難處理的廢物垃圾。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套系統是用塑料製成的。 然後,它將把這些廢物轉移到大型船隻上,並將其運往岸邊進行回收利用。這個複雜系統將在幾周內從舊金山灣出發,並將在7月開始投入工作,並計劃在以後繼續擴展規模。
  • 歐空局斥資8600萬歐元清理一塊112公斤重的太空垃圾
    不幸的是,將這些大傢伙發射到太空會留下很多垃圾,往往會在環繞地球的軌道上漂浮幾個月,或者在某些情況,漂浮很多年。太空垃圾是一個巨大的問題,而且問題與日俱增。現在,正如歐洲航天局的一項新舉措所表明的那樣,清理這些垃圾將是一項複雜且顯然非常非常昂貴的任務。根據歐空局發布的消息,該機構已經與一家名為ClearSpace SA的瑞士初創公司籤署了一份大規模合同。
  • 花8600萬歐元清理一塊112公斤重的太空垃圾!為啥?
    不幸的是,將這些大傢伙發射到太空會留下很多垃圾,往往會在環繞地球的軌道上漂浮幾個月,或者在某些情況,漂浮很多年。 太空垃圾是一個巨大的問題,而且問題與日俱增。廢棄的火箭部件、老舊的、不復存在的衛星的碎片,甚至是廢棄的空間站,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密集地凌亂在地球周圍的區域。
  • 歐洲航天局將斥資1億美元清理一塊太空垃圾
    11月30日 消息:人類在探索太空的同時,也留下了很多垃圾,通常發射衛星後的一些垃圾會在繞地軌道上漂浮數月,有時甚至很多年。目前,太空垃圾已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大問題,包括廢棄的火箭部件,廢棄的衛星碎片,甚至廢棄的空間站等等。尤其是歐美國家由於製造過多的垃圾,如今面臨處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