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BM建立太空態勢感知開源項目 確定太空垃圾軌道避免碰撞
整理:Sliber來源:十輪網、搜狐網審核:璃貓IBM開源了太空情勢傳感(Space Situational Awareness,SSA)以及Kubesat項目,用戶可以將這兩容器化項目,部署到IBM Cloud上的Red Hat OpenShift上執行。
-
太空垃圾威脅:新指導規範幫助應對太空軌道碎片威脅
簡介:面臨日益增長的太空航行器,以及航行器碰撞帶來的災害,太空行業利益相關者成立SSC發布自願性指導規則以避免減少太空垃圾危害。太空安全聯盟(SSC)指出,如果太空飛行器的製造方和運營方遵循一些簡單的規則,就可以避免凱斯勒現象的發生,至少可以將其在近期發生的機率降到最低。SSC是一個由太空工業利益相關方建立的組織。
-
美空軍更新升級太空態勢感知系統
這一工作涉及以下步驟:終止「聯合太空作戰中心任務系統」(JMS)的近十年項目; 將「聯合太空作戰中心任務系統」中專注於戰術作戰的部分與現有程序「企業戰鬥管理指揮和控制」(EBMC2))合併;使用「敏捷軟體開發」取代「聯合太空作戰中心任務系統」的太空編目更新部分;「企業戰鬥管理指揮和控制」和目錄編目更新功能將逐漸合併為一個名為
-
NASA:隨著太空碎片垃圾在軌道上的堆積,碰撞的危險越來越大
然後,從下午5點19分左右開始,任務控制中心啟動了一艘俄羅斯貨運飛船的推進器,持續了150秒,以推動與飛船相連的更大的軌道實驗室脫離險境。根據NASA的說法,如果發生碰撞的機率超過萬分之一,那麼這種劇烈的動作就是標準程序。
-
【智庫聲音】美日「太空交管局」覆蓋全空域!太空交通管理的機遇與挑戰
美國搶佔制度先機太空交通管理系統離不開覆蓋地球外層人類活動區域的空間態勢感知,其可以使得航天安全達到可接受的水平[2]。雖然至今人們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增強不同操作平臺的協調能力、提高空間態勢感知能力上,但是,已經開始意識到太空交通管理系統的重要性,並開始初步展開相關的研究工作[3]。
-
「太空爪」現世,歐洲計劃首次清理軌道垃圾
本周,歐洲空間局(ESA,European Space Agency)確定了一項 2025 年的發射任務:清理太空,這將是史上第一次捕獲並處理軌道上的太空垃圾的任務。與瑞士初創公司 「清潔太空」(ClearSpace)籤署了總額為 8600 萬歐元的合同,委派該公司製造一款特殊衛星 「清潔太空 - 1」(ClearSpace-1),構造近似於一顆小型衛星,該設備會用爪子抓牢太空垃圾,並將其護送至較低軌道,二者一同進入大氣層並燃燒。
-
撞毀衛星、逼迫國際空間站多次變軌……太空正垃圾成災
由於物體繞地球運行的高速(高達每秒8公裡),即使是一小塊太空碎片的碰撞也會損壞太空飛行器。例如,太空梭的窗戶經常因為與小於1毫米的人造碎片碰撞而損壞而不得不更換。過多的垃圾碎片威脅著太空人和太空飛行器的安全。據統計,太空梭與太空碎片發生災難性碰撞的風險為1/300(以哈勃太空望遠鏡的任務為例,其軌道更高、垃圾更多,風險為185分之一。)
-
歐洲計劃用「太空爪」清理軌道垃圾
太空爪利用機械臂抓取太空垃圾概念圖圖片來源:歐洲空間局本報訊歐洲空間局本周確定了一項2025年的發射任務:清理太空。該任務計劃在飛行軌道上捕獲並處理太空垃圾。由瑞士一家公司建造的ClearSpace的構造近似於一顆小型衛星,該設備會用爪子抓牢太空垃圾,並將其護送至較低軌道,二者一同進入大氣層並燃燒。據《科學》報導,歐空局此項行動獲得了積極評價,迄今為止,太空軌道上散落的碎片對正在工作的衛星和太空人造成了威脅,且這種負面影響越來越大。地球周圍的空間已經變得越來越擁擠,但如今採取清理行動的國家或機構數量並不多。
-
地球軌道太空垃圾已達臨界點
威脅上千衛星安全,太空人環境越來越危險 地球上空的太空垃圾。(效果圖) 上世紀90年代,一塊太空垃圾墜落在美國。晶報訊 美國全國研究委員會1日公布報告稱,地球上空的太空垃圾數量已經達到「臨界點」。該委員會呼籲美國航天局採取措施減緩太空垃圾的影響。
-
近地軌道清潔衛星:妙招強行幹掉太空垃圾
目前,航天工作者們正在密切關注「太空垃圾」的問題,為此更是相處了不少對策。比如日本的想法是在國際空間站(ISS)上安裝雷射武器,藉助望遠鏡尋找並定位100公裡之遙的太空垃圾目標,雷射裝置發射強大脈衝將太空垃圾擊落至地球大氣層,最終燃燒殆盡。
-
太空垃圾可能「報廢」地球同步軌道
新華社莫斯科3月12日電(記者 賀穎駿)俄羅斯聯邦航天署署長弗拉基米爾·波波夫金12日在俄聯邦委員會圓桌會議上表示,如果不解決太空垃圾問題,人類可能在未來20年內失去地球同步衛星軌道。 波波夫金說,目前地球同步軌道的太空垃圾汙染非常嚴重。即使不再發射任何太空飛行器,現有太空飛行器老化、報廢和毀壞也會導致太空垃圾「自我繁殖」。
-
精準定位太空垃圾,科學家的這個偉大發明,或將避免太空車禍上演
精準定位太空垃圾,科學家的這個偉大發明,或將避免太空車禍上演!前言:從古至今,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都沒有停歇。神話傳說中的嫦娥飛天道出了中國古人對於太空的嚮往;明代萬戶自製的火箭也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對太空發起挑戰的人;如今,隨著空間站以及火星探測器的不斷飛天,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
太空治理的3個關鍵問題
當然最後,歐空局將風神號從原有軌道移開,成功避免了這次碰撞。當然,如果真的發生碰撞,不僅會對兩顆衛星造成損害,還會在低地球軌道上產生大量碎片。由此可見,缺乏太空交通管理國際規範和程序很可能會在空間環境中造成災難性事件。太空中的碰撞對太空的可持續性造成了難以置信的破壞,對公司也同樣具有毀滅性。雖然歐空局給衛星上了保險,但SpaceX的Starlink衛星有沒有上保險就不得而知了。
-
太空垃圾汙染嚴重 同步衛星軌道受到威脅
現有太空飛行器老化、報廢和毀壞致太空垃圾「自我繁殖」 有關太空垃圾的話題在近幾年持續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太空垃圾也被稱為軌道碎片,是圍繞地球軌道運行的無用人造物體,既包括已經「壽終正寢」,但仍在空間軌道兜圈子的各類衛星、被遺棄的運載火箭推進器殘骸等,也有太空飛行器意外爆炸或者碰撞形成的碎片,還有一些螺絲和墊圈之類的零部件。
-
太空垃圾多且「繁殖」 人類或失去同步衛星軌道
太空垃圾因此成為太空飛行器和衛星的「天敵」,即使輕微碰撞,也會造成重大損壞。一塊僅有阿司匹林藥片大的空間碎片也能將人造衛星撞成「殘廢」。太空飛行器的體積越大、飛行時間越長,其遭遇太空垃圾襲擊的風險也越大。 隨著太空垃圾增多,其對太空飛行器和航天任務的影響也越來越嚴重。由於數量眾多,哪怕極小的空間碎片也能嚴重改變太空飛行器的表面性能。
-
中國科學家用星球大戰式雷射精確定位太空垃圾 避免太空上演致命...
中國科學家用星球大戰式雷射精確定位太空垃圾 避免太空上演致命「車禍」 Emma Chou • 2019-12-26 14
-
清理太空垃圾迫在眉睫 或真上演「地心引力」災難
,以及潛在的具有發生災難性碰撞風險的問題。參與者包括來自美國國防部、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和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的代表,以及太空法和空間姿態感知方面的專家。衛星爆炸產生的高速殘骸可能引發災難性的連鎖反應,正如電影《地心引力》裡所描繪的。「軌道殘骸,或者稱太空垃圾,並非只是出現在科幻小說裡的事物。它是一個日益增長的問題。」 美國聯邦眾議員艾迪?柏妮絲?
-
擋住月亮的六便士——太空垃圾那些事
1986年,阿麗亞娜號火箭進入軌道後不久便爆炸,其殘骸使兩顆日本通信衛星「命喪黃泉」,甚至在28年後迫使國際空間站調整飛行軌跡,以避免與其中的一塊碎片相撞。而第一次重大衛星碰撞事故更是凱斯勒現象的不幸應驗:2009年2月10日,兩顆衛星(銥星33號和已經退役的蘇聯宇宙2251號)相撞,相撞速度約為11.7千米/秒,僅僅4個月後,碰撞產生的太空碎片就已經幾乎布滿大半個地球上空。
-
太空垃圾或致同步衛星軌道報廢【2】
據美國宇航局估計,地球周圍尺寸超過彈珠的軌道碎片在50萬塊左右,尺寸超過板球的碎片在2.2萬塊左右。低地球軌道的碎片以大約每小時2.8萬公裡的速度飛行,即使尺寸很小,也能給衛星造成巨大破壞,同時對太空人的安全帶來致命威脅。在已經編目的太空垃圾中,大約有70%位於距地面約2000公裡以內的低地球軌道,時刻威脅著各種衛星的安全。更為可怕的是,地球周圍的太空垃圾雲仍在不斷擴大。
-
天問一號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國際空間站險遭太空垃圾碰撞
http://tech.163.com/20/0925/12/FNCD308J000999LD.html國際空間站險遭太空垃圾碰撞美國休斯頓飛行控制中心通報稱,美國東部時間9月22日17:19(北京時間23日5:19),國際空間站在軌道上空遭遇不明太空垃圾,隨後國際空間站控制中心臨時啟動俄羅斯進步號飛船推進器,持續推進150秒,改變空間站軌道高度,以便躲避這塊太空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