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定8類哺乳類動物--SARS毒源是如何發現的(圖)

2021-01-08 搜狐網

圖為在福州市一家酒店裡查獲的果子狸。 新華社發

  ■動物的SARS樣病毒是人類SARS病毒的前體

轉自搜狐

  ■野生動物體內SARS樣病毒可能感染密切接觸者

轉自搜狐

  為了戰勝非典,世界各國的科研人員與疫病展開了賽跑。4月16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引起非典的病原體找到了,是一種變種的冠狀病毒——「SARS病毒」。

轉自搜狐

  病原體找到了,那麼它是從哪裡來的?只有追溯源頭,才能從根本上阻斷傳播的鏈條,才能在非典的防治中佔據主動地位。為此,深圳和香港聯手,成立了由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深圳動植物防疫監督所、深圳市野生動物保護站組成的聯合攻關小組,開展了艱苦的SARS溯源研究。

轉自搜狐

  追溯病源

轉自搜狐

  鎖定8類哺乳類動物

轉自搜狐

  從4月開始,深港兩地科研人員開始了對SARS病毒研究的實驗室技術合作。

轉自搜狐

  SARS病毒的源頭在哪裡?在人群流行病學調查基礎上,深港兩地的科研人員認為,以前從未在人類身上發現過SARS病毒,它很可能來源於動物。

轉自搜狐

  SARS病毒屬於冠狀病毒,而人們在動物體內已經發現的冠狀病毒有幾十種,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來自牛等動物;第二類來自豬、老鼠等動物;第三類來自雞等禽類。但是通過實驗室研究證實,SARS病毒顯然不屬於上述三類,是第四類的變異病毒。

轉自搜狐

  他們進一步研究分析認為,人類既然能夠感染上SARS,這種動物一定與人有親緣關係,因此,哺乳動物的可能性最大。

轉自搜狐

  鑑於這是一種人類新發現的病毒,科研人員又推斷源頭動物平時應很少出現在人類的生活圈子裡,從而決定先從野生動物入手。思路一步步清晰,研究的方向越來越明確。在普查多種動物群體後,他們最後把目標鎖定在果子狸、豬獾、鼠獾、貉、海狸鼠等八類哺乳類動物中。

轉自搜狐

  動物取樣

轉自搜狐

  分離出SARS樣病毒

轉自搜狐

  5月7日,聯合攻關小組與深圳林業、農業等部門合作,從市場上進行了野生動物取樣,共採集這八類哺乳類動物25隻。研究人員對動物的糞便、肛拭、鼻咽拭等進行採樣,開展血清學、病原學、流行病學研究。

轉自搜狐

  5月11日,科研人員興奮地發現,有果子狸標本通過PCR檢測呈陽性,而且病毒含量大,很容易被檢測出來。5月13日,科研人員經過反覆取樣檢測,實驗室結果越來越清晰。

轉自搜狐

  5月14日,一個令人興奮的結果出來了,實驗人員從六隻果子狸標本中分離到三株SARS樣病毒,從一隻貉標本中分離到一株SARS樣病毒。科研人員通過電鏡對病毒形態進行分析,確定是冠狀病毒。

轉自搜狐

  基因測序

轉自搜狐

  與人類SARS病毒同源

轉自搜狐

  初戰告捷,對於科研人員是極大的鼓舞。顧不得休息,他們又立即投入到緊張的基因分析測序中。

轉自搜狐

  5月16日,科研人員成功地對果子狸標本中分離出SARS樣病毒基因進行了全序列測定,分析顯示,這種SARS樣病毒與人類SARS病毒有99%以上的同源性。

轉自搜狐

  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從進化學的角度看,果子狸SARS樣病毒比人的SARS病毒更古老,證明動物的SARS樣病毒是人類SARS病毒的前體。

轉自搜狐

  科研人員還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即動物的SARS樣病毒比人類的SARS病毒要多29個核苷酸,這29個核苷酸只有在廣州早期一位非典患者身上病毒中發現過,其他的患者就再沒有發現過。由此可推測,病毒在不斷地變異,以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這也從某種程度上解釋了為何SARS病毒長期存在動物體內而過去沒有感染給人類的問題。

轉自搜狐

  與此同時,實驗室也對野生動物經營者進行了SARS病毒抗體檢測分析,10人中5人呈陽性反應,提示野生動物體內的SARS樣病毒可能感染密切接觸者。

轉自搜狐

  深港兩地科研人員的精誠合作,為進一步闡明人類SARS的源頭及傳播鏈提供了重要證據。

轉自搜狐

  李南玲沈海凡

轉自搜狐

  (據新華社深圳5月24日電)

轉自搜狐

  相關報導

轉自搜狐

  香港停止進口野味狸貓肉

轉自搜狐

  據新華社電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福利及食物局發言人24日證實,香港已暫時停止批出牌照進口野味狸貓肉。他說,這將作為一項預防措施。

轉自搜狐

  發言人在回應新聞界查詢時表示,根據香港目前的法例,食物環境衛生署署長已獲授權,禁止進口野味狸貓肉,以保障公眾健康。他說,將會研究有關的新發現,並考慮是否繼續停止批出進口牌照。

轉自搜狐

  發言人稱,為控制疾病,自1994年起已沒有批准活生狸貓進口。他說,政府無意放寬這項規定。

轉自搜狐

  發言人呼籲,公眾應避免與野生狸貓及其他野生動物接觸,因為動物傳染病可通過與動物接觸而傳播。

轉自搜狐

  發言人說,市民如與野生狸貓及其他野生動物接觸後,必須徹底洗手。他說,市民無須因而恐慌,因為野生狸貓是夜間活動及非群居的動物,在香港並不容易遇到。

轉自搜狐

  動物病毒

轉自搜狐

  多次感染人類

轉自搜狐

  據新華社電深圳市衛生局局長周俊安24日指出,人類從動物身上感染致命病毒的事例屢見不鮮。動物源引起的人類疾病包括病毒性疾病、原蟲性疾病、細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等,如狂犬病、貓抓熱、鼠疫、狂牛症、禽流感等就是人畜共患的疾病。

轉自搜狐

  他說,一些病毒對動物影響不大,但對人類卻有很高的致病性,甚至出現很高的病死率。這是因為野生動物在長期與惡劣環境的抗爭中自身已經產生了對病毒的免疫抵抗力。但是人類生活在相對優越的環境中,對抗病毒的能力自然比動物要差一些。因此,愛護動物,就是愛護人類自己,不能再濫捕、濫食野生動物了。

轉自搜狐

  關鍵詞

轉自搜狐

  果子狸

轉自搜狐

  果子狸在動物分類學上屬於哺乳綱、食肉目、靈貓科、果子狸屬。果子狸的正式名稱應該叫做「白鼻心」,常見的俗名也包括:花面狸、香狸、白額靈貓。

轉自搜狐

  果子狸主要分布在熱帶地區,我國河北、山西、陝西、江蘇、浙江等地也有分布。目前民間繁殖飼養的數量頗多,但野外族群的現狀不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果子狸屬於保護動物。

轉自搜狐

  從體態特徵來講,果子狸的身體略胖,頸部粗短,和身體不易區分。體毛短而粗,呈黃灰褐色,頭頸部毛色較黑,由額頭至鼻端有一條明顯的白色縱帶。雙眼上下延伸至耳下的部分亦各有一塊白斑。後頸、肩及四肢末端則為黑色。頭軀幹長48-50釐米。尾長略小於體長,約37-41釐米,末端為黑色。四肢粗短有力,各具五趾,腳爪銳利。

轉自搜狐

  果子狸屬夜行性動物,具有晝伏夜出的習性,不過人工飼養的果子狸這種習性並不明顯。

轉自搜狐

  野生果子狸的棲息地,分布於低至高海拔之山區,但以低、中海拔為多,棲息地以闊葉林為主,偶爾可在開墾地發現其蹤跡。據新華社電

相關焦點

  • 恐龍果然是哺乳類動物?
    最近,由於發現了有哺乳類動物特徵「外耳」痕跡的恐龍化石,恐龍學說又有了新的假說。如果能證實這是事實的話,那麼恐龍是哺乳類的可能性將很高。根據定義,恐龍應該是直立行走的爬蟲類動物,但它們不像當前所發現的爬蟲類動物一樣是變溫動物,而是恆溫動物。科學家也能確定恐龍身體上是有羽毛的,所以與其說是爬蟲類動物,不如說恐龍更接近鳥類動物。
  • 為什麼說蝙蝠堪比「萬毒之祖」,看完就知道蝙蝠有多毒了?
    在新冠肺炎全球爆發後,一個動物又進入了人們的視線,那就是蝙蝠。近現代以來,蝙蝠身上攜帶了數種病毒都感染到了人類身上,例如狂犬病、伊波拉病毒、mers病毒、sars病毒等。蝙蝠對於人類而言,可以說是天然的&34;。為什麼這麼說呢?
  • 4個人類不是哺乳類動物的原因
    令人非常困惑的是,我們在生物上的分類是哺乳類,屬於動物。然而,我們的行為一點也不像哺乳類。我明白生物種類劃分與生物學更有關係,而不是行為學,不過各位先聽聽我的想法。我們的行為如此獨一無二,以至於跟某些東西扯上關係,某些非生物的東西。哺乳類動物獨處時,有著同樣特殊表現。世上有許多不同哺乳類族群,像蝙蝠、蝙蝠、肉食類動物、鯨目動物、大象、有袋動物、靈長類、嚙齒類、樹鼩等。
  • 穿山甲是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華農這一最新發現意味著什麼?
    華南農業大學教授肖立華表示,團隊的發現,首次表明穿山甲是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研究結果有利於阻斷病毒動物源,避免病原的長期傳播,也可能促進新型冠狀病毒的源頭防控。視頻:華農團隊確定穿山甲為新冠病毒潛在宿主,高清電鏡照片曝光,時長約2分25秒華南農業大學發現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潛在中間宿主。是如何發現的?有何意義?
  • 寵物包羅萬象,按動物學分為哺乳類、爬行類、鳥類、魚類和昆蟲類
    哺乳類寵物哺乳類動物是恆溫胎生的脊椎動物,幾乎遍布全球。哺乳類寵物種類非常多,在寵物中佔有很大的數量和比例。哺乳類寵物的代表有狗、貓、鼠、兔、馬、牛、羊等,分為草食、肉食和雜食三種類型。哺乳類寵物的特點是有發達的腦部、敏感的神經和靈敏的感官,具有很好的學習能力,因為智商較其他種類來說更高,所以與主人的互動性較好、能夠理解主人的想法,十分適合作為生活的伴侶。哺乳類寵物對外在環境的依賴較小,能夠很好地適應環境。
  • 早期哺乳類的「演化大爆炸」
    2005年,孟津團隊報告了肉食性的爬獸(Repenomamus屬),他們在這種狼獾大小的動物的胃裡找到了恐龍幼體的骨頭10。孟津說這些新發現的化石哺乳類中有很多都屬於已經滅絕很久的亞群。但在哺乳動物的爬行類祖先身上,這些骨頭是顎的一部分,用於咀嚼而不是聽覺。哺乳形動物,如2億500萬年前的鼩鼱似的摩爾根獸(Morganucodon屬),則有著兼具咀嚼和聽力功能的哺乳類聽覺系統的原型12。2011年,孟津報告了一個演化上的中間形態13:一件來自中國的1億2000萬年前的標本。
  • 哺乳類
    哺乳類       脊椎動物亞門的一綱,通稱獸類。
  • 黃山發現兩個哺乳類新物種:形似老鼠 門牙彎曲發達
    研究人員稱,新物種的發現豐富了黃山風景區獸類動物的生物多樣性,填補了景區麝鼩屬研究的空白。安徽麝鼩。樣本(5隻)重4.35-7.77g,頭體長50.45-61.97mm,尾長39.64-45.03mm,前足長6.99-8.33 mm,後足長11.84-13.82 mm,耳長7.86-8.70 mm,顱全長16.88-17.90mm。黃山小麝鼩。
  • 港大教授講述發現非典元兇鎖定果子狸前後(圖)
    港大教授講述發現非典元兇鎖定果子狸前後(圖)   目標鎖定哺乳動物  課題組在人群流行病學調查基礎上,追溯可能受SARS感染的動物,普查了多種動物群體,集中鎖定哺乳動物,包括果子狸、豬獾、黃鯨、鼠獾、貉、海狸鼠、貓、兔8種動物,通過對來自不同種屬的SARS樣病毒基因進行分析,確定這些動物與人類SARS病毒的親緣關係,從而了解人類SARS病毒的起源。
  • 深圳新發現5種陸生野生動物
    深圳特區報訊 (記者 林清容 通訊員 佟學文 文/圖)昨日,深圳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處發布了一項歷時3年完成的「深圳市野生動物資源調查項目」的結果。 本次共調查記錄了深圳市陸域脊椎動物總計498種(含亞種),其中山溪魚類6目18科27屬30種,兩棲類2目8科18屬24種,爬行類2目(有鱗目包括蜥蜴亞目和蛇亞目)13科44屬59種,鳥類18目62科192屬338種或亞種(含11和野外歸化種),哺乳類8目17科31屬47種。
  • 管軼教授口述:2003年港大實驗室是如何鎖定SARS源頭的?
    我可以畫一個很簡單的圖給你看,人類已知的冠狀病毒有兩種,一組跟牛身上的相同,一組在家禽家畜身上,這兩次都與家禽家畜有關。當時全世界的冠狀病毒只有8株病毒。從進化角度來講,病毒是從鳥類到哺乳類;從歷史來講,人可能已經得過兩次SARS,這兩次都與家禽家畜有關。我也注意到,廣東的很多患病者是餐館的人,接觸野生動物比較多。
  • 中考生物知識點整理:3、8哺乳類(2課時)
    哺乳類是動物界中分布最廣泛、功能最完善、進化最高等的動物。教材緊緊圍繞這一基本特點,以家兔為代表,採用特殊到一般,個別到整體的學習方法,從生活習性、形態、結構和生理特徵等方面進行剖析。一方面明確了生物與環境之間的和諧統一,另一方面能體會到生物的進化規律。
  • 安徽黃山竟然發現兩個哺乳類新物種!
    科研人員近日在安徽黃山風景區發現的麝鼩(qú)屬物種,經研究確認,為兩種哺乳類新物種。由黃山風景區管委會園林局和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安徽大學三方合作開展的「黃山風景區野生動物觀測合作項目」,近期在麝鼩屬分類研究中取得了重大進展。
  • 中國學者的新發現顛覆成年哺乳類中樞神經損傷不能再生的結論
    中國學者的新發現顛覆成年哺乳類中樞神經損傷不能再生的結論 操秀英/科技日報 2018-05-31 08:19
  • 毒素全靠搬運,一經飼養就無毒的箭毒蛙,如何成為最毒動物?
    根據1925年的第一手資料所述,這種鏢一「箭」封喉,「幾乎可以使任何中鏢的人或動物死亡。」最毒的動物,箭毒蛙哥倫比亞比亞貝拉部落的獵人經常用毒鏢來獵殺動物,這種毒並非人造物,而是來自於一種青蛙——箭毒蛙。
  • 有鱗類動物的起源終於有答案了?
    有鱗類動物的起源終於有答案了?    我們所熟知的蜥蜴類與蛇類中,很多都是以昆蟲類、兩棲類、爬行類和哺乳類動物為食的肉食性動物,它們都是天生的殺手。其中如科莫多巨蜥,眼鏡王蛇等掠食者更是佔據著食物鏈的頂端。
  • 寧鄉發現世界上最小的哺乳類動物,還參演了黑貓警長!
    它是最早有胎盤類的動物,世界上最小的哺乳類動物。眼細小,視覺差,聽覺、嗅覺發達。靠吃蚯蚓、昆蟲等為生,是一種小巧可愛的無害動物。       鼩鼱在寧鄉等南方地區不算罕見,但因為平時市民很少注意,所以會覺得稀奇。部分鼩鼱身上可能攜帶病毒,提醒市民儘量不要接觸。
  • 動物專題郵票盤點:爬行類、魚類、昆蟲類、史前類
    前兩篇動物專題文章盤點了鳥類和哺乳類,這兩類是較為高等的動物類群。同時也佔新中國動物郵票品種的大部分,其他登上過我國方寸的動物類別還有爬行類,魚類,昆蟲類,以及史前動物。這幾類郵票不是很多,今天圈兒哥就把它們一起盤點一下,作為動物專題盤點的收官之作。
  • 既下蛋又哺乳、且有毒,顛覆哺乳類印象的鴨嘴獸
    相信大家都知道,哺乳類動物幾乎都是胎生的。正所謂「十月懷胎」+哺乳是大部分哺乳類動物的標誌。這也是哺乳類動物歷經億萬年來演化,提高後代存活率的一種繁殖方式。但凡事都有例外——鴨嘴獸。它是地球上為數不多的卵生哺乳動物之一(即下蛋、又哺乳),而且有毒。
  • 森林驛站海馬是哪類動物?
    最近玩森林驛站這個遊戲的玩家都在問,遊戲裡面的海馬是哪類動物?這道題有點難度,給出的選擇有魚類、無脊椎類、哺乳類。大家知道海馬它屬於魚類、無脊椎類還是哺乳類呢?小編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下面就是蠶豆網帶來的森林驛站每日一題答案,感興趣的來看看吧。森林驛站11月9日每日一題答案問題:海馬是哪類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