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系咖啡館在中國全線失敗,這對大躍進中的中國咖啡館有什麼借鑑?

2021-01-15 好奇心日報

一場大規模的咖啡館擴張正在醞釀當中。

Seesaw 上個月宣布獲得弘毅資本旗下的百福控股 4500 萬人民幣 A 輪投資,另一個上海精品咖啡品牌鷹集咖啡創始人稱正在籌備 3000 萬元的 Pre-A 輪融資,至於去年底進駐了北京國貿嘉裡中心的 GREYBOX,背後的母公司是已經完成 1.9 億人民幣 C 輪融資的 roseonly。最近接受採訪時

這種熱度 5 年前同樣出現過,只不過主角不是帶著「消費升級」光環的這些精品咖啡品牌,而是韓國背景的咖啡館。

「到 2015 年,全中國連鎖店達到 5000 家,然後去香港上市」; 「到 2015 年,全中國連鎖店達到 1500 家,然後去香港上市」; 「到 2015 年,全中國連鎖店達到 1000 家」; 「到 2015 年,成為世界知名的咖啡連鎖品牌」。

這是韓國咖啡品牌「咖啡陪你」從 2012 年開始高調宣傳到逐漸走衰的過程。

與它相近的還有豪麗斯、漫咖啡、Zoo Coffee、MangoSix、途尚咖啡等。它們幾乎都在 2012 年左右進入中國,並與中資合作,試圖用瘋狂擴張的方式侵佔中國咖啡市場。這些最具代表性的韓系咖啡店在擴張最快的 2014、15 年間,在中國一下子開出了八百多家店。

在中國誘人的市場裡,咖啡消費的確在不斷增長。倫敦國際咖啡組織統計顯示,中國的咖啡消費正在以每年 15% 的速度增長,而全球的平均水平是 2%。這個市場裡最為成功的星巴克過去一兩年也在以每天新開一家店的速度加速擴張,並已經下沉到越來越多二三線城市。

還有一線城市裡女性消費者的增多。在現磨咖啡消費中,商務消費是主流,佔據了 40% 左右市場份額的星巴克,針對的主要就是商務族群。而韓系咖啡館有一個巨大的優勢是,韓劇當時正在風靡。

2012 年,一部《屋塔房王世子》捧紅了豪麗斯咖啡,隨後豪麗斯咖啡高調進駐中國;之後《來自星星的你》的爆紅,咖啡陪你又收攬了金秀賢。

五年之後,現在,豪麗斯被供應商追債,Zoo Coffee 已經被中資完全接管,忙於「去韓化」,最為激進的咖啡陪你總部失聯,位於北京東四環凱泰大廈的總部已經人去樓空,網站上有通往美國、日本、菲律賓、蒙古、柬埔寨等分公司的連結,唯獨找不到任何有關中國公司的信息。

不過,加盟商還在營業,但那個宏大的計劃肯定是沒有了。

對於中國雄心勃勃的新一輪精品咖啡來說,韓系咖啡館的教訓值得關注。這是一個典型的有關投資者急於扎進中國市場時,哪些因素會把事情弄糟的案例。

韓系咖啡館想要吸引新的消費人群,但它們並沒有創造出新的消費需求

如果你光顧過韓系咖啡館,會發現那是一個與星巴克完全不同的空間。它們往往很大,數百平方米甚至是上千平方米,家具也多是布藝沙發,可能還會有落地窗、以及隨處擺放的可愛的毛絨玩具,營造的是一個比較休閒溫馨的氛圍。

漫咖啡武漢店

所以韓系咖啡館的目標消費群是情侶、聚會聊天的朋友或者家庭,他們希望用一個更大更舒服的空間讓消費者在店裡儘可能長時間地停留。漫咖啡的創始人辛子相曾說過,他認為這些在店裡停留的消費者必定會「呼朋喚友」,帶來更多的消費者。

這與主打商務客群的星巴克走的剛好是相反的策略,星巴克店面小,座位也不多,比起在店裡長坐,他們更鼓勵客人外帶。韓系咖啡館則是希望人們在更久的時間停留中,消費更多的產品。所以除了咖啡、茶、蛋糕、三明治等其他咖啡店常見的品類,韓系咖啡店還有果昔、冰激凌、鬆餅、華夫等甜感更強的飲品以及現場烘焙的麵包西點,平均產品數量多達 76 種,而商務咖啡店品牌平均只有 41 種。

它們更想吸引的是女性消費者。事實上,漂亮的食物,甜美系風格的設計,讓當初高顏值的韓系咖啡館一度成為少女們的自拍聖地。但那是在韓劇風靡的時候,即便是現在,咖啡陪你的一些門店還擺有金秀賢的人像,而他在中國消費者眼中,明顯已經過氣很久了。作為更多承載了韓國時尚和潮流符號的韓系咖啡館,在沒有持續的爆款韓劇的刺激下,存在感的基礎也就沒有了。

漫咖啡的等餐小熊

那些最初被吸引過去的年輕女性,更多的是一種嘗鮮消費,她們本來就不是典型的咖啡消費者。而中國主要的咖啡消費者,也就是白領,基本都是被星巴克培養起來的。這些人也很難會被韓系咖啡館所吸引。

六十年代,韓國的「茶房」 圖片來自:東亞日報

它們在韓國本土市場的成功,更多是文化的原因。1930 年代,韓國「茶房文化」盛行,幾乎在每個巷子都能找到這麼一家茶房。雖然名叫茶房,但主要售賣咖啡,到 1960 年代就成為供人們聚會的休閒空間。到了 1980 年代,這種老式茶房注入一些現代元素,在大學、市區、居民區出現。這時的茶房已經有了新名字—「咖啡店」,也不再只是賣咖啡,產品變得越來越豐富,紅茶、刨冰、梅子茶等出現。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豪麗斯在 1998 年在韓國開出了第一家門店,成為最早的連鎖品牌。儘管星巴克早在 1999 年就進入了韓國,但當時韓國的咖啡消費市場已經比較成熟,他們也有了比較穩定的客戶群。

豪麗斯咖啡一號店

而中國的咖啡消費市場儘管一直在高速增長,但速溶咖啡仍然佔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根據歐睿諮詢的數據,高達 70%,瓶裝即飲佔據了將近 28%,而星巴克、Costa、太平洋咖啡、一眾韓系咖啡館,包括現在的不斷湧現的精品咖啡都在爭奪的是只有 2% 的現磨咖啡市場。而在現磨咖啡市場裡,核心消費群體仍然是白領。

既無法爭奪原來的咖啡消費人群,又沒能留住新的消費人群,總的來說,韓系咖啡館沒能創造一個新的消費需求,最終造成的可能就是「為什麼要去一個咖啡店去吃甜品」的尷尬。

大躍進式的擴張,高估了市場需求

在巔峰時期,咖啡陪你曾經在中國擁有 600 多家門店,以「趕超星巴克」為旗號,瘋狂擴張,創下每年開店 200 家的紀錄。它曾在官網上寫道:「咖啡陪你對於未來的規劃很明確,2014 年底咖啡陪你力圖在中國的門店開設到 1000 家,日後也仍將保持這種迅速發展的態勢。到那時的狀態是,無論你走在中國的什麼地方,不論是一線城市,還是三四線城鎮,只要您想喝咖啡,就會有一家咖啡陪你等著您。」

現在回過頭來看,這顯得有點可笑。而更理性來看的話,咖啡陪你太過高估市場需求。即便是在大城市平均每人每年消費量達到 140 杯的韓國(遠超中國目前的 20 杯),咖啡陪你在成立 9 年多的時間裡也只開出了 700 多家。

更有可比性的是星巴克。它在 1999 年進入中國後的 10 年間,一直保持每年只新開 30-50 家門店的節奏。從 2012 年才開始加速中國市場擴張,也就是在韓系咖啡館紛紛進入中國市場的那一年,但那一年星巴克也才新開了 204 家。相比起來,咖啡陪你的擴張速度的確是「趕超」了星巴克。這對於一個沒有任何積澱的新品牌來說,是相當冒進的。

韓系咖啡館也沒有忽略被認為有巨大潛力的二三線城市,但這些低線城市的需求同樣被高估了。從 2011 年開始星巴克在二線城市新開門店數量才開始超過一線城市,但主要集中市場更為成熟的江浙滬周邊,比如星巴克在蘇州、寧波等二線共計開店 300 多家。而到 2015 年,星巴克才開始滲透到一些三四線城市,2015 年的 23 個城市「新會員」中,三四線分別佔到了 5 個和 18 個。

中國作為星巴克的全球第二大市場,如果有更大的空間,星巴克不會在這個市場裡「保守」。並不說星巴克贏者通吃,而是說作為中國市場裡最成功的咖啡品牌,它的擴張策略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市場現狀。

加盟制沒有問題,但沒有標準化的產品和服務體系是大問題

為了實現快速擴張,咖啡陪你從一開始就是單店加盟模式。加盟商一次性繳納全款加盟費,就可以直接擁有門店全部經營管理權。以北京一家 200 平方米的店面為例,加盟費在 300 萬元左右,加上門店裝修、設備等,前期總投入大約在 300 萬-500 萬元之間。

根據 RET 睿意德 2014 年發布的《韓系咖啡店中國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韓系咖啡品牌多以加盟或合作經營為主要擴張模式,其中咖啡陪你的直營比例佔 10%,zoo coffee 直營比例僅為 4%。

而星巴克之前在中國實行的是區域特許經營制,在北京、上海和廣州分別選擇了美大星巴克、統一星巴克、美心星巴克,授權他們發展當地的市場。但之後逐步收回特許商的特許權,2003 年,星巴克總部在上海統一星巴克的股份增持到了 50%;在美心星巴克的股份也提升到了 51%,在 2006 年收購了北京美大 90% 的股份,也就意味著完全直營。

Costa 咖啡杭州利星店 圖片來自:搜狐

Costa、太平洋咖啡在擴張方面也都比較謹慎,太平洋咖啡採用單一城市獨家代理,對城市代理的要求是每個城市基礎開店數為 10-15 家;Costa 則通過「捆綁」大企業採用區域代理的擴張模式,在南、北市場分別與悅達集團、華聯集團合作管理,雖然抬高了合作對象的準入門檻,但卻對品牌形象給予了最大保護。

其實,加盟制是實現快速規模化擴張的一種常用手段,餐飲行業將這套模式運用的最為嫻熟的是麥當勞,它在美國本土市場的加盟比例高達 90% 。但關鍵是它有一套標準化的產品和服務流程體系,即便如此,麥當勞在進入中國相當長的時間裡,都堅持做直營。

咖啡陪你的巴西烤肉飯 圖片來自:大眾點評

韓系咖啡館並沒有一套標準化的體系。我們這次走訪咖啡陪你的店鋪,會發現每家店的餐單都有些不同,有的店鋪賣起了 Pizza ,有的還有炸豬排。這種情況早在咖啡陪你中國「失聯」之前就出現了。咖啡陪你對於加盟店的管理鬆弛,很多門店在促銷、團購等方面也是單獨行動。到後期,大部分的咖啡陪你加盟店基本處於「自己管自己」的狀態,就連咖啡豆採購、食物加工等關鍵環節均由門店自己負責,有些店甚至賣過蓋飯之類的食物。咖啡的味道也自然不能得到保障,「一百家咖啡陪你一百種味道」是消費者普遍的評價。不少業內人士將韓系咖啡館的極速衰落歸結於他們的加盟模式。

大店模式增加了選址的難度,缺乏充足的客流形成惡性循環

從 2007 年中國商業地產開始加速之後,跟隨商業地產的星巴克、Costa 都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作為後來者的韓系咖啡很難搶到什麼好的資源,再加上大店模式,就更難了。

不過一線城市市區的購物中心和辦公樓對韓系咖啡館來說也都不是最理想的選址,因為那裡太貴了。,從行業的平均水平來看,面積在 150 平方米的咖啡店是坪效最好的。對於動輒就是幾百平米的韓系咖啡館來說,商業中心的租金成本太高,它們主要集中於居民區,大學和公園附近。因此韓系咖啡館在一線城市高達 69% 的店面選址在郊區。二三線城市則更多的選擇進駐市區,其市區選址佔比達到 87%。太平洋咖啡 CEO 藍屹曾表示

咖啡陪你曾在官網呼籲加盟商:「以 A 級的黃金地段來說,房租高得嚇人,其實只要經營得法,B 級、C 級地段也是可以賺錢的。何必非要抱著一棵大樹不放呢?創業者一定要把每分錢都放在刀刃上,大馬路上的店租,一個月就要數萬元,但如果是在離馬路只有十幾公尺的街道內,顧客不會介意多走幾步路,租金就可能會少很多。」

上海虹泉路的咖啡陪你 圖片來自:大眾點評

上海虹泉路上的咖啡陪你就在一個居民區,這家店總共兩層,店面寬敞,並不臨街。這家咖啡店的生意一直還算不錯,工作日的下午也陸陸續續有客人前來,服務員說周末有時還會沒有位置坐。 但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虹泉路這個特別的選址。

韓國餐廳、桑拿房扎堆的虹泉路有韓國街之稱,也有很多韓國人居住在這裡。「來自星星的你」大熱的時候就是大家爭相來「拔草」的地方,不過如今,這條街的熱度大不如前。這家店的客人大部分是韓國人,雖然咖啡陪你總部如今已經撇清了跟中國市場的關係,但住在這裡的韓國人還是願意光顧這家咖啡店。

總體來看,咖啡陪你的選址顯得比較隨意,對於那些全資加盟的店鋪,咖啡陪你甚至完全不會介入選址過程。相比之下,星巴克在選址方面有完備的考量體系,它會衡量當地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平均家庭規模、平均收入水平、在 1/8 英裡的範圍所經過的汽車數量、日間和夜間人口比例,安全資訊、商業構成以及很多其他數據。

全球市場計劃經理派屈克·歐·漢根在美國聖地牙哥舉辦的 Esri 用戶大會上還透露,星巴克現在使用一個叫作 Atlas 的內部繪圖和商務智能平臺,來決定在哪開設新門店,會對商圈周邊的人口、人流、競爭、交通、商業等信息進行綜合分析。

街角是星巴克鍾愛的地點之一 圖片來自:簡書

韓國咖啡館的大店模式,要找到合適的物業本身就比較難,但沒有充足的客流,又導致了惡性循環。

最後,韓系咖啡館就像是一陣風吹過,還留下了一堆爛攤子。咖啡陪你、Zoo Coffee、豪麗斯都曾頻頻出現加盟商跑路的情況,也有被公司「坑了錢」的加盟商。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網站上的的「失信被執行人」中,共有 28 條和咖啡陪你中國有關的紀錄,其中被執行人的履行情況為「全部未履行」。

一些人認為是韓系咖啡館大肆擴張只不過是「圈錢」的手段,甚至有說法稱,咖啡陪你在中國並非真的想做生意,而是藉此來上市。也有說法稱,咖啡陪你在中國圈的錢,都送去韓國總部了。但咖啡陪你在韓國的發展也不盡如人意,韓國公平交易委員會的數據顯示,2015 年咖啡陪你的關店率達到 14.6%(140 間),是業界首位。

加盟商在咖啡陪你店鋪前抗議 圖片來自:咖門

與合作夥伴的矛盾也一直存在。早在 2014 年底,咖啡陪你中國公司就曾傳出中韓高層內鬥的傳聞。被中資全面接管的還有 Zoo Coffee,一位不願具名的內部人士也向《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證實了這點,Zoo Coffee 目前正在積極推進「去韓化」。

韓系咖啡館在中國並非全軍覆沒,稍顯持重的漫咖啡表現尚可。它在韓國並沒有門店,是韓國人辛子相在中國建立起來的韓國品牌。漫咖啡在合作夥伴及開店的選擇上比較謹慎,一般要求對方至少擁有承接 10 家門店的實力。「直營+合作經營」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門店管理質量。辛子相也曾放出「10 年開出 3000 家店」的豪言,並稱將以每年 100 家門店的速度擴張。但隨著韓系咖啡在市場上走勢的集體回落,漫咖啡的發展也從「求快」進入「求穩」。

頂著「消費升級」光環的新一輪精品咖啡品牌會說他們與那些韓系咖啡完全不一樣,從業者也總是會祭出這組數據來給自己打氣: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平均每人每年消費量有 20 杯,日本是 200 杯,韓國是 140 杯。而且中國這幾年的現磨咖啡市場增速很快,平均超過 20%。

美團發布的《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 2017 )》

而根據美團點評發布的《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 2017)》,2016 年中國咖啡館全年關店 14807 家,90% 的關店現象出現在下半年。從數量來看,上海是全國咖啡館最多的城市,北上廣深佔全國咖啡館門店總量的 16.4%。上海去年跌幅達到 6%,北京下跌 20%。

報告稱「個性咖啡館的開店速度已經超過了客群增速,精品咖啡價格高、普及門檻高,又面臨咖啡客群基數小的現狀……現在進入市場的多為個體創業者,在門店管理、人才培養、標準建設等方面,較為普遍的缺乏商業基本功。」新進入者有必要警惕的是,在收入和擴張遇阻的情況下,可能會存在更多的問題。

位於 iapm 五樓的星巴克 圖片來自: iapm 官網

上海淮海中路的 iapm 商場,看上去就是個中國咖啡市場的縮影。星巴克在這裡開了 3 個門店,分別把持著電影院、通往地鐵站和寫字樓人流;Costa 則位於地下二層,和星巴克相對,精品咖啡 Seesaw 位於三樓正對電梯的地方,所在位置也是通往寫字樓的通道,五月天阿信開的 stayreal cafe 緊挨著 Costa 。

星巴克計劃到 2021 年,將中國內地的門店數量增加到 5000 家,增長近 1倍,它還為正在醞釀崛起的 Seesaw 留下多少機會?

在咖啡消費升級和多元化的基礎上,星巴克也許不會贏者通吃, Costa 變得弱勢,便利店已經加入競爭,還有依靠麥當勞門店的麥咖啡,中國這個市場未來會怎樣,我們會用另一篇文章繼續探討。

題圖來自:pixabay

相關焦點

  • 探訪全球十大最酷咖啡館 玩轉巴黎貓咖啡館
    吊床咖啡館——Mahika Mano咖啡館如果能夠舒服地躺在吊床上,細品咖啡,或手持香茗,椅子又有何用武之地?吊床咖啡館&畫廊正好印證了這一想法。吊床咖啡館位於日本東京吉祥寺鎮區。在此,人們可以躺在搖曳的吊床上享用美食,細品咖啡、美酒,好不愜意。
  • 如何讓一家咖啡館年賺百萬?看咖啡館成功經營的6大秘訣!
    注意:每個城市不同,具體投資有差異,以上僅做參考。咖啡館倒閉的原因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咖啡館倒閉的原因:1、選址失敗眾所周知,星巴克絕大部分店都選在高檔酒店、商場、寫字樓等區域,周圍的人步行5分鐘就能走到,地理位置對於開店的人來說是最重要的因素,一個好的地理位置可以獲得更多的人流量。
  • 從十四萬家咖啡館中脫穎而出,貓咖是如何讓人上癮的?
    如下圖所示,我國咖啡廳數量增長增長十分迅速,2007年約有15906家,到2012年,快速增長到31794家,2018年咖啡廳數量則達到了140000家左右,十年左右的時間,翻了九倍。寵物市場與咖啡館這兩個行業雖然前景光明,卻都存在自己的弊端。寵物行業中主要是對於消費者而言,養寵物不僅需要高成本,還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與時間,這讓許多愛貓愛狗人士有心無力,只能望而卻步。
  • 日本東京美妙的主題咖啡館
    它擅長的一個特殊方式是其令人印象深刻的主題咖啡館和餐館。全市有數百家企業,純粹的選擇可能是壓倒性的。我們已經探索了東京的長度和廣度,以找到這個繁華的大都市所提供的最好的主題咖啡館。您可以在下面找到我們的前5名選擇。女僕和巴特勒咖啡館最古老的主題咖啡館,女僕咖啡館在秋葉原的遊戲和動漫聖地中特別受歡迎。
  • 貓頭鷹咖啡館:人類無法想像的殘酷
    但在這些咖啡館中,為了適應人類的作息和眼睛,貓頭鷹們大多都被放在比較亮的環境中,在本該睡覺的時間「接客」——根據一名前貓頭鷹咖啡館員工透露,這些貓頭鷹每天的「工作時間」很可能高達十個小時!並且,貓頭鷹們的聽覺十分敏銳。一些貓頭鷹,比如烏林鴞,甚至能聽到雪層下獵物的動靜。
  • 想在上海開咖啡館?對不起,這個夢不太好圓
    這條小路從西到東,不過400多米,卻有好幾家咖啡館。南陽路205號,據說是許多咖啡館主來上海的「朝聖地」。這是一家嵌在居民樓裡的小咖啡店,店面只有兩個平方。她把這家店稱為「百啡待興3.0」,因為在此之前,曾有失敗的「1.0」。自從2008年愛上咖啡,艾紋看書、上培訓班、去咖啡豆產地,成了「咖啡重度發燒友」。從企業HR崗位辭職後,2017年,她就像許多文藝女青年一樣萌生了想法:為什麼我不自己開家咖啡館呢?
  • 車輪上的「咖啡館」 讓城市更有煙火氣
    享受生活的方式有很多種 可能是聽一首動人的音樂 又或是喝一杯香醇的咖啡 你知道成都最小的咖啡館開在哪嗎?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只有0.5平方米空間的咖啡館
  • 咖啡館常見的咖啡種類有哪些?
    做法是先將180-200ml 的熱水注入杯中,再將兩份 Espresso 倒入杯中。Caffe Latte 拿鐵拿鐵,咖啡館點單率最高的品種,Latte已經廣為大家熟知。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在英文菜單裡,拿鐵總會寫為「Caffe Latte」(coffee、caffe均可),因為「Latte」在義大利語中是牛奶的意思,如果在義大利咖啡館說點一杯Latte,拿上來的只會是一杯純牛奶。
  • 三家少女系花園咖啡館,每一家都讓你走進童話中的小洋樓!
    Pai Waan Resort粉色小屋坐落於拜縣的Pai Waan是一家粉色系的少女風度假村,這裡不僅提供hello Kitty主題的客房,還有裝飾粉色的公主系花園咖啡館。仿佛走進了歐洲童話中的魔法小洋房,牆壁的繪畫和爬藤,木式的拱頂後門,總是令人想像會有一個穿著圍裙,提著竹籃的少女出門採摘。四周栽滿了盛放的鮮花,一排白色柵欄將門前花園井井有條的圍守著。門口的自行車和信箱讓人期待房子內的主人,從狹小的樓梯上樓,是小樓的露臺和泳池。站在圍欄前可以眺望開闊的田野。洋樓一旁的咖啡廳可以小坐,也是電影《love in pai》的取景地,可以完整還原電影中的場景。
  • 雪梨咖啡館劫持事件:人質的故事
    託裡·詹森(Tori Johnson) 現年34歲的瑞士蓮咖啡館經理託裡·詹森被人們視為此次事件的英雄。據報導,他在劫匪產生倦意之時趁機試圖奪過他手中的武器,隨後警方與劫匪交火,在此過程中他中彈受傷,在送往醫院後不治身亡。
  • 全球50+咖啡館齊聚,20場咖啡名人分享,這場盛會正在集結!
    :是這個城市歷史與未來之間的時間記錄者,和上海這座亦新亦舊的城市一起成長。,可能也是上海出品範圍最廣的咖啡館之一。有容乃大企圖讓你品嘗來自美國、英國、丹麥、瑞典、德國、愛爾蘭、義大利等50個不同烘培廠牌的精品咖啡。
  • 2021年,還有人夢想開一家咖啡館嗎
    前幾年,全國掀起了一陣開咖啡館的熱潮。一直到現在,還不斷有人想要進入這個行業。中國咖啡行業每年都在增長,可是競爭也愈發激烈。很多人懷揣夢想而來,血本無歸離開。現在到底還適不適合開一個咖啡館?這篇文章從3點來分析。
  • 清邁∣城市裡的熱帶雨林咖啡館
    Cool Sky Cafe,是清邁的一家新開的咖啡館。咖啡館位於清邁89 Plaza附近,熱帶雨林風格的園林,讓這裡成為暫時逃避城市喧鬧的好去處。 咖啡館的園林做得很精緻
  • 時務學堂裡的大躍進,終究以失敗而告終,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湖南新政為當時時務學堂裡的大躍進活動,但這場大躍進結局以失敗而告終。到底大躍進失敗的原因又是什麼?讓小編帶領大家一起去看看吧!受甲午的刺激,1896年,冬天,一群傾向於革新政治的帝國官員機緣巧合聚集到湖南準備變革。一時風雲際會,湖南的條件實在是好。
  • 健壯街上的老美麗咖啡廳,第一個把「冰博克」引進大連的咖啡館
    普通牛奶中 90% 左右是水,將水去除後剩下濃縮了的脂肪和蛋白質等,奶味會變得特別香醇濃鬱,這樣的牛奶用來做奶咖更能和咖啡中的油脂融合。 因為冰博克牛奶裡鈉含量比例的升高,它嘗起來還會有微微的鹹味,好像鹹芝士的口感。以前只出現在專業咖啡比賽或者精品咖啡館隱藏菜單上的冰博克,最近越發流行起來。
  • 日本的咖啡館到底哪家好?跟著小編一次嘗遍這些日本特色咖啡館!
    出了地鐵站步行10多分鐘,一路上安靜到不覺得會有咖啡館,貨倉一樣大的Blue bottle在轉角,。通透的開放式設計空間飄滿了咖啡和糕點的香味,你還可以看見咖啡豆烘焙師在最裡面工作。二層是個半開放式的辦公區,樓層間鏤空用玻璃厚板代替地面,下面咖啡吧檯內的工作步驟你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 獨立咖啡館的靈魂總是在那杯咖啡裡
    在遠洋城萬象花園附近便有這麼一家餐廳,名字叫做DinosaurIslandcafé,恐龍島咖啡館,由Alex和妹妹Mandy一同創辦,他們是對生活充滿熱情又選擇慢慢地,好好地釋放熱情的人。我們一邊品嘗著店內精緻的飲品和食物,一邊了解這對年輕的兄妹和他們創辦的獨立咖啡館。    Alex給這家咖啡館定義為日式咖啡館,提供西式的純粹的咖啡文化,又體現著日式的精細體貼。
  • 去咖啡館怎麼點咖啡?
    去咖啡館怎麼點咖啡? 關於去咖啡館怎麼點咖啡,其實就是要知道每種咖啡的區別,然後選擇自己的喜好就好了~ 一、咖啡館常見的咖啡種類有哪些?
  • 北京這五家讓人流連忘返的咖啡館,哪一家才是你的最愛?
    北京這五家讓人流連忘返的咖啡館,哪一家才是你的最愛?說起北京最大的特點,恐怕就是兼容並包了吧,它體現在方方方面,尤其是美食領域,更是發揮的淋漓盡致,在北京可以吃到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各種美食。都說餐飲業不好做,但是北京的餐飲業在激烈的競爭中依舊是風生水起,一波又一波的網紅店籠絡住各路吃貨,還有更多特色鮮明的餐廳在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今天不說其他美食,就說說北京的咖啡館好了。畢竟生活在大都市的人現在越來越喜歡把休閒和些許商務的時光消磨在咖啡館裡,不止貪戀輕鬆的氛圍以及好吃的美食和飲品,更喜歡一見鍾情的流連忘返。有哪些讓人印象深刻呢?我覺得有這麼幾家。
  • 咖啡館竟取名「福爾摩莎」 帶殖民色彩招牌引眾怒
    本報廣西專訊「帶有濃厚殖民色彩、嚴重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的『福爾摩莎』(formosa)成了南寧市新竹路一家咖啡館的招牌。其重新開業的廣告,7月3日竟刊登在一家報紙的報眼上。」昨日,南寧一家銀行的王麗珍氣憤地向報社反映此事。  王麗珍女士說:「福爾摩莎」又譯為「福摩莎」,是荷蘭殖民主義者對臺灣的稱呼,帶有濃厚的殖民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