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引發全球熱議,俄航天專家:成績太好了

2021-02-08 排頭文化館

就在12月17號凌晨1點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太空經過數日漂泊後,終於安全返回了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降落區域,而當返回器平穩降落在地面的那一剎那,也標誌著中國第一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此次從月球上採集樣本並成功返回的消息,第一時間就引發了全球航天界以及國外輿論的關注和熱議,比如英媒就評價稱「中國科技研發把美國遠遠甩在後面」。

另外俄羅斯方面,俄科學院航天研究所所長更是表示:「嫦娥五號的所有任務都完成的極其順利,沒有出現任何意外故障和事故,這在全球探月工作中都極其少見,中國此次取得的成績實在是太好了」。

目前,多國航天界都對我國嫦娥五號成功採樣返回表示了祝賀,但在這榮譽的背後,箇中心酸恐怕只有我們自己知道。嫦娥五號探測器在這次任務中創下了我國航天史上的多個「首次」,其中就包括了首次月球採樣、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以及帶樣返回等多項重大突破,更是人類首次實現了對月探索工程「繞、落、回」一條龍連續實現,完全可以稱得上是集中國航天技術之大成的「超級工程」。

尤其是返回地球的過程最為驚險,嫦娥五號返回器在重返大氣層的過程中,速度會提升到接近每秒11.2公裡的第二宇宙速度,如果不能採取有效措施,那麼返回器將會帶著極快的速度直接撞向地表,之前所有努力都會付諸東流。而為了解決這一難題,科學家和工程師們採取了一個極為大膽的方案,那就是效仿彈道飛彈的飛行模式。

返回器利用半彈道跳躍式返回地球,首先就是讓返回器帶著速度衝入大氣層,隨後利用返回器的氣動布局藉助大氣層的升力躍出大氣層,當返回器再下降進入大氣層時就會降低到第一宇宙速度,最終安全回到地面。

這一整個過程都必須環環相扣,絕對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意外,這就給我們工程師提出了極高的要求,以至於返回器的氣動布局要比火箭本身更為複雜。

可是我們的航天人依舊是克服了種種困難,攻克各種技術難點,同時也順勢填補了多項國內技術空白,為後續太空探索工程奠定堅實的基礎。另外,通過此次成功登月採樣返回,中國也向世界證明了,我們完全有能力實現重大航天探索工程,未來全球航天領域,我國必將佔據其中重要一席,為中國乃至世界作出更多的貢獻。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取樣封閉成功,全球傳來羨慕目光,俄專家:下一步才最難
    近日,在網上熱議的應該算是我國嫦娥5號登陸月球表面的事,同時還在12月2日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工作。這對於我國的航天事業來說,是取得了又一項新的成就。而且這項探月工程也是創新的,並不是在其它國家完成後的一種重複工作。
  • 搶先嫦娥五號!日本小行星探測器成功返回地球,結果令人失望
    12月6日凌晨時分,日本「隼鳥」小行星探測器成功返回地球,在等待一周之後傳來了日本宇航局確認其探測任務已經完成,太空巖石樣本帶回了地球。從示波器相機拍攝的照片來看,容器看起來是比較空晃晃的,可能沒有多少的樣本,與我國嫦娥五號探測器相比差遠了,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議。
  • 海外專家和媒體熱議嫦娥五號成功發射
    11月24日4時30分,搭載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新華社記者金立旺攝)新華社北京11月25日電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導: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24日成功發射,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海外專家和媒體認為,如果一切順利,這一任務將開啟在月球自動採樣並將樣本帶回地球的新篇章,對增加人類對月球歷史的了解具有「革命性」的意義。
  • 俄航天集團公司祝賀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表面著陸
    中新社莫斯科12月2日電 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11分,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當天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負責國際合作事務的副總裁薩韋利耶夫(Savelyev)代表公司向中方表示祝賀。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什麼時候返回地球?降落在哪裡?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表示,嫦娥五號任務既是收官之作,又是我國未來月球探測的奠基之作,將為我國未來開展載人登月與深空探測積累重要的人才、技術和物質基礎,是我國航天技術的一次重大跨越。那麼,嫦娥五號探測器長啥樣,這一號稱中國航天史上最為複雜的任務有什麼特點?經社君總結了幾組數字,讓你能夠快速認識這位嫦娥「五姐」。
  • 綜合消息:海外專家和媒體熱議嫦娥五號成功發射
    新華社北京11月25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導: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24日成功發射,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海外專家和媒體認為,如果一切順利,這一任務將開啟在月球自動採樣並將樣本帶回地球的新篇章,對增加人類對月球歷史的了解具有「革命性」的意義。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什麼時候返回地球?降落在哪裡?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又一次「重量級」發射舉世矚目。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點火升空,託舉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這次發射,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中的收官之作。
  • 嫦娥五號創下5個中國首次,俄羅斯專家動情歡呼:中國真太棒了
    12月17日凌晨,在驚心動魄的900秒之內,嫦娥五號返回器猶如流星劃破夜空,穩穩降落在指定區域。在皚皚白雪上,返回器"灰頭土臉"的,仿佛剛剛挖煤歸來。所有中國人都鬆了口氣,還好還好,嫦娥五號終於平安到家了。
  • 嫦娥五號圓滿完成探月任務,中國航天贏得世界同行讚嘆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習近平主席發來賀電,讚揚這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攻堅克難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世界多國航天機構和專家都為中國航天成就點讚,並期待與中國合作。
  • 嫦娥五號新進展,俄專家打破沉默:中國人這一次的成就前所未有
    ,我國此前發射的「嫦娥五號」有了新進展。該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著陸之後,現已完成了採集月球樣品的任務。據悉,「嫦娥五號」採集了2千克月球樣本,如今已經成功完成了封裝工作。也就是說,「嫦娥五號」將踏入返回地球的旅程,這意味著我國即將成為第3個採集月球樣本的國家。由此可見,我國的在月球探測方面實力已經可以和美國相提並論。看到這一情況,許多西方國家保持沉默,並不願意承認中國的航天實力已經超過了自己。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地球!為何嫦娥五號返回時會燃燒?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著陸地球。創造了中國航天的又一裡程碑。嫦娥五號這一路走來,不得不說是困難重重,但我國航天人員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成功地完成了嫦娥五號月球採樣任務。那麼,同樣是穿越地球大氣層,為什麼嫦娥五號返回時會遭遇溫度升高,表面劇烈燃燒的情況,而升空時卻沒有呢?相比之前的嫦娥系列探測器,嫦娥五號的結構更加複雜,重量也要大得多,嫦娥五號總質量高達8.2噸。
  •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 多國航天專家紛紛稱讚
    對於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多位俄羅斯航天領域專家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均予以稱讚和高度評價。·澤林內,以及俄羅斯科學院航天研究所所長阿納託利·彼得魯科維奇都表示,此次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順利完成,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多長時間到月球+返回地球時間
    2020年11月24凌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在破曉中劃出一道金色弧線,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今年航天發射的重磅任務,更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最後一步, 將實現包括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在內的一系列高難度任務。
  • 心中五味雜陳,俄航天專家羨慕嫦娥五號,感嘆蘇聯曾經的榮光隕落
    據國內媒體報導,隨著"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土壤安全著陸,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之後,第三個完成取回月球樣本壯舉的國家。這一壯舉在西方世界引發了驚嘆,在俄羅斯也有很多蘇聯時代的老人感覺心中五味雜陳。有俄羅斯航天專家發表文章,羨慕中國展現出不遜於美國的最高科技水平,除了探索月球,中國的"天問一號"也在火星探索領域與美國展開競爭。
  • 有祝賀也有「雜音」,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後,世界各國態度不同
    而上一次人類將月球樣本帶回地球還是40多年前,中國也成為全球第三個實現月球採樣返回能力的國家。世界各個航天大國對此反應不一,有的點讚祝賀,有的毫無表示,還有的陰陽怪氣。,最開心的要數歐洲宇航局(ESA)了,這主要是因為ESA參與到了嫦娥五號返回任務中,並一直向中方提供嫦娥五號的最新位置數據。
  • 嫦娥五號成功升空 馬斯克激動點讚:令人興奮
    24日凌晨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由此,我國開啟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五號成功升空 馬斯克激動點讚:令人興奮
    24日凌晨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由此,我國開啟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嫦娥五號>的成功發射不僅在國內引起熱議,在國外也廣受關注,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創始人馬斯克今天就在推特上點讚了嫦娥五號。
  • 中日航天探測器採樣返回,嫦娥五號技術難度不如日本隼鳥二號?
    根據國家航天局的消息,北京時間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於6時12分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而在6個多小時後,12時35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與上升器成功分離,進入環月等待階段,準備擇機返回地球。
  • 嫦娥五號最新進展,俄專家打破沉默:以前從未有人像東方這樣幹過
    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在11月24日由長徵五號遙運載火箭發射至太空。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歷史性的開啟了月球土壤採樣並返回的新任務。12月1日成功著陸月球,並在2日完成了對月球土壤的採樣及封裝,下一步就是等待時機,嫦娥五號攜帶月土與軌道器匯合,並返回地球。
  • 嫦娥五號新進展,俄專家打破沉默:以前從未有人像中國人這樣幹過
    12月2日,嫦娥五號探月最新進展披露:成功在完成鑽取2千克月壤的採樣和封裝之後,俄羅斯科學院航天研究所核行星學科室主任伊戈爾·米特羅法諾夫打破了沉默,接受了媒體採訪。這位來自航天大國的科學家在研究嫦娥五號探測器相關資料後做出了評價:嫦娥五號探月不是其他國家以前完成項目的重複,中國展現了其技術的獨特性,以前從未有人這樣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