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在11月24日由長徵五號遙運載火箭發射至太空。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歷史性的開啟了月球土壤採樣並返回的新任務。12月1日成功著陸月球,並在2日完成了對月球土壤的採樣及封裝,下一步就是等待時機,嫦娥五號攜帶月土與軌道器匯合,並返回地球。
為什麼俄羅斯專家稱東方的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是一項巨大的成就?莫斯科科學院航天所主任米特羅法稱,這項任務的意義其實是,太空探索任務可能會變成更有效率的全自動資源開發。這樣一來,此次在嫦娥五號所展現的獨特技術,將會改變整個太空資源開發的戰略方向。俄羅斯如此高的評價,並不是吹捧,而是東方大國的技術實實在在的打破了美俄的技術壁壘。
在上個世紀,美國的阿波羅11號和前蘇聯的月球16號運用自己的技術將月球的土壤標本帶回了國。嫦娥五號作為東方大國第一個執行登月採樣返回任務的探測器,一次性帶回了2000克的月球土壤,相比於前蘇聯一次只能帶回200克的土壤,這不僅僅是重量上的十倍差距。前蘇聯的天空探測器的載荷是經過嚴密計算的,當年前蘇聯是想要多帶一點土壤回來的,但是由於笨重連幾克都承受不住,更別說是嫦娥五號的2000克了。對於美國而言,阿波羅是在人工服務下完成對接任務的,但是嫦娥五號卻是全自動工作模式,而且技術的要求性能更高,全自動對接,從未有人這樣幹過
嫦娥五號能在第一次登月任務中運用全自動對接技術,這充分顯示了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給東方積累了豐富的月球數據,這些技術讓東方大國能如此自信地完成了這項前所未有的壯舉。而且熟練掌握全自動技術,將對建立全自動月球科研站提供巨大的幫助。這不僅會減少建設成本,還能提高運行效率。試想一下,這些技術的實現,對月球的研究可能會甩美俄一大截。不過,建立科研站並不是最終目標,後續可能會建立供研究人員居住的實驗基地。可以說東方大國的航天事業每一步都有其很重要的意義。所以俄專家說,這一技術,從未有國家這樣做過。
美國想要東方分析月球數據?按理說美國在51年前就已經完成了登月的任務,可是現在為什麼美國人還對東方的探月數據感興趣呢?嫦娥五號的著陸位置是月球風暴洋北部,這塊區域的地質有37億年。俄專家表示,東方帶回的是月球最原始的土壤樣品,可能會更有利於研究月球。而這些數據也正是美國想要得到的。另外美國打算在2024年重返月球,不過美國的第一次探月技術還不是很成熟,所以得到了東方的數據,就可以修正新一代探測器的運行狀況,提高可靠性。美國要東方分享數據估計是不大可能的,因為這是東方大國耗費巨資和人才才換來的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