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寧靜
文/劉正義
小區不遠處有一條河,河上有一座新建的氣盾垻,把滔滔不息的河水匯聚成一片明鏡一樣的水面,越過大壩的水形成一幅十分壯觀的水幕,像是一排排飛流直下永不歇息的瀑布,垻底是激流飛濺的團團浪花,似一字兒擺開的潔白美麗的雪花,又似一簇簇蒸騰的霧靄,在陽光的映射下,現出五顏六色跳躍的光斑。而水流與垻底撞擊的聲音,像是一曲曲美妙而醉人的交響樂。
那就是流淌了幾千年的渭河,是黃河的第一大支流。
這兒遠離城區的喧囂,無惱人的車水馬龍,行人寥寥,一片寂靜。
閒暇之時,我時常獨自來到這裡,坐在大壩前的石墩上,望著眼前的一幅幅景色,聽著大自然鳴奏的旋律,靜靜地在心底與河、與湖、與水、與曠野對話。也許這時,心靈才找到了安寧的歸宿,就像一位長途跋涉的遊客,終於來到了一個舒適的客棧。回家以後,眼前還浮現著那誘人的一幕,於是倚窗而望,依然可以看到那茫茫的水面,奔騰的渭河以及河畔鬱鬱蔥蔥的花木。河水像一條飄動的彩帶,隨著太陽的光線不斷變幻著色彩。有時,一看就是半天。尤其是晚上,河對面的燈火,猶如銀河灑落人間,無不神往。
我從小喜歡安靜,尤其喜歡一個人靜靜地看書。記得「文革」時輟學在家,我讓外出上工的父母把門鎖上,以免有人打擾。老家是個獨莊,遠離村子,靜悄悄地沒有一絲兒聲音。此時,我便攤開書本,一頁接一頁地往下看,當然看得最多的是小說。那裡,似乎又是一番理想天地,往往比現實要精彩得多。多少年過去了,我還羨慕當時的那份寧靜,那種超凡脫俗的靜美,儘管那已經成為一片廢墟,仍然會透出一種悽美。這些年搬家,從繁鬧的市區搬到城區的邊沿,但城市的發展太快了,轉眼間又成了鬧市,只好一次次地撤離,就為了尋求一處清淨之地,一處能與大自然親近的地方。
去年到歐洲,雖已是四月,依然春寒料峭。沿著阿爾卑斯山脈穿行,看到山頂上厚厚的積雪,在藍天的映襯下,那雪顯得格外的白,格外的純淨,那是我看到的最美的雪景。雪與莽莽大山融為一體,遠看就像依山橫臥著的冰雪麗人。歐洲人煙稀少,森林覆蓋率很高,空氣十分清新,每到一個景點,透過獨具特色的景色,我似乎看到了一種靜美,感受到了一種超然物外的精神享受。在機場、酒店、商場、餐廳,人們行色匆匆而十分安靜,聽不到喧譁。時間長了,我才意識到那是一種滲透到骨子裡的文化,一種無需提醒和約束的自覺,一種多少年養成的品質和習慣。
寧靜伴隨著人生,穿越過四季。
春天到了,草長鶯飛,桃紅柳綠,春風習習,可以說是最美的季節。此時的人們,往往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去欣賞大自然向人們展示的最美的一面。不管內心世界多麼煩惱,多麼憂傷,只要看一看眼前的美景,心情一定會慢慢釋懷和平復。每到這個季節,我都會邁開雙腳,在亂花迷眼中沿著滔滔河水,去尋找一處寧靜,讓經歷嚴冬的心緒得到一種解脫和釋放,讓思緒在春風、花香和鳥語中盡情飛翔。慢慢地,你會發現,生活其實是很美好的,生命中蘊含著人生的真諦。只要寧靜的心靈受到美的浸潤,那麼你的面前就會是美好的樂園。
熱情似火的夏天,是對溫柔靦腆的春天的一種自然延續,更是一種近乎瘋狂的躁動。也許這時,人們的心裡會充滿著煩躁和不安,但是,請不要忘了,夏天的花兒是最鮮豔的時候,夏天的河水也是激情澎湃最有魅力的時候。這時,為了安撫躁動的心,何不在樹蔭下或吹著絲絲涼風的空調房間,捧一本心儀的書,使心情慢慢歸於平靜,讓靈魂稍稍釋之淡然。紛紛擾擾的大千世界,就是一種內心的體驗和反映,你以平淡之心看之,自然就雲淡風輕,處處美景。
在許多文人墨客筆下悽涼的秋季, 實際上也是很美的。不要說香飄四溢的累累果實,就是隨風飄零的金燦燦的落葉,也不失為一道美麗的風景。那是走完生命歷程的一種灑脫,一種無怨無悔的自然歸宿,一種給人們留下深深烙印的背影。秋天的風,雖然稍顯疾勁,但就像一隻看似無情的大手,粗燥而不失溫厚。春華秋實,這是一個收穫的季節,是人們辛苦一年的渴盼和喜悅,就像是經過無數個日日夜夜浴血奮戰終於攻上山頭奪取勝利的戰士們的興奮和激動。秋天氣候轉涼,一顆驛動的心也隨之平靜,靜靜地看著汗水換來的快樂和幸福,默默地積蓄著能量準備迎接來年的挑戰。
喜歡寧靜的人,一定願意擁抱千裡冰封的冬天。那時,不僅有刺骨的寒風,更有迷人的雪景。大人們喜歡走出戶外拍雪景、曬倩影,孩子們樂於在雪地裡堆雪人、打雪仗,銀裝素裹,分外妖嬈。那情,那景,自是美麗絕倫的畫面。「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就是一幅絕美的冬景。而毛澤東的《雪》,更是寫盡了壯美的寒冬。
大自然賦予人類無限的美,在茫茫宇宙數以萬計的星球中,至少在目前可以說,唯我們生活的星球最美,這也是人類的福祉。我常常靜靜地注視著手機上標示的地球美圖,暗自感嘆那藍色的星球是那麼的美麗、和諧和寧靜,它是人類生生不息的搖籃,我深為生活在這個星球而驕傲和自豪。
寧靜是一種環境,也是一種心態,更是一種文化。享受寧靜,不僅是對世界的認知,也是對生命的尊重和呵護。在漫漫的人生苦旅中,願多一些寧靜,少一些喧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