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的星鏈終端出爐了,直徑0.48米的鍋一個,需要接入電源,據說可以提供和5G一樣的網速達到1Gbps,延遲15~20ms,但是5G的延遲理論上是1ms。這樣看,星鏈還算不上5G(3GPP制定的標準)。鍋200一個,月租80一個月,單位是刀。
據說星鏈每顆衛星的帶寬是17~20Gbps,也就是一顆衛星可以以5G網速滿足20名用戶。如果按照計劃的4.2萬顆衛星全部部署到位,一算不得了,居然可以滿足84萬用戶以5G速度上網。如果降到4G標準,更不得了,居然可以滿足840萬人以4G網速上網。
馬斯克表示:「不需要人上門安裝,衛星就在頭頂,只購買一個直徑0.48米的小鍋。Wi-Fi在太空,衛星就是路由器,信號直接傳到你家。」
其實星鏈對於地廣人稀的地方或許能湊合用。因為一顆衛星的總帶寬是固定的連的人越多速度越慢。一顆1G的衛星一百個客戶連接,每人就只有10M帶寬了,而實際上每顆衛星最少上千人連接才能保住成本。
但是,事情可能沒有這麼簡單,在太空低中高軌道投放約13000顆在軌衛星,通信技術,制導技術,監聽監視技術全球無死角覆蓋。如果用星鏈作為5G的補充,效果的確挺好的,畢竟5G無法覆蓋的地方不會很多。如果硬要把星鏈拉到5G甚至6G的層面上,那就是無知了。
不過,話說回來,既然人家花了這麼大的價錢去搭建這個網絡,肯定考慮了帶寬和承載問題,現在還沒有一個專業的回答讓人信服,但對於覆蓋只有幾百米的5G 基站來說,這個已經很了不起了,我還是看好星鏈的未來。
有人覺得:這明顯的打著私人的幌子,實則軍用,軍方通訊車隨時接收,打戰,監控,各方面都有用。我們要求馬斯克上報所有經過中國上方的唯一衛星數據,不然定點清除。現在不阻止,以後麻煩大了。
我想說的是:太空物體不屬於私有領空,就像美國登月也不敢說月球是他們的一樣,沒有任何國家對軌道享有所有權,只能搶佔近地軌道,定點清除吧,用雷射打下來,等同宣戰。
不知道你對SpaceX的星鏈終端有什麼不同看法呢,歡迎留言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