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警惕!太陽已經正式進入「極小期」,比2019年12月推遲數月

2020-12-05 仰望星際

科學界普遍認為,人類活動造成了全球變暖,地球以後的溫度會越來越熱,但是,你有沒有考慮過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太陽活動對地球的溫度有什麼影響呢?比起太陽黑子,人類的影響簡直不值一提。眾所周知,我們的太陽經歷了一個有規律的11年的活動周期,從最小值到最小值。一個國際專家小組現在確認,我們進入了一個新的周期,此前的一個周期在2019年12月達到了最小值。

我們現在已經進入第25個太陽活動周期,這是太陽活動可靠記錄開始以來的第25個太陽活動周期。自然周期是相當有規律的,經歷平靜和太陽風暴的活動大約持續11年,但在過去的幾個世紀裡,這一規律也有例外,活動水平也在變化,這使得預測和確認周期的最小值和最大值變得困難,這就是為什麼儘管最小值發生在去年12月,但該周期直到今年9月17日才宣布。

為了研究太陽活動周期的準確時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共同出資成立了國際太陽周期25預測小組,為了弄清一個周期何時結束,一個新的周期何時開始,研究人員使用太陽黑子作為活動的替代研究物,這些都與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等事件有關,所以觀測到的黑子越少,太陽就越平靜。

接近最小值的時候,我們的恆星會在幾周甚至幾個月的時間裡沒有這些表面的黑斑。但研究人員只能確認,當太陽黑子的活動和數量再次開始增加時,這個最小值已經被超過了。所以,要花好幾個月才能說「這是最小值」也就不足為奇了。

這個國際小組使用位於比利時皇家天文臺的太陽黑子指數和長期太陽觀測世界數據中心收集的觀測數據,根據這些數據,他們預測下一次太陽活動高峰將發生在2025年7月,這是因為從太陽活動極小期到接近第25個周期的最大值時,記住太陽活動從未停止是很重要的,它會隨著鐘擺的擺動而改變形態。

預計第25周期將與第24周期處於相似的活動水平,而第24周期實際上弱於平均水平,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降低警惕。太陽的活動影響著地球周圍的空間天氣,而太陽耀斑的釋放會擾亂衛星通訊,對地球上的科技造成巨大破壞。僅僅因為這是一個低於平均水平的太陽周期,並不能確定沒有發生極端空間天氣的風險,但太陽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是真實存在的。

有記錄以來最強的地磁風暴是1859年的卡靈頓事件,一場巨大的太陽耀斑向地球發射了大量高能粒子,以至於從兩極到熱帶地區都能看到北極光和南極光,這吵醒了世界各地的鳥類和那些隨太陽升起的動物。這些帶電粒子也是導致電報站起火的原因。如果它發生在今天,估計僅美國的損失成本就高達數萬億美元。所以,我們最好密切關注太陽及其活動。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太陽活動進入「極小期」,2020年以後地球可能會進入小冰期
    近日,太陽黑子出奇地安靜,預計到2020年,太陽將進入一個較長時間的"超級安靜模式",太陽黑子活動將消失幾年甚至幾十年。日前,美國宇航局發出警告,漫長的寒冷「冬季」即將在幾個月內襲擊大氣層表面,並帶來創紀錄的低溫。一位科學家警告,太陽黑子的活動下降的如此之大,以至於創紀錄的低溫很快就會出現。美國宇航局蘭利研究中心的Martin Mlynczak也表示:「我們看到了一種降溫的趨勢。」
  • 太陽活動或正在經歷極小期,是不是預示著地球要進入小冰期了?
    太陽活動或正在經歷極小期,這會對地球氣候產生哪些影響?是不是預示著地球要進入小冰期了呢?太陽活動極小期2012年,日美的科學研究小組曾表示太陽活動在近20年以來呈現出逐漸減弱的趨勢,如果這種情況繼續,地球可能進入到一個變冷的周期內。
  • 黑子幾乎看不見,太陽活動或進入極小期?我們會面臨冰河世紀嗎?
    而今天科學家又說太陽活動進入了極小期,地球接收到的輻射能減少,地球溫度會降低可能進入冰河世紀。地球未來還要經歷者這冰火兩重天嗎?我們到底該相信什麼?其實這兩種情況都是存在的,地球最後的結果就是兩種情況疊加後的狀態,個人認為在溫室效應面前冰河世紀可能就不復存在了,地球不可避免的會越來越熱,除了人類的活動,還跟太陽輻射能的多少有關。
  • NASA稱太陽已進入活動極小期 或將導致全球氣溫下降
    騰訊科技訊 6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照片顯示,近期太陽表面完全是一片空白,沒有任何可見的太陽黑子,這表明太陽已經進入活動極小期。   太陽活動極小期大約每11年發生一次。在這段時間裡,太陽黑子和太陽耀斑的發生不再那麼頻繁。
  • 太陽活動「極小期」已到來,地球或將於2020年進入小冰河期
    近兩年,天文界討論最多的話題莫過於太陽活動減少導致地球進入小冰河期的問題。不少科學工作者已經指出,地球可能將於2020年開始進入小冰河期,而2020年馬上就要來臨了,或許我們也該做好在低溫環境下生活的準備了。為什麼說是2020年呢?
  • NASA確認太陽進入第25周期,預計極大期高峰落在25年7月
    隨著上一太陽周期最低峰發生在2019年12月,NASA與NOAA正式宣布太陽確認進入第25周期,準備好在2025年迎接周期內太陽活動極大期通過關注太陽盤面黑子的變化,天文學家在19世紀終於發現太陽活動有規律的周期(大約11年),期間內有安靜的極小期,也有激動的極大期。太陽第24周期發生在2008~2019年,極小時期幾乎沒有黑子覆蓋在太陽表面,也沒有耀斑將大量輻射與高能粒子噴射到太空中;極大期間則曾爆發一場史詩級太陽風暴,萬幸的是剛好跟地球擦邊而過,地球通信設備等才逃過一劫。
  • 太陽活動進入極小期,黑子幾乎消失不見,地球會進入小冰期嗎?
    太陽黑子的變化周期通過科學家們長期的觀測,發現太陽黑子的極大期(最活躍期)之間或者極小期(最不活躍期)之間有著一定的周期性規律,即大約11年就會出現一個對應的極大期或者極小期,按照11年的周期性規律,在接下來的大約4年時間裡,太陽黑子數量會不斷增多,活動也越來越劇烈,在4年之後的那一年將達到最活躍的階段,這一年被稱為太陽活動峰年;當過了峰年之後的7年時間裡,太陽黑子的數量開始逐漸減少
  • 科學家稱太陽活動正進入極小期
    據外媒BGR報導,科學家們表示,太陽活動正在減弱,正在進入一個被稱為「太陽極小期」的太陽活動低谷期。
  • 天文學家預測2050年太陽活動將進入極小期,地球或將進入「迷你冰河期」
    據俄新社2月12日報導,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天文學家預測,在2050年,太陽將變得越來越冷
  • 太陽復甦了!NASA宣布太陽已經進入新一輪周期
    太陽活動度過了極小期,已經進入新一輪周期,即第25周期。在當地時間2020年9月15日舉辦的一場媒體活動中,美國宇航局NASA與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專家,討論了他們對新一輪太陽活動周期的分析與預測,以及未來空間天氣對地球上的生活與技術、太空中的太空人的影響。
  • 2030年,太陽將進入蒙德極小期
    有一則新的研究指出,科學家已找到預測太陽活動周期的方法了,也鄭重警告大家2020-2030年之間的太陽活動周期有磁波互相抵消的狀況,就會找到一個新的平衡。他們也說,這就會造成一叫做蒙德極小期&(Maunder minimum) 的現象,這在先前1646-1715年之間發生時就已被稱為迷你冰期,甚至造成了倫敦的泰晤士河整個冰凍起來。
  • 科學家:地球恐2019 年進入小冰河期
    科學家警告,目前為近一萬年以來,太陽活動最急速下降的時期,而太陽活動的極小期可能導致地球「小冰河期」來臨,且最快可能就在 2019 年底前發生。著名太陽觀測專家、同時也是氣象學家的 Paul Dorian 警告,太陽無黑子狀態出現的次數可能會越來越頻繁,從一開始只持續幾天,之後可能變成持續幾周,接著,可能好幾個月的時間內,都不會出現太陽黑子,而黑子數到達極小期谷底的時間,可能落在 2019 年至 2020 年間,也就是說,距離到達極小期的這段期間,太陽將會不斷出現無黑子狀態。
  • 太陽活動進入極小期,黑子消失,難道地球要變冰球了?
    地球總是一驚一乍的,今天小行星到來了,明天「奧陌陌」好像是外星戰艦,要不就溫室效應,現在又來小冰期,這是要玩冰火兩重天嗎?不管怎麼樣,太陽進入極小期,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媽媽不會再給我轉發太陽磁暴的信息,告訴我今天不能玩手機,關掉所有家用電器。說歸說,我還得繼續科學地、通俗的解釋一下,極小期、黑子、冰河世紀,都是什麼?它們是否有關聯呢?
  • 太陽開啟「冬眠」模式?地球進入極小期?那全球氣溫變暖是什麼?
    文/仗劍走天涯 太陽開啟「冬眠」模式?地球進入極小期?那全球氣溫變暖是什麼?如果當太陽都已經進入了一個較為平淡的太陽極小期。而在人類的歷史上曾經出現過這種極小期。15世紀到16世紀,是太陽的上一個蒙德極小期,當時的北美和歐洲,因為太陽蒙德極小周期的影響,糧食產量和人民的日常生活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甚至都已經出現了大規模人員傷亡。雖然我們不知道這一次極小期會給地球怎樣的影響,不過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所以大家要正視這種言論,而不是他當做茶餘飯後的談資。
  • 太陽活動極小期可能會持續到2050年,全球氣溫會出現較大變化
    根據科學家對太陽多年的持續觀測,發現太陽有可能已經進入新一輪的周期活動,進入太陽活動極小期,而這個極小期有可能會持續30多年,也就是有可能會持續到2050年。在此期間,全球氣溫可能會出現較大變化。諾森比亞大學的研究發現,在2000年的時間裡,太陽的電磁活動有較大的增減。
  • 太陽活動極小期來臨,它的威脅比氣候變化更大
    太陽不可阻擋的降溫,即所謂的「太陽極小期」,可能引發全球氣溫下降,一些人認為,這對地球的威脅比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更大。太陽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與溫度驟降相關的低活躍期,這種變化可能會持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天文學家說,太陽已經連續15天沒有出現黑子,這是太陽活動減少的跡象。
  • 2020年太陽即將進入「極小期」?會持續30年之久,地球會怎樣?
    隨著越來越多的地區宣布全球氣候進入緊急情況,全球變暖已成為科學家之間的共識。但是,最近有一位英國科學家堅持認為全球變暖已經達到飽和點。 2020年之後,太陽黑子將持續消失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而這有可能使地球出現一次迷你冰川期。這一說法的依據是太陽活動的周期性概率。
  • 超級太陽活動極小期來臨!地球將迎來持續50年的冷卻期.
    但17世紀末,太陽黑子竟然全部消失。就在同一時期,世界部分地區出現了異常低溫。科學家認為這些現象與太陽活動的變化有關。  NASA於2017年6月報導稱,太陽黑子活動在2014年達到峰值,隨後不斷減弱,即將進入11年周期的尾聲,即太陽活動極小期。
  • 太陽「心跳減弱」 地球2030年進入小冰河期?
    重返蒙德極小期科學界對太陽活動周的編號約始於18世紀,目前已進入第24周。在過去數十年中,太陽活動進入了高峰期。但目前對第24周太陽活動的觀測顯示,這一太陽活動極大期(grandsolarmaximum)恐怕將結束了。2014年,有觀測顯示,在一天之中沒有發現任何太陽黑子。
  • 太陽活動的極小期和高峰期
    太陽的表面看起來完全是一片空白的,並沒有太陽黑子這就是說太陽的活動周期已經達到了最小的階段,而根據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空局,最近捕捉到太陽靜止的一個表面,而這張照片顯示出來的一個橙色的實心球體所呈現的圖像也是由於天恆星市場當中缺乏太陽孩子活動的結果這段時間太陽原本狂暴的表面也呈現出了平靜的外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