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食能上癮,但國內電子菸產業為何會崩塌?

2020-11-29 澎湃新聞

電子菸是一門萬利的好生意。

摘要

本文來源|司庫財經

作者|張寧

1988年,所羅門在與KKR競標收購RJR Nabisco時,其股東巴菲特親自打電話:「放手去做吧,菸草行業是真的好,菸草能讓人上癮,顧客忠誠度很高,投入1美分就能得到1美元的回報。」

能上癮的東西都是好生意,電子菸也不例外,過去六年,電子菸市場年複合增長率高達60.5%,甚至有人將其看成傳統菸草的替代品。

但電子菸卻引發社會擔憂,數據顯示,300萬美國青少年、20%的英國青少年使用過電子菸。

吸菸變得低齡,自然引來政府的忌憚,產品限制、渠道限制、宣傳限制……最終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在2020年1月痛下殺手——禁止所有加香型霧化電子菸在美國銷售。

作為電子菸最大的原產地,中國電子菸企業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截止2020年7月,國內共有1800多家電子菸相關企業註銷。

眼見他起高樓,在巔峰時,全國電子菸企業數量接近9500家,其中僅在廣州一省就有6000多家企業,它們掌握著研發、製造、生產、分銷的全產業鏈,佔全球電子菸產能的90%。

眼看他樓塌了,縱觀國內電子菸產業,我們會發現,它的跌宕起伏其實就是一部監管史,不論在哪個國家,一旦觸及到社會最敏感的青少年人群,監管會強制關掉市場的閘門,用政策的鐵拳將電子菸暴富的美夢砸的稀巴爛。

強制監管,電子菸高空跌落

「雪茄型599元至1999元不能等、菸斗型2800元至16800元不等」,2004年,藥劑師韓力發明的電子菸如煙量產,但銷售隨即陷入窘境,當時國內城鎮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735元,幾百上千的電子菸,國內菸民實在消費不起。

2005年,如煙內銷轉出口,開始面向收入高、菸癮大的歐美市場推廣電子菸,次年8月,如煙正式進入美國市場。但早期海外市場的核心用戶,不是韓力計劃中的戒菸菸民,反而是不吸菸的歐美年輕人。

那些正處於叛逆期的美國年輕人,他們將電子菸作為潮流文化和亞文化的代表:手夾著雪茄、U盤、菸斗形狀的電子菸,吞雲吐霧,甚至自己動手改裝,調大煙霧量,在Instagram、Snapchat上分享煙霧表演。

那是如煙在海外市場的頂點,連好萊塢「壞女孩」林賽•羅韓都成為如煙的用戶。2006年如煙銷售額高達10億,2008年累計銷售30萬支電子菸。期間,如煙以叄龍國際的名義在港交所上市,股價一度高達116港元,市值近1200億港元。

就在如煙在海外市場「風生水起」之時,監管如同無形的韁繩,悄然收緊。電子菸在年輕人群體中病毒式傳播,引起美國政府警惕。美國食品及藥品監管局(FDA)局長Gottlieb認為未成年人吸電子菸是一種流行病,將給予嚴厲打擊,「不能因為電子菸危害較小而導致年輕人對尼古丁上癮。」

2009年美國疾病與預防控制中心(CDC)的發布了一份未公開的《年度青少年菸草初步調查報告》,報告顯示:「過去一年中,每個月使用電子菸的高中生人數比上個月激增75%。」

當年5月,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下屬藥理測試部門,檢查本土品牌NJoy和SmokingEverywhere旗下電子菸,在19款產品檢測出部分產品含有致癌物質亞硝胺,並以此為由,下達停止進口禁令:美國海關扣押了NJOY等品牌在內的2000批電子菸產品。

美國強監管舉措,如煙等電子菸製造商損失慘重,2009年,如煙電子菸業務量下降79.3%。

而對美國本土的電子菸,美國醫學協會眾議院通過決議,將其作為藥物輸送設備進行管理:消費者不能在便利店、商場、超市購買,只能在醫院、藥店。

限制供貨量、限制銷售渠道,美國監管機構從貨源、營銷兩端切斷電子菸活路。

監管開放,巨頭強勢入局

高壓政策,引起美國本土電子菸品牌的反抗。

2010年,NJoy和SmokingEverywhere在聯邦地方法院和華盛頓,以電子菸幾乎不含傳統捲菸中致癌的化學物質為由,起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試圖拼死一搏。最終,在全美電子菸經銷商的幫助下,NJoy和SmokingEverywhere勝訴,法院裁決:電子菸可以作為菸草產品進行監管,並且「不是藥品或設備」。

2011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又宣布根據將「食品藥品和化妝品法案」對電子菸行業進行監管。

與美國隔洋而望、吸菸率最高的歐洲,針對電子菸的監管有些滯後,2014 年底,歐盟頒布《菸草產品指令》,將蒸汽煙作為藥品進行監管。

兩年後,歐盟修改該項指令,將蒸汽電子菸作為菸草製品進行管制。但義大利、俄羅斯、西班牙等國家其實早已經將電子菸作為普通消費品,電子菸可以隨處購買、銷售,產品包裝、渠道推廣、尼古拉含量、購買年齡等沒有限制。

監管寬鬆,電子菸企業全力推廣。

在美國,高峰時有18000多家電子菸實體店;電子菸行業在報紙、電視、網絡等方面的廣告投放從2010年的360萬美元,增長到1.25 億美元,四年營銷費用增長35倍;消費者甚至可以到仿照雀巢 Nespresso 咖啡店裝飾的電子菸旗艦店,品吸、詳細諮詢。

全力營銷下,電子菸用戶量激增。2012年全球電子菸消費者為684萬人,到2017年,傳統電子菸消費者就達到3500萬,其中美國電子菸用戶約1000萬人,市場規模約為52億美元,佔全球電子菸市場份額的43%。

菲莫國際、英美菸草、帝國菸草、日本菸草四大國際菸草巨頭接連收購,曲線進入電子菸市場:

2012年,英美菸草公司收購英國電子菸公司Creative,正式進入電子菸市場,此後,英美菸草公司收購LORILLARD、CHIC Group、Ten Moti ves和雷諾菸草公司。

2013年,帝國菸草公司7500萬美元收購如煙,並出資71億美元收購電子菸品牌BLU,期間,BLU的廣告投入一度佔到整個行業的60%以上。

2014年,全球第一大菸草公司菲莫國際收購NICOLITES,並在2018年,其母公司奧馳亞出資128億美元收購電子菸品牌JUUL35%的股份。

2015年,日本菸草收購美國電子菸企業Logic,正式進入電子菸市場,目前分別佔據美國、英國12.4%和12.3%的市場份額,是美國市場第三大電子菸企業。

巨頭入局,電子菸從品類教育直接進入到品牌教育,銷售渠道和品牌宣傳成為拿下市場的關鍵因素。

英美菸草旗下電子菸品牌VUSE,在全球擁有7萬個零售網點、帝國菸草公司將對旗下電子菸品牌BLU投資1億英鎊用於宣傳、菲莫國際在日本娛樂節目中植入加熱不燃燒電子菸IQOS產品廣告,其產品佔日本市場的70%以上。

憑藉手中的菸草專營店、便利店、電子菸店等渠道優勢,巨頭掌控美國電子菸市場。到2017年底,國際四大菸草公司品牌在美國電子菸市場市佔率達到78%。

市場開放,國內品牌遠洋出海

但四大菸草巨頭並非壟斷。

2012年以後,蒸汽電子菸、加熱不燃燒電子菸則在分別以33.6%、462.4%的高速增長。市場快速增長,一度導致供不應求,電子菸企業不得不實行限購措施。

與IQOS相配套的萬寶路 HEETS 煙彈賣到脫銷,菲莫國際在日本對IQOS 設備實施限購措施,通過設備限購,緩解煙彈產能不足,並在德國投資3.2 億美元新建工廠,保證煙彈產能達到1000億支;日本菸草投資500億日元,新建工廠,增產200億支。

海外電子菸更多的產能來自中國。在國內,電子菸及配件廠家多達幾千家,其中深圳就有五百多家,為全球提供90%的電子菸產量,並掌握全部電子菸的核心技術:煙杆的穩定電壓輸出、煙彈煙油的研發。

國內配套設施有多強?在三聲的一個電子菸沙龍上,天風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吳立說只要500萬就能做起一個電子菸品牌,而旁邊的創業者補充說可能只需要300萬就夠了。

海外強勁的需求也催生出大批中國電子菸企業。2016年,艾維普思、麥克韋爾營收分別為9.15 億、7.16億,同比增長200%、147%,歸母淨利潤1.86億、1.25億,同比增長272%、227%。

快速增長的歐美電子菸市場,中國電子菸企業不可能只滿足國內市場或是代工生產。一位電子菸行業從業者坦言:海外市場巨大,中國電子菸品牌出海已經是必然選擇。

而品質則是打開海外市場的一把鑰匙。

以Juul為例,在材質上,Juul選擇塑料材質和棉霧化芯,而國內電子菸,已經使用鋅合金和陶瓷霧化芯,相比塑料感極強的Juul,在吸食體驗上更強。

2019年,中國企業電子菸企業向全球出口765.85億元,其中美國市場為195.14億,為國內電子菸企業貢獻25.48%出口額。

監管收緊,電子菸創業通道關閉

高營收、高利潤,刺激國內電子菸企業湧進美國,再次引發監管擔憂。

其實電子菸不含焦油、一氧化碳,相比傳統捲菸對人體危害更小,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2019年度《全球菸草流行報告》也表示:與傳統香菸對比,電子菸產生的危害更小。

但美國監管機構和輿論擔心的不是老菸民,而是原本不吸菸的青少年。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數據顯示,在美國學生群體中,曾經使用電子菸的比例在 2011 年僅為 3.2%,2015 年該數值飆升至 26.8%。

在《Reasons for Trying E-cigarettes and Risk of Continued Use》中,作者對學生群體使用電子菸動機進行調研,57%的學生是因為好奇。

這當中,新型電子菸品牌Juul是主要推動者。數據顯示,Juul主要用戶是 90 後和 00 後為主的青少年,而非傳統菸民。

Juul的外形設計是U盤形狀,不是傳統的雪茄型或是菸斗型,並提供水果、巧克力等多種口味,而不是傳統的薄荷和菸草味。炫酷外形、香甜口味吸引年輕人購買使用電子菸,據尼爾森調查數據顯示,目前Juul佔據著全美超7成的電子菸市場。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開始調查Juul面向年輕群體的電子菸營銷行為,隨後在監管機構的要求下,實體店停止銷售除薄荷和菸草味的其他口味尼古丁煙油;對消費者進行年齡驗證;新生產的電子菸具有藍牙連接功能,設置地理圍欄,校園能禁止使用;

同時,為了減少年輕人吸食電子菸,2016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將電子菸作為菸草製品管制,每個品牌每個口味的電子菸必須向監管機構申報,獲批後才能上市,而一次申請的費用高達100萬至150萬美元。

「美國是單品申報,通不通過還另說」,一位電子菸從業者表示,高準入門檻,創業型企業的通道被關閉,美國電子菸市場將是頭部選手和傳統菸草巨頭的天下。

但掌控市場,並不意味著安然無事。

目前菲莫國際、英美菸草、帝國菸草、日本菸草總資產為3074.5億美元,總銷售收入達到2549.6億美元,壟斷全球(除中國外)77%市場份額,富可敵國。但監管和輿論任何一點的風吹草動,都刺激這些菸草巨頭和頭部企業的腦神經。

2019年4月,共和黨領導人麥康奈爾表示,希望國會將電子菸在內的菸草產品最低消費年齡從18歲提升到21歲。隨後,英美菸草股價下跌3.8%、菲莫菸草母公司股價下跌5%。

9月3日,美國總特川普在Twitter上發表評論,稱:「我更喜歡霧化電子菸能替代傳統香菸,但需要確保這種替代方案對所有人都是安全的。讓我們把偽劣品從市場上清除,讓我們的孩子遠離電子菸!」

美國衛生部部長阿薩爾對媒體表示,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計劃在美國線上線下全面禁售水果、薄荷以及其他吸引青少年的新奇口味電子菸產品,並裁定Juul違反聯邦法律,涉嫌非法廣告營銷。

監管的拳拳暴擊最終匯集一點。2020年初,FDA宣布,只有菸草和薄荷醇的電子菸能在美國銷售,其他口味的電子菸將退出美國市場。

這就意味著美國電子菸將失去了最主要的年輕人客群,而傳統菸民則因電子菸抽起來太娘炮而沒有生存土壤。美國電子菸市場斷崖式下跌,2020年初第二季度,JUUL砍掉80%以上的產品,其估值從高峰期的380億美元下降到50億美元。

北美蝴蝶誘發的政策漣漪最終波及電子菸生產的最上遊——中國廠商。

2020年1月,電子菸品牌Love's Prey只留下幾個人,大批員工被辭退,工資用貨物支付;3月,曾融資1089萬美元的福祿FLOW資金鍊緊張,公司轉型倒賣額溫槍;5月,羅永浩的小野電子菸改賣衛衣、T恤;6月,一年完成3輪融資的靈犀LINX已經解散團隊,並申請註銷手續……

工商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7月,超過1800家電子菸企業已經被註銷或是吊銷。

失去最大的海外市場,再加上國家市監總局發布網售電子菸禁令,出海和內銷均無望,國產電子菸的黃金時代在政策的暴擊下終結。

1929年美國股市崩盤後,《華爾街日報》老闆巴倫只買了三個股票,其一便是美國菸草公司,「美國人為了買香菸幾乎什麼都可以不要。」

而與90年前的美國一樣,中國網際網路紅利消退後,大批創業者和投資人進入電子菸市場,認為這是一門萬利的好生意。

成癮等於用戶粘性,快消品意味著重複購買,多重口味代表著可以拓展多維人群,這是資本的商業邏輯,但在逐利中,電子菸觸發了社會的逆鱗——不得誘使青少年觸碰菸草。

原標題:《吸食能上癮,但國內電子菸產業為何會崩塌?》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小夥吸食電子菸成癮意識模糊,煙油裡竟含有合成大麻素
    湖南康達自願戒毒中心醫務科主任黃麥芳表示,該院從 2018 年 11 月份至今,陸續有 4 例吸食電子菸的青少年住院患者。作為湖南省內收治戒毒患者最多的醫院,收治電子菸的住院病例數在近段時間明顯增多,這鐘 " 特殊的電子菸 " 引起了醫院及相關禁毒部門領導的高度重視。
  • 前瞻電子菸產業全球周報第81期:新研究發現 電子菸以大眾消費品的...
    澳大利亞收緊​​進口尼古丁電子菸規定日前,據《雪梨先驅晨報》報導,澳大利亞醫療監督機構(TGA)稱澳大利亞人進口用於電子菸的液體尼古丁需要有處方。TGA表示,他們的決定平衡了消費者對電子菸產品作為戒菸輔助品的需求和尼古丁電子菸導致上癮的可能性的需求。據悉,該機構還沒有批准任何蒸汽產品作為戒菸輔助劑。
  • 電子菸是煙嗎?對身體有沒有危害?抽電子菸會不會致癌?
    相關法規開始聚焦「電子菸是否屬於菸草」多種多樣的口味、五花八門的造型,帶著科技與時尚感的電子菸甫一出場就受到追捧。業內人士介紹稱,目前電子菸主要有三大類:加熱不燃燒的菸草製品、含有尼古丁的電子霧化系統、不含有尼古丁的電子霧化系統。其中,含有尼古丁的電子霧化系統是國內主流種類,即將含有尼古丁或香料溶液的電子菸油,通過霧化轉變為可吸食的蒸氣煙油式電子菸。
  • 風口上的電子菸:焊接廠「變身」代加工廠,孕婦專用電子菸對胎兒無害?
    這些都亟待討論和釐清;《電子菸產業和公眾健康如何平衡?》,中國電子菸產業發展潛力巨大,但專家指出,要在電子菸產業和公眾健康之間實現平衡,還需要我國政府、企業、學界等各方主體共同努力。近日,人民網創投頻道從電子菸原料供應商、代加工廠、投資人、品牌商、銷售渠道等整個利益鏈進行調查,揭露更多不為人知的行業內幕。
  • 尼古丁為啥會讓人上癮?身上的5個變化,抽電子菸可能也無法避開
    抽菸其實也會上癮,有不少朋友可能會反駁,人們自己想戒菸還是可以戒掉的,只是工作上或者生活上一些小事情讓他暫時戒不了。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其實並不是,大家都知道香菸裡面尼古丁的含量很多,尼古丁被人們吸食之後讓讓大腦處於一個興奮的狀態,讓人們產生一種愉悅感。這是很多人們在疲勞或者壓力過大的情況下,抽根煙會感覺精神好很多的原因。
  • 電子菸是煙嗎?對身體有沒有危害?抽電子菸會不會致癌?_中國網
    相關法規開始聚焦「電子菸是否屬於菸草」多種多樣的口味、五花八門的造型,帶著科技與時尚感的電子菸甫一出場就受到追捧。業內人士介紹稱,目前電子菸主要有三大類:加熱不燃燒的菸草製品、含有尼古丁的電子霧化系統、不含有尼古丁的電子霧化系統。其中,含有尼古丁的電子霧化系統是國內主流種類,即將含有尼古丁或香料溶液的電子菸油,通過霧化轉變為可吸食的蒸氣煙油式電子菸。
  • 電子菸甲醛含量是香菸的40倍!
    2018年10月11日,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亞歷克斯·阿扎爾在《華盛頓郵報》上宣稱:決不允許電子菸成為導致青少年嗜煙成癮的入口。   據了解,電子菸極有可能誘使沒有吸菸經歷的青少年因為好奇去吸食,進而上癮,最後再吸食危害頗大的傳統菸草。   那麼,什麼是電子菸呢?真的比傳統香菸危害小嗎?為什麼會背離了戒菸的初衷呢?
  • 電子菸為什麼會被禁?抽電子菸對身體有哪些危害?看完你就懂了
    電子菸真如宣傳所說,對人這麼多好處嗎?其實電子菸不僅有危害,這種危害可能比你想像中還要大。關於電子菸的兩個誤區第一點,電子菸也容易上癮。電子菸主要由煙杆、霧化器以及煙彈組成,煙彈中裝有煙液,它在經過霧化器的蒸發作用後產生類似於香菸燃燒物的感覺。煙彈的主要成分是什麼呢?它主要由丙二醇、丙三醇、尼古丁以及香料和甘油構成。
  • 電子菸吸的是「水蒸氣」,能戒菸?醫生的答案值得你看看
    2018年7月10日,162名國航乘客經歷驚魂一刻,竟然是因為副駕駛在機艙內偷偷吸食電子菸。電子菸雖禁止上飛機,但曾幾何時,你是否也聽說,「電子菸無害」「戒菸神器」,想給家裡戒菸失敗一千零一次的「老煙槍」來一根?做決定前,聽聽專家怎麼說。
  • 電子菸介紹:電子菸對身體有害嗎?電子菸長期抽好嗎?-中國香菸網
    從2014年開始流行的電子菸產品,很多產品在宣傳過程中都提及到比直接吸食香菸的危害要少很多,但是很多人可能錯誤的理解了電子菸的存在,只是把電子菸當成了普通香菸的替代品,吸菸的成本也提升了很多。一一般不含煙油和少量尼古丁的電子菸對身體傷害是比較小的,價格卻是比較貴的,製作的工藝會更加複雜一點點。根據現在的市場調查分析可以發現,大多數電子菸的煙油上都有尼古丁含量成分,只是含量規格的多少不同而已,長期吃的話可能會上癮,也會給身體健康帶來傷害。
  • 日本舉行電子菸研討會 專家警告吸電子菸也會有害健康
    日本醫學會聯盟理事、該研討會企劃委員、東京大學名譽教授遠山千春指出,香菸中因燃燒產生的煙霧中含有有害成分,會給健康帶來危害,這已經得到了科學上的證明。他還對該研討會的目的介紹說,針對加熱型電子菸,重要的是要了解使用情況及其有害性,並找出問題所在。
  • 研發發現同時吸食香菸和電子菸與只吸菸一樣有害
    據外媒報導,如果你是一名吸菸者,正在考慮過渡到使用電子菸,以努力減少健康風險並戒掉抽菸習慣,請小心如何進行。一項新的研究發現,雖然與普通香菸相比,吸食電子菸可能對人們的長期健康危害較小,但將它們與菸草結合在一起對人們的健康沒有任何好處。
  • 我國電子菸使用人數約千萬 電子菸到底該咋管?
    根據《2018年中國成人菸草調查報告》顯示,我國15—24歲年齡組,有近七成的受訪者聽說過電子菸,現在使用電子菸的比例為1.5%,按比例推算,我國15歲及以上人群現在使用電子菸的人數,約在1000萬人。實際上,對電子菸有害性的質疑一直從未間斷,而且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長期吸電子菸對身體依然有害。
  • 電子菸對身體無害?真相是危害可能比香菸還大
    電子菸對身體危害可能比香菸更大專家稱仍含尼古丁,不僅對大腦發育造成影響,還可能讓使用者上癮伴隨健康理念的崛起,電子菸、水煙產業也日漸蓬勃起來——一方面,不少意欲戒菸的人選擇吸菸草代替產品作為過渡期的安慰;另一方面,由於電子菸、水煙口味眾多
  • 警惕流向未成年人的「毒品」——電子菸
    最可恨的是曝光之後,還有商家狡辯,這些電子菸沒有危害,也不具備成癮性。需要承認,電子菸確實沒有傳統香菸危害大,但不代表沒有危害。電子菸的大致結構由兩部分組成煙杆和煙彈,前者是為電子菸的加熱裝置供電,而後者則是放置煙液,加熱就會產生煙霧,可以讓吸食者吞雲吐霧。
  • 美國男孩吸電子菸被炸傷 為何電子菸會發生爆炸?
    美國男孩吸電子菸被炸傷 為何電子菸會發生爆炸?去年,佛羅裡達州的一名男子也因電子菸爆炸死亡。爆炸將電子菸碎片射進了他的大腦。此外,俄勒岡州的一名青少年險些被電子菸炸失明,而在另一起爆炸中,一名14歲男孩則不幸失明。國內也發生過電子菸爆炸事件。2014年,家住西安市臨潼區的劉濤花300元網購的電子菸在他手中爆炸。送到醫院時,他已因出血量過大而休克,指神經、指動脈和肌腱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
  • 電子菸太上頭?那你可要注意了!
    核心提示:隨著電子菸品種層出不窮,豐富的口味和高顏值在眾多傳統香菸中成功出圈。近年來菸民的年齡越來越趨於低齡化,電子菸對青少年更具有吸引性,違禁產品也在悄悄藉助這股東風,在人群中蔓延——上頭電子菸。什麼是上頭電子菸?說白了就是吸入之後,會產生飄飄欲仙的舒適感,十分上頭。實則上頭電子菸是臭名昭著的「大麻電子菸」,屬於新型毒品,它的成分與普通電子菸有本質的區別,不法分子摻入了四氫大麻酚或合成大麻素類新精神活性物質進行銷售,對人體危害極大。要知道,這些性物質是我國明令禁止的具有致幻且會令人上癮的毒品成分。
  • 一文了解站在風口上的電子菸:有害嗎?上癮嗎?能幫助戒菸嗎?
    與25歲及以上的成年人相比,年輕人更有可能嘗試電子菸,並報告在過去30天內使用過電子菸。隨著電子菸在年輕人中的普及,人們開始擔心電子菸的使用會導致捲菸和其他菸草產品的使用。3. 成年人近年來,電子菸的使用在成年人中也有所增加,儘管比年輕人少得多。
  • 電子菸更健康?你想多了!這4個健康隱患不可忽視
    由於許多人無法戒除菸癮又忌憚吸食香菸所帶來的危害,越來越的菸民選擇用電子菸代替傳統的香菸。大多數菸民認為吸食電子菸的危害會比吸食傳統香菸的危害要小,但事實是不是真就如此呢?從成分上分析,電子菸的所產生的水霧中所含有的有害物質主要是尼古丁,也就是香菸中導致人上癮的主要成分。雖然尼古丁本身不是一種致癌物質,但是它在機體內會起到「腫瘤啟動因子」的作用,加大癌症發生的概率。至於煙油中用於溶解、調味等作用的其他添加物質對人體的危害目前還處於研究的灰色地帶,不得而知。
  • 國內電子菸市場的式微,是控煙的成功嗎?
    但由於一開始的煙油所能承載的尼古丁含量並不高,除非是極大的量,否則並不能帶來傳統菸草吸食時的尼古丁擊喉感,因此「替煙」效果不佳,也並沒有在菸民群體中流行。小馬哥便是從大煙霧時代開始經營自己的淘寶店,他自稱善於運營社群,用戶粘性很高,有不少回頭客,加上自己勤奮努力,在大學時期便將店鋪運營地有聲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