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得益於「太空糖」存在於地球上

2020-12-04 天文在線

在1969年,一顆46億歲的流星隕落在地球上。它使一座澳大利亞村鎮遍布大塊黑色的有臭味的石塊——此外,還有過於興奮的科學家們。這塊「莫奇森隕石」,隨著它變得著名,不再只是當地的一個奇異的真實新聞故事了。

事實上,這塊隕石保存了太陽系的一些最早的化學物質,根據最新的研究,它含有人們長期追尋的關於地球生命起源的線索。

在本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雜誌上刊載的一項新研究成果中,報導了這些隕石中存在核糖和其他糖類。核糖是糖類的一種,與磷酸基團一起組成了RNA的聚合分子組鏈。它們的存在暗示了地球外的糖類物質接觸到地球時可能會在行星上組成RNA結構。

地球上生命如何起源?

確切地說早期地球上生命怎樣生長仍是個謎,但是有一種理論認為以RNA為基礎的生命形成早於以DNA為基礎的生命,並伴隨著之後基因物質的初級儲存空間的最終交替。

眾所周知,「RNA世界假說」的觀點引發了爭議。這個假說其中的一個問題是它並不清楚RNA是如何在生命起源前的地球上自發形成的。那也是默奇森隕石上的太空糖分和另外兩顆富含碳元素的隕石可能有助於解決一些問題的原因。

假說的第一作者、日本東北大學的副教授古川義弘在《反演》雜誌上說,雖然許多實驗室模擬表明核糖可能是在早期的地球上自然形成的,但尚不清楚形成了多少以及何時形成。

(莫奇森隕石的碎片)

他的研究說明同時期的任何地球上的核糖和其他資源都可能像核糖一樣來自宇宙。儘管我們仍未知曉地球上的核糖究竟是否或者如何不斷形成,這項研究結果也說明了核糖至少通過一種方式在地球上產生:通過宇宙中的巖石得到。

通過對隕石的同位素分析,再加上對莫奇森隕石降落地點土壤的簡單收集取樣分析,我們可以推測出在樣本中的生物必需的糖類和地球上的糖是不同的。這就為至少一部分的地球上的生物糖分於地外起源提供了證據。它也表明了糖類,例如RNA,是引起功能變化並最終使DNA在地球上產生的物質的可能性。

「我們發現了RNA核糖核苷酸,但是沒有發現脫氧核糖,也就是DNA核糖核苷酸,」古川說,「這是能證明RNA的地理優越性超過DNA的第一性的地理證據。」

測試「RNA世界假說」

這些證據與RNA世界假說一致,但是仍然需要更多明顯的理論。

「核糖對生命來說是極度重要的,但它只是生命的組成要素之一。」古川又說,「真正的生命結構的形成需要很多步驟,可我們不知道它是如何形成的。「

但科學家們不知道糖類可以通過甲酸聚糖反應在宇宙中形成,這個反應中也包括了糖從甲醛中構形。此項研究中檢測的隕石中的礦物質合成物表明,它們的糖分在原始的小行星前後形成。

當小行星進入地球大氣層像隕石一樣降落,它們可能隨之帶來這些形成生命的重要元素。或許「我們都來自星星「的歌詞需要重寫——根據這項研究,不如以」我們都是太空糖「替代更加精確。

概要:

糖類對於所有地球生物區來說在生物化進程中都是至關重要的分子。核糖作為構成RNA的奠基石尤其重要,它既可以儲存地球生命的信息,又可以催化反應。隕石包含大量構成生命的原始物質,即胺基酸、鹼基、磷酸鹽。胺基酸也在彗星樣本中被發現。然而,地外的生物重要糖類的存在仍未清楚。我們分析了三顆碳質球類隕石中的糖分,證明了地外核糖和其他生物必要的糖分在原始隕石上存在。用富含13C的穩定型結構的碳元素同位素(用13C碳元素同位素與VPDB生物蛋白對比)檢測糖類的結果表明糖起源於地外。

我們也針對宇宙中可能的糖的形成反應進行了實驗室模擬實驗。隕石中戊糖的形成和實驗室模擬實驗的產物表明隕石中的糖是通過甲醛聚糖形成的——與實驗中的進程類似。這些隕石中的礦物質進一步表明這些糖的構成或早或晚於最初的小行星的沉積物。隕石是運輸生命起源前的最初的微粒到地球的載體;因此,在隕石中探尋地外糖類確定了形成和保存糖類自然地理渠道的存在,以及確認了地外糖類對於地球上或其他原始世界上形成如RNA的功能性生物聚合物的可能性。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Sarah Sloat-inverse-曉默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地球上的生命可能要歸功於「太空糖」
    而且,根據最新研究,它包含了人們追尋已久的關於地球上生命起源的線索。 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報告稱,這些隕石中存在核糖及其他糖類。核糖是糖的一種,是RNA和磷酸基的主幹。它們的存在意味著落到地球上的地外糖可能對地球上RNA的形成有貢獻。
  • 太空之糖,搭上隕石之車,將墜落何方
    而且,根據最新研究,它包含了人們追尋已久的關於地球上生命起源的線索。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報告稱,這些隕石中存在核糖及其他糖類。核糖是糖的一種,是RNA和磷酸基的主幹。它們的存在意味著落到地球上的地外糖可能對地球上RNA的形成有貢獻。
  • NASA實驗顯示DNA糖或能在太空中漂浮
    據外媒報導,截止到目前為止地球是我們唯一確定存在生命的地方,但有證據表明地球上的化學物質可能開始在太空堆積起來。近日,NASA的天體物理學家已經成功地在星際空間模擬真空室中製造出了DNA糖,並且在後續的研究中他們還在隕石樣本中發現了其他糖的衍生物。
  • 科學家首次在太空發現糖分子:或暗示生命存在
    天文學家們近期取得了一項「甜蜜」的發現,他們發現在一顆距離地球約400光年遠的恆星周圍的氣體雲中存在單個的糖分子,這一發現提供了在另一顆行星上存在生命的一種可能性。新浪科技援引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稱,這一發現並非就直接說明了生命已經在宇宙其它區域出現,它只是證明了這樣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
  • 金星生命從地球來的,地球生命從太空來的,生命到底從哪裡的?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地球的生命很有可能被帶到太空去,但是地球的微生物是否能夠忍受這種極限環境,也無人能確定,因此也都是猜測罷了。也就是說,地球上的生命是從太空中起源的,然後通過隕石被帶到地球的。在隕石上發現胺基酸很大程度上說明了太空有孕育生命出現的重要條件。所以生命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如果說金星生命的起源有可能是地球,那麼地球的生命起源有沒有可能是金星呢?既然隕石能把地球的微生物帶到金星,是否也說明隕石可能把金星的生物帶到地球上呢?因此,探討這樣的一個問題基本上找不到什麼結果。
  • 地球之外是否存在生命?隕石中首次發現外星蛋白質
    隕石中蘊藏著揭開地球生命起源的奧秘,過去科學家從各種隕石中找到過有機物質、鑽石、糖等,現在,更首次在隕石中發現一種完整的、未知的蛋白質,科學家將其命名為Hemolithin,如果後續經過其他研究驗證,這將是有史以來第一個被確認來自外星的蛋白質。
  • 地球上存在生命是否一定意味著其它星球存在生命?
    而且,儘管外星生命形式可以具有任何形狀,但在外星環境中,類地球生命的基本化學和生物學似乎是可能的。地球上的生命主要以碳為基礎,並具有強大的氫和氧輔助混合物,這是宇宙中四種最常見的元素中的三種,第四種是氦。而且有機化學家已經知道含碳分子不是地球獨有的。
  • 地球生命來自太空?科學家有新發現
    Tanpopo的首席研究員Akihiko Yamagishi博士說,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是困擾人類的最大謎團。他說,科學家在這個問題上可能會有完全不同的觀點。「一些人認為生命在宇宙中非常罕見,只發生過一次,而另一些人認為生命可能發生在每一個合適的行星上。」Yamagishi說,要想支持生源說,生命存在的頻率肯定要比天文學家之前認為的要高得多。
  • 為什麼地球上不存在矽基生命?
    為了了解是否有其他生命存在,我們發射了幾艘星際無人探測器,探索浩瀚外太空中的其他地方。如果外星生命真的存在,它們會是怎樣的存在呢?從地球生命來看,我們都是碳基生命。然而,美國天文學家卡爾薩根把這種狹隘的觀點稱為「碳沙文主義」, 他認為我們不應該限制我們的想像力,做出外星生命會類似於地球生命的愚蠢假設。
  • 生命起源新線索:隕石中首次發現糖
    這項研究為太空核糖及糖向地球輸送提供了第一個直接證據。地外糖可能促成了早期地球上RNA的形成,從而導致生命在地球上出現。」  論文合著者、來自NASA的傑森·德沃金說:「在如此古老的物質中檢測到像核糖一樣脆弱的分子,令人驚奇。
  • 天文與太空:盤點外星生命可能存在的10個原因!
    反過來,這增加了生命存在於太空深處的機會。即使我們相信只有1%的這些行星擁有生命,它仍然是大量擁有生命的宇宙體。就像地球上的情況一樣,每個星球都有很多種形式的生命。那是很多外星人。當然,在提供堅定的證據之前,即使是外星生命的可能性也會受到一些人的貶低和貶低。
  • 天外飛石上攜帶生命,科學家:地球生命可能是從太空起源的
    地球生命的起源從未被真正地說明過,生命從哪裡開始的,雖然有些猜測,但是沒人說得清。但是一直存在著一種開放的可能性,生命,是從太空來的。天外飛石2019年4月23日,晚上九點多,馬西婭·坎波斯·穆尼奧斯在房間裡悠哉地看著電視,突然轟隆地一聲巨響,她哆嗦了一下,家裡的狗開始狂吠,似乎不好的事情發生了。
  • 地球生命起源於「左撇子」,可能與太空輻射有關!
    天然胺基酸是蛋白質的組成部分,它們幾乎都是左旋結構,或者說是「左撇子」,而那些構成RNA和DNA的天然糖,幾乎都是右旋結構,或者說是「右撇子」。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你用另一種形式的分子替換任何一個分子,整個系統就會崩潰。人們認為「手性」可能是生命出現的必要條件,但我們並不知道它最初是如何形成,以及為什麼會出現?
  • 地球生命起源於何處?從太空到地下,萬物皆奇蹟
    地球和其他星球的最大不同,就是存在生命。就像我們小時候經常會問「我從哪裡來?」,人類也一直尋找著生命起源之謎,可惜的是,沒有長輩會告訴人類「你從垃圾桶裡撿來的!」地球生命在30億年前開始出現,充滿智慧的人類,探索30億年前的巨大謎團。
  • 除了地球上,宇宙中還有生命存在嗎?
    生命是地球的專屬嗎?科學家說,在一個星球上發現生命的機率是萬分之一。地球就是那一顆幸運的行星,那麼除了地球,宇宙中還有生命存在嗎?我們在太空中有幾十億個星系,每一個星系都包含幾十億顆恆星,因此有幾十億顆行星。有人在做了所有的數學和統計之後,以萬分之一的機率計算,整個宇宙應該有大約4萬顆行星上有生命。
  • 5000張圖像覆蓋77個撞擊坑,日本科學家太空找「糖」有玄機
    據報導,龍宮小行星將會在2020年底返回地球大氣層,並帶回龍宮小行星的樣本,研究人員可以對這些樣本進行分析,從而找出龍宮小行星的形成時間以及方式。小行星上找「糖」最近一項新研究為隕石所含的生物成分增添了新名單,即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糖。該研究同時也證實小行星內存在化學反應,或將孕育出生命。
  • 生命進化史中RNA和DNA誰先發展?隕石中的糖揭地球生命起源
    糖是生命形成不可或缺的分子之一,但最原始的生命是由RNA主導還是DNA,科學家議論不休。最近,來自美國與日本的科學家首度從隕石中發現核糖、阿拉伯糖與木糖,其中核糖是RNA關鍵組分,說明古老隕石撞擊地球時很可能帶來必要成分,供RNA率先輔助地球生命形成。
  • 地球生命來自太空?科學家發現僅薄薄一層細菌就能在太空中存活三年
    Tanpopo的首席研究員Akihiko Yamagishi博士說,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是困擾人類的最大謎團。他說,科學家在這個問題上可能會有完全不同的觀點。「一些人認為生命在宇宙中非常罕見,只發生過一次,而另一些人認為生命可能發生在每一個合適的行星上。」Yamagishi說,要想支持生源說,生命存在的頻率肯定要比天文學家之前認為的要高得多。
  • 地球生命來自哪裡?空間站一項實驗或許告知:地球生命來自太空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雖然說進化論告訴我們地球生命的演化過程,但是卻對於地球生命的起源卻一直是個謎,或者存在巨大爭議,對於生命起源的爭議無非兩種,一種是本地起源說,另一種則是生源說。從字面意思很好理解,本地起源說就是指地球上的生命就是來自地球
  • 如果金星存在生命,可能是從地球偷渡過去的
    首先,在地球上,磷化氫來自人類工業生產和厭氧生物活動,無論哪一種來源,都與生命息息相關。因此磷化氫被認為是重要的生命信號。其次,磷化氫在地球和金星的大氣中都會被快速分解。金星大氣存在磷化氫,意味著必定存在某種持續輸出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