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當我離去時,願將愛留在人間!」昨天,在廣州舉行的國際標準器官捐獻及分流系統聯席會議上,印有上述宣言的我國首批器官捐獻卡正式亮相。據悉,捐獻卡將首先在深圳、武漢、廣州三地發行,屆時作為捐獻器官志願者的「身份證」。
昨天亮相的器官捐獻卡由深圳、廣州、武漢三地器官捐獻服務機構聯合頒發,全稱為「國際標準化器官捐獻卡」,與銀行卡一般大小,金色的卡片正面印有呈紅色心形彩帶的器官捐贈標誌及「愛心捐獻、傳遞生命」八個大字,反面則寫著「當我離去時,願將愛留在人間」醒目字樣,並印有深圳、武漢、廣州三地的器官、眼角膜捐獻諮詢熱線,以及捐獻人親筆填寫的姓名及聯繫方式、直系親屬姓名及聯繫方式。
記者從器官捐獻機構獲悉,自願無償捐獻器官幫助他人的人士常擔心意外發生後,負責搶救的醫院不清楚其捐獻意願,或者不能及時和家屬聯繫,因而無法實現捐獻。因此,如要成功實現志願者的捐獻心願,無論是搶救志願者的醫院,還是從事器官移植的醫生,必須常常和時間賽跑。
據介紹,這次由上述三個器官捐獻較為活躍的城市聯合製作這批國際標準化器官捐獻卡,主要是參照國外通行做法,提高捐獻效率,防止器官資源流失。捐獻人領卡後需要到器官捐獻網站註冊。萬一不幸發生意外,醫務人員可憑此卡在第一時間了解其捐獻意願,及時聯繫家屬和捐獻機構,幫助其完成愛心願望。
《廣州日報》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