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霖籤署器官捐獻卡,對於器官捐獻,你還有多少誤解?

2021-01-14 腦洞少年讀情感

其實對於一個人死亡之後將自己的器官捐獻的舉動,大家是不是都覺得是善舉,其實在前陣子的娛樂新聞裡面,我們是可以知道香港明星張智霖是向記者們透露到,自己是籤下了捐獻器官卡,這一舉動也是讓外界對他高度是讚揚,其實除了明星會有捐獻器官的意識,在我們的身邊的平常人也是會捐獻自己的器官的。

在黑龍江訥河的候圓圓,是一名堅守職責,而且十分負責任的預警,那麼在兩年前的時候候圓圓就檢查出了心梗症狀了,這兩年時間裡面,他還是堅守崗位,開始就在3月23日,候圓圓的突發疾病搶救無效,他的年紀也就停止在了39歲,在候圓圓在這之前也交代了自己的父親,在自己死後捐獻自己的全身器官,

其實看到這方面的新聞我們是十分揪心的,我們對候圓圓表示崇高的致敬,也是希望天堂上我沒有病魔了,我們也是可以看到候圓圓在臨走前對父親的交代也是讓我們十分的動容的,隨著器官的捐獻普及,有一些人都由心而生出一個想法就是自己死後就將器官捐出去,其實在我們國家因為沒有及時獲得器官移植而死亡的患者將近有30萬人,

幸運的獲得器官的患者只有一萬人,那麼大的缺口是讓我們應該思考的,其實在我們國家願意捐獻器官的人還是有的,在2018年的數據公布,我們是可以知道,中國公民去世之後器官捐獻的案例就有17085例了,是非常大的突破了,但是對於我們這個人口大國來說缺口還是大的,那麼為什麼大部分的人是不願意器官捐贈的呢?

那是因為我們的從小的觀念刻印在我們的腦海裡面,人死去就應該留著全屍,這可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話,當然捐獻器官還是需要本人的同意,在西方國家的捐獻率來看是非常大,我們與國外的捐獻率比還是有著一定的差距,那麼如果我們國家器官捐獻宣傳如果能在許多大中城市了裡面進行的話,在不就得將來我們國家的器官捐獻量應該是可以達到世界第一的,

很多人也是在擔心捐獻的器官會不會出現買賣的現象,答案是會的,器官捐獻都是無償的,是不涉及金錢的交易,對於這的擔心大家是可以消磨的,其實我們也是可以發現有一些捐獻者已經同意捐獻了,但是如果有一個親屬拒絕之後就每一天辦法進行捐獻,那麼如果是你,你會捐獻器官嗎?

小編有話說,在如今許多人的還是有著「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觀念,這種捐獻器官的敏感話題,不要說是捐,連想大部分人都是不敢想的,不敢捐的同時也是因為相關於人體器官的捐獻的制度規章還沒有完善,會害怕自己都是器官當作是有些機構的獲取利益的物品,這種不信任感也是讓許多不敢捐,無論怎麼樣捐獻器官是一件善舉,但是也是需要本人由於家人的同意之下才可以進行捐獻,也希望可以進行普及,讓那些病人們可以擁有希望。

相關焦點

  • 人體器官捐獻卡首亮廣州
    昨天,在廣州舉行的國際標準器官捐獻及分流系統聯席會議上,印有上述宣言的我國首批器官捐獻卡正式亮相。據悉,捐獻卡將首先在深圳、武漢、廣州三地發行,屆時作為捐獻器官志願者的「身份證」。  昨天亮相的器官捐獻卡由深圳、廣州、武漢三地器官捐獻服務機構聯合頒發,全稱為「國際標準化器官捐獻卡」,與銀行卡一般大小,金色的卡片正面印有呈紅色心形彩帶的器官捐贈標誌及「愛心捐獻、傳遞生命」八個大字,反面則寫著「當我離去時,願將愛留在人間」醒目字樣,並印有深圳、武漢、廣州三地的器官、眼角膜捐獻諮詢熱線以及捐獻人親筆填寫的姓名及聯繫方式、直系親屬姓名及聯繫方式。
  • 我國器官捐獻卡首度亮相
    昨天,在廣州舉行的國際標準器官捐獻及分流系統聯席會議上,印有上述宣言的我國首批器官捐獻卡正式亮相。據悉,捐獻卡將首先在深圳、武漢、廣州三地發行,屆時作為捐獻器官志願者的「身份證」。  昨天亮相的器官捐獻卡由深圳、廣州、武漢三地器官捐獻服務機構聯合頒發,全稱為「國際標準化器官捐獻卡」,與銀行卡一般大小,金色的卡片正面印有呈紅色心形彩帶的器官捐贈標誌及「愛心捐獻、傳遞生命」八個大字,反面則寫著「當我離去時,願將愛留在人間」醒目字樣,並印有深圳、武漢、廣州三地的器官、眼角膜捐獻諮詢熱線,以及捐獻人親筆填寫的姓名及聯繫方式、直系親屬姓名及聯繫方式。
  • 別讓器官捐獻卡在「後顧之憂」上
    新華社北京3月31日電 題:別讓器官捐獻卡在「後顧之憂」上新華社記者 羅爭光、崔靜重慶一個小生命僅僅存活了33個小時,腎臟卻挽救了一名女士;安徽7歲的「她」捐出器官,河北7歲的「他」重獲新生……一個個案例溫暖人心,但低器官捐獻率的現實卻表明,只有消除捐獻者諸多「後顧之憂」,才能挽救更多瀕危生命
  • 法國出臺「預先默認同意」器官捐獻制度 你怎麼看?
    瑞典根據瑞典器官捐獻法,願意捐獻器官的公民可在國家器官捐獻登記冊上登記,沒有登記但對器官捐獻態度積極的人可以隨身攜帶器官捐獻卡,如果死者生前沒有作出選擇,是否捐獻器官將由死者家屬決定。對於已經病危的患者,醫院專門配備從事器官捐獻的護士和醫生,對病人和家屬做工作。通過這一投入,高危病人同意捐獻器官的比率增加了30%。
  • 張智霖器官捐贈!普羅大眾的你我該何去何從?
    張智霖登記器官捐贈的新聞刷了大家的屏幕。很多人都在為他點讚,送他祝福。這的確是一件值得大力宣揚的好事,一件充滿正能量的事,值得歡呼鼓掌!那麼,作為普羅大眾的一員,我們在吃瓜之餘,是不是也應該想一想,你我該何去何從?
  • 只需十秒,你願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嗎
    正在進行登記的志願者  浙江在線10月1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鄭琪 通訊員 王家鈴 周素琴)拿出手機,只需要操作10秒鐘,就能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你願意這麼做嗎?  我們和三個年輕人聊了聊  你為什麼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  ●津生,男,34歲,金融業  「社會和醫學的進步,都需要每個個體的努力和付出」  我以前在邵逸夫做過一個小手術,看到醫生在朋友圈轉這個消息,就立即登記了。之前有過這樣的想法,但不知道哪裡可以登記。
  • 後續|殘疾人劉洋籤署器官捐獻登記表
    命運多舛的劉洋,父母相繼離世後孑然一身,在得到生活報青年志願者團隊幫扶後,決定離世後捐贈遺體、器官,回報好心人的幫助,將溫暖傳遞下去。21日,劉洋在眾多志願者的幫助下,來到黑龍江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籤署了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
  • 器官捐獻難 問題「卡」在哪兒?
    超七成市民「沒考慮過」捐獻器官  日前,在新區寶龍城市廣場,記者採訪了董先生,當被問到「如何看待器官捐獻」時,董先生一臉漠然,表示「從未想過」。連日來,記者隨機採訪了部分市民,對於「器官捐獻,您能否接受」這一話題,超七成市民表示「沒考慮過」。
  • 器官在哪③|西班牙捐獻率第一的經驗:不明確拒絕就等於同意
    來源:澎湃新聞 比利時和西班牙採取的政策則是「選擇退出」,你必須明確拒絕,否則就等於你同意死後捐獻器官。
  • 人們為何不願捐獻器官?
    一些參會者表示,即使他們的親屬被宣布腦死亡,但是他們也不會在他的心臟仍然跳動的時候捐獻器官。研究也顯示,人們越是不相信醫學人士,就越不可能去捐獻器官。這種不信任可能來自各人經歷,例如,紐約的一項研究表明,親屬在最後日子裡得到的護理不好的人,是不太可能同意器官捐獻的。這種不信任或者還源於對醫療組織如何對待登記在冊的器官捐獻者的誤解。
  • 19歲男孩籤署器官捐獻協議兩周便去世,死後他的器官救了7個人
    捐獻器官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因為誰都不想自己的身體缺失一部分,就算死也要完完整整地死去。但就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希望去世後能把器官捐獻出去救更多的人。就像我們今天要講到的這個男孩,因病去世後,通過器官捐獻救7個人。
  • 加拿大是否應該補償器官捐獻者?
    在發達國家中,加拿大登記在冊的器官捐獻者數量僅處於中遊水平。9月份發表的一篇研究文章指出了一種可能的方法————採用經濟補償的方式鼓勵器官捐獻。可惜有證據表明這種措施效果並不好。加拿大在器官捐獻領域表現平平,雖不是最差的,但也無法和其他很多國家相比。目前,加拿大人們通過利他主義的精神成為活體器官的捐獻者,並且在捐獻時不求回報。
  •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多年之後依然記得15歲男孩捐獻器官救了5...
    工作六年來,他已成功協調310餘例器官捐獻,自己也已籤署了器官捐獻志願書。今年是我國器官捐獻工作開展十周年。全國累計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已達251萬人,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3萬餘人。但據統計,每年因終末期器官衰竭而等待移植的患者約有30萬人,缺口依然很大。這讓劉源對這份工作的信念更加堅定。
  • 器官捐獻:讓生命在大愛中傳遞
    醫生解釋說:「你不寫放棄了沒辦法進行後面的覆核。這是它的程序。」但無論醫生如何解釋,王述成就是下不了筆,「我就是想萬一搶救過程中還有生機,我這個當父親的於心不忍。」
  • 器官捐獻志願在線登記:無年齡限制可反悔取消
    對於捐獻哪些人體器官和組織類別,都可依次選擇。同時,大家也有隨時修改或取消捐獻意願的權利。只有被授權的人體器官獲取組織以及具有專業資質的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才可以通過這一網站查詢信息,以了解公民身前是否表達過個人捐獻器官意願。
  • 龍巖最小器官捐獻志願者病情突然惡化離世 未能捐獻器官
    (海西晨報特派龍巖記者 廖燕妮)年僅6個月大的小樂樂在一個多月前因感冒發燒患上了化膿性腦炎及多種併發症,父親鍾先生和家屬為小樂樂籤署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表》,他也成為龍巖市最小的器官捐獻志願者(詳見《龍巖:六月大嬰兒病重 父母捐獻其器官
  • 如何進行器官捐獻?
    另外,器官捐獻又可分為活體捐贈與遺體捐贈。假如你是一個年滿18周歲,且身體健康的成年人,有一天你的父母或配偶需要器官移植,在等不到合適器官的情況下,還有一種辦法可以使他們延續生命。那便是活體捐贈,即通過自主報名,經過醫院檢查和有關部門公證後,將活人的某個器官取出來給另外一個人移植。
  •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網站開通 志願捐器官 網上可報名
    此前,在中國要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需要到各省器官捐獻管理部門填表註冊,完成報名登記後會獲得器官捐獻志願卡。  今後,公眾可通過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網站登記報名捐獻器官,還可修改或撤銷器官捐獻志願。網站登記信息以及各級紅十字會接收的紙質志願登記信息均將進入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登記管理系統資料庫。
  • 小夥去世家人捐其器官 帶你了解捐獻器官那些事
    姐姐曉佳說,醫生告知他們小弟已經腦死亡時,她想到了器官捐獻。家人反覆思量,還召集了家庭會議,最後一致同意捐獻。「我相信,以弟弟的性格,也會在這種情況下幫助別人。」曉佳寫了一封信與心愛的弟弟告別。  帶你了解捐獻器官那些事  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在人生走向盡頭時,把器官捐獻給瀕臨死亡、等待移植的病人,讓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續。
  • 推動130多起器官捐獻,用愛堅守生命「重生」,走進器官捐獻協調員的...
    見有人來,一位瘦瘦高高的小夥子站起來,「我叫米梓鑫,是一名器官捐獻協調員。」他貼心地解釋,「器官捐獻成功完成,經常要爭分奪秒,所以我們將器官捐獻辦公室設在急診搶救區,為的就是能第一時間發現潛在的器官捐獻者。」器官捐獻協調員,又被稱為生命的「接力人」。他們奔走在生死與悲歡離合間,為一些患者送去「新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