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霖器官捐贈!普羅大眾的你我該何去何從?

2020-12-02 百家號

張智霖登記器官捐贈的新聞刷了大家的屏幕。很多人都在為他點讚,送他祝福。這的確是一件值得大力宣揚的好事,一件充滿正能量的事,值得歡呼鼓掌!

那麼,作為普羅大眾的一員,我們在吃瓜之餘,是不是也應該想一想,你我該何去何從?

我們來看一組數字:截至2018年9月9日,我國公民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達614608人,實現捐獻19380例,捐獻器官54956個。這個數據不及美國同時期的5%。

在器官捐獻這條路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幸運的是,我們已經起步了,已經在跌跌撞撞的向前邁步走。

器官捐贈的困境

首先,器官捐獻,是指自然人生前自願表示在死亡後,其執行人將遺體的部分捐獻給醫學科學事業。或生前未表示是否捐獻意願的自然人死亡後,由其直系親屬將遺體的全部或部分捐獻給醫學科學事業的行為。

在我國,主要影響器官捐贈的是倫理觀念的影響。

眾所周知,傳統中國是個倫理社會,古代社會的一般道德準則是將死者入土為安。很多人對於捐出親屬或自己的遺體,感情上很難接受。同時,為了保護公民最基本的權利,國家規定,器官捐獻作為一種公民自願履行的善行,只許捐贈,不可買賣。完全是無償和公益的。最後,社會宣傳的缺失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中國人重自我,輕社會,私民、小民意識根深蒂固,社會責任感較差。在人們心目中,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對陌生他人的漠不關心的觀念根深蒂固。

這直接導致了器官捐獻在我國寸步難行,陷入了一個又一個的怪圈,只能原地踏步。

器官捐獻的希望和未來

歐美國家在器官捐獻上起步較早,多年的積累和調整,確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國。美國駕照的背面是器官捐獻書。在美國,成年人幾乎都有駕照。很多州規定,申請駕照時,必須同步登記是否作為器官志願者。如果選擇是,將會進入全美器官捐獻資料庫。駕照的背面也會做出相應的標註。

2018年8月5日,英國衛生部發聲明,英格蘭有望從2020年開始實施新的器官捐獻制度,把現行的「告知同意」制改為「默認同意」制。

歐美國家通過自願登記和立法保障了器官捐獻在合理合規中不斷發展,這非常值得我們深思。

我國器官捐獻也一直處於進步之中。

2014年4月2日,陳竺、華建敏、李金華等中國高級官員在北京協和醫院登記捐獻器官意願,以實際行動表達對器官捐獻事業的支持。這是很重要的一步,也代表了官方的做法和態度。

2015年起中國器官移植將全面停止死囚器官捐獻。這是實質性的進步。也杜絕了器官交易,是具有時代意義的進步。從此之後,西方世界對於中國的器官捐贈的制度從批評逐漸轉為認同,為後續的交流奠定了基礎。

2014年6月6日,年僅11歲的深圳小學生梁耀藝身患腦瘤,臨走前他決定捐出腎臟和肝臟。這是平民的進步,更是一件值得所有人肅然起敬的事。為他鼓掌,更為他的父母鼓掌。這樣高尚的靈魂一定會在天堂裡微笑。

截至2018年10月,我國公民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達6.6萬人。這個數字正在不斷增加。

大道無情,人間有愛。相信中國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

相關焦點

  • 張智霖籤署器官捐獻卡,對於器官捐獻,你還有多少誤解?
    其實對於一個人死亡之後將自己的器官捐獻的舉動,大家是不是都覺得是善舉,其實在前陣子的娛樂新聞裡面,我們是可以知道香港明星張智霖是向記者們透露到,自己是籤下了捐獻器官卡,這一舉動也是讓外界對他高度是讚揚,其實除了明星會有捐獻器官的意識,在我們的身邊的平常人也是會捐獻自己的器官的。
  • 觀察|門票與捐贈,超級博物館何去何從
    澎湃新聞特此刊發湖北美術學院副教授左奇志所撰一文,以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為例,探討超級博物館的門票與捐贈問題,談及博物館未來究竟該何去何從。一、為何重啟強制性門票?由於博物館的財年的計算方法是從頭年7月1日到次年6月30日,所以目前的門票收入只包括18年3月份強制性門票開始收取後的三個月(3-6月),因此全年門票收入情況還不明了。
  • 17歲少年欲輕生,報警說出「遺願」:我死後能捐贈器官嗎?
    我現在要跳樓,我死後能捐贈器官嘛?」9月16日下午15時30分許,杭州錢塘新區聞潮派出所接到一名男子打來的電話,聽起來音色十分稚嫩。電話另一頭,接警員耐心地勸說男子,「你是遇到什麼困難了嗎?說出來或許我們能幫你解決。」「你們幫不了我的……」男子的回覆充滿了絕望。「小夥子你連困難都沒有告訴我,我怎麼知道能不能幫到你呢。」「算了…那掛了吧。」
  • 33歲生日那天,我做了這樣一個決定——捐贈自己的人體器官
    如今,2020年11月26日,又用來了我一年一度的生日,但今年和我妻子商議之後,做出了一個常人難以理解的決定。那就是決定進行人體器官的捐贈。其實,心裡隱隱約約有這個想法,還是看到豐縣身殘志堅的李祥寧的事跡後產生的。只不過,當時只是埋在心底。而我真正做出這樣的決定,還是和妻子去探望她的姨夫之後才有的。
  • 《蝕日風暴》豆瓣評分高嗎 張智霖薛凱琪單挑黑惡集團
    集結張智霖、薛凱琪、王陽明和港劇黃金配角陣容,自開播起就引發觀眾滿滿期待。隨著撲朔迷離劇情和複雜人物線的展開,該劇的「爽劇」優勢日益凸顯。觀眾的關注始於陣容,陷於劇情,一入「深坑」不能自已。截止發稿前,《蝕日風暴》總播放量突破十億,豆瓣評分7.6。話題方面,終極boss身份、CP線如何發展、兄弟之間何去何從等引起廣泛討論。
  • 日本「周星馳」:逼龜梨和也住兇宅,獻血獻骨髓,決定捐贈遺體
    比如:「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擺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假如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的話,我願意對她說,我愛你!假如非要給這份愛情加上一個期限的話,我希望是一萬年!」「喜劇之王」周星馳,曾默默做過一件大好事:向癌症中心捐獻骨髓,成為可查的第一個為陌生人無償捐獻骨髓的華人明星!
  • 用經濟補償鼓勵活體器官捐贈,這事可行嗎?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2013年,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實施了補償活體器官捐贈者的試行策略,以鼓勵澳洲民眾參與活體器官捐贈,該試行策略為期2年。
  • 專家提出活體器官移植和捐贈原則
    專家提出活體器官移植和捐贈原則】【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中新社麗江九月三日電(記者曾利明)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同濟醫院器官移植研究所袁勁
  • 瑞士推出器官捐贈網絡登記系統 已有百名患者受益
    ,該基金會推出的人體器官捐網上登記系統已有數百名患者受益。該系統從現在開始,將接受已故人員親屬或法律委託人對器官捐贈的最後法律確認。  據報導,根據醫療機構的統計數據,目前在瑞士醫院重症監護病房的彌留患者中,大約50%的人不會向親屬說明過世後是否願意捐贈器官,只有5%的重症患者生前會隨身帶著器官捐贈卡。對此,醫療機構表示,由於60%的重症患者去世後,親屬無法確認患者生前曾有過捐贈意願,最終患者的捐贈意願因無法得到法律確認,醫療機構只好放棄。
  • 女子去世後捐贈器官 傳染癌症給受贈者致3人死亡
    她去世後捐贈器官,傳染癌症給受贈者致3人死亡  器官移植過程中傳播感染疾病,這似乎不難理解。因為器官移植而被傳染上癌症倒還是萬中有一的少見。《美國移植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上最近發布的一篇文章講述了這樣一起「極為罕見」的案例。
  • BRCA基因突變是否要切除器官?女性家族性腫瘤患者該何去何從?
    對高危人群進行遺傳信息採集,如果發現有遺傳學背景,比如BRCA1突變,BRCA2突變,建議患者做預防性的器官切除,患者患卵巢癌的風險能夠降低80%左右。劉紅教授:2013年,好萊塢明星安吉麗娜·朱莉掀起了乳房預防性切除的風波,在社會上引起了轟動。安吉麗娜·朱莉攜帶BRCA突變基因,患癌風險較高,因此進行了雙側乳腺、雙側卵巢的切除。
  • 學佛臨終能否捐贈器官?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問:臨終能否捐贈器官 慧律法師答:所謂「菩薩一切悉舍」,吾人臨終是否可將色身各器官捐贈病厄之人,或留作醫界實驗?據印光大師所言:「念佛之人,若已證道,則臨命終時,任彼刀割香塗,了無動念之事,則無所謂為損益也。若只有修持之力,未能到業盡情空地位,則臨終得人助念,即可決定往生。
  • 日本腦死亡兒童器官捐贈人數上升
    北青網訊 日本同意腦死亡兒童器官捐獻的家庭數量正在增加。截至8月25日,今年日本18歲以下的兒童捐贈者總數為13人,遠遠超過2018年全年的7人,首次達到10人以上。專家表示,這一增長部分原因是越來越多的監護人和兒科醫生允許並鼓勵腦死亡兒童進行器官移植。在日本,15歲及以上的青少年在1997年被允許成為器官捐獻者。從2010年起,15歲以下的兒童也可以捐贈。根據日本移植學會和其他來源的數據,2016年之前,18歲以下的兒童捐獻者每年只有4人或更少,2017年增加到6人,2018年增加到7人。
  • 叉車人,你的明天該何去何從?
    叉車人,你的明天該何去何從?2017-02-10 | 發布者:李芳芳 | 來自工程機械在線   不為外界所了解的叉車司機、個體叉車小老闆這些一線基層的叉車人,真實的生存現狀是如何的呢?   過去的一年,你的日子好過嗎?
  • 器官捐獻 總有人在說「我願意」!
    器官捐獻 總有人在說「我願意」!器官捐贈是當一個人被診斷腦死亡,只能依靠呼吸機和藥物維持生命體徵時,基於個人生前的意願且家屬的同意,以無償捐贈的方式,把自己的器官捐贈給瀕臨死亡、等待移植的病人,讓他們的生命得以延續或者捐贈給醫學院校用於醫學教學。
  • 長江日報:器官管理 捐贈可補償 交易須提防
    日前,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表示,中國正在創建符合中國國情的器官捐獻和移植體系,器官捐獻體系將考慮納入一定的刺激機制,給予一定的人道救助經濟補償。這一機制將主要由紅十字會部門運作,衛生部門、醫院、醫生都不參與其中。   器官捐獻補償問題並不是生命倫理學裡的新議題。
  • 蒙面唱將2地球套路深我想回火星是誰 靚仔張智霖來了
    《蒙面唱將》第一季挖掘了不少歌手,第二季自然精彩程度升級,首期節目就迎來特色嘉賓,他說著地球套路深我想回火星亮相,然後選擇演唱陳小春的《算你狠》驚豔在場觀眾。地球套路深我想回火星是誰?且讓我們慢慢看。
  • 腦死亡後捐贈器官,歌手好友悼念
    京東浩被確診為腦死亡,捐贈器官後離開了人世。 韓國歌手模世(音)7日通過自己的instagram表示:"京東浩先生今天被確診腦死亡。"
  • 人體器官捐贈要求「雙盲」?捐贈者和受捐者為何不能見面
    我國《人體器官移植條例》明確規定,從事人體器官移植的醫務人員洩露人體器官捐獻人、接收人或者申請人體器官移植手術患者個人資料的,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予以處罰。器官捐獻對於我們來說並不是什麼罕見的事兒,其實就是在生前自願表示,在死亡之後,或者其直系的親屬在其死亡之後,可以將遺體的部分器官捐贈給他人,有很多人或者親屬在捐贈器官的時候,很想看看自己所見的人到底是什麼樣子,但是我國法律規定,捐贈器官應當遵循「雙盲」的原則,避免捐獻者和受捐人的直接接觸。
  • 捐贈器官:患者必須符合哪些標準,才可以捐獻遺體?
    如何確定患者已經死亡,應該根據醫學方面規定的診斷標準,以確定患者確係死亡以後,由專業的人員對患者的器官進行切取,並在患者自願捐獻的基礎上,對遺體或器官給予所需人群或機構,以供他們延續生命或用於科學研究等。但是,患者如果在事先沒有指定享受捐贈的人之前,近親屬在接受其他人捐獻的器官移植時享有優先權,並接受死者的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