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齊聚聊人機互動(HMI)在智能汽車領域的應用

2020-12-06 中國觸控螢幕網

大佬齊聚聊人機互動(HMI)在智能汽車領域的應用

作者:51Touch時間:2018-01-15 來源:未知

    北京時間01月15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HMI沙龍:智能汽車時代,暢聊互動設計體驗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hmi/news/dynamic/201801/15-49417.html

【編者按】大洋彼岸火熱舉行的CES,揭開了未來產品黑科技的神秘面紗,在這場科技狂歡的盛會上,汽車人工智慧、無人駕駛、感測技術等無一不在傳遞著智能汽車騰飛的信號。隨著智能汽車的深入發展,互動設計的重要性日趨明顯。為此汽車財經聯合上海汽研、同濟大學,創辦了一系列「智能汽車交互體驗設計沙龍+論壇」活動。

(汽車財經總編譚大慧主持)

2018年1月9日,由汽車財經、上海汽研主辦、同濟大學汽車學院、同濟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支持、上海軒致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智能汽車交互體驗設計沙龍」在上海機動車檢測認證技術研究中心舉行。此次沙龍還特別邀請了來自上汽集團、奇點汽車、馭勢科技、環球車享等企業的專業嘉賓分享觀點。同時吸引了百餘名互動設計、體驗設計領域從業者參加與討論。

(上海汽研副總經理朱曉明開場)

此次沙龍不僅對人機互動(簡稱HMI)的標準、發展趨勢、用戶體驗等方面展開交流,探討新產品的市場前景、創新技術,更是為4月20日 「智能汽車交互體驗設計(國際)論壇」提供了更多方向與思路,為企業產品體驗與創新、互動設計的實戰能力和產業規劃提供前沿理念與創新思維。以下是嘉賓部分觀點呈現:

(嘉定區科委彭軍科長寄語:平臺融入更多勢力,突破新技術)

HMI作用與關鍵所在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朱西產:人機共駕-HMI助力ADAS產業化

駕駛員與ADAS輔助系統如何共處?HMI又充當怎樣的作用?朱西產教授認為,建立自然駕駛資料庫,了解駕駛員的駕駛機理至關重要。他目前正通過自然駕駛搜集數據,找出駕駛員與駕駛輔助系統間的衝突。HMI的作用是讓兩個「駕駛員」有效溝通,解決差異衝突,助力ADAS產業化。

同濟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由芳: 汽車模擬器系統HMI設計

為了更好的服務智能網聯汽車系統,由芳教授成立了汽車模擬器。在互動設計方面,延續用戶體驗基本的思維——人、車以及環境,從本身的互動設計、信息設施、視覺以及人的行為、心理、社會習慣等三大維度考慮。

如何提升HMI用戶體驗?

上汽乘用車整車系統HMI集成專家張子良:多屏化趨勢,光學幹擾研究提升用戶體驗

隨著娛樂屏幕往副駕駛或後排方向發展,互動設計HMD、WHMD、AIHMD更多應用等趨勢,汽車出現多屏化現象,多屏交互過程中光學幹擾直接影響用戶體驗。上汽乘用車光路分析、後期人眼實景仿真,找出光幹擾原因,從屏幕材質的替換、儀表顯示優化、HUD布局設計等方面減少光學幹擾。

馭勢科技首席用戶體驗官周峰:無人駕駛互動設計原則,個性化、共享性、時間釋放、無歧視化

馭勢科技作為無人駕駛領域解決方案的公司,對無人駕駛的理解是從三方面進行——智能、移動和空間。在互動設計方面堅持人性化,通過AI去提供更人性化的硬體配置;共享性,通過共享降低成本;時間上的釋放和無歧視化,提升用戶體驗。

奇點汽車聯合創始人杜寶南:以用戶體驗切入 設計與決策

杜寶南認為無論是汽車模擬器還是測反光模型成本投入大,作為初創企業奇點汽車更多的是從用戶體驗的角度切入設計、決策,同時車內材質、空間到AR、MR配置等各方面細節提升用戶體驗。

環球車享規劃部需求分析高級主管楊大為:注重車、充電樁、車位整體交互,提升用戶感受

對於分時租賃來還說,楊大為看重的不僅僅是人與車的交互,更多應是車與充電樁、車位的整體交互,提升用戶使用感受。EVCRAD從用戶用車場景、目的,挖掘背後的痛點,儘可能滿足用戶安全、舒適、智能的要求。同時和上汽、蔚來合作,希望在未來,把自動泊車、自動充電這些場景結合起來,實現無人駕駛應用的第一個商業化的場景。

HMI標準體系建立狀態

上海汽研技術支持部總監於峰:歐洲人機互動標準借鑑

在歐洲,HMI沒有強制的標準規定,但製造商會遵循行業的規範去設計整合,減少駕駛員分心。歐洲有ESOP標準,隨著自動駕駛等級的提升,駕駛員可以操作的內容有顯著的變化。於峰希望通過歐洲標準制定的情況給我們提供借鑑意義。上海汽研與作為第三方的檢測,參與了很多標準的制定和研究的規定,包括了國家ADAS標準起草小組;在上海市新能源地標委的基礎上成立的智能網聯汽車的標準工作組;還有產業聯盟的標準等。

沙龍在參會人員與嘉賓的熱烈交流與互動中還是落下了帷幕。不過,4月20日「智能汽車交互體驗設計(國際)論壇」即將召開,眾多重量級產業鏈企業、主機廠、智能網聯設備廠商、HMI人機互動技術公司、研究單位、行業精英將再次齊聚一堂,共話中國智能網聯汽車之未來,思辨無盡新可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觸控螢幕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控螢幕材料、觸控螢幕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控螢幕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裡查看詳細步驟

相關焦點

  • 汽車人機互動設計,業內人士是怎麼看的?
    前幾天,車轍君參加了一場由汽車財經網與同濟大學"創業谷"舉辦的首屆"中國汽車互動設計(國際)論壇",非常有幸聽到了來自全球各領域專業人士對汽車互動設計在行業發展應用的看法,也大概了解到了現階段汽車互動設計的一個概況,借著這個機會,願結合自己對汽車互動設計對智能汽車影響的一點看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 寶沃黃超俊:智能座艙人機互動參數化設計研究
    12月1日-2日,由蓋世汽車主辦的「2020第二屆車聯網與智能座艙大會」隆重召開。本次會議主要圍繞車聯網、座艙域控制器、車載作業系統OS、OTA、座艙顯示等車聯網及智能座艙領域熱門話題展開探討,共謀產業未來發展之路。
  • 「觸摸」未來:人機互動HMI為我們搭建通向新時代的橋梁
    而作為機器與人類之間「溝通」的橋梁,人機互動HMI在當下所扮演的角色正變得日益複雜起來。隨著智能化技術逐漸滲透到各行各業,大到社會層面的工業生產、醫療衛生,小到個人層面的工作生活、交通出行,處處我們都不難發現人機互動的影子。
  • 看看智能人機互動前沿論壇怎麼說
    10月24日下午,CNCC的重要活動之一「智能人機互動前沿論壇」專題論壇在北京新世紀日航飯店舉辦。人機互動和人工智慧是兩個相互促進的研究領域。前者強調用機器取代人,後者強調增強人的能力。近年來,人工智慧方法在人機互動中得到了很多應用,人工智慧在落地應用過程中碰到的問題又可以由人機互動來解決。
  • 中國電子學會智能人機互動專家委員會成立
    北京商報訊(記者 姚倩)9月6日,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2020智能科技與產業發展論壇」上,中國電子學會智能人機互動專家委員會成立。據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張峰介紹,近年來,由中國電子學會主辦的「BCI腦控機器人大賽」和「共融機器人挑戰賽」作為世界機器人大賽的科研類賽事通過競賽活動推動了腦機接口和共融機器人等高精尖技術的創新發展和成果落地,並逐步積累和匯聚了來自軍科、清華、上交、西交、浙大、哈工大、華科、沈自所、航天科工集團、兵工集團等多個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的相關領域專家資源。
  • 從「微軟小娜」看PC端的智能人機互動
    日前,微軟發布了一款智能人機互動軟體「微軟小娜」,作為全球首款個人智能助理,「她」可實現「幫助用戶進行日常安排、回答問題」等常規功能,並且能夠通過「記錄」、「學習」,來實現「人機互動」。然而這項功能還僅停留在windows手機端,PC端還未正式開放。日前,百度推出了一款「桌面百度」應用,結合了百度強勢的搜索功能,配合服務,開啟了PC端「人機互動」的新的一頁。
  • 智能表面、傳感器和汽車HMI的未來
    汽車工業正被迫重新考慮他們的人機界面(「HMI」),以滿足消費者對不斷增長的內容和實用性的需求,同時重新設計一個光滑的、極簡主義的設計,既美觀又安全。輸入NextInputNextInput, Inc.是基於ems的傳感領域的領導者,憑藉其顛覆性力量傳感解決方案迅速吸引了汽車行業的關注。工業設計師不再被迫做出妥協或權衡取捨。
  • 人機互動系統現階段的發展狀況以及未來發展方向
    新一代界面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區分智能方式,界面和用戶交互。智能的人機互動設計界面通過某種智能感知響應用戶。一個示例是使說話者使用自然語言與用戶和設備進行通信。視覺上清楚地跟隨用戶並做出相應響應。自適應人機互動可以是使用GUI出售各種產品的網站。
  • 出門問問&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共建語言智能與人機互動聯合實驗室
    機器之心原創作者:高靜宜3 月 29 日,「語音智能與人機互動聯合實驗室」在北京成立,該實驗室由中國人工智慧公司出門問問與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自然語言處理與機器翻譯研究團隊聯合建立,將專注於自然語言理解、多輪對話管理、問答系統、機器翻譯等人機語音交互核心技術研發領域
  • Vision BMW i Interaction EASE自動駕駛人機互動概念座艙全球首發
    Vision BMW i Interaction EASE自動駕駛人機互動概念座艙將先進的科技與驚豔的設計相結合,在個人與汽車之間創造了一種感性化,甚至可以說是人性化的聯繫。」在寶馬看來,人與車輛的交互應該簡單、直觀,並且在未來具有人性化特徵。
  • 滑鼠、鍵盤退場,智能硬體掀起交互革命-虎嗅網
    典型的智能硬體領域有可穿戴、智能電視、智能家電、智能家居、車聯網、智慧醫療、酷玩設備、物聯網行業應用、機器人、無人機……摩爾定律依然在發揮作用,晶片和傳感器還在變小,電池密度在變大,對應的能力卻在增長。這使得智能設備可以不受限於體積,越來越小。同時,可以發現手機、平板、可穿戴設備在不斷變輕。每一代新產品都會標榜自己重量變輕了。
  • 荔枝寶寶APP正式上線,主推3D多維虛擬實境和人機智能交互
    荔枝寶寶APP正式上線,主推3D多維虛擬實境和人機智能交互   速途教育1月12日消息 (報導/彭盼盼)1月12日,荔枝寶寶「3D多維虛擬實境胎寶寶人機智能交互系統
  • 前Polycom首席工程師馮津偉入職阿里,專注下一代人機自然交互
    阿里巴巴iDST智能語音交互團隊研究員馮津偉11月30日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前Polycom(寶利通)聲學設計和信號處理首席工程師(Principal Engineer)馮津偉入職人工智慧核心團隊iDST,擔任智能語音交互團隊研究員,將負責語音交互設備端的聲學設計和信號處理研究工作。
  • 人機界面HMI的8大知識點匯總
    一、HMI簡介   HMI是HumanMachineInterface的縮寫,「人機接口」,也叫人機界面。人機界面(又稱用戶界面或使用者界面)是系統和用戶之間進行交互和信息交換的媒介,它實現信息的內部形式與人類可以接受形式之間的轉換。凡參與人機信息交流的領域都存在著人機界面。
  • 腦陸科技:中國腦機交互領域的踐行者,用腦科學引領下一代人機互動...
    中國腦計劃制定為15年計劃(2016-2030),分為兩個方向:以探索大腦秘密、攻克大腦疾病為導向的腦科學研究和以建立和發展人工智慧技術為導向的類腦研究。目標是在未來十五年內,在腦科學、腦疾病早期診斷與幹預、類腦智能器件三個前沿領域獲得國際領先成果。順應國家政策方針,積極響應「十三五」規劃重大項目,腦陸科技於2018年應運而生。
  • 增強智能與人工智慧趨向融合,人機協同新時代正在到來
    在很多產品、項目與解決方案中,在人工智慧與增強智能應用上甚至沒有區別。譬如增強智能的主要目標是增強人機互動能力以提升人機協同效率,但人工智慧企業同樣也在大量研究人機互動來為客戶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以自動駕駛而言,5級分類(中國為6級)中L5級就是汽車自主駕駛的終極目標,顯然L1級-L4級都屬於增強智能階段。增強智能下的自動駕駛,核心目標仍舊是人,考慮的是如何用智能技術增強人對汽車的操控能力。
  • 瑞立視2020新品發布,完成「全息3D智能立體交互系統」全品類布局
    較之瑞立視最廣為人知的「大空間VR多人交互系統」,「全息3D智能立體交互系統」有著輕量化、快速應用的優勢。3DHOLO全息3D智能交互數字虛擬沙盤 許秋子認為,RTS-3DHOLO全息3D智能交互數字虛擬沙盤有著非常獨特的應用優勢。
  • 關於智慧機器人應用的十大領域
    打開APP 關於智慧機器人應用的十大領域 發表於 2019-11-23 12:05:49 隨著「工業4.0」和「中國製造2025
  • 尋覓有「頭腦」的移動出行夥伴——首屆中國智能汽車「地平線杯...
    12月28日,由汽車評價研究院主辦的首屆中國智能汽車「地平線杯」年度車型評選發布會在北京舉辦。來自行業內數十位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媒體嘉賓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了汽車行業新生力量——智能汽車的迭代與成長。
  • 未來的智能形式:人機融合智能
    人還是那些人,物還是那些物,如何高效、可靠、舒適地把大家的力量形成方向一致的合力已然擺在了我國下一階段科技快速發展的面前,這也是新型人機關係急需解決的新問題、新考驗。當前,我國的新基建7個領域分別是:5G、特高壓、城際高鐵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