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陸科技:中國腦機交互領域的踐行者,用腦科學引領下一代人機互動...

2020-11-30 創業邦

伴隨全球腦科學研究計劃實施開始,中國腦計劃也一直在醞釀中,於2016年3月發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將「腦科學與類腦研究」列為「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中國腦計劃制定為15年計劃(2016-2030),分為兩個方向:以探索大腦秘密、攻克大腦疾病為導向的腦科學研究和以建立和發展人工智慧技術為導向的類腦研究。目標是在未來十五年內,在腦科學、腦疾病早期診斷與幹預、類腦智能器件三個前沿領域獲得國際領先成果。

順應國家政策方針,積極響應「十三五」規劃重大項目,腦陸科技於2018年應運而生。相比之下,國外腦科學計劃從未停下腳步,2019年底,Facebook以十億美金收購腦機接口公司ctrl-labs;埃隆·馬斯克布局腦機接口多年,去年其旗下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推出了第一代產品;Apple宣布推出頭戴下一代智能設備。故而,腦陸科技的成立又一次推進了國內腦科學研究的進程。談及創業初衷,腦陸科技創始人兼CEO王曉岸表示,於2014年在美國波士頓留學期間,與現任腦陸科技聯合創始人盧樹強博士相識,接觸到腦機接口行業,在創業之初,王曉岸認為未來在10-15年後會出現新一代的交互方式,用意念控制機器、腦控開關都將會成為現實。另一方面,在大健康領域,對腦健康的關注度也愈發重視起來,腦健康篩查+AI、用腦科學提高人類幸福感也是大勢所趨。

本文文章插圖來源於腦陸科技,經授權使用。

特別是近幾年腦機行業處於快速成長階段,市場規模短期看將快速觸及千億級門檻,伴隨著數位化進程,長期行業規模有望在萬億之上。

腦陸科技與十餘家三甲醫院合作發現,在現行時代群眾還未對腦健康以及精神健康加以關注,例如抑鬱症、焦慮症、失眠、老年痴呆都屬於腦健康疾病,臨床診斷方法仍然集中於主觀的量表方式,準確率較弱。王曉岸表示,多次與腦與精神健康疾病醫生主任們交流,專家們認為基於人工智慧的腦數據篩查判別是更準確的一種方案,故而採用EEG腦信號和fMRI等技術識別來彌補量表。腦機交互突破性技術型與其他行業創業還有所不同,在現行階段腦陸科技除了提升該領域的產品和技術外,還提高了其他各行業對腦機交互的理解,幫客戶挖掘行業痛點。在市場推廣層面,腦陸科技從為各個行業的頭部企業提供方案以及實際產品開始。

本文文章插圖來源於腦陸科技,經授權使用。

目前腦陸科技生產的BrainUp可穿戴腦機設備美觀便攜,同時達到極高精度可實時監測腦信號,並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提供精神健康篩查、大腦訓練、助眠、腦控等各類有趣實用的應用場景。此次腦陸科技在美國CES發布了消費級產品「KANG」,引發海內外媒體關注和好評。探其產品原理,王曉岸介紹道,由於腦波活動模式與外界交互頻率相關,從而通過不同腦波頻率可以引導腦波進入睡眠或冥想狀態。在實際生活中,出現大部分群眾睡眠質量差,其有兩大表現,一是入睡困難;二是難以進入深睡狀態。「KANG」很好的解決了這兩大問題,由於個體差異,腦機助眠根據不同用戶當下的腦波識別赫茲頻率,人工智慧算法生成腦電波引導,誘導腦波頻率繼續降低,幫助用戶從淺睡進入到深度睡眠狀態。

目前,團隊規模已達60餘人,其中研發人員佔據80%以上,研究院成員均來自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劍橋、清華、中科院、浙大等知名高校,專業覆蓋認知神經學、腦科學、數據科學等,腦陸科技籤約顧問涵蓋金融、娛樂、健康、網際網路、消費電子等領域行業領導者及中國腦科學學科帶頭人。

談及盈利模式,王曉岸表示,腦陸科技採用硬體+算法服務,目前收入可觀。腦陸科技已獲中關村復樸資本、清吾資本等資本和企業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也落戶寧海、杭州和珠海高新產業園。下一輪融資在計劃中,資金將用於市場拓展、團隊擴充。腦陸科技將繼續作為中國腦機領域踐行者,用腦科學提高人類幸福感,引領下一代人機互動模式。

本文文章頭圖來源於腦陸科技,經授權使用。本文為創業邦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創業邦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繫

editor@cyzone.cn。

相關焦點

  • 中國電子學會智能人機互動專家委員會成立
    北京商報訊(記者 姚倩)9月6日,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2020智能科技與產業發展論壇」上,中國電子學會智能人機互動專家委員會成立。據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張峰介紹,近年來,由中國電子學會主辦的「BCI腦控機器人大賽」和「共融機器人挑戰賽」作為世界機器人大賽的科研類賽事通過競賽活動推動了腦機接口和共融機器人等高精尖技術的創新發展和成果落地,並逐步積累和匯聚了來自軍科、清華、上交、西交、浙大、哈工大、華科、沈自所、航天科工集團、兵工集團等多個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的相關領域專家資源。
  • 腦陸科技:語音,圖像,意念,機器學習的下一個決勝賽道!
    B、C端市場齊頭並進,打造腦科學生態體系對於當前國內腦機接口賽道的情況,王曉岸說到,目前從事這一業務方向的創企很少,做得好的更是稀少。「這個行業具備高門檻,不僅需要腦科學方面的人,還需要包括硬體、信號處理、嵌入式算法、腦電數據處理、供應鏈、產品設計等方面的人,非常考驗團隊的綜合實力。」
  • 探索前沿腦科學 盛趣遊戲布局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前沿領域
    近年來,腦科學、腦機接口和融合智能等前沿科學已成為多國未來發展的重點,人工智慧是引領下一代戰略性技術和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8月20日,浙江大學與盛趣遊戲共建的「傳奇創新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 馬斯克靠三隻小豬掀起新一輪腦機狂潮,微積分寫入人類大腦不是夢
    其實,不僅是Elon Musk,在美國矽谷,在中國高校內,對腦機的研究已由來已久,一系列創業公司也相繼湧現,腦機互聯已被認為可能完全顛覆鍵盤滑鼠的模式,成為下一代人機互動方式。Elon Musk在三隻小豬身上實驗成功在此次發布會上,Neuralink推出了最新的可穿戴設備LINK V0.9。
  • 腦控萬物,BrainCo發布腦機接口人類智能作業系統BrainOS
    進入21世紀,計算機行業的迅速發展,用戶對於人機互動更高效率的追求,使得針對腦機接口的研究再次被提上議程。在手機成為人機互動的主渠道實現的這十年間,腦機接口的顛覆性更是引起了全球性的重視,許多科研團隊、網際網路巨頭都已在這一領域投入大量的資源。「腦機接口」看似科幻,但其實並不遙遠。
  • 腦控萬物 BrainCo發布腦機接口人類智能作業系統BrainOS
    進入21世紀,計算機行業的迅速發展,用戶對於人機互動更高效率的追求,使得針對腦機接口的研究再次被提上議程。在手機成為人機互動的主渠道實現的這十年間,腦機接口的顛覆性更是引起了全球性的重視,許多科研團隊、網際網路巨頭都已在這一領域投入大量的資源。「腦機接口」看似科幻,但其實並不遙遠。目前,受關注度最高的技術概念,是特斯拉創始人埃隆?
  • 動態 我國將啟動首次太空腦—機交互實驗
    隨著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天宮二號的成功發射,由天津大學神經工程團隊負責設計研發的在軌腦-機交互及腦力負荷、視功能等神經工效測試系統也一同進入太空,將開啟首次太空腦-機交互實驗。「腦-機交互將是未來人-機通信交互的最高形態。」
  • 河北日報:腦機接口,開啟「終極交互」
    這項新突破讓研究者們振奮:將實現「終極交互」的腦機接口,不僅會改寫生命定義,更將重塑生命體驗。     1 「翻譯」腦電波     過去的數十年裡,計算機科學和腦科學研究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巨大進展。
  • 汽車人機互動設計,業內人士是怎麼看的?
    前幾天,車轍君參加了一場由汽車財經網與同濟大學"創業谷"舉辦的首屆"中國汽車互動設計(國際)論壇",非常有幸聽到了來自全球各領域專業人士對汽車互動設計在行業發展應用的看法,也大概了解到了現階段汽車互動設計的一個概況,借著這個機會,願結合自己對汽車互動設計對智能汽車影響的一點看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 天宮二號,中國領先歐美的一次太空 「 腦-機交互實驗 」
    全國兩會上公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將深空探測及空間飛行器在軌服務與維護系統作為「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六大重大科技項目之一。中國不是最早進入宇宙空間的,換一個角度理解,反而有後發優勢。近年來,信息技術、新能源、自動化和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將綜合體現在中國空間站上。▲ 中國的空間站基於當代最新技術成果設計建造,信息化程度更高、能力更強。
  • 聽國內外最新科技進展:腦機接口、光子晶片、太陽系|書展9
    ;2012年,巴西世界盃開幕式,一位截肢殘疾者用腦機接口的外骨骼開出一球……在動物身上試驗並開啟的腦機接口技術近年來踏上了高速發展的道路,並被譽為「人工智慧的下一代技術」。猴子用大腦操控機械手臂進食「人機互動是實現腦與外部設備之間直接交互的系統,腦機接口則是人機互動系統的核心,也是各國腦科學前沿基礎研究和重要應用突破的必爭之地。」
  • 大佬齊聚聊人機互動(HMI)在智能汽車領域的應用
    大佬齊聚聊人機互動(HMI)在智能汽車領域的應用 作者:51Touch時間:2018-01-15 來源:未知     北京時間01月15日消息
  • 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成立 主攻類腦計算與腦機智能等
    研究腦認知、意識與智能等本質與規律的腦科學,被稱為人類理解自然和人類本身的「終極疆域」。隨著腦成像、生物傳感、人機互動以及大數據等新技術不斷湧現,腦科學已成為多學科交叉的重要前沿科學領域,發達國家近年來先後啟動了相關研究計劃。
  • 聽國內外最新科技進展:腦機接口、光子晶片、太陽系
    8月18日,書展的最後一天,上海科協大講壇「暑期院士專家系列講壇」的收官之講聚焦國內外最新科技進展,來自生物、太空、腦科學等多領域的專家在前沿信息的解讀中,讓聽眾不由體會到「人們的生活將如何從中獲益、甚至被徹底改變」。
  • 腦機交互 離我們不遠了嗎?
    馬斯克談未來應用:協助治療腦功能疾病為什麼要做腦機交互?馬斯克說,他的初衷是希望幫助治療腦功能障礙疾病,如癲癇、中風、帕金森、記憶力喪失、聽覺喪失、抑鬱症等。哈佛大學腦科學博士 腦機接口公司BrainCo創始人兼CEO 韓璧丞:其實是在1924年,德國的漢斯伯格醫生第一次在人類大腦上採集到了這個信號,所以到現在2020年也將近100年的歷史了。它分成兩個大的方向,一個是侵入式,另一個是非侵入式。
  • 卡內基梅隆大學互動設計專業全面解析
    互動設計專業是CMU的一門強勢學科,並且也是眾多藝術留學生的選擇。接下來,大家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關於卡內基梅隆大學互動設計專業的介紹吧!>計算機學院-人機互動 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學院的人機互動「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Institute」,簡稱HCI。
  • 人工智慧下一代技術,「BrainCo」問道非侵入式「腦機接口」
    這一消息將腦機接口這一前沿頂尖技術推入公眾視野,人腦與電腦的「連線」成為當下熱議。腦機接口作為人工智慧領域頂級技術,無疑是當下全球科技競爭又一制高點。2013年,美國白宮公布可與人類科學史三大工程之一的「人類基因組計劃」相媲美的「人類大腦研究計劃」(The White House BRAIN Intiative),中國目前也將「腦科學和類腦研究」列入「十三五」規劃綱要國家重大科技創新和工程項目。政策與市場形勢正好,強腦科技(BrainCo)蓄勢待發。
  • 腦科學領域引領世界科學的十大前沿科學問題發布
    打開APP 腦科學領域引領世界科學的十大前沿科學問題發布 發表於 2018-06-03 09:22:14 他表示,在國際腦科學飛速發展,各國紛紛啟動大型腦研究計劃之際,本次研討會邀請到了國內外頂尖腦科學專家,就腦科學、腦疾病、人工智慧、腦機融合等重大科學問題進行深入交流和學術研討,具有重大意義,必將有效推進我國腦科學領域的創新發展。 研討會上,腦科學領域引領世界科學的十大前沿科學問題發布: 1.
  • 前Polycom首席工程師馮津偉入職阿里,專注下一代人機自然交互
    阿里巴巴iDST智能語音交互團隊研究員馮津偉11月30日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前Polycom(寶利通)聲學設計和信號處理首席工程師(Principal Engineer)馮津偉入職人工智慧核心團隊iDST,擔任智能語音交互團隊研究員,將負責語音交互設備端的聲學設計和信號處理研究工作。
  • 「腦機接口」技術:讓「腦控」成為現實
    胡德文,國防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腦科學與認知科學研究,主持國家863計劃等10多項課題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國際腦研究組織宣布,21世紀是「腦科學時代」。 視點聚焦 人腦的智能 科學源於幻想,這話有一定道理。電影《阿凡達》男主角是一位坐在輪椅上的殘障人士。然而,他卻可以用思維去控制一具人造「外星人」軀體,演繹了一場「心靈感應」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