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沽空報告全揭秘:曾把首富拉下馬 也讓投行罰數億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每經記者:袁東,每經編輯:肖芮冬

上周,GMT(GMT Research)對李嘉誠家族下的長和(00001,HK)發起了「狙擊」,稱長和隱瞞了577億港元的債務。

對於GMT的這份沽空報告,不少人感到驚訝。而李嘉誠的產業對香港經濟絕對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僅憑一紙報告要想撼動絕非易事。就在沽空報告發布的次日(5月15日),長和高開,全天微跌0.46%。可以說,GMT的沽空報告影響微乎其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過去幾年,其他沽空機構的「戰績」並非這麼差勁,有的讓保薦人被罰數億、也有的把內地首富拉下寶座……這些「成功案例」絕非僅僅指出財務瑕疵,還提供了其他方面的詳實證據。

3家保薦人被罰7億多港元

天合化工(01619,HK),一家精細化工企業,坐落於遼寧省濱海城市錦州。該公司的業務主要是經營潤滑油添加劑、特種氟化物兩大系列的200餘種精細化工產品。該公司稱:「一直以來,天合化工立足於高端精細化工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致力於集團化、國際化、創新化的領軍戰略,業務遍及亞洲及世界幾十個國家及地區,打造了中國精細化工領先品牌。」

對於這樣一家民營精細化工企業來說,2011~2013年可謂順風順水。天合化工在上述3年分別收入33.59億元、41.93億元、50.34億元,同期利潤也分別達到9.48億元、21.9億元、26.26億元。

然而進入2014年,一家名叫匿名分析(Anonymous Analytics)的沽空機構,發布了一份長達67頁的沽空報告,目標直指天合化工。由於這份沽空報告,天合化工於2014年9月2日停牌。雖然其在次月9日復牌,但復牌當天股價大跌39.83%,市值巨額蒸發。隨後,天合化工再次停牌至今,加之目前港交所對長期停牌公司的重點「關照」,其上市地位岌岌可危。

今年初,香港監管機構在調查後對天合化工當年IPO時的3家保薦人作出了巨額罰款。首當其衝的就是瑞銀,由於3家公司(包括天合化工)的上市保薦問題收到3.75億港元的巨額罰單,還被吊銷牌照1年。同時,摩根史坦利、美銀美林也因為天合化工的保薦工作而分別被罰款2.24億港元、1.28億港元。

對此,多名香港資深投行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樣一來,投行以後選擇項目就會更加注重公司的質量,對瑞銀吊銷1年牌照的處罰比金錢的處罰還影響深遠,因為已經影響到了之後的業務開展。

李河君被拉下內地首富寶座

在港股市場,善於做空的不光是沽空機構,媒體也可能突然一擊。

2014年下半年~2015上半年,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可謂是一隻大牛股,短短1年時間內,其股價從1港元左右一路漲至9港元,公司市值也達到了數千億港元,其大股東李河君也因此登上了內地首富的寶座。

對於漢能薄膜發電股價的異動,英國FT(《金融時報》)接連刊發了多篇質疑該公司的稿件,比如《漢能:不清楚股價飆升原因》《FT調查:漢能尾盤10分鐘的暴發》《FT社評:漢能薄膜股價異動應受質疑》等。

在一系列的質疑聲中,漢能薄膜發電在2015年5月20日大跌近50%,隨後股票一直停牌。李河君也因為漢能薄膜發電股價大跌而身價縮水,退出了內地首富的爭奪。

之後,李河君甚至被香港有關監管機構宣布不得擔任任何香港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的董事或參與任何管理工作,取消資格期達8年。同時,另外4名漢能薄膜發電的獨立非執行董事也受到了其他相應處罰。

目前,漢能薄膜發電正在撤回上市地位的流程中。

浩沙國際大跌後再遭「補槍」

在運動品牌中,浩沙雖然不是頭部企業,但是也算小有名氣。與其他被沽空的上市公司不同的是,浩沙國際(02200,HK)是股價崩了後再被沽空機構「補槍」。

浩沙國際大跌前就有前奏。該公司股價在去年5月8日後持續陰跌,一度從3.1港元跌至2.25港元附近。進入當年6月28日,浩沙國際股價加速下滑,當日下跌6.67%,次日就出現了近九成的大跌。

浩沙國際的突然大跌,自然讓市場猜測是否有突發事件發生。

事實上也的確存在異常。去年7月10日,浩沙國際在公告中表示,公司董事長施洪流及其一致行動人早前抵押了約5.9億股公司股份(佔股權的35.37%)在若干證券公司中以融資,而其中的部分質押股份在去年6月28日、6月29日被相關證券公司賣出(6月28日賣出20萬股、6月29日賣出1076.6萬股)。

然而,就在浩沙國際股價大跌之後,做空機構Bonitas Research提出了質疑。該做空機構指出,他們相信浩沙國際已經構思了一個騙局以詐騙債權人及中小股東的投資,且該公司利用未披露的關聯方經銷商和供應商製造收入和盈利,浩沙國際在2016年及2017年分別誇大了217%的收入。該機構據浩沙國際的盤中交易數據認為,該公司此前股價受到了操縱。

在浩沙國際股價大跌並被沽空機構刊發沽空報告後,其股價一直維持在較低水平,並沒有顯著反彈,浩沙國際隨後也一直處於停牌狀態。

瑞聲科技引發沽空機構對戰

對於沽空機構來講,也並不是百發百中,上市公司也不都是任人宰割的羔羊。與此次長和被沽空一樣,同樣是恒生指數成份股的瑞聲科技(02018,HK)作為藍籌股也曾遭受過沽空。有趣的是,該事件還引發了沽空機構之間的對戰。

作為智慧型手機產業鏈明星股的瑞聲科技,其股價在2018年以前就是牛股的代名詞。瑞聲科技也因為優異的成績(股價、業績)成為了50隻恆指成分股之一。

2017年5月,沽空機構高譚研究(Gotham City Research)發布了針對瑞聲科技的報告,質疑其會計報表、關聯方、供應商等因素。

沽空報告發布當天,瑞聲科技股價下跌10.56%;當年5月11日~18日,其股價累計大跌25.86%。不過,瑞聲科技的股價此後大漲,並以182港元的股價站上新高,並遠超被沽空前的價格。

有趣的是,就在當年6月份,另一家沽空機構匿名分析突然在官網發布了一份利好報告,表示強烈看好瑞聲科技,評級為「強烈買入」,目標價定為111港元。在這份長達51頁的報告裡,匿名分析指出:「我們認為高譚研究具有嚴重的誤導性,其對瑞聲科技的沽空報告中有大量蹩腳的研究內容,嚴重錯誤的陳述,並且似乎有意展現出了對港股上市規則中須予披露關聯方規定的無知。」

一家沽空機構鄙視另一家沽空機構,的確讓人嘆為觀止。

有機構因沽空報告而被處罰

有的沽空機構針對一家公司做空,有的沽空機構甚至針對一個群體做空。這家沽空機構就是此次沽空長和的主角GMT。

GMT在去年6月份發表了一份針對中國多家體育品牌的沽空報告稱:「自2005年以來上市的16家中國體育用品公司中,有9家被證實是騙子公司;其他7家公司中,包括安踏(02020,HK)、特步(01368,HK)和361度(01361,HK)等公司,與已經被證實是騙子的公司存在諸多相同特徵。GMT建議賣出或迴避這些公司。」

作為中國體育服飾品牌的龍頭,該份沽空報告對安踏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在被沽空報告做空後,安踏的確在4個月時間裡累計下跌了35%左右。不過,隨後安踏開始反彈,並超過了被沽空前的股價,甚至不斷創出新高,並達到了歷史高位59.4港元。

對於沽空機構來說,對一家上市公司沽空不能肆無忌憚,還是會受到監管。

早在2012年,美國沽空機構香櫞(Citron Research)發布了一篇針對恆大的沽空報告,而恆大的股價也因此出現急挫。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發現,沽空機構的獲利方式在沽空恆大上得到了顯著的表現。因為香港有關監管機構指出,香櫞的主管Andrew Left在發布針對恆大的沽空報告前不久,沽空了410萬股恆大的股份然後購回,並因此獲利280萬港元,實際賺取了約160萬港元的利潤。

隨後,香港有關監管機構裁定Left所發表的研究報告內有關恆大無力償債及作出會計方面的欺詐行為,屬於虛假或具有誤導性,並有可能引起一般投資者的恐慌。而由於上述理由,Andrew Left不得在香港買賣證券,為期5年。

記者手記

港股市場是一個相對成熟的資本市場,在這個市場中匯集了來自全球的公司、投資者以及資金。由於悠久的歷史,港股市場上存在很多讓人眼花繚亂的投資工具,多空雙方在這裡激烈角逐。正是由於上述特點,在港股市場上出現看多的報告、沽空的報告也就貌似家常便飯。

對於有嚴重問題的公司,沽空機構的存在就像是啄木鳥,把像害蟲一樣的騙子公司揪出來,有利於整棵樹甚至整片森林的健康。

而對於沒有問題的公司或者有些瑕疵的公司,沽空機構用誇大的言辭刊發沽空報告,就可能對其大小股東造成額外的傷害。

不過,對於真正有實力的公司,即便是面臨沽空報告,從長遠來看也不太會受到影響。

只要恪守客觀公正的態度,加上毫無爭議的證據及推理,相信沽空機構對港股市場的自我淨化功能會給予有益的幫助。

相關焦點

  • 港股沽空全揭秘:曾把首富拉下寶座、也讓投行被罰數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其實在過去幾年,其他沽空機構的「戰績」並非這麼差勁,有的讓保薦人被罰款數億、也有的把內地首富拉下寶座……這些「成功案例」絕非僅僅指出財務瑕疵,還提供了其他方面的詳實證據。首當其衝的就是瑞銀,該行因為三家公司(其中包括了天合化工)的上市保薦問題遭到3.75億港元的巨額罰單,還被吊銷牌照一年。同時,摩根史坦利、美銀美林也因為天合化工的保薦工作而分別被罰款2.24億港元和1.28億港元。
  • 沽空機構Blue Orca今年首戰港股!意外揪出白馬會老闆控股香港公司...
    近日,一份46頁的港股沽空報告,讓白馬會那些年的「往事」泛起。5月9日,Blue Orca發表沽空報告稱,港股公司Mega Expo Holdings Ltd(以下簡稱「Mega Expo」)現價4.20港幣的股價應該歸零!Mega Expo當天下午開市後突然宣布停牌,暫未公布原因,停前牌前報2.95元,跌29.76%。
  • 11月28日港股沽空統計:新海能源(0342.HK)今日沽空比率最高
    格隆匯11月28日丨港股今日沽空金額95.53億港元,大市沽空比率16.012%,較上一個交易日16.475%減0.463%,前5位沽空比率最高的個股分別是新海能源(0342.HK)、中廣核新能源(1811.HK)、馬鞍山鋼鐵(0323.HK)、裕元集團(0551.HK)、中教控股(0839.HK)。
  • 前遼寧首富旗下公司行賄「假首長」被騙1.44億,施騙者多為高中畢業
    2014年6月20日,天合化工在香港上市,募集資金約50億港元,上市之初市值一度飆升至約650億港元。天合化工集團創始人魏奇也因此躍升為遼寧首富。 這也讓魏奇在當年成為遼寧首富。 不久後,一家名叫匿名分析(Anonymous Analytics)的沽空機構發布了一份長達67頁的沽空報告,目標直指天合化工,將其目標價降為0元。
  • 從安踏體育到澳優,國際沽空機構「殺人鯨」再次踏空?
    此前8月15日,「殺人鯨」公布了第一份長達41頁的中英文做空報告後,當天澳優盤中最高下跌超過兩成,但是澳優公告回擊後反彈了一成。外界分析,澳優目前似乎並沒有受到沽空報告太大影響。早在今年5月30日,「殺人鯨」曾用同樣的套路質疑安踏體育(02020.HK)的管理水平,但是安踏體育股價在當日暴跌後一路回升,在6月10日股價已超過被沽空前的股價。
  • 港股通新標的首日表現出爐 有何值得關注的變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一批新調入的個股中,有13隻個股上市不到半年時間,其中包括錦欣生殖、中國船舶租賃、翰森製藥、中國東方教育還有大名鼎鼎的中煙香港等6股均為上市不到3個月的次新股,這些才剛剛上市便成為港股通名錄中的資本新寵,簡直成為了拉仇恨的存在!除此之外,這一輪港股通的新調整,還有其他不少值得關注的變化。
  • 港股窩輪與牛熊證有什麼區別
    它不是上市公司發行的,而是券商或投行創設的。窩輪到期不需要買股票或買股票交割,交易所自動把差價(市價超過認購價的部分)劃到你帳戶上。窩輪是什麼意思?具體而言,「窩輪」其專業的名稱應該是「認股證」,新聞媒體上常提到的是備兌認股證和股票認股證在香港就是窩輪。
  • 安踏,又遭做空,「渾水」連發兩份沽空報告 (附報告連結)
    安踏再被沽空機構做空7月8日,沽空機構渾水發布了針對安踏體育的第一篇沽空報告,稱做空安踏是因為對其財務報告以及與分銷商關係的擔憂。該報告一度引發安踏股價在當日盤中跌逾8%,午間收跌7.32%至51.25港元。午後安踏宣布下午停牌。
  • MEGAEXP OHLDG(01360)指沽空報告失實且具誤導性 下午復牌
    公告 MEGAEXP OHLDG(01360)指沽空報告失實且具誤導性 下午復牌2019年5月24日 12:33:48 查看PDF原文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MEGAEXP OHLDG(01360)回應沽空報告,沽空機構報告聲稱,該公司的估值高於BlueOrca認為其應有的估值。為支持該項聲稱,BlueOrca對該公司作出多項指稱。
  • 香港中資投行離華爾街還有多遠?
    文/Aris2017年,港股牛市及港交所擬推行的上市新政著實為香港金融市場吸睛不少。隨著香港與內地聯繫更為密切,「滬港通」、「深港通」等逐步普及,一批中資券商也在香港快速布局,佔據一席之地。特別是近一兩年,在部分領域中資投行已顯出超越外資投行之勢。
  • MEGAEXP OHLDG暴跌超30% 公司指沽空報告失實
    騰訊證券5月24日訊,MEGAEXP OHLDG(01360)回應沽空報告,午後復牌大跌超30%,截至發稿,MEGAEXP OHLDG跌超35%,報1.9港元。消息面上,日前沽空機構報告聲稱,娛樂產業公司Mega Expo於公司業務披露有限,但股價卻神秘地升300%,懷疑是操控股價,該行給予公司估值為「0元」。
  • 註冊制下借殼上市進入冰河期 投行人士感嘆別談借殼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註冊制下借殼上市進入冰河期,投行人士感嘆別談借殼!殼徹底不值錢了。隨著註冊制改革持續推進、退市新規正式施行、面值退市邁向常態化,此前備受關注的借殼上市已經進入冰河期,借殼上市數量持續下滑,而最終完成借殼上市的企業更是寥寥無幾。
  • 被指連續7年虛增利潤 中國動向遭機構沽空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闞世華 劉春燕北京報導近日,因沽空機構GMT Research(下稱:GMT)出具報告指控中國多家體育用品生產存在問題,安踏(02020.HK)、特步(01368.HK)和中國動向(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動向)(03818.HK)等體育用品企業成為熱點,隨後多家企業相繼發聲指控GMT。
  • 中國新首富身家≈馬化騰+王健林+劉強東
    他成為首富跟你有什麼關係?至少你知道了一個生僻字的讀音:睒,讀「shǎn」。  試問,身家900多億美元,靠賣水超越「股神」巴菲特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京東健康衝刺港股IPO,富途與美銀美林、UBS共同承銷
    本次京東健康共發行3.82億股,發行區間為62.8-70.58港元,富途與美銀美林、UBS等知名投行共同擔任承銷商。其中,京東健康面向零售投資者的公開募資額共13.48億港幣,而富途的最終認購額207億港元,認購人數超12萬。
  • 「中國首富」賣水難出國門,農夫山泉還有多少想像空間?
    曾經「不差錢、不上市」的娃哈哈上市口風鬆動,「不需要上市」的農夫山泉則率先一步登陸港股資本市場攪弄風雲。 9月8日甫一上市,農夫山泉就成為投資者熱捧的對象。當天農夫山泉股票盤中最高漲幅達85.12%,市值達4453億港元,其創始人鍾睒睒也憑藉578億美元的身家一舉超越馬化騰、馬雲,問鼎中國首富。
  • 中國首富是誰第一 福布斯中國富豪榜2020排行榜
    中國首富是誰第一 ?  11月5日,福布斯中國發布中國富豪榜,登榜富豪總財富比一年前增長了8,20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超5萬億。  IPO及股價增長是富豪財富增值的主因,網際網路、醫療、科技等行業均富豪頻出。  馬雲仍是首富  身家一年增長72%  中國最富有的人,依然是馬雲。
  • 「超級數據周」提升港股逾千點---深圳商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受外圍股市迭創新高、國際油價反彈、內地多項經濟數據優於預期等多項利好消息提振,港股暫別此前窄幅震蕩的局面。截至昨日收盤,恒生指數已連漲7天,累計上漲1131.14點,漲幅為5.6%,顯示市場投資氣氛趨好。 周三,超預期的內地進出口數據吹走了港股市場上部分觀望的迷霧。當日恆指放量突破21000點,創3個月新高。
  • 澳優港股蒸發百億 「第一羊奶粉品牌」不香了?
    11月25日,「第一羊奶粉品牌」 澳優乳業股價繼續下滑,截至目前,澳優乳業報10.26元/股,跌幅逾4%,市值為176億港元。而在今年6月30日,澳優乳業創出17.78元/股的新高之後,股價一路不回頭地下跌,在近5個月的時間裡股價下跌了近40%,市值蒸發上百億港元。
  • 成為世界首富後,馬斯克置頂一條2018年推文,網友:馬雲比不了!
    首富易主應當說,每個人都有夢想,只是在夢想被遺忘後,更多的時候,財富成了眾多人追求的唯一目標,可以說,我們從未有過這樣的志趣相投。長期以來,人們對首富的關注程度也相對較高,今年的首富也已開始「大變天」,無論是中國首富還是世界首富,如今都已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