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制下借殼上市進入冰河期 投行人士感嘆別談借殼

2021-01-12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註冊制下借殼上市進入冰河期,投行人士感嘆別談借殼!

殼徹底不值錢了。

隨著註冊制改革持續推進、退市新規正式施行、面值退市邁向常態化,此前備受關注的借殼上市已經進入冰河期,借殼上市數量持續下滑,而最終完成借殼上市的企業更是寥寥無幾。

一位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的投行人士表示,借殼上市已經是併購重組裡的非主流事件,A股殼資源價值將繼續走低,A股殼生態正在加速重構。

一位投行專業人士在微博上公開發表了《由冷及凍-隨便寫寫2020年A股併購重組市場》的評論帖子,明確表示,「併購重組在會項目到了個位數,與同期的IPO和再融資相比,併購重組市場顯著邊緣化。七年後,市場回到了從前模樣」,並特別感嘆,「別談借殼了,絕對的非主流事件。」

借殼上市數量不斷下滑

證監會數據統計顯示,2020全年共有396隻新股相繼登陸滬深市場,募資金額接近4700億元,上市企業數量和募資總額均為近10年來新高。

但併購重組市場卻不溫不火,和以往動輒股價翻倍的走勢相比,2020年的併購重組交易並沒有引發市場較大關注,股價普遍表現平淡。

值得一提的是,併購重組裡借殼上市數量急劇下滑。Wind統計數據顯示,僅6家企業在2020年完成借殼上市,分別是:天下秀、萬邦德、羅欣藥業、天山鋁業、浙農股份和ST宏盛。

比起借殼上市的高峰期2015年的34家企業已然大幅下滑,相比2019年的9家也下滑比例超過33%。

在這6家借殼上市的企業中交易金額過百億的僅天山鋁業一例,以往數百億的借殼上市已不復存在。

2020年7月,天山鋁業借殼新界泵業的方案正式完成。根據方案,新界泵業通過重大資產置換、發行股份購買資產、股份轉讓三項交易,裝入天山鋁業100%股權。在此次交易中,天山鋁業估值為170.28億元。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主營業務變為原鋁、預焙陽極、高純鋁、氧化鋁以及鋁深加工產品與材料的生產和銷售。

對此,投行人士表示,在試點註冊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大批龍頭公司都會選擇直接上市,借殼的資產或多少是IPO有點障礙的企業,巨頭不選擇借殼,借殼市場自然冷清。

小盤股殼資源價格降低

曾幾何時,核准制下A股上市平臺被看作一種稀缺資源,以致一些上市公司淪為「績差股」後仍受資金追捧。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作為註冊制的配套,市場化的退市制度對A 股市場長期存在的「殼股」現象將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過去買了股票被套了就一直拿著等解套

這種操作將不可行了,因為差股票很可能像香港市場上的「仙股」一樣無人問津,最後只能退市。

李迅雷認為過去一些業績很差、市值很小的上市公司經常被關注,也有不少最後通過借殼上市實現華麗轉身。因此,A股的小市值股票成交活躍度和市值佔比都一直偏高。以市值中位數以下的股票的市值佔比為例,A 股明顯高於美股等成熟的資本市場,未來業績差的小公司將進一步受冷落。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也了解到,截至1月11日,A股市場股價不到1元的仙股共有12隻,其中股價最低的*ST海創B股價收報0.102元。

深圳資深投行人士也表示,註冊制改革的推進,會大幅降低殼資源價值。未來純殼估值將逐步向港股的殼價估值靠攏。港股主板殼目前估值為4億至5億港元,創業板為1億至2億元。

儘管價值不斷降低,但殼資源不會全然消失,多位投行人士都表示,有一些資產不適於IPO的嚴格要求,可能還是要依靠殼平臺路徑。

限制績差公司重組與借殼上市大勢所趨

深圳證監局原局長張雲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公開表示,資本市場是優勝劣汰、優化資源配置的場所,但是以往退市制度過於寬鬆,留給一些人較大運作空間,「空殼」被追捧,「保殼」、「賣殼」、「借殼」亂象層出不窮。

因此,應該嚴格限制績差公司重組與借殼上市,同時實施堅決的退市制度。

2020年12月31日,滬深交易所發布了覆蓋全市場的新退市制度,並且自發布之日起生效實施。本次新退市制度改革完全借鑑了科創板與創業板新退市制度規則,在主板和中小板全面實施,也就是說,新退市制度早於註冊制實行了全市場覆蓋。

隨著註冊制改革的不斷推進,資本市場併購重組或將迎來優化,規範性也隨之提升,業內人士指出,在上市公司不斷擴容的背景下,將會有更多基於收購標的產業價值的買殼,不是併購重組,而是產業整合,「殼價格降低對於產業整合來說算是利好,因為圍繞上市公司收購整合的成本及阻力降低,有利於產業整合交易。」

相關焦點

  • 法拉第FF91欲借殼上市 賈躍亭「下周」回國?
    可千萬別這麼樂觀。借殼上市屬於新詞條。借殼上市的形式是當下華爾街非常流行的上市方式,基於特斯拉在資本市場的備受追捧,這種方式成為很多汽車初創型企業進入華爾街資本市場的捷徑。不同於收購現有企業以滿足自身資質的傳統流程,借殼上市則需要雙方合作「造殼」,而後完成反向收購實體上市。
  • 快遞三巨頭借殼上市玩「漂移」 難得機構調研
    結合去年12月2日,申通宣布借殼艾迪西,2016年3月23日圓通則宣布借殼大楊創世,快遞業將上市大幕逐漸拉開。自物流行業龍頭——順豐借殼鼎泰新材後,相關板塊有怎樣的變化?哪些基金公司或者基金又能夠提前布局?
  • 賈躍亭又等到風了 法拉第未來FF將借殼上市
    據路透社報導,10月1日法拉第未來FF執行長畢福康Carsten Breitfeld表示,FF計劃通過借殼上市的方式(SPAC),儘快完成上市交易。
  • 法拉第未來計劃借殼上市?賈躍亭都破產了,上市造車還有戲嗎?
    SPAC是借殼上市的創新融資方式。與買殼上市不同的是,SPAC是自己造殼,即首先在美國設立一個特殊目的公司,這個公司只有現金,沒有實業和資產,這家公司將投資併購欲上市的目標企業。目標公司將通過和已經上市SPAC併購迅速實現上市融資的目的。這種形式已經成為企業,特別是汽車技術初創企業進入股市的一條快速通道。
  • 撤銷獨立IPO後 美聯英語擬以SPAC方式借殼上市
    北京商報訊(記者 劉斯文)自去年12月,成人英語培訓機構「美聯英語」宣布與美股上市公司EdtechX Holdings(簡稱EdtechX)合併後,3月6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美聯英語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申請正式撤銷獨立IPO申請,將以SPAC(借殼上市的創新融資方式)的形式完成上市
  • 長生生物借殼前夕「突擊」業績:涉嫌操縱銷售費用 頻繁捲入疫苗...
    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長生生物借殼當年(借殼重組交易主體為長春長生)的財務數據,存在著諸多疑點。長春長生於2015年底借殼上市,其當時的財務報告期時間為2012年~2014年以及2015年上半年。記者發現,報告期內,長春長生業績穩步增長,數據顯示,這期間的收入增長離不開二類疫苗中狂犬疫苗及水痘疫苗的「爆發」。
  • 阿里全資收購CPU供應商中天微;有贊成功借殼上市丨【每日播報】
    原標題:阿里全資收購CPU供應商中天微;有贊成功借殼上市丨【每日播報】 五連拍 1、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全資收購中國大陸唯一的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公司——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
  • 法拉第未來被曝籌劃在美「借殼上市」,推動FF91量產
    法拉第未來被曝籌劃在美「借殼上市」,推動FF91量產 澎湃新聞記者 陳宇曦 綜合報導 2020-10-06 16:55
  • 華爾街日報:中國企業在美借殼上市之路
    類似案例包括中國醫療設備公司穩健醫療集團(Winner Group)借殼Las Vegas Resorts,以及輪胎製造企業中森國際(Zhongsen International)借殼Rub A Dub Soap等。反向併購的上市融資規模很少超過10億美元,但這麼多家公司加總起來的規模就很可觀。近年來,已有350多家中國企業利用這種方式在美上市,總市值最高時超過500億美元。
  • 借殼中超控股,拖欠千餘經銷商近億元,黃錦光到底在玩什麼花樣?
    rId42017年A股首家「對賭賣殼」公司中超控股(002471.SZ)如今與新進股東深圳市鑫騰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深圳鑫騰華)因資金問題「開戰」,硝煙未滅。證券市場對其關注度隨著時間的流逝漸趨平靜。一切都是表面的平靜,鵬錦實業數百位債權人討債的呼聲在異地他鄉的揭陽如此微弱,這才出現了開頭的一幕。
  • 全面註冊制是什麼意思?全面註冊制什麼時候實施?
    A股全面推行註冊制已是大勢所趨。10月22日,證監會副主席李超在2020金融街論壇年會分論壇上透露,經過科創板、創業板兩個板塊的試點,在全市場推行註冊制的條件已逐步具備,證監會正在研究制定全市場推廣註冊制實施方案。
  • 南極電商23.44億借殼上市 新民科技變身電商
    本次交易前,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為蔣學明。本次交易完成後,實際控制人變更為張玉祥及朱雪蓮,張玉祥及朱雪蓮合計直接持有29.71%的股份,張玉祥、朱雪蓮及其一致行動人豐南投資合計持有32.96%的股份。  據了解,新民科技現有主營業務為絲織品織造業務,屬於傳統製造業。
  • 老字號要上市了?紅星二鍋頭和北冰洋汽水等或將借殼登陸A股
    紅星二鍋頭和北冰洋汽水等或將借殼登陸A股   紅星二鍋頭和北冰洋汽水等老字號快銷品,將被其控股母公司打包注入上市公司體系。
  • ...吉爾吉斯斯坦總統稱將儘快恢復國內和平;法拉第未來擬借殼上市
    每經編輯:胡玲 1丨法拉第未來擬借殼上市,欲籌8.5億美金拯救「FF91」 據中國基金報,10月6日,電動汽車初創企業法拉第未來(FaradayFuture,下稱「FF」)執行長畢福康(CarstenBreitfeld
  • 奧瑞德借殼留後遺症? 下半年業績承諾尚有約4.6億缺口
    2015年奧瑞德對西南藥業借殼上市時,奧瑞德相關方曾承諾,哈爾濱奧瑞德2015~2017年累計淨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股東合併淨利潤)不低於12.15億元。據公告,哈爾濱奧瑞德2015和2016年兩年淨利潤實際完成7.35億元,據此,今年若能完成4.8億元扣非後淨利潤可完成業績承諾。值得注意的是,哈爾濱奧瑞德今年上半年歸屬母公司淨利潤僅為2044萬元。
  • 前有北冰洋借殼上市,後有冰峰衝刺IPO,老牌汽水掀起新一輪角逐
    爭相上市1月5日,有消息稱,西安冰峰飲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冰峰」)日前已與華創證券籤署上市輔導協議,擬於深交所中小板掛牌上市,預計於2021年5月31日前遞交IPO申請材料。對此,北京商報記者聯繫採訪了冰峰,但截至發稿對方未予以回復。冰峰誕生於1953年,至今已有68年歷史,是西安的老牌汽水。
  • 浙江省建工集團安全違規被罰 其系借殼多喜愛的浙建集團全資子公司
    原標題:浙江省建工集團安全違規被罰 其系借殼多喜愛的浙建集團全資子公司   據濟南市城市管理局與濟南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發布的處罰文書號
  • 「2020年摘帽第一股」即將誕生:借殼帶來業績反轉,淨利潤大增七成
    2019年初,愛旭借殼ST新梅登陸資本市場。通過重大資產重組,公司將原有的房地產開發與經營資產置出,並將高效太陽能電池的資產置入。重組完成後,公司的主營業務將從房地產開發與經營變為高效太陽能電池的研發、製造與銷售,實現了完完全全的「變身」。借殼上市之後,愛旭加速了其在太陽能電池領域的擴張步伐。
  • 看2021丨田軒:註冊制下準入制度本質是將最終決定權還給市場
    通過科創板、創業板先期試點,註冊制改革已取得成效,那麼,全市場推行註冊制的條件是否已具備?註冊制下,準入制度的公平標準是什麼?監管明確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在相關制度建設方面有何建議?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專訪了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學講席教授田軒。 他表示,註冊制下,公平的準入標準是將最終決定權交還給市場。
  • 逆戰2020丨註冊制改革的中場戰事:A股IPO年募資額重返4000億
    上海一位投行人士表示,「但相應的,還處在核准制下的主板申報企業可能也會減少,進而衝擊了主板IPO的人氣。」轉板或將「接力」有業內人士推測,未來隨著註冊制在全市場的推進,2021年的融資規模有可能進一步提升。「如果主板市場也開始試行註冊制,不排除全市場的募資額有望進一步提高,同時也更有助於引導資本市場支持實體經濟。」上述投行人士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