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建造史的吉尼斯紀錄:20個月建造50艘,平均12天造一艘!

2021-01-08 裝甲鏟史官
如果有人提問:"請

如果有人提問:"請說出二戰中最具決定意義的艦種",想必很多人給出的答案是航空母艦。在戰前,各主要海軍強國還在為大艦巨炮和航空萬能而爭論不休,而航母的實戰表現為這場爭論畫上了休止符。在二戰爆發之初,航空母艦相比傳統戰艦的優勢已經顯露出來。航母具有高度的機動性、攻擊靈活性和超遠打擊距離,英軍航母奇襲義大利塔蘭託港,炸癱德軍"俾斯麥"號戰列艦以及日本海軍機動部隊偷襲珍珠港,都充分證明了航母的優勢所在,使其最終取代戰列艦成為二戰海戰場的主宰。

■表現1940年11月11日從"光輝"號航母起飛的"劍魚"轟炸機襲擊義大利海軍塔蘭託基地的畫作。

如今人們在討論二戰時期的航母戰爭時,大多關注於大型艦隊航母,如美國的埃塞克斯級、日本的翔鶴級、英國的光輝級等等,卻很容易忽視數量眾多的護航航母。固然,大型航母具有更強的作戰能力,但製造成本高,工程周期長,難以大批量建造。與之相反,護航航母雖然航速慢、載機量少、防護薄弱,但以商船船體為基礎,可以成規模地快速建造,非常適合執行反潛護航、火力支援、飛機運輸、飛行訓練等低強度任務,從而成為大型艦隊航母的有效補充。以美國為例,在1941年12月到1945年8月,美國總共建造了151艘航母,其中122艘是護航航母!

■太平洋戰爭後期,美國海軍TF-38特混艦隊的壯盛陣容。在大型艦隊航母之外,美國還建造了上百艘護航航母。

利用商船改造護航航母的想法最初是由英國海軍提出的,在20世紀30年代英國海軍考慮開發專用於船隊護航的"貿易保護航母",並選定5艘遠洋客輪作為改裝對象,然而由於經濟蕭條、軍費不足,最終未能實施。二戰爆發後,面對德軍潛艇和襲擊艦的沉重壓力,英國海軍對於護航航母的需求變得極為迫切,怎奈本國造船產業已經不堪重負,到1940年才利用俘獲的德國貨輪改造了第一艘護航航母"大膽"號,而在整個戰爭期間也不過改造了6艘而已。在無餘力批量建造護航航母的情況下,英國只能求助於大洋彼岸財大氣粗的美國表親,於1940年初請求美國協助改建護航航母,以解大西洋戰場的燃眉之急。

■英國皇家海軍的第一艘護航航母"大膽"號,由俘獲的德國貨船"漢諾瓦"號改造而成。無獨有偶,美國海軍也有類似的想法,當時還是海軍中將的威廉·哈爾西在1940年建議將商船改造為輔助航母,用於飛行員培訓。美國海軍根據英方的請求並結合本國需求,在1940年到1941年間以C-3標準型貨船為基礎改造了2艘長島級護航航母,其中1艘被租借給英國海軍。此後,美國海軍又挑選了另外4艘C-3貨船,在1941年11月到1942年6月間改造了4艘復仇者級,其中3艘移交英國。實戰證明,護航航母在護航作戰中的作用十分顯著,雖然每艘航母只能搭載十幾架飛機,但只要船隊中有一艘護航航母在,就能在晝間有效抑制德軍潛艇和遠程偵察機的活動,確保船隊安全。

■執行飛機運輸任務的"長島"號護航航母,該艦是美國海軍的第一艘護航航母。

鑑於英國海軍的實戰經驗,美國從1941年4月開始大批量建造護航航母,計劃利用C-3型貨船改造49艘,其中15艘歸美國海軍自用,34艘根據《租借法案》提供給英國海軍。在分配過程中C-3船體數量不足,提供給美國海軍的份額中還差4艘。於是,美國海軍又選擇了4艘T-2型油船加以改造,以補全配額。由C-3型貨船改造的45艘護航航母被命名為博格級,其中租借給英國的34艘又分為兩群,分別命名為攻擊者級和統治者級。由T-2型油船改造的4艘護航航母被命名為桑加蒙級,它們形體更大,載機量多達30架以上。

■博格級護航航母首艦"博格"號,由C-3貨船改建,標準排水量7900噸,航速16.5節,搭載飛機19~24架。

從1942年8月到1944年2月,45艘博格級和4艘桑加蒙級全部建成服役。隨著大量護航航母投入前線,大西洋之戰的危急形勢得以扭轉,從1943年中期開始,德軍潛艇的損失急劇增加,運輸船隊的損失持續下降,保證了大量部隊、武器裝備和軍需物資由美國源源不斷地橫跨大西洋,運抵歐洲戰場,從而為最終擊敗法西斯德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護航航母在兩棲登陸支援、飛機運輸、飛行訓練等方面也都發揮了積極作用,進一步改變了美國海軍對這一艦種的看法。在1943年之前,美國海軍將這些由商船改造的簡易航母稱為"輔助航空母艦"(ACV),認為只能執行輔助任務,而在1943年6月正式將其改稱為"護航航空母艦"(CVE),承認這種改造航母同樣可以承擔一線任務,被視為戰鬥艦艇。

■1943年6月12日,來自"博格"號護航航母的F4F戰鬥機對U-118潛艇進行掃射,該艇隨即被飛機投擲的深彈擊沉。

得益於博格級和桑加蒙級的建造使用經驗,美國海軍決定擴大護航航母的建造規模,訂購了50艘卡薩布蘭卡級和35艘科芒斯曼特灣級。卡薩布蘭卡級堪稱美國戰時應急造艦的典範,船體以自由輪為基礎設計,建造方式也採用自由輪式的流水線作業,美國海軍作戰部長金上將對此持反對態度,但在羅斯福總統的支持下得以推進實施。卡薩布蘭卡級於1942年11月開工,首艦於1943年7月8日服役,最後一艘於1944年7月8日建成,換而言之平均一周完成一艘。同時,卡薩布蘭卡級也是歷史上建造數量最多的航空母艦,約佔美國海軍戰時建造航母數量的三分之一。50艘卡薩布蘭卡級全部被美國海軍留用,其中5艘投入大西洋戰場,其餘均派往太平洋戰場,廣泛參與了兩棲登陸作戰,有5艘戰損,其中最著名的戰例就是1944年10月25日的薩馬海戰,16艘護航航母面對包括"大和"號在內的日軍主力艦隊頑強阻擊,重創對手,迫其退卻。

■1943年4月5日,卡薩布蘭卡級首艦"卡薩布蘭卡"號舉行下水儀式,在旁邊的船臺上另有兩艘同級艦正在建造。

科芒斯曼特灣級是以T-3型油船為基礎設計的,與早期護航航母利用現有船隻或在建船隻改造不同,該級在鋪設龍骨時就定位為護航航母,作戰機能在二戰時的護航航母中屬於頂配。由於船體較大,工期較長,首艦遲至1944年11月竣工服役,在戰爭結束前完成了10艘,最終有19艘建成,16艘取消建造,後來參加了韓戰。

■這幅畫作表現了薩馬海戰中"甘比爾灣"號護航航母遭日艦炮擊的場面。

誠然,護航航母在載機量、適航性、生存性各方面都難與大型艦隊航母比肩,美國海軍官兵對其艦種縮寫CVE的調侃就充分說明了其弱點,它們被解讀為可燃(Combustible)、脆弱(Vulnerable)、消耗品(Expendable)三個詞的首字母,事實上護航航母甚至難以承受一枚魚雷或一枚炸彈的攻擊。然而,短至數月的建造周期和數以百計的建造規模,使得護航航母的所有弱點在一場以實力比拼和海量消耗為特徵的大型戰爭中變得可以忽略。在大西洋戰場上,以護航航母為核心的反潛大隊是德國潛艇的終極剋星,最終挫敗了鄧尼茨的狼群戰術;在太平洋戰場上,大量護航航母為登陸部隊撐起空中保護傘,提供近距火力支援,使數量有限的大型航母得以集中力量摧毀日本海軍主力艦隊。無論如何,護航航母對於二戰勝利做出的貢獻不應被人們所遺忘。

■在太平洋作戰的"薩拉莫阿"號護航航母,屬於卡薩布蘭卡級。

相關焦點

  • 二戰全球共有幾百艘航母,為何如今舉全國之力才能造一艘航母?
    就以航母來說,作為海軍軍艦,其最重要的能力卻是上面的艦載機。我國曾經因為工業落後,所以在近代的軍事發展舉步維艱,航母更是發展了多年。但好在我國還是成功研製出了國產航母,讓中國的海軍力量躋身於世界前列。如果熟悉二戰史的朋友應該知道,在二戰中航母並不少見,很多國家都造了幾十艘航母,甚至造了上百艘航母。
  • 排水量超過110萬噸,堪稱海上巨無霸,一艘能頂20艘遼寧艦
    萬噸,一艘能頂20艘遼寧艦,堪稱真正的海上巨無霸,而且這艘船隻需3年就完工了,建造難度比更小的航母還低。,美軍的福特級航母滿載排水量就超過了10萬噸,韓國建造的這艘民船排水量可以達到福特級的10倍以上,建造難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 中國人民每人捐100元,能造幾艘航母呢?答案令人振奮
    現如今航母成為了一個國家軍事實力象徵性的代表。一個國家強不強通過航母就能看出來。因為要造一艘航母需要克服很多困難,不但需要國家的先進水平達到一定地步,還需要有足夠的經濟來支撐。不光在造價上需要巨量成本,使用也成本會更高,正所謂大國的玩具。目前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福特級」航母。
  • 又一航母大國誕生?僅9個月造出一艘航母,速度趕超美國
    航母作為海上利器,本質上來說其實就是一種以艦載機為作戰武器的大型水面艦艇,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對敵方進行全方位打擊,對奪取海上制空權有著重要作用。但由於建造航母要求過高,掌握航母技術的國家少之又少,因此航母便成為大國才能擁有的一大殺器。在這一領域上,美國有著很高的地位,同時也是迄今為止擁有航母數量最多的國家。不過其並未停下研製的腳步,該國第二艘第三代核航母即將問世,也將成為全球首艘12萬噸航母。
  • 德國唯一一艘下水過的航母一齊柏林伯爵號航母
    齊柏林伯爵號是一艘德國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所建造的航空母艦,也是歷史上德國唯一下水過的一艘航空母艦,排水量約33,000噸。1936年12月8號,德國海軍格奈森瑙號戰列巡洋艦下水,進入棲裝階段,因而船臺得以空出。20天後,第一艘航空母艦開始鋪設龍骨。
  • 075艦建造速度多快?第三艘即將完工,中國海軍兩攻群整裝待發
    網絡照片顯示,"準航母"075型兩棲攻擊艦的三號艦,目前已經大部分完工,預計該艦即將擁有更快的下水速度。12月22日,075型兩棲攻擊艦的二號艦,在拖船的協助下,離開上海船廠進入東海,啟動首次試航,這距離075一號艦試航,僅僅隔了4個多月。
  • 二戰日本有多達25艘航母,其中十艘專業航母是怎麼被逐一消滅的?
    一戰後日本為了稱霸亞洲,逐步建立起一支規模龐大的聯合艦隊,這支艦隊不僅包含了數量眾多的戰列艦,還有為數不少的新式航空母艦,整個二戰中日本總共有25艘航母,如此龐大的數量即便是今天也是一支可怕的力量。這些航母中有10艘為專業級航母,是日本海軍航母的主力,那麼這些航母都是如何被一艘一艘的擊沉的呢?
  • 比海狼先進的核潛艇,俄上將說2020年前造7艘
    2020年前,俄羅斯海軍計劃建造7艘「白蠟樹」級潛艇,其中6艘為885M改進型。首艇「北德文斯克」號已於2014年6月17日交付俄海軍。俄羅斯官方給出的信息顯示:「白蠟樹-M」(885M)級多用途核潛艇排水量為1.38萬噸,下潛深度為520米,水下航速31節,自持力達100晝夜,可載船員64人,可配備水雷、533毫米口徑魚雷、「口徑」和「奧尼克斯」巡航飛彈。
  • 哥倫比亞造巨型咖啡杯欲破兩項金氏世界紀錄
    第一現場【哥倫比亞造巨型咖啡杯欲破兩項金氏世界紀錄】哥倫比亞中南部城市的欽奇納(Chinchina)近日建造了一支巨型咖啡杯,並計劃於當地時間本月15到16日在該市舉行的咖啡文化節期間打破世界最大咖啡杯和最多人共飲世界最大杯咖啡杯兩項尼斯紀錄。
  • 在建準航母噸位放大一倍,同時造2艘4萬噸巨艦
    2020年7月,俄羅斯在克裡米亞刻赤造船廠同時開建了兩艘23900型艦,當時官方公開的消息表明,23900型艦的排水量在2萬噸左右。  別說是航母或是兩棲攻擊艦,就連5000噸以上的大型護衛艦或驅逐艦都造不出來。而今,俄方卻大刀闊斧地同時建造兩艘兩棲攻擊艦,頗有些"放衛星"的感覺。
  • 韓國造世界最大工程船,排水量達100萬噸,一艘頂10艘福特號
    開拓精神號工程船是由韓國大宇重工建造的工程船,該船的最大排水量為100萬噸,堪稱全球最大排水量。被稱為未來航母的美國福特號航母,排水量也只不過10萬噸左右,開拓精神號工程船,一艘頂十艘。開拓精神號由全海公司負責運營,母港位於荷蘭的鹿特丹。
  • 海軍第三艘航母:滿載排水量8萬噸,戰機採用電磁彈射起飛方式
    中國海軍航母發展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非常快,從有具體記載的從2005年4月開始改建從烏克蘭引進的原瓦良格號重型載機巡洋艦,將其改造提升至滿載排水量6萬噸,擁有24架殲-15重型艦載戰鬥機,以及12架各類艦載直升機的舷號16的遼寧艦,大概用了7年時間。
  • 水中飛毛腿,大洋黃金魚——與美國航母賽跑的蘇聯661核潛艇傳奇
    當時的水面艦艇航速比潛艇快很多,沒有任何一艘已知潛艇能快速超越航母編隊,加速擺脫是非常有效的方法。然而事實擺在眼前,專家們一臉懵逼也給不出答案……到底咋回事?多年後謎底終於揭開,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蘇聯真的造了一艘比航母還快的潛艇,它超過「薩拉託加」號航母時只用了一半動力。
  • 一年前沒有,一年後規模世界第二,美媒:很難判斷中國要造多少艘075
    福布斯網站在8月9日報導稱,中國造船廠建造大型戰艦的效率非常驚人,幾乎超過了所有國家。一年前,中國還沒有兩棲攻擊艦,這種大型直升機航母通常是一些海軍強國的最強大的艦艇,中國此前僅建造過兩萬噸級的071型兩棲登陸艦。僅僅過了一年,中國兩艦攻擊艦的規模就達到了世界第二。除了在黃浦江上正在進行舾裝的第二艘075艦外,衛星照片顯示第三艘075也在造船廠被快速建造之中。
  • 南極最大冰架斷裂滑入大海形成冰山,英國人曾經想過用冰山造航母
    英國人為了應付大西洋中的德國潛艇群,設想建造一艘巨大的航母充當活動的反潛基地。而當時戰爭年代鋼鐵奇缺,為了滿足建造超大型航母的材料問題,英國記者兼情報人員傑弗裡·派克提出了「用冰塊建造航母」的設想。圖片:英國人在二戰中設想的「哈巴庫克」號冰航母,由冰山作為基礎打造而成。
  • 養一艘航母有多花錢?單單發工資一般國家就承擔不起
    美國是世界上擁有航母最多的國家,他們就是靠著這十一艘核動力航母才達到了稱霸海洋的目的,美國航空母艦的數量基本上是其它國家所擁有航空母艦數量的總和,而且與其它國家的航空母艦不一樣的是,美國的航空母艦都是核動力航母,而世界上的其它國家,除了法國擁有一艘核動力航母之外,全部都是普通的航母。
  • 一艘尼米茲級航母的戰鬥力究竟有多恐怖?恐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航母作為現代海軍中的超級巨無霸,戰鬥力超強,而其建造技術更是複雜萬分。在全世界,擁有單獨建造航母能力的國家,無一不是世界級強國。每當美國的海外利益遭受威脅時,美國歷屆總統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們的航空母艦呢?讓我們的航空母艦到那裡去!」但對於世界各國來說,發展航母事業,都是極為艱難的。要維持航母的正常使用,需要花費巨額的資金,因此,對於中小國家而言,幾乎是不敢想像的事情。
  • 美國航母終於被超越,110萬噸巨無霸問世,排水堪比18艘遼寧艦
    海上力量的發展,當看美國成就,但是有一艘「巨無霸」,堪比18艘遼寧艦,就連美國的尼米茲級也不值一提。 說到「海上霸主」首先想到的就是航母,但是有一艘民用船被外界稱為「海上巨無霸」,這艘民用船就是名為「開拓精神號」的工程運輸船。
  • 美媒:中國第三艘航母將仿照美軍企業號核航母
    年年末中國官方才正式確認新航母的存在,但今年3月,中國披露了更多有關它的信息。新航母將使用新的設計方案,但仍將以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為藍本——遼寧艦的排水量達6.5萬噸,長305米,實際上是一艘前蘇聯航母的改造版。中國還證實新航母將像遼寧艦一樣採用滑躍式甲板。中國海軍還披露新航母的排水量將「超過5萬噸」,並擁有很多新的設計亮點,能使其在更寬的機庫甲板上搭載更多戰機(主要是殲-15戰機)及運載更多燃料和機載武器。
  • 製造核反應堆是強項,我們有能力建造核動力航母嗎
    11-21 19:36:57 來源: 第八視角 舉報   製造核反應堆是強項,我們有能力建造核動力航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