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材料新推柔性屏薄膜封裝技術採用全CVD膜系

2020-11-26 電子信息產業網

智慧型手機的持續同質化,以及可穿戴設備的興起,讓柔性顯示成為當前顯示領域最受關注的技術之一。但是,柔性顯示要真正獲得突破,還需要在設備、材料、工藝等方面進行突破,其中薄膜封裝技術就是難點之一。去年4月,曾有媒體披露了三星延遲推出柔性顯示屏的原因,主要是其購買專利的Vitex公司的封裝技術不甚理想。在今年SEMICON China期間,應用材料公司平板顯示CVD產品事業部總經理肖勁松向《中國電子報》等媒體介紹了應用材料用於柔性OLED顯示的薄膜封裝技術,即全CVD膜系解決方案。

因為OLED器件遇水、遇氧後會失效,所以柔性顯示的重要技術環節就是用一系列薄膜把OLED器件封裝起來,不受周圍水氣和氧氣的侵蝕。2011年美國Vitex系統公司創造性地用一層氧化鋁、一層有機緩衝層的多層膜結構,保證了水氣和氧氣幾乎沒有可能侵蝕OLED器件。而應用材料公司則全部用CVD實現薄膜封裝。「我們希望跟業界一起使用全CVD的膜層,也就是用氮化矽來做阻水層,中間用CVD做一層緩衝層,整個工藝全部用CVD來做。這是應用材料對薄膜封裝提出的技術方案。」肖勁松表示。

這聽上去在技術原理上並沒有太大改變,但還是有了不少設計和工藝上的改良。肖勁松告訴記者,柔性OLED薄膜封裝的技術挑戰主要有3點:為了保證OLED器件壽命,阻水層要有高可靠性高柔性;為了去除暗點,整個膜系製備過程要減少顆粒;為了保證良率和出片率,多層膜系的邊緣要有高精度的階梯覆蓋。而應用材料的OLED薄膜封裝技術涵蓋了上述技術的要求。

「我們有一個更加出色的氮化矽膜系,阻水性是業界最好的。另外我們採用光學對準來做掩膜板的精度對準,這樣會保證比較高的出片率。」肖勁松說。而從整個薄膜封裝層的性能看,在階梯覆蓋方面,應用材料方案有非包裹特性,這樣在鍍下一層阻水層的時候表面非常平坦,不會導致阻水絕緣層的膜層斷裂,同時也沒有高應力聚集點,能儘可能減少膜層彎曲過程中的開裂問題。「在顆粒覆蓋方面,我們在真正鍍完阻水層之後,整個緩衝層是非常柔軟的膜,顆粒周圍沒有空隙,避免了溼氣的滲透,同時沒有高應力的聚集點,避免開裂的問題。」肖勁松介紹說,「最後在薄膜整合方面,我們的方案是鍍完阻水層之後,在表面增加了新的膜層,通過增加界面層達到應力匹配,同時也使得整個膜層避免了界面散射,透光率更好。」該方案的透光率可以從最初70%%提升到85%%以上,達到薄膜封裝膜系高透光率的要求。

據介紹,應用材料的薄膜封裝技術在工藝上也改進了傳統膜系所採用的一直在線的串行工藝。「傳統膜系工藝如果中間有一個真空系統宕機,整個生產線都要停下來。我們採用的是並行工藝,基本上所有的膜系都可以在一個真空系統裡完成,這些真空系統可以是並行的排列,整個生產線的開機率會有很大提升,同時單機工藝也易於實現比較高的良品率。」肖勁松表示。

不過,肖勁松也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應用材料公司推出的這一最新膜系設計主要還是針對固定角度的彎曲或柔性顯示屏的,未來要做到可彎曲乃至可摺疊,可能還需研發出一些新的技術。「比如,我們希望在具有更好或者相同阻水性的情況下膜層能做得更薄、更耐撓曲,有一些技術研發正在進行中。」他說。

相關焦點

  • 氧化物薄膜電晶體(TFT)技術的超清柔性屏(AMOLED)突破壟斷 讓
    在彭俊彪團隊核心科研成果的支撐下,華南理工大學聯合廣州新視界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研製出國內第一塊氧化物薄膜電晶體(TFT)技術的柔性新一代半導體(AMOLED)顯示屏,在超清柔性顯示領域打上廣東「智」造的烙印。  科研往往走在技術應用的前沿,產業化的窗口期短而緊迫。
  • 柔性屏薄膜封裝製程的關鍵部件TFE CVD金屬掩膜板在全洋國產化
    北京時間12月03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全洋材料OLED金屬掩膜板實現國產化,已送樣華星、天馬、BOE。僅有0.2毫米厚的金屬掩膜板通過傳送帶,緩緩滑入真空腔,經過20多個小時的濺鍍處理後,被送到武漢某光電公司,用於柔性手機屏製作過程。
  • OLED柔性顯示的一些關鍵工藝如柔性襯底材料,薄膜封裝概要介紹
    而所謂的固定曲率型是基於柔性OLED技術,在柔性基板依次製備控制電路、OLED器件和薄膜封裝層,並將所製備的柔性LED器件壓合在固定曲率的玻璃基底上,從而得到具有一定彎曲的OLED器件。雖然OELD器件本身可可以彎曲,但最終產品本身不能實現彎曲和摺疊,這也限制了消費者根據自己的使用需求來進行個性化體驗和定製。不論是消費者還是從業者,希望儘快推出真正的柔性彎曲OLED顯示產品。
  • 柔性屏實用性大增:三星LG用ALD技術封裝
    據外媒報導,三星顯示器公司與LG Display準備在柔性OLED薄膜封裝過程中採用ALD(原子層沉積)技術,這將提高柔性OLED面板的壽命和性能。目前兩家公司已經與合作夥伴合作,在內部採購並驗證ALD設備。
  • 全洋科技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柔性屏薄膜封裝難題在黃石突破
    湖北日報訊 (記者劉娜、通訊員李磊)僅有0.2毫米厚的金屬掩膜板通過傳送帶,緩緩滑入真空腔,經過20多個小時的濺鍍處理後,被送到武漢某光電公司,用於柔性手機屏製作過程。11月23日上午,全洋(黃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線上,來自臺灣的專家蔡宗宏身著無塵服,在生產線上緊張工作。
  • 柔性OLED應用優勢及製備工藝流程詳解
    而近幾年,柔性智慧型手機的發展也基本是這三個階段:1、柔性可彎曲:實際上已經應用到雙弧邊全面屏手機中。但這種設計的目的是為提高屏佔比,並未給用戶帶來「可柔」的樂趣。2、柔性可摺疊:它將柔性智慧型手機帶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 未來10大潛力新材料特種膜
    材料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尤其新興材料,將會給工業帶來革命性變革。新材料是材料工業發展的先導,是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21世紀的今天,科技革命迅猛發展,新材料產業升級、材料更新換代步伐加快。  未來最具潛力的10大新材料特種膜有哪些? 他們現在的研發和應用市場又如何?本文帶領您了解膜市場。  首先,我們要介紹光學膜。
  • 柔性透明導電膜的製備技術
    金屬系透明導電膜金屬膜系導電膜的製備方法主要為濺射型和金屬柵網型兩大類,主要用作透明電磁屏蔽材料。濺射型是指將金屬直接濺射在基材上。其中印刷法和銀鹽法是近年推出的製備透明導電膜的新工藝,具有成本低、柔韌性好、表面電阻可調等優點。氧化物膜系透明導電膜ITO膜是目前研究和應用最廣泛的氧化物透明導電薄膜之一,對In2O3和SnO2的能帶研究表明,符合化學計量比的In2O3和SnO2均為寬禁帶絕緣體。
  • 柔性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解析
    薄膜太陽電池在降低成本方面比晶體矽(單晶或多晶)太陽電池具有更大的優勢,一是實現薄膜化後,可極大地節省昂貴的半導體材料;二是薄膜電池的材料製備和電池同時形成,因此節省了許多工序;三是薄膜太陽電池採用低溫工藝技術,不僅有利於節能降耗,而且便於採用廉價襯底(玻璃、不鏽鋼等)。
  • 柔性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
    薄膜太陽電池在降低成本方面比晶體矽(單晶或多晶)太陽電池具有更大的優勢,一是實現薄膜化後,可極大地節省昂貴的半導體材料;二是薄膜電池的材料製備和電池同時形成,因此節省了許多工序;三是薄膜太陽電池採用低溫工藝技術,不僅有利於節能降耗,而且便於採用廉價襯底(玻璃、不鏽鋼等)。
  • 電子產業新材料之PI行業深度研究:半導體、5G、顯示等
    PI 薄膜材料性能優勢顯著,電子應用領域廣泛 PI 薄膜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薄膜類絕緣材料之一。PI 材料中,PI 薄膜具備高強度高韌 性、耐磨耗、耐高溫、防腐蝕等特殊性能,已經成為電子和電機兩大領域上遊重要原料之 一。PI 薄膜按照用途分為以絕緣和耐熱為主要性能指標的電工級和賦有高撓性、低膨脹系 數等性能的電子級。
  • 智慧型手機柔性屏成為趨勢 納米銀線導電膜市場前景廣闊
    納米銀線導電膜是在柔性襯底上,將納米銀線經有機交聯體塗覆成膜製成的導電薄膜,具有耐曲撓性優、穩定性高、良品率高、生產成本較低等優點,是實現柔性屏、可摺疊屏、可捲曲屏的最佳解決方案之一。隨著全球智慧型手機逐漸向柔性屏方向轉型,納米銀線導電膜市場規模不斷增長。
  • 柔性OLED顯示技術全方位揭秘
    柔性封裝材料的特點就是在發生很大彎曲變形時仍然可以保證材料的有效使用,為了獲得柔性有機顯示器或其他電子設備,前後基板必須具有足夠的柔性同時能有效隔絕溼氣和氧氣。柔性封裝不僅僅是滿足摺疊、彎曲的要求,而且要有一定的強度以保證產品的實際應用要求。因此,封裝材料及相應的封裝技術成為柔性和強度一併滿足的關鍵。
  • 蟬翼微舞 柔性屏帶來新摩爾定律「旋風」
    扭曲測試目前常見的柔性屏產品主要採用的,是三星主導的用於傳統「剛性」或者固定曲面柔性屏的多晶矽(LTPS)技術。而柔宇的超低溫非矽製程集成技術(ULT-NSSP)由於採用不同材料體系和不同製程工藝,整體生產流程更為簡化,設備投資成本也大幅降低,良率顯著提高,產品彎折可靠性也極強。劉自鴻強調,「全柔性屏」必須要在屏幕光滑度、平整性和可靠性方面進行反覆測試,要在理論基礎和實驗測試上花費更多的心血和耐心。
  • 手機全面屏工藝及進化史!COG、COF和COP封裝技術有何區別?
    而這之中的智慧型手機屏幕的封裝技術就是能否取得這場戰役勝利的關鍵所在全面屏的開端-小米MIXCOG封裝技術是早期的全面屏手機必備的封裝工藝首款全面屏手機小米MIX就是我們通俗所說的「大下巴」COF封裝標杆-三星S9三星S9封裝工藝採用的是COF技術「COF」(Chip On
  • 透明導電薄膜研究及應用 | 你想聽的報告都在這裡了
    陳曉鋒博士在研發、生產設計、工藝開發、項目管理、及新產品新技術產品質量管理等方面有超過十年的豐富經驗。他還是卷對卷塗布技術方面的專家,非常熟悉包括slot die、gravure、comma、spray等多種塗布技術。到目前為止,陳博士共發表了8篇學術論文及2篇美國技術專利。陳博士目前在C3Nano公司擔任運營副總,負責公司透明導電油墨及薄膜產品的生產、工藝開發及品質管理。
  • LED透明薄膜晶膜屏製作方法及技術特點
    現如今的LED透明屏大部分是以PCB板、壓克力板等硬質材料作為基底材料進行信息內容的顯示,但由於其採用的是非柔性材料無法滿足輕薄、可收卷、設計自由的需求。隨著LED透明屏技術的不斷成熟與進步,基於市場對項目的實際需求,改變PCB板、亞克力板等硬質材料作為LED顯示的透明介質,取而代之的去使用柔性透明的薄膜材料,進而拓展LED透明顯示技術在市場上的應用空間,使得LED透明屏更好的應用於人類生活當中。為了實現上述目的,聯曼光電的LED透明薄膜晶膜屏誕生了,包括柔性透明薄膜、導電薄膜電路、LED晶片、軟性線路板和驅動條。
  • 韓媒:三星LG計劃為柔性OLED面板引入ALD薄膜封裝工藝
    三星和LG兩家公司正考慮為自家的柔性OLED薄膜封裝工藝引入「原子層沉積」(Atomic Layer Deposition)技術,並且與各自的合作夥伴進行了內部設備驗證。ALD技術可以更好地保護有機材料不受氧和水的影響,同時提升OLED面板的整體壽命和性能。
  • 柔性透明導電膜的產業化進展及技術趨勢
    本文從透明導電膜的特性探討具潛力的柔性透明導電膜技術,闡述各技術發展現況,並從材料特性、量產技術與商品產業化進展分析各種技術的發展趨勢。期盼在柔性電子崛起之際,產業能夠在材料、製程、設備有所布局,掌握柔性電子的龐大商機。
  • 未來最具投資潛力的八大新材料特種功能膜(附個股)
    2、柔性PI膜  PI膜的全稱為聚醯亞胺薄膜(PolyimideFilm),其是世界上性能最好的薄膜類絕緣材料,由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二胺基二苯醚(DDE)在強極性溶劑中經縮聚並流延成膜再經亞胺化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