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秋曾是計程車司機,他向來認為接送人坐飛機出差是個極苦的差事,「晚上10點的航班,送到機場後回到家都後半夜了。接早班飛機,就得凌晨起床」。黃大年曾是劉師傅接送機業務的常客,聽到他抱怨時就說,「我是為國家做事的,你為我服務也是為國家服務」。那時候還不熟悉黃大年的劉國秋心想,「你是誰啊,跟我說這大話」。
為了不用像以前那樣起早貪黑,劉國秋後來成了吉林大學地質勘探卡車駕駛員。可他一上卡車就傻眼了:車裡擺放的都是電腦和高精尖儀器,這個隊伍的頭兒正是以前總叫他的車趕飛機的那個人——大家都叫他黃老師。
「我沒有什麼文化,但從此知道黃老師可不是說大話,正幹著關乎國家利益的大事呢,所以我就還經常送他到機場。」這之後,劉國秋的心態有了很大的變化。
黃大年總是掐著點下樓,每次上車都是那幾句話,「劉師傅辛苦了,讓你久等了,對不起」「能不能趕上飛機?不行咱們就坐下一趟航班」……劉國秋心裡知道,其實這就是最後一趟航班,所以每次都是儘可能快地開往機場。「黃老師上飛機後,總不忘給我來個電話,讓我放心。」劉國秋說。
劉國秋打開車後門,一項項演示每次接送黃大年的場景。黃大年出差時經常來不及吃飯,就帶幾根玉米。「劉師傅,給你留一根。你開車,我先吃,饞你。」劉國秋回憶著黃大年的話語時說,「黃老師總是把我當家人一樣對待,沒有一點科學家的架子」。
有一次劉國秋接黃大年趕飛機,時間很緊了,「黃老師拎著包出來時,身子直直地撲向我,暈倒在地上,真讓人心疼」。等黃大年醒來,劉國秋就勸他別去機場,先去醫院診斷一下。黃大年著急了,說道,「不行,我只是這兩天累了,睡一覺就好了。明天有兩個會,我必須去」。就這樣,劉國秋還是把黃大年送到了機場。
「你們沒有和他近距離接觸,體會不到他的魅力。」劉國秋說。2017年1月8日,黃大年因病醫治無效在長春逝世,享年58歲。得知噩耗,劉國秋撥通黃大年工作秘書王鬱涵的電話問道,「黃老師的骨灰回南寧嗎?我想再送黃老師一次」。(經濟日報記者 李己平)
(責任編輯:王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