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某個涼爽的夜晚,我和父母還有妹妹一起走在江邊。媽媽停下來說:「你倆站好,給你們照張相。」
相機啪咔一聲,10歲的我就被定格在了那張相片上。
很糟糕的一張相片,在那上面,妹妹比我高出半頭。
然後在我成長的又一個十年裡,常常被周圍的人問:「你是妹妹吧?」「你怎麼還沒你妹妹高?」
小時候的我比較倔強,又天生敏感,因為一句話能生氣好久,我多高和你有什麼關係,我是姐姐還是妹妹用你說?
初中的時候,因為長得矮被安排在第一排,那時候班長因為個子高,家長還找老師說看看能不能把座位調到前排。
擁有天然的優勢,我開始偷偷竊喜。
可這高興也沒延續多久。
一天傍晚,我買了一本雜誌拿回班級,被高個子的男生看到了,他把雜誌舉的很高很高。我崩了許久也還是夠不到,看著他在笑,我有點想哭。
他還會笑著說:「你怎麼這麼矮?」
我沒有回答,靜靜的坐在那裡,不說話,過了一會,他把雜誌扔在我的桌上,像是在說,一點也不好玩還給你。
初二那年,班級裡有人談起了戀愛,很多單身的姑娘,開始被大家亂組cp ,我當然也不例外,他們把我和班級最矮的男生放在一起,組cp開始拿我們來開玩笑。
一句玩笑話,有點像冷暴力,不尊重人也就算了,還笑得那麼大聲。
在自尊心像野草一樣,瘋狂生長的初中時代,這樣的嘲笑怎麼可能會忍,我會忍不住和對方辯解,會崩潰到躲在角落裡哭。
總被別人叫什麼,小矮子,小短腿,小不點。
又受夠了,可是又找不到解決的辦法,好想畢業,好想畢業。
那個時候很困擾,也排斥周圍的一切。
周圍的男生常說:「體重沒過90不是矮就是平胸,你這兩個都佔了。」說完笑著走開。
留我站在原地,打量自己,怎麼這麼矮,矮就算了,還平胸,平胸就算了,還長得不漂亮,連我都開始討厭那個自己了。
班上有個男生,長得很高,也沒什麼禮貌,總是喜歡摸別人的頭,而我的個子,又給他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所以常常被他摸頭。
雖然氣到想炸毛,但還是沒有反駁,沒有和任何人說,一個人呆呆的想究竟怎樣才能長高。
喝牛奶,吃鈣片,運動什麼都試過,奈何個子從未變過。
初三的時候,爸爸帶我去了醫院,在手上拍片子,醫生拿著那個灰色的手,翻來覆去的看,然後在一本書上翻了許久,看看我說:「最高能漲到一米五三吧,這個挺準的。」
我爸爸問醫生:「那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漲到一米六?」
醫生先是搖頭,後來又說:「試試激素,還有做手術可以,但是會留疤。」
和爸爸走出醫院,陽光格外刺眼,爸爸問我想不想打激素?
我搖頭說不想。
因為聽說,打激素會變胖,如果我會變成160斤大胖子,那我寧願矮一點。
初三那年,我很羨慕一個人,她是我們學校的學年第一,很萌的一個姑娘,成績好,能力好,多才多藝,而且啊長得好看。
所以雖然她和我一樣高,但我們的世界差的很多。
她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裡的沈佳宜有點像,是那種很優秀的女孩子。
那一年,我換了髮型,努力學習,拼命打扮,但一切都很糟糕,事實證明顏值這個東西,後天的努力,根本幫不上什麼忙。
那時候我唯一驕傲的事就是,我的成績不錯,數學考了差一分滿分的成績,說來也可算是一段神話呢。119分全校只有我一個考過。
但是偏科一直讓我待在一考場的末尾處,隨時都有可能被擠到二考場。
周圍同學的嘲笑聲也從來沒有停過,像滔滔江水,像我席捲而來,我的情緒更是不可控制。
初三開始,我的語文老師要求我們每天寫日記,每周收上來,本來我是應付這樣的作業,會寫寫風景,寫寫詩歌交上去。
但某個周五,我打開日記本。想了很久很久,開始動筆,把關於自己的矮全部寫了出來,從中午寫到黃昏,好像怎麼寫也寫不完一樣。
後來日記本發下來的時候,我的老師給我寫了一句話:「因為矮,才能站的更穩。」
在物理學裡,一般情況下,重心低會更穩。
那時候我還讀不懂這句話的深意,後來才明白,任何劣勢都是有希望變成優勢的。
到了初四,我很喜歡郭敬明,最初是因為他很矮,卻總是拿「矮」來看玩笑。
後來看了小說《幻城》,就更加喜歡他了。
在他身上我學會了一個道理,當你不再對一件事耿耿於懷的時候,那它就不是事。
但真正把這個道理運用到自己身上已經是大學的時候了。
高中的我,還是很期待自己可以逆襲的,雖然醫生說我只能有153,但我相信,一定會有好運降臨。
我的表哥也相信我,他跟我說:「放心,都是家族基因,我可以,你也可以。」
表哥是個奇蹟,初中的時候全班最矮,沒少被人家欺負,結果到了高中,就像脫韁的野馬一樣,拉都拉不住,把她媽媽嚇一跳。
他每天都在長,從班級第一排到最後一排。從160到180,他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
每次見他,我除了羨慕,甚至還有點崇拜。
那陣子如果我膝蓋疼,晚上做夢就會夢到自己長到一米六了,總覺得自己要是能一米六就可以徵服整個世界。
高中我是衛生委員,可以看到所有人的體檢冊子,身高有時候可以是我來寫,但悲傷的是,我可以寫別人的,不能寫自己的。
那一年,我也遇到了我人生中最搞笑的一本體檢冊子。
高一:156
高二:154
高三:153
沒錯這就是我的體檢冊子,高中三年我的身高是下滑曲線。
每個人領到體檢冊子的時候,都好奇別人的。有姑娘想看我的,我不給看,後來雙方妥協,交換,才發現,原來你也是一年比一年矮。
上了大學以後,開始學會和自己的身高好好相處了。
不抱怨它,不強迫它,不願意承認它,也不否認它。
當然長裙還是不敢嘗試,買衣服還是均碼pass ,坐公交還是不去看頭頂的把手。
在大學我認識了一個身高只有150的學姐,第一見她的時候覺得她很酷,也有點兇。
她很能幹,是學校學生會的主席,也是社團的社長,喜歡舞蹈,因為身高,每次跳舞只能站在c位。
每次有活動的時候,她就帶著部門的男生一起去辦。一群一米八的高個子站在她的身後,超級炫酷,這些男生很聽話,她的領導能力也很強。
身邊一個關係和我很好的學長,也不是很高,但在學校是男神級別的人物,創業比賽闖進國賽,帶領團隊成為學校第一盈利的創業項目,院長親自找他了解情況。現在畢業在北京,月入3萬。
還認識一位自媒體同行,雖然個子矮,但走路帶風,做事穩妥,年紀輕輕就已經是公司的主管了。
這三個人,和他們相處久了,我也才知道,原來他們也曾因為「矮」懷疑過自己,傷心難過。
但現在說起那些經歷,都覺得算是人生體驗吧,一個挺值得的體驗。
每個人都有自己優缺點,這是與生俱來的。
有些改變不了,所以我要把優點放大,好讓它可以大到把我的缺點蓋住。
雖然小個子,但我依然是個驕傲的姑娘。
昨天騰訊新聞突然彈出一個對話框,標題裡寫著:高中生疑因被同學嘲笑太胖,跳樓身亡。
在浩瀚宇宙裡,我們都是很渺小的存在,無論你是什麼樣子,都免不了要被別人議論,所以那些無關緊要的人說的話真的不必在乎。
此時,劉同學,那個和我一樣高,八百米卻完虐一米七大長腿,成功跑出兩分半鐘好成績的劉同學跟我說:「矮,前陣子上熱搜了,也許你可以寫。」
我回復她:「我不要,我很高的。」
於是有了今天這篇文章。
(下圖為「矮,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熱搜部分評論截圖)
矮?
面試會有阻礙嗎?會。
相親會遭歧視嗎?會。
矮很多職業有限制吧?對。
矮將來結婚也麻煩吧?對。
曾經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回答,覺得說得很好。
長得矮不要緊,顏值高就行了。顏值低不要緊,氣質好就行了。氣質差不要緊,能力強就行了。能力弱不要緊,票子多就行了。
你看,這個世界上,重要的從來都是你缺什麼,而是你有什麼。
有人問我,我長得矮,顏值低,氣質差,能力弱,還窮,怎麼辦?
我說,如果你真的覺得你一無所有,而且常常這樣想,那你真的會一無所有。
要知道,你不是個一無所有的人,我也不是。
轉載作者:19綠河,如有侵權,請聯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