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澳分享」蚊蟲的嗅覺是如何幫助它們辨別目標的?

2020-10-12 創澳上海

蚊子吸人血,還會「挑肥揀瘦」,專門尋找合乎「口味」的對象。那麼蚊蟲是否存在嗅覺,它們是如何探知目標的呢?

蚊蟲的嗅覺

和人類、魚類不同,蚊蟲的嗅覺不靠鼻子,它們靠的是嘴巴周圍的觸角或觸鬚,這是蚊蟲的化學感受器官。觸角或觸鬚上布滿了嗅覺器,科學家用顯微鏡觀察蜜蜂的觸角,僅僅一根觸角上就有4000~30000個這樣的嗅覺器,蒼蠅也有3600個左右的嗅覺器。每個嗅覺器內都分布著神經末梢,直接與腦神經相連。當嗅覺器聞到氣味後,信息立即傳送到大腦,然後,大腦再指揮蚊蟲朝有氣味的方向飛去。

蚊子的嗅覺系統包括觸角與下顎須,觸角與下顎須上又有很多很小但形態各異的嗅覺感應器,例如已經發現的蚊子嗅覺器就有尖端毛狀、平端毛狀、錐形、腔錐形等。這些嗅覺器是蚊子感知周圍環境中化學氣味小分子的功能單位。

嗅覺器表皮上有很多細小的孔洞,化學氣味小分子就利用這些空洞進入嗅覺器。在嗅覺器中有嗅覺神經樹突分布,在神經樹突表面分布著許多嗅覺受體蛋白,這些受體蛋白感知到化學氣味小分子後將信息傳遞到昆蟲大腦。大腦綜合了各種信息後發出指令,從而影響到蚊子的行為。


除臭與驅避蚊蠅

精油是自然界植物為了生存而產生的物質,不同植物所含的精油有著不同的功效,能夠有效的幫助植物適應環境並生存繁衍。蚊蟲是植物在自然界裡的一大天敵,大多數植物為了更好的生長,會想盡各種辦法來對付這些天敵,這些植物的精油便保留了驅除蚊蟲的功效。而精油產品相比於其他驅蚊蟲的產品,最大的好處就是其無毒無害的天然純正品質了。

萃取天然柑橘植物精華,並且複合多種精油成分。天然柑橘植物精油中富含D-檸檬烯,是一種綠色環保脫脂溶劑,可在自然界中被完全自然降解,系食品級無毒無害純天然綠色環保。

D-檸檬烯具有快速揮發和滲透性能,除了能夠去除空氣中的惡臭因子,在驅避蚊蠅方面也是美國專利公認的一種驅蟲劑的成分,主要用於殺滅蚊子、蒼蠅、蟑螂等室內害蟲,但其對人類和禽畜的機體沒有任何影響。


驅蚊測試報告

為了驗證驅避蚊蠅效果,對驅避蚊蠅的效果進行實驗及論證。

測試結果如下:


從以上可以看出,當調整一定的植物精油成分後,2小時內對畜禽的保護為100%,且4小時內有效保護率為80%和90%以上,從而進一步驗證了天然柑橘植物精油對驅避蚊蠅方面的有效性。

綜上可以看出,既可以高效去除環境惡臭又可以驅避環境中的蚊蠅,對養殖行業有著1+1>2的功效,非常適用於養殖場的生物安全措施的場景。

相關焦點

  • 「小目標」是什麼,怎麼投?|「小目標」最全介紹
    來源:基金豆二、「小目標」的投資理念A股市場存在長期向上、牛短熊長、結構行情波動劇烈三大特徵,投資者如果目標太宏大,投資過程會漫長而痛苦,結果不是半途而廢就是收益坐了過山車。「小目標」是把長期投資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步步止盈逐個達成,保持紀律不焦慮不貪婪,長期複利賺取可觀收益。投資過程也更快樂,更享受。
  • 從壓縮餅乾到「魚子醬」,太空旅行餐是如何變化的?
    人在太空吃的食物也應如此,或至少,大家希望它們未來會如此。對食物氣味的嚴格管控,除了是為了不讓空間站長期飄著難聞氣味外,更是因為太空人的嗅覺還充當重要「危險檢測工具」:我們第一線檢測還是靠人類的嗅覺。雖然我們曾和一些公司合作研發探測器,但最後還是發現人類嗅覺才是對有害氣體最敏感的探測器。
  • 變態「三角戀」?世界知識、大腦和計算是AGI的新「三駕馬車」
    智能來自「偏見」?人腦中有一個歸納偏見的世界模型人類大腦是如何學習的?研究表明,「有效的學習和有效的泛化來自於歸納偏見,而構建人工智慧是一種尋找正確的歸納偏見的練習,這種歸納偏見使快速學習成為可能,同時又足夠通用」。
  • 「創澳分享」蚊子也「挑食」,它們的叮咬習性究竟是怎樣的
    而且天然柑橘屬植物中的稀萜類物質也對蚊蟲具有一定的驅避作用。天然柑橘植物精油中富含D-檸檬烯,具有快速揮發和滲透性能,除了能夠去除空氣中的惡臭因子,在驅殺蚊蟲方面能破壞害蟲體表蠟質防水層和真皮細胞層,導致害蟲嚴重脫水,體液外流阻塞外氣孔,使害蟲窒息、失水死亡。
  • 谷歌新AI系統專注於打造人工嗅覺:從分子層面上辨別香水氣味
    谷歌新AI系統專注於打造人工嗅覺:從分子層面上辨別香水氣味  Winnie Lee • 2019-10-28 10:55:
  • 2020「水下目標檢測算法賽」賽題解析——聲學圖像
    為了解決該類問題,將光學技術、聲學技術和 AI 算法更好的融入到海洋產業中,近期,一場由國家自然基金委、鵬城實驗室和湛江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線上比賽「水下目標檢測算法賽」拉開了帷幕。聲學圖像在水下目標檢測中探程遠、實用性強,針對「聲學圖像目標檢測」賽項,鵬城實驗室專門開設了 2 期在線直播課程,先後請到上海達華測繪有限公司專家李太春老師和河海大學、水下信息感知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霍冠英老師,為參賽者和算法愛好人士提供深入淺出的專業講座。
  • 楊嘉雯的食之無味 「可以吃嗎?」「看看就好.」
    序 今年的畢設主題是 「為幸福而設計」和「味道之腴」,吃本身就是讓人愉快的一件事,於是關於畢設,我便研究了有關「吃」是如何給大腦帶來愉悅的通路過程「食之無味」是探討味覺經驗的多感覺感知過程的信息視覺設計項目,通過研究調查味覺經驗的形成過程,解讀味覺經驗是如何為大腦帶來的愉悅感與滿足感,將「食物味覺之外」的四種基本感官「視覺、聽覺、觸覺、嗅覺」以圖表藝術設計的形式視覺表現,探索人體「味覺快感」奧秘。
  • 戈貝爾自曝丟失味覺和嗅覺,這種「奪冠」讓他病情惡化
    隔離十來天的戈貝爾今日發推表示,他在感染新冠病毒後失去了嗅覺和味覺,並已經連續四天聞不到任何氣味。這個症狀出現頻次不低,最近法國、義大利、英國都有不發燒不咳嗽但失去味覺和嗅覺的新冠感染者。之前被感染的英國衛生部副部長也表示自己失去了100%的嗅覺和味覺,最早武漢居家隔離挺過來的人也說,自己初期症狀口苦,聞不到氣味,吃飯嘗不到味道。戈貝爾失去味覺與嗅覺,估計已經開始進入輕症階段了 。爵士客場對陣雷霆(NBA宣布停賽當天)的前一天,戈貝爾便已經有不適症狀,包括發冷、頭疼和乾咳等。
  • 如何背誦複合詞,這篇文章或許對你有幫助
    當我們在背誦日語單詞的過程中,我們總是會遇到各種複合詞,其實相比較普通日語單詞,複合詞其實更加難背一些,今天接下來就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些背誦符合詞的小技巧,希望能夠幫助大家。什麼是複合詞?顧名思義,複合詞其實就是由幾個詞通過相互組合構成的新詞彙,為什麼我們會覺得它不好背誦呢?
  • 蜻蜓「眼睛」最多的昆蟲,它們更多地依靠,觸覺和嗅覺來辨別方向
    它們是昆蟲主要的視覺器官,對昆蟲的取食生長、繁殖等活動起著重要的作用。昆蟲的複眼是由許多六邊形的小眼面構成的,複眼的體積愈大小眼面的數量就愈多,它們的視力愈強;反之,複眼的體積愈小,視力就愈明。在所有的昆蟲中,蜻蜓的複眼最大,它們鼓鼓地突出在頭部的兩側,佔頭部總面積的23以上,由28000個小眼面組成。
  • 「Quit Genius」獲 1100 萬美元 A 輪融資,用遊戲化方式來幫助戒菸
    他們看到了吸菸對患者健康的可怕影響,但是發現沒有醫生為這些患者提供明確的戒菸途徑,因此決定成立「Quit Genius」。「Quit Genius」是一個遵循認知行為療法(CBT)的輔助戒菸應用,通過加入遊戲化機制和 CBT 療法來一步步幫助菸民戒菸。認知行為療法被認為是打破成癮的更有效的療法之一,它可以幫助患者專注於自己的思想、感受和行為。
  • 文字順序不影響閱讀,科學家找到大腦「視覺字典」所在
    我們都曾聽過文字順序不影響閱讀,事實上這與大腦中學習理解單字的區域有關,《自然人類行為》(Nature Human Behaviour)新論文中,德州大學團隊認為他們已經發現了這本「視覺字典」在大腦中的確切位置。
  • 四大維度,全方位剖析APP「分享功能」
    分享動機、分享場景4個維度來聊聊「社交分享」的那些事兒。圖片分享圖片分享時一種很常用的形式,直擊重點,節約閱讀時間,如果圖片設計得好,一圖勝千言。並且由於圖片比文字有了更多的視覺信息,能夠向外傳達一種產品的氣息,俗稱「範兒」,比如「設計範兒」、「科技範兒」和「文藝範兒」,能夠體現產品本身的格調。
  • 不僅保暖,石墨烯材料製作的衣服還能防止蚊蟲叮咬?
    「北京 8 分鐘」的表演者就是在低溫的條件下圓滿地完成了表演任務。幫助他們抵禦嚴寒天氣的服裝用的就是石墨烯這種智能材料。它是世上最薄卻也是最堅硬的納米材料,幾乎完全透明,只吸收 2.3% 的光,導熱係數高達 5300 W/m·K,高於碳納米管和金剛石。石墨烯材料和紡織品結合製成的服裝在滿足穿著要求的同時,還會具有石墨烯的某種特質。
  • 夏季容易招蚊蟲叮咬?原來這「招蚊星人」體質惹的禍!
    面對惱人的夏日蚊蟲,您也有這樣的困擾嗎?明明一群人出遊踏青,別人都沒事,自己卻每次都被叮的滿頭包,且紅腫難消?陳玫妃中醫師表示,老是被蚊蟲「叮」上,當心恐是「氣陰兩虛」體質作祟,導致俗稱「皮熱」,才容易被叮咬。老當「移動式捕蚊燈」?
  • 放到「這個溫度」你的咖啡錢就白費了
    不管是冰咖啡還是熱咖啡都各有勝場,看起來似乎怎麼樣都好喝;然而,夾在一冷一熱兩個極端溫度間的「溫咖啡」,卻常常會被人嫌不好喝?如果你有喝過「放涼」的熱咖啡,你可能會覺得喝起來跟之前有著極大的區別。除了感覺到咖啡的苦味變重外,酸味等各種風味也像是加倍放送般直擊你的味蕾,讓人不自覺地在腦中產生「涼掉的咖啡不好喝」的想法。明明都是同一杯咖啡,味道怎麼會差這麼多?
  • 從「腦機接口」到「金剛狼的皮膚」,7位科學家的科幻之旅
    由它們來提取其中的運動指令 ,將其嵌入、然後轉化為機械手臂可以理解的電子指令。 這是第二步。 若脊柱不能再發揮作用,那麼,上述方法或許能幫助他們嗎? 「我們製造出一種計算機電子旁路,將採集到的腦電信號繞過損傷部位,以數字形式傳輸至一個可穿戴式的全新機械身體中,」米格爾說,「2012年,FIFA宣布由巴西主辦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當時我意識到,可以在開幕式上做些嘗試 。」
  • 埃洛克防務發布「守望者」、「觀測者」
    ,以及雲端實時分享等服務。「守望者」與「觀測者」以簡單易上手的操作體驗,適用不同的應用場景。「守望者」定點巡航系統——「守望者」側重於基礎設施巡檢、應急指揮、城市規劃、生態治理、工程監督、礦區運維等大範圍固定場所的自動化、高頻次的多元數據獲取。通過一次性的飛行線路與作業時間部署,即可無人值守執行任務。
  • 從「失控」走向「必然」,Facebook 們要學會玩一場「無限遊戲」
    美國時間 4 月 9 日,扎克伯格放棄了他的 T 恤加牛仔褲,穿上了西裝,步入美國國會,向眾議院能源及商業委員會提交「8700 萬 Facebook 用戶數據是如何被不當分享給政治諮詢公司劍橋分析」的書面證詞。
  • 親密的關鍵,是彼此分享內心的脆弱|「沉迷學習」
    Amazon新鮮出爐的科幻腦洞喜劇「上載新生Upload」裡,在一家幫助將死之人」上傳「到虛擬天上人間的科技公司工作的女主Nora,因為工作需要,接手了男主Nathan的「死後上傳」服務。美劇「Upload」中父女間的談話Nora在和父親聊起這個「假約會對象」Nathan和現實生活中炮友以上戀人未滿的「準約會對象」Byron時,父親察覺到了諾拉對於兩個男生的不同態度,就問她是不是因為工作關係預習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