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新AI系統專注於打造人工嗅覺:從分子層面上辨別香水氣味

2020-12-03 前瞻網

谷歌新AI系統專注於打造人工嗅覺:從分子層面上辨別香水氣味

 Winnie Lee • 2019-10-28 10:55:05 來源:前瞻網 E1089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一組谷歌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已經教會了人工智慧如何使用嗅覺。

在《Arxiv》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谷歌大腦研究小組的研究人員描述了他們如何利用機器學習來指導機器人通過評估分子結構來準確地分類不同的氣味。

這個機器人使用了一個包含5000個分子的資料庫進行訓練,這些分子已經被香水製造商識別並貼上了不同的標籤,如「辛辣的」或「青草氣息的」。

研究人員將資料庫的三分之二輸入機器人的神經網絡,然後用剩下的AI不熟悉的氣味來測試人工智慧,結果人工智慧通過了測試。

長期以來,研究人員一直試圖利用人工智慧為嗅覺編寫程序,但有幾個障礙被證明是難以克服的。

困難之一是描述氣味的主觀性。對一個人來說聞起來是土的東西對另一個人來說可能聞起來是木的。

有些分子在分子水平上看起來也很相似,但當它們相比較時,它們就有不同的氣味——例如,香菜和留蘭香。

這也給人工智慧帶來了問題。

無論如何,研究人員說,這個AI的系統可能有助於促進人工嗅覺的發展,並幫助它跟上其他被人工智慧強化或模仿的感覺,如人工視覺等。

像IBM這樣的其他公司也試圖推動嗅覺機器人領域的發展,他們採用了能夠嗅出氣體洩漏甚至香水氣味的技術。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AI也能有嗅覺!谷歌正訓練人工智慧預測分子氣味
    這些研究員主要來自於谷歌、加拿大高等研究所、多倫多矢量人工智慧研究所、多倫多大學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這些研究人員相信,隨著機器學習在分子識別領域應用水平的提高,機器智能將可以進行氣味識別,就像讓人工智慧模擬視覺、聽覺等其他感知能力。另外,研究人員還在嘗試讓機械臂獲得觸覺。
  • 人工智慧是怎樣預測分子的氣味的
    打開APP 人工智慧是怎樣預測分子的氣味的 站長之家 發表於 2019-10-25 15:51:28 站長之家(ChinaZ.com) 10月25日 消息:除了視覺分析,未來人工智慧也將擅長嗅覺分析。
  • 產生一種新型的氣味分子需要什麼條件?
    氣味沒改變,但判斷改變了。顯然,這些判斷都是後天學來的。我們如何感知氣味?但是,後天習得不是事情的全部。嗅覺作為一種感覺自然有其客觀性。這就需要我們去了解嗅覺是如何工作的。我們的鼻子裡有大約400種不同的氣味感受器。
  • 頭皮也有嗅覺?檀香的氣味分子有可能幫助頭發生長?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嗅覺是人類五感之中的其中一環,原理是由鼻子內嗅覺細胞突觸末端的嗅覺受器與空氣中的氣味分子結合後,嗅覺細胞向中樞神經傳遞信號,大腦接收到信號後便會產生與氣味分子相對應的嗅覺。
  • 數學模型預測分子氣味
    科學家利用數學模型,繪製出了香氣分子地圖。人類的鼻子很容易區分剛煮出來的咖啡的香氣和壞雞蛋的臭味,但其中涉及的生物化學原理卻相當複雜。最近,研究人員創建了一個嗅覺「地圖」——分子如何結合以產生各種氣味的幾何模型。
  • 為什麼我們還不能用嗅覺來體驗電視娛樂?
    事實上,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裝飾物,在這個立方體內部,有一枚電池和一個氣味系統,可以根據需要散發出香味——杜林克稱之為「氣味泡泡」。這位荷蘭企業家是初創公司Scentronix的聯合創始人,目前該公司正運營著一臺「香味印表機」。利用計算機算法,該設備可以根據顧客的問卷回答,打造出定製的氣味。現在,杜林克想把同樣的技術應用到微型產品上,開發出可移動的「數字氣味」。
  • 利用人工智慧鼻子預測分子的氣味
    但是氣味不是這樣的。辨別一種東西聞起來像是玫瑰味、松脂味、汽油味還是海風般清新的唯一方法是聞它。一項新的研究讓我們的最為神秘的嗅覺變得更加可預測一些。由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的研究人員啟動的一個項目利用眾包策略設計出一種數學模型,這種模型能夠預測一種分子產生的氣味。
  • 一聞到就會聯想——氣味情調家告訴你嗅覺的秘密
    嗅細胞是雙極神經元,它的嗅毛伸向嗅黏膜表面,接受氣味分子的刺激;嗅細胞的另一端發出嗅神經纖維,若干條神經纖維集中在一起形成嗅絲,這些嗅絲向上穿過鼻腔頂的很多小篩孔,終止於嗅球,嗅球位於顱腔內腦底面靠近於鼻腔頂處。嗅球內的神經細胞再發出纖維組成嗅束,嗅束連於大腦底中部深處,嗅束的纖維經過腦內多次神經元的接替,最後將氣味信息傳導所謂的嗅皮質,嗅皮質位於大腦中部的深處,在此完成嗅覺的主觀識別。
  • AI四小龍排隊上市,AI嗅覺為何還沒有獨角獸?
    且化學分子的排列順序變動都會對氣味造成影響,不易建立化學成分和氣味香臭的關聯。即使人工智慧可以辨認分子的化學結構,也難以準確辨別其氣味。另外,由於氣味感受帶有一定主觀性,不像黃色就是黃色=yellow,毫無爭議。同一種氣味可以形容為「甜膩」也能說是「香濃」,故氣味識別也是一個多標籤分類問題。
  • 「最新最全」的香水知識問答{中}
    氣味分子通過鼻腔進入位於鼻梁後的兩小塊區域。這兩塊區域由成千上萬的特殊氣味或嗅覺感官組成。氣味分子溶解在水中並且依附在細胞神經中。最近的調查發現每一個細胞都配備有上千多的不同的受體,每一個都被設計用來辨別一小組不同的氣味。它們傳遞氣味信息到支配情緒和特定的情緒反應的大腦邊緣系統。
  • 新知丨氣味編輯器、記憶復現、情緒調節師——嗅覺重現:新技術助...
    人類的嗅覺系統包含500萬個嗅覺神經元,它們能夠直接把感受到的嗅覺信息傳輸到大腦的嗅覺區。從功能上看,嗅覺對人感知周圍環境,從而更好地生存起著重要作用。有了嗅覺,我們可以感受花朵的芬芳,食物的美味;因為嗅覺,我們可以及時發現失火、煤氣洩漏、食物變質等可能給生命帶來的危險。  在對人體所有功能感覺的研究中, 嗅覺一直是最神秘的領域。
  • 研究稱改變分子振動頻率和模式能改變分子氣味
    研究人員在納米級上對分子振動做出改變,以確定分子振動與分子氣味的關係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分子的氣味有分子振動模式所決定,而不是分子的結構。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在納米級上對分子振動做出改變,以確定分子氣味與之的關係。研究表明了改變分子的振動模式,就能改變分子的氣味,而這也意味著人們的嗅覺能夠感應到納米級的分子振動。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用更重的氫同位素重氫來替換了麝香分子中的氫原子,使分子中的氫元素質量變為原來的兩倍,從而改變了分子的振動模式,但分子結構並沒有發生改變。
  • AI能給氣味編程了,想要啥味要啥味
    實際上繼視覺和聽覺後,近幾年「嗅覺」也的確逐漸成為了數位化研究者們新的發力點,除了一些專注於數字嗅覺的初創公司,谷歌、英特爾、IBM等頭部玩家也將部分目光放在了用AI學習識彆氣味的領域上,「數字嗅覺」逐漸成為了AI領域的一個「小熱門」。那麼「數字嗅覺」到底是什麼?
  • 現實版黑客帝國:AI能給氣味編程了,想要啥味要啥味
    實際上繼視覺和聽覺後,近幾年「嗅覺」也的確逐漸成為了數位化研究者們新的發力點,除了一些專注於數字嗅覺的初創公司,谷歌、英特爾、IBM等頭部玩家也將部分目光放在了用AI學習識彆氣味的領域上,「數字嗅覺」逐漸成為了AI領域的一個「小熱門」。那麼「數字嗅覺」到底是什麼?
  • 掌握10種氣味 沒有鼻子的計算機晶片有嗅覺是咋回事!
    【來源:網易科技】3月17日消息,近日,英特爾研究院和康奈爾大學於《自然-機器智能》雜誌共同發表一篇論文,探討了神經計算用於辨別爆炸物和毒品等氣味。據了解,英特爾神經擬態測試晶片Loihi展示了學習並識別10種有害化學物質的能力,甚至是在有噪音和遮擋的情況下。
  • 為什麼「氣味」會觸發記憶?
    白天的壓力開始讓您感到平靜和專注。我們許多人都曾經歷過某種氣味(例如氯氣,新鮮出爐的飯菜或鹹海灘的空氣)使我們的大腦充滿了記憶,這些記憶是我們清楚地將某些情緒或情感與特定事件或位置聯繫在一起的。Herz和她的合作者發現,五名女性在聞到一種香水時會表現出更多的大腦活動,而這種香水會給他們帶來積極的記憶,而不是在對照中。他們從未聞到的香水。與難忘的香水相關的大腦活動也比看到香水瓶的視覺提示所產生的大腦活動更大。
  • 計算機算法預測分子氣味
    計算機破解了一道困擾化學家幾個世紀的難題:從分子的結構預測它的味道。這一壯舉或許使香水製造商和味道專家得以在試驗和錯誤大大減少的情況下創造新產品。相關成果日前發表於生命科學預印本網站bioRxiv。 和結果可通過分析光波長或聲音被預測出來的視覺和聽覺不同,人類的嗅覺一直很神秘。
  • NTU研究人員模仿哺乳動物的嗅覺系統,發明人工「電子鼻」
    前言:人類對於嗅覺的研究也從最早的化學分析方法逐漸發展成儀器分析方法,尤其是採用了仿生技術的機器嗅覺時代的到來,對氣體的識別能力越來越強,識別率也逐漸得到穩步提升。在所有的感官功能中,氣味識別是AI最不擅長的一個,但如果從突破這個關鍵點,將可以為設計更高效、穩定的機器智能提供重要靈感。仿生嗅覺系統可以分辨和識別成千上萬種不同的氣味分子,具有很好的靈敏度和特異性。
  • 香水背後有什麼科學?
    鼻腔裡的「客人」——香味香味分子爭先恐後地從敞開的香水瓶口,以每小時約800千米的速度逃逸出來,可是它們剛剛走出不到萬分之一釐米,就被空氣中的氮分子(或者氧分子等)撞得東倒西歪。這時候,你用手在瓶口搧一下,它們就會撲鼻而來。進入鼻腔後,撞上了嗅覺上皮細胞。通過嗅覺神經元的幫助,我們才感受到了香味的愉悅。
  • 嗅覺也是有記憶的!人的嗅器是如何傳到腦並為腦感知的呢?
    在人類的五感之中,嗅覺記憶是最古老、最精細、最恆久的。人們主要通過視覺和聽覺來接受海量的信息,來認識世界並獲取謀生手段。相比之下,嗅覺的生理學作用並不被人重視。自然界中能夠引起嗅覺的有氣味物質可達兩萬餘種,而人類能夠明確辨別的氣味約2000~4000種。各種不同嗅覺的感受可能是由樟腦味、麝香味、花草味、乙醚味、薄荷味、辛辣味和腐腥味等至少7種基本氣味組合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