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生一種新型的氣味分子需要什麼條件?

2020-10-18 大科技

世界各地的香味探索者正與化學家合作,回答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什麼能產生好聞的氣味?

伊基託斯是個很難到達的地方。這座城市位於秘魯亞馬孫熱帶雨林的深處,只能通過飛機或水路到達——沒有陸路通往那兒。但對於聖·皮夸特來說,偏遠正是其魅力所在。皮夸特是法國香水公司的氣味探索者,他去伊基託斯尋找新的製造香水的原料。當地一種植物的根,有著不同尋常的水果和皮革的混合氣味,皮夸特想將其帶入香水行業。

滿世界搜尋新的氣味,這是由香味工業的商機驅動的。香味工業規模巨大,全世界年銷售額達700億美元之多,不僅香水,還包括從肥皂、洗髮水到芳香蠟燭和空氣清新劑等所有產品。

但是,我們為什麼願意花這麼多錢買好聞的東西呢?

在主要的感官中,嗅覺是我們了解得最少的,這使得我們很難回答這個問題;但神經科學家、心理學家甚至人工智慧研究人員正揭開其神秘的面紗。

氣味的偏好是後天習得的

從對香水的喜愛到對腐臭的厭惡,我們所有對氣味的偏好都是後天習得的。

首先一個證據是,幼兒對氣味並沒有特別的偏好,他們會經常做一些讓成年人噁心的事情,比如試圖吃尿布上的便便。正是父母的教訓讓他們知道那是一種「不好」的氣味。

其二,不同的文化對什麼氣味令人愉快有不同的看法。譬如,美國人覺得冬青植物的氣味很好聞,部分原因是它是根汁汽水(一種添加了冬青植物的根汁製成的無酒精飲料)中的一種重要成分;而歐洲人聞到冬青恐怕要皺眉頭,因為這會令他們不快地想起鎮痛油——一種你四肢疼痛時會搽的東西。

此外,有研究表明,同一種氣味好聞或不好聞,往往取決於觸發了哪些聯想。例如,許多奶酪中含有與汗襪相同的氣味分子——異戊酸。當事先被告知是奶酪味時,每個人都喜歡;但被告知是臭襪子味時,就沒人喜歡了。氣味沒改變,但判斷改變了。顯然,這些判斷都是後天學來的。

我們如何感知氣味?

但是,後天習得不是事情的全部。嗅覺作為一種感覺自然有其客觀性。這就需要我們去了解嗅覺是如何工作的。

我們的鼻子裡有大約400種不同的氣味感受器。科學家們對於這些感受器如何識彆氣味分子仍存有爭議:大多數人認為,當氣味分子的形狀與某個感受器表面剛好互補(比如一個凸,另一個凹),分子就能被這種氣味感受器識別出來;但也有人相信,至少有些氣味感受器是通過感應氣味分子的振動來工作的。

不管實際情況如何,每個氣味感受器都能識別出一組不同的氣味分子,並且每個氣味分子只會觸發一個或幾個不同的氣味感受器。因此,識別一種氣味實際上就是激活一個或幾個氣味感受器,好比在鋼琴的一個或幾個琴鍵上彈奏出音符。

讓這幅畫面變複雜的是,因為每個人擁有的氣味感受器不同,所以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獨特的「琴鍵」演奏。沒人能用同樣的方式聞東西,甚至個體間微小的遺傳差異都會影響我們的嗅覺。比如,一種氣味感受體叫OR6A2,擁有它的一個變種的人比其他人更喜歡香菜的氣味。

甚至氣味感受器都不是事情的全部。有研究表明,鼻腔粘液中含一種酶,能在氣味分子到達感受器之前改變它。目前還沒人知道這些酶對氣味感知影響有多大,但有跡象表明它們很重要。例如,有些人把一種特殊的氣味描述為來自木本植物,而另一些人則把它描述為覆盆子味。進一步的研究發現,這兩組人的氣味感受器沒有任何區別,但在第二組人中,木本植物的氣味分子被一種酶轉化為具有覆盆子氣味的分子了。

預測分子的氣味

這些個體差異並沒有阻止嗅覺科學家去解決一個大問題:我們事先能根據一個分子的結構,預測它聞起來會是什麼氣味的嗎?如果能,我們就能在實驗室製造出需要的氣味分子。

回答這個問題的第一個線索出現在10年前。以色列科學家諾姆·索貝爾和他的同事請185個人對90種匿名氣味的愉悅度進行評價,然後,對每種氣味分子所具有的超過1500項物理屬性進行調查統計,找出氣味的愉悅度取決於哪些屬性。

他們發現,一般來說,好聞的氣味往往來自大而結構鬆散的分子,而小而緊湊的分子則很難聞。因此,分子大小和緊密度是預測氣味愉悅度的一個很好的指標——雖然不是絕對的。從那時起,其他幾項研究或多或少也證實了這個結論。

為什麼大而鬆散的分子往往對應「好聞的氣味」,小而緊緻的分子則對應「難聞的氣味」呢?答案可能與我們以狩獵-採集為生的祖先如何評估食物的新鮮度有關。我們知道,細菌會吃掉食物中的大分子,把它們分解成更小的分子;所以,食物成分的分子越小,說明它的腐爛程度更甚。反之,亦然。這樣,我們漸漸進化出了憑嗅覺就能遠離腐爛、致病食物的本領。

人工智慧在預測氣味方面甚至能做得更好。2017年,人類舉行了一個國際性「嗅覺預測挑戰賽」,目的是看是否有辦法根據分子的物理屬性來預測其氣味。主辦方給參賽者提供了每種氣味分子的超過400項物理屬性的數據,要求參賽者根據這些氣味分子的物理屬性,設計出算法,對它們的愉悅度進行評級。一位美國科學家設計的算法最終獲勝,該算法在預測愉悅度方面的準確率達到50%——考慮到同一個人對同一分子在不同時刻評價也有所不同,這個準確率已經相當可觀。

讓氣味更豐富

但這些努力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僅專注於單個分子。在實際中,沒有哪種情況下你只會遇到一種氣味分子。譬如,咖啡或麵包等烘焙的食物中,數百種化學物質賦予了它們豐富的香味,這是單一物質無法比擬的。所以,混合氣味更需要研究。

香水大師在自己的配方中創造出豐富的香水味時,有自己的一些訣竅。一種典型的香水通常都有幾十種成分,而且每種的劑量都必須適當,不讓單一的氣味佔主導。香水師還會配以揮發速率不等的各種成份,使香味隨著時間的推移產生微妙的變化,餘香繚繞,令人回味。

令人驚訝的是,香水中單個成分聞起來是否愉悅並不重要。香水中通常含有少量聽起來似乎不雅的成分,如聞起來有糞便味的糞臭素或麝香貓(一種來自亞洲和非洲的小型哺乳動物)的肛門分泌物。

香水的需求促使香水公司尋找新的氣味分子,以便添加到他們的配方中。這就是本文最開始提及的氣味探索者聖·皮夸特被法國香水公司派往伊基託斯的原因。不過,許多公司更願意讓化學家在實驗室合成某些關鍵的氣味物質。為氣味量身定製氣味分子,已不遠矣。誰知道我們將來會聞到什麼古怪的氣味呢。

香水實驗室的秘密

並非所有新的香味都需要到偏遠地區尋找。有些就在我們眼皮底下。比如香水有一種成分就來自普通的蘋果。此外,科學家還成功地從一種珍貴的野生蘑菇中提取了香味。

一旦化學家發現了一種感興趣的分子,他們就會對它做一些細微的改變,來觀察如何影響氣味。舉個例子:化學家提取了廣藿香油中的一種成分,用酶將其發酵,再添加上胡椒味,結果得到一種叫秋水仙木的成分,是目前最熱門的新型香水成分之一。

一種新型的氣味分子需要滿足什麼條件呢?首先,這種分子聞起來沒有異味;其次,不會干擾其他成分或被生物快速降解;最後,對人體安全。例如,許多從柑橘中提煉的香味分子就不適合用於製造芳香蠟燭,因為燃燒時它們會形成難聞的汽油味。

相關焦點

  • 還原血液氣味,只需一種關鍵分子
    ping University)的行為學研究員們從哺乳動物血液中找到了散發「血味」的關鍵分子,單是有這一種物質,就可以像真的血液一樣吸引動物的注意。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期刊上。參與研究的馬蒂亞斯?拉斯卡(Matthias Laska)是一名動物學教授,他主要從事嗅覺方面的研究。他關注氣味對動物行為的影響,並且已經進行了若干研究工作。
  • 化學物質經新陳代謝產生氣味分子
    《羋月傳》中提到,楚懷王因為自己有狐臭,所以非常自卑,進而產生妄想,覺得每個人都在議論、嘲笑自己,最終演化出暴力傾向,割掉了寵姬魏美人的鼻子。由此可見,了解一些醫學常識是多麼重要。同學們,科學知識不僅能讓你及時排查生理、心理上的異常,還能有助於營造和諧的家庭關係……那麼,什麼是體味,它是怎麼來的,又有哪些作用呢?
  • 宇宙聞起來是什麼氣味?
    這時候你深吸一口氣,會聞到宇宙的氣味嗎?在回答問題之前,我們得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氣味。準確來說,氣味應該拆分為:氣+味。「氣」說的就是氣體,屬於物質的揮發物,這種揮發從分子層面上來說是分子熱運動造成的,這種熱作用力需要克服分子間作用力。
  • 利用人工智慧鼻子預測分子的氣味
    由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的研究人員啟動的一個項目利用眾包策略設計出一種數學模型,這種模型能夠預測一種分子產生的氣味。相關研究結果於2017年2月20日在線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Predicting human olfactory perception from chemical features of odor molecules」。
  • 重組氣味分子使人更愉悅—新聞—科學網
    從玫瑰花香到煙火薰香,再到刺鼻的魚腥味,每一種氣味都是由氣味分子混合而成,再與人體鼻腔內的蛋白質受體相結合,讓人感覺到不同的氣味。
  • 數學模型預測分子氣味
    科學家利用數學模型,繪製出了香氣分子地圖。人類的鼻子很容易區分剛煮出來的咖啡的香氣和壞雞蛋的臭味,但其中涉及的生物化學原理卻相當複雜。最近,研究人員創建了一個嗅覺「地圖」——分子如何結合以產生各種氣味的幾何模型。
  • . | 光脫籠策略用於氣味分子的化學傳感研究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設計了一種可以紫外光脫除的保護基團,加上保護基團後,失去生物活性的氣味分子可以很好地被遞送到其受體周圍而不激活其受體。只有光照之後,保護基團脫除,才可以釋放出有生物活性的氣味分子。利用此策略,作者成功實現了HEK293細胞中表達的重組TRP離子通道的激活,並且在小鼠嗅覺上皮細胞中觀察到了相應的電嗅覺圖。氣味分子是一類低分子量的可以被人或動物嗅覺系統所檢測的分子。
  • 什麼!頭皮也有嗅覺?檀香的氣味分子有可能幫助頭發生長?
    ,嗅覺細胞向中樞神經傳遞信號,大腦接收到信號後便會產生與氣味分子相對應的嗅覺。研究結果顯示,位在頭皮上的嗅覺受器只具有與氣味分子結合的功能而已,並不會將訊號傳遞到大腦裡,因此,我們是沒有辦法真正靠頭髮來「聞」到味。
  • 人工智慧是怎樣預測分子的氣味的
    打開APP 人工智慧是怎樣預測分子的氣味的 站長之家 發表於 2019-10-25 15:51:28 據TNW報導,谷歌的研究人員正試圖開發一種神經網絡,幫助人工智慧識別分子的氣味特徵。 谷歌認為,識彆氣味是一個多標籤分類問題,這意味著一種物質可以有多種氣味特徵。因此,為了識別分子的氣味特徵,研究人員使用了圖形神經網絡(GNNs),這是一種以圖形為輸入的深度學習模型。該團隊在香水專家的幫助下,製作了氣味標籤,可以用來識別分子的嗅覺特性。
  • 城市分子式 氣味辭典
  • 可燃冰的形成需要什麼條件?
    可燃冰的形成需要什麼條件?時間:2016-11-25 12:56   來源:新華網科普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可燃冰是冰嗎? 可燃冰的形成需要什麼條件?可燃冰並不是冰,而是一種存在於深海沉積物或陸域的永久凍土中,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的白色結晶物質,因其外觀看起來像冰塊兒而且遇火即可燃燒,所以被稱作可燃冰,其學名應該叫做天然氣水合   原標題:可燃冰是冰嗎? 可燃冰的形成需要什麼條件?
  • 計算機算法預測分子氣味
    計算機破解了一道困擾化學家幾個世紀的難題:從分子的結構預測它的味道。這一壯舉或許使香水製造商和味道專家得以在試驗和錯誤大大減少的情況下創造新產品。相關成果日前發表於生命科學預印本網站bioRxiv。 和結果可通過分析光波長或聲音被預測出來的視覺和聽覺不同,人類的嗅覺一直很神秘。
  • 昆蟲靠什麼聞到氣味?
    昆蟲是地球上種類十分豐富的類群,在長期的進化中,其嗅覺系統已經成為一個高度專一且極其靈敏的化學檢測器,可以識別環境中特異性的化學氣味分子,並依此來覓食、求偶、躲避天敵等。昆蟲觸角上的毛形感器和錐形感器,主要感受環境中的化學氣味。氣味通過感器上的微孔進入感器淋巴液中,與淋巴液內的氣味結合蛋白相結合,形成氣味 -OBP 複合體,複合體再與感受細胞的樹突膜相互作用,產生動作電位。動作電位信號通過軸突傳入昆蟲中樞神經系統,引起昆蟲的行為反應。昆蟲除了藉助氣體結合蛋白來感受氣味,還會藉助很多嗅覺相關蛋白,主要有以下幾種:1.
  • 什麼?便便和花的氣味來自同一種東西?
    1人體嗅覺的工作方式想要知道為什麼一種物質能夠既臭又香,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人類嗅覺的工作方式。當一個氣味分子進入鼻腔後,會與嗅覺細胞上的嗅覺受體結合。每種氣味分子都包含許多不同構面,可以與有著對應形狀構面的嗅覺受體結合。
  • 你知道昆蟲靠什麼聞到氣味嗎?
    你知道昆蟲靠什麼聞到氣味嗎?昆蟲觸角上的毛形感器和錐形感器,主要感受環境中的化學氣味。氣味通過感器上的微孔進入感器淋巴液中,與淋巴液內的氣味結合蛋白相結合,形成氣味-OBP複合體,複合體再與感受細胞的樹突膜相互作用,產生動作電位。動作電位信號通過軸突傳入昆蟲中樞神經系統,引起昆蟲的行為反應。
  • 為什麼新車會有一股難聞的氣味?這種氣味又是什麼呢?
    新車裡總有一種奇怪的味道,但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其實這是因為新車和新安裝修好的房子一樣,有甲醛。我們都知道新裝修的房子不能馬上搬進來,但是人們對新車就沒那麼重視了。其實新車和新房一樣,座椅、內飾等各個部位都含有甲醛。再好的車也無法避免甲醛的存在。所有人都說要儘量不要馬上用。人們經常在汽車裡放空氣清新劑或香水來掩蓋汽車裡的難聞氣味。
  • 土衛六的氣味像什麼?甜味、苦味、辛辣味還有腐爛魚臭味
    只要氧氣保持循環,該太空衣甚至不需要完全密封,這就如同:「你的包不能充氣,但氧氣仍在其中循環流通。」這就引出一個有趣的思維實驗:如果人們在土衛六表面不需要密封的太空衣,那麼通過氧氣面罩就可能呼吸到周圍環境的氣息,此時,土衛六聞起來是什麼味道呢?
  • 土衛六的氣味像什麼?甜味、苦味、辛辣味還有腐爛魚臭味
    只要氧氣保持循環,該太空衣甚至不需要完全密封,這就如同:「你的包不能充氣,但氧氣仍在其中循環流通。」  這就引出一個有趣的思維實驗:如果人們在土衛六表面不需要密封的太空衣,那麼通過氧氣面罩就可能呼吸到周圍環境的氣息,此時,土衛六聞起來是什麼味道呢?
  • 氣味是什麼?聞到了什麼就等於吸入了什麼嗎?
    讓我們換一個角度,從科學的視角來看待這件事,很多人心中都曾有過這樣兩個疑問,第一,嗅覺是如何產生的?第二,氣味到底是什麼。我們人類能夠體會到的所有感覺都是通過相應的神經向大腦進行傳遞,之後大腦再做出反應,於是我們就能夠感受到相應的感覺了。當傳遞發生了錯誤,我們就會產生錯誤的感覺。
  • 為什麼我們聞不到自己身上的氣味?
    其中不只有讓你感到愉悅的香味,也包括其他一些難聞的氣味。但是如果我問,你自己身上是什麼氣味時,你多半回答不出來,或者說「沒什麼味道」。雖然這個問題你回答不出來,別人可是非常清楚的。請試想一下,當你吃過大蒜或韭菜水餃後與別人面對面交談時,雖然你自己渾然不知,但對方很有可能被你的「口氣」燻得夠嗆。你會非常不解,為什麼別人都聞得到,只有你自己什麼都感覺不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