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改變分子振動頻率和模式能改變分子氣味

2021-01-08 搜狐網
研究人員在納米級上對分子振動做出改變,以確定分子振動與分子氣味的關係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分子的氣味有分子振動模式所決定,而不是分子的結構。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在納米級上對分子振動做出改變,以確定分子氣味與之的關係。研究表明了改變分子的振動模式,就能改變分子的氣味,而這也意味著人們的嗅覺能夠感應到納米級的分子振動。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用更重的氫同位素重氫來替換了麝香分子中的氫原子,使分子中的氫元素質量變為原來的兩倍,從而改變了分子的振動模式,但分子結構並沒有發生改變。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科學家認為分子的氣味是由分子的結構所決定,這一理論在多數情況下看似正確,然而,以香水為例,在香水分子被製造出來之前,人們往往不能判斷其氣味,而必須在成千上萬個結構相同的分子中來選擇正確的氣味,而這正表明分子結構決定分子氣味的理論存在漏洞。

  研究發現,含有重氫的麝香分子與含有氫原子的麝香分子的氣味並不一樣,這證明了分子的氣味是由分子的振動模式所決定,而不是分子的結構。(尚力)

相關焦點

  • 產生一種新型的氣味分子需要什麼條件?
    科學家們對於這些感受器如何識彆氣味分子仍存有爭議:大多數人認為,當氣味分子的形狀與某個感受器表面剛好互補(比如一個凸,另一個凹),分子就能被這種氣味感受器識別出來;但也有人相信,至少有些氣味感受器是通過感應氣味分子的振動來工作的。不管實際情況如何,每個氣味感受器都能識別出一組不同的氣味分子,並且每個氣味分子只會觸發一個或幾個不同的氣味感受器。
  • 拍打拉筋會刺激、改變人的整體及各個器官的振動頻率和波段起作用!
    拍打和拉筋都是一種有頻率的振動,如同音樂的打擊樂和管弦樂,會在身體產生一種諧振,將體內振動過快、過慢等不夠和諧的電子、原子、分子、細胞等微粒子重新有序化排列組合,這個過程如同消除雜音,形成和諧優美的音樂旋律。雜音就是病體,祛除雜音後人便健康。也可說,拍打和拉筋會刺激、改變人的整體及各個器官的振動頻率和波段。
  • 數學模型預測分子氣味
    科學家利用數學模型,繪製出了香氣分子地圖。人類的鼻子很容易區分剛煮出來的咖啡的香氣和壞雞蛋的臭味,但其中涉及的生物化學原理卻相當複雜。最近,研究人員創建了一個嗅覺「地圖」——分子如何結合以產生各種氣味的幾何模型。
  • 城市分子式 氣味辭典
  • 分子螢光和分子磷光
    分子和原子一樣,也有它的特徵分子能級,分子內部的運動可分為價電子運動、分子內原子在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動和分子繞其重心的轉動。
  • 新型傳感器系統無需紅外光譜儀便能識別分子
    為此,EPFL(瑞士聯邦理工學院)工程學院(瑞士洛桑)和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ANU,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款緊湊型、高靈敏度納米光子傳感器系統,無需使用傳統的光譜學技術便能識別分子的特徵吸收。他們已經將該系統用於聚合物、農藥和有機化合物的探測。更為重要的是,這項技術還與CMOS技術兼容。
  • 計算機算法預測分子氣味
    計算機破解了一道困擾化學家幾個世紀的難題:從分子的結構預測它的味道。這一壯舉或許使香水製造商和味道專家得以在試驗和錯誤大大減少的情況下創造新產品。相關成果日前發表於生命科學預印本網站bioRxiv。 和結果可通過分析光波長或聲音被預測出來的視覺和聽覺不同,人類的嗅覺一直很神秘。
  • T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分子遺傳學改變和靶向治療新進展
    近年來,利用基因表達晶片和新一代序列分析技術等進一步了解T-ALL發生發展過程中多種重要基因的遺傳學改變特點,及其在T細胞惡性轉化中的主要分子機制,對疾病預後預測和靶向治療研究有重要意義。現主要介紹2012年第54屆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中有關T-ALL分子遺傳學研究進展及其在臨床上可能具有的診治意義。
  • 進展|利用選擇性振動激發實現單分子解離反應的動力學研究
    掃描隧道顯微鏡技術可以直接將非彈性隧穿電子注入到表面單個分子的電子激發態和振動激發態,並通過控制非彈性隧穿電子的能量和注入位置,實現單分子在表面的選擇性激發,同時具有原子級的空間解析度和高能量解析度,是研究表面單分子解離反應的理想手段。
  • 中科大在分子的量子糾纏研究中取得重大發現:分子與量子也可糾纏
    中科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成員林毅恆教授與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合作,在離子阱體系實現帶電原子和帶電分子的聯合調控,首次製備了單原子和單分子之間的量子糾纏態,並且通過定量表徵手段,確定產生的量子糾纏超過臨界閾值。該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在《自然》上。這項成果對於未來利用分子進行量子信息處理有重要推動作用。
  • 科學家發現巨大裡德伯分子 分子鍵大小與紅血球相當
    據《每日科學》網站8月4日報導,由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物理系和天文學系的科學家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了巨大的裡德伯分子,其分子鍵的大小與紅血球相當。其價電子距原子實(原子核和其餘的電子)很遠,能級結構類似於氫原子,俗稱巨原子或胖原子。裡德伯原子具有許多奇異的特性,如半徑大、結合能小及壽命長等,因此被當做探針用來進行基礎研究和多方面的應用。
  • 中國科大在分子的量子糾纏研究中取得進展
    其中,分子作為多個原子組成的系統,原子集團可以轉動和發生振動,由此帶來獨特的屬性。例如,類比陀螺的轉動和使用彈簧連接的小球振動,分子可以有不同轉動角速度和角度以及振動模式,這些經典的物理量可以通過量子化形成量子狀態。
  • 人工智慧是怎樣預測分子的氣味的
    打開APP 人工智慧是怎樣預測分子的氣味的 站長之家 發表於 2019-10-25 15:51:28 據TNW報導,谷歌的研究人員正試圖開發一種神經網絡,幫助人工智慧識別分子的氣味特徵。 谷歌認為,識彆氣味是一個多標籤分類問題,這意味著一種物質可以有多種氣味特徵。因此,為了識別分子的氣味特徵,研究人員使用了圖形神經網絡(GNNs),這是一種以圖形為輸入的深度學習模型。該團隊在香水專家的幫助下,製作了氣味標籤,可以用來識別分子的嗅覺特性。
  • 聲音頻率改變生命——432赫茲&440赫茲.
    後來, 英國聲學工程師約翰.斯圖亞特.雷德(John Stuart Reid)發明了一種叫做CymaScope的儀器,用於聲動學(Cymatics)領域的研究。如果你想要尋找宇宙的秘密,在能量,頻率和振動方面去思考吧。——尼古拉·特斯拉我們所稱的物質是一種能量,其振動很慢,以致被感受為物質的感覺,沒有物質存在。
  • 美研究發現 聽細胞振動頻率快慢能查找癌症(圖)
    【搜狐科學消息】 據美國《大眾科學》雜誌今日報導,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在研究麵包酵母細胞時發現,其細胞壁一秒鐘振動1000次。當你非常非常近地聆聽它們時,你會聽到細胞演奏的交響樂。雖然它們不能很快贏取美國鍍金唱片獎――葛萊美獎,但這些不同的聲音可以讓科學家洞察細胞的生物力學,甚至還能有助於探查癌症。
  • 中科大在分子的量子糾纏研究中取得重大發現——分子與量子也可糾纏
    中科大在分子的量子糾纏研究中取得重大發現——分子與量子也可糾纏光明日報合肥5月29日電(記者常河 通訊員楊凡)關於量子糾纏,科學家們研究對象多是光子。記者日前從中國科技大學獲悉,最新的研究表明,經過調控,分子尺度也可以出現量子糾纏現象。
  • AI也能有嗅覺!谷歌正訓練人工智慧預測分子氣味
    這些研究員主要來自於谷歌、加拿大高等研究所、多倫多矢量人工智慧研究所、多倫多大學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這些研究人員相信,隨著機器學習在分子識別領域應用水平的提高,機器智能將可以進行氣味識別,就像讓人工智慧模擬視覺、聽覺等其他感知能力。另外,研究人員還在嘗試讓機械臂獲得觸覺。
  • 中國科大在分子的量子糾纏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其中,分子作為多個原子組成的系統,原子集團可以轉動和發生振動,由此帶來獨特的屬性。例如,類比陀螺的轉動和使用彈簧連接的小球振動,分子可以有不同轉動角速度和角度以及振動模式,這些經典的物理量可以通過量子化形成量子狀態。
  • . | 光脫籠策略用於氣味分子的化學傳感研究
    Martens以及紐約大學阿布達比分校和喬治亞大學的 Timothy M. Dore。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設計了一種可以紫外光脫除的保護基團,加上保護基團後,失去生物活性的氣味分子可以很好地被遞送到其受體周圍而不激活其受體。只有光照之後,保護基團脫除,才可以釋放出有生物活性的氣味分子。
  • VASPKIT校正氣體分子自由能
    VASPKIT校正分子自由能方法對氣體分子做熱力學量的校正需要計算振動、平動、轉動、電子激發對配分函數的貢獻,得到配分函數以後帶入到內能、焓、熵和配分函數的關係式中得到內能、焓、熵的校正值,再計算自由能的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