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真的是最普通最常見的食材了,營養學家認為雞蛋是地球上營養成分最完整的食物,它含有除了維C以外的所有的人體必須具備的維生素和胺基酸。
關於雞蛋,有幾個小問題說一說
1.我減肥,蛋黃脂肪太高了,我不吃。
蛋黃佔據整個雞蛋重量的三分之一,雞蛋中的大部分能量、礦物質、維生素都存在於蛋黃中,不吃雞蛋約等於你沒有攝入雞蛋中的營養。雖然脂肪含量,但你也吃不了多少是不是,一天兩個雞蛋不用去掉蛋黃。
2.雞蛋不能多吃,膽固醇會上升。
對於身體健康的同學呢,一天一個沒有問題,特別喜歡吃蛋的一天兩三個也不會造成膽固醇高的問題。原因在於雞蛋雖然是較高膽固醇食物,但是大部分都是不被吸收的膽固醇。但是如果你本身就存在膽固醇過高的問題,還是少吃些吧,不求錦上添花,但咱也別雪上加霜是不是?
3.煎荷包蛋比炒雞蛋油多,不健康。
這個就是重點了,煎荷包蛋的時候你會發現你放了多少油煎完以後油沒少多少,但是你炒雞蛋,不管多少油都不見了。炒雞蛋還存在損失水溶性維生素、產生有害蛋白質的問題。所以減肥還是少吃炒蛋,如果是少油炒蛋問題不大。
另外,煎蛋也只是比炒蛋健康一丟丟,可以在煎完以後拿吸油紙吸走多餘的油。
那麼,蒸雞蛋羹、煮雞蛋呢?
白煮蛋怕是最簡單粗暴的吃法了,也是雞蛋營養成分損失最小的吃法。
茶葉蛋雖然和白煮蛋沒啥差別,但是茶葉蛋存在鈉超標的問題,鈉吃多了也容易胖哦。
雞蛋羹要把雞蛋打散,雞蛋含有的礦物質和水溶性維生素會有所損失,而且蛋白質吸收比起白煮蛋來說要低一點。但是架不住雞蛋羹好吃啊,嫩嫩滑滑,一線喉~
另外,還有2點小知識:
1.蛋黃更黃的雞蛋不是更有營養,而是下蛋的雞攝入了很多含有葉黃素的食物,這些葉黃素被母雞吸收以後渲染了蛋黃,更黃的蛋意味色素沉著多,跟營養沒啥關係;
2.土雞蛋不會更有營養,但是會更貴。蛋殼顏色也和營養價值沒關係。母雞下什麼樣的蛋取決於下蛋的雞是什麼品種,而且紅皮雞蛋比白皮雞蛋更容易保存。
所以,不要被農家散養土雞蛋的噱頭哄騙了,一隻雞一天只能下一個蛋,有的雞甚至兩天一個蛋,正兒八經的農家哪有那麼多土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