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熟的蕃茄醬可以促進腸道健康?

2020-12-05 中國生物技術網

蕃茄醬能促進腸道健康?如果是的話,應該選擇生的還是熟的?

如果你像我一樣,也喜歡偶爾用番茄醬做的義大利麵,或者愛吃西紅柿炒雞蛋的話,那麼這篇文章對你來說一定是個好消息。一項研究發現,熟番茄醬有助於改善腸道益生菌的活性。

在近幾年中,由於公眾普遍對健康意識的增強,研究人員和消費者都開始對餐桌上的食物是否具有「功能性」表現出了興趣。但是哪些食物算是功能性食物呢?

研究人員Clare Hasler曾在發表在《Journal of Nutrition》上的一篇文章上解釋說:「所有的食物在某種程度上都是具有功能性的,因為它們都具有味道、香氣以及營養價值。」

「但是」她繼續澄清道:「現在人們強烈關注的是食物額外的生理益處,比如減輕慢性疾病風險、改善健康等。這些具有特殊健康益處的食物才被認為是功能性的。」像某些酸奶和泡菜屬於此類。因為它們可以促進腸道中有益菌的數量,而這會從多方面促進我們的整體健康。

近日,來自西班牙巴侖西亞理工大學的高級研究員Ana Belén Heredia和她的團隊重點關注腸道細菌如何與腸道中的抗氧化劑相互作用,尤其對蕃茄醬這種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在面對腸道中的有益細菌時是如何表現的。並且,由於蕃茄醬既可生吃也可煮熟,他們還要弄清楚生或熟的蕃茄醬對影響存在什麼差異。

抗氧化劑和益生菌

番茄是一種健康食物,因為它含有蕃茄紅素——一種有助於保護細胞免受有害因素影響的抗氧化劑。已有的研究表明,番茄具有益生菌特性,也就是說,它能夠促進腸道中有益菌的活性。

在當前的研究中,研究團隊進行了兩項體外實驗,以確定羅伊氏乳桿菌(Lactobacillus reuteri,促進腸道健康的最主要的細菌種類之一)是如何與蕃茄醬中的抗氧化劑相互作用的,以及烹飪過程是否會影響這種作用。

為此,研究人員選擇了梨型番茄,因為有研究表明它的番茄紅素水平更高。

Heredia解釋說:「我們評估了益生菌菌株在消化過程中的活性、植物來源的抗氧化劑的存在情況,以及益生菌對抗氧化劑化合物變化的影響和作為結果的生物可及性。」

生的還是熟的?

他們的實驗結果近日已發表在《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上。結果表明,消化過程會導致抗氧化劑的流失,無論是吃生的還是熟的蕃茄醬。此外,羅伊氏乳桿菌的出現似乎能夠防止某些抗氧化劑被吸收到血液系統中。

但與此同時,研究團隊發現,來自蕃茄醬的抗氧化劑能夠增強羅伊氏乳桿菌的正面作用。在這種情況下,熟的蕃茄醬似乎比生的更有效果。

蕃茄醬的煮熟過程會改變蕃茄中的蕃茄紅素,這個過程被稱為順反異構化,它通過消化過程有助於保持這種抗氧化劑的完整性,使其更多地被吸收。

Heredia說:「我們對生的和熟的蕃茄進行了研究,以確定烹飪過程的影響。我們發現,熟蕃茄醬能夠促進富含益生菌飲食的益生作用,並且可以促進番茄紅素的逐步異構化,從順式到反式的消化過程,從而導致增加了這種類胡蘿蔔素的最終生物可及性。」

這些結果表明,在評估食物對健康的益處時,不僅要考慮到烹飪方式對它們的影響(使它們的成分發生多種化學轉化),還要考慮消化過程對這些營養素的影響。

相關焦點

  • Cell:母乳藉助腸道細菌促進嬰幼兒健康成長
    2016年2月22日訊 /生物谷BIOON/ --生活在腸道中的細菌與食物成分相互作用,從而影響人們的健康和幸福。根據一項新的研究,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醫學院的Jeffrey Gordon博士領導的一個研究團隊發現母乳中的一類關鍵成分促進嬰幼兒健康生長,以及腸道細菌之間如何相互作用促進這一過程。
  • 了解腸道「飲食喜好」 呵護腸道健康
    腸道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排毒器官。我們日常吃的食物,在經過腸道時,食物裡的營養會被充分吸收,轉化為對人體有益的物質,因此,腸道對人體健康非常重要。那麼,在日常飲食中如何保護腸道健康呢?
  • 了解益生菌關注腸道健康
    人體70%的淋巴免疫系統在腸道,適度補充腸道益生菌能調整微生態失調,防治腹瀉;益生菌具有整腸作用。益生菌活著進入人體腸道內,通過其生長及各種代謝作用促進腸內細菌群的正常化,抑制腸內腐敗物質產生,保持腸道機能的正常。對便秘等有治療及預防作用。同時,緩解乳糖不耐症狀,促進機體營養吸收;有助於營養物質在腸道內的消化。
  • 補充有益菌,腸道更健康
    使人身體健壯,健康成長。腸道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其中有壹萬億個細菌分庭割據。他們為人類製造營養,促進新陳代謝和維護正常的免疫功能。菌群的平衡是人類健康長壽,活力無限的基礎。人們有時候一聽到細菌就緊張驚駭,覺得實在太可怕了。幾乎有細菌的地方都是不乾淨的,都會使人類產生疾病,危害人類的健康。
  • 腸道微生物群與不健康衰老|微生物群|健康狀況|腸道菌群|虛弱者|...
    研究發現長壽者和體弱者的微生物群之間存在著深刻的差異,與年齡相關的微生物失調會導致腸道通透性、全身炎症和過早死亡,但這些差異在多大程度上促進或阻止了晚年的健康尚不清楚。腸道微生物群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但目前尚不清楚這些變化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於生理變化、年齡相關性炎症或免疫衰老、飲食、藥物或慢性健康狀況引起的。
  • 菌群:腸道裡的健康密碼
    有益菌,也稱之為益生菌,主要是各種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可以合成多種人體生長發育必需的維生素、胺基酸,參與糖類和蛋白質的代謝,同時還能促進鐵、鎂、鋅等礦物元素的吸收。有害菌,數量一旦失控、大量繁殖,就會引發多種疾病。中性菌具有雙重作用,如大腸桿菌、腸球菌等在正常情況下對健康有益,一旦增殖失控,或從腸道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就可能引發許多問題。
  • 研究表明,保持健康的腸道菌群可以減緩與年齡有關的肌肉流失
    並且動物研究表明,個體腸道菌群的組成也可能在與年齡有關的肌肉流失中起著作用。構成腸道菌群的細菌數以千計的細菌在你的腸道中生存,它們影響著營養吸收以及消化和免疫健康。雖然許多研究表明,腸道內更多種類的菌群可以有效地控制體重,但是還有動物研究表明,它對肌肉也起著一定的作用。
  • 養樂多「活菌」守護腸道健康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辨野義己博士在會上指出,保持腸道健康的關鍵就在於維持腸內菌群平衡。一旦腸道內的有益菌數量減少,就容易引起菌群紊亂、抵禦力下降等問題。在此次演講中,辨野義己重點分享了其開展的腸道細菌和「便便」的關係研究。據不完全統計,現今社會不少人群飽受排便不暢的困擾,尤其是女性。如何保持腸道健康成為重要的健康話題。研究表明,腸道是人體最重要的營養吸收和免疫器官,腸道內存活著多達100兆的細菌,大致可分為有益菌、有害菌及中性菌。
  • 腸道微生物群與不健康衰老
    研究發現長壽者和體弱者的微生物群之間存在著深刻的差異,與年齡相關的微生物失調會導致腸道通透性、全身炎症和過早死亡,但這些差異在多大程度上促進或阻止了晚年的健康尚不清楚。腸道微生物群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但目前尚不清楚這些變化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於生理變化、年齡相關性炎症或免疫衰老、飲食、藥物或慢性健康狀況引起的。
  • 黑玉米煮熟後水變色,是自然變色還是利慾薰心?
    黑玉米煮熟後水變色,是自然變色還是利慾薰心?玉米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蔬菜,它的味道非常的清甜,在煮熟之後口感也相當的軟糯,再加上富有著豐富的食物纖維,可以促進腸道的蠕動,對我們身體健康有著非常好的影響。
  • 膳食成分是如何影響腸道健康的?
    短鏈脂肪酸還參與結腸內環境的穩定,刺激上皮細胞的增殖和分化,促進鹽和水的吸收,維持黏膜的完整性以及減少炎症。此外,短鏈脂肪酸還可以發揮其它有益作用,比如作為組蛋白去乙醯化酶抑制劑、在表觀遺傳調控發揮重要作用、具有抗癌的作用、還可以通過激活胰高血糖素樣肽1、肽YY、瘦素等激素增加腸道轉運時間和飽腹感。短鏈脂肪酸的種類和數量主要由腸道菌群的組成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決定。
  • 養樂多呼籲關注腸道健康
    受訪者供圖在全國範圍開展「益菌衡,喚啟腸健康」主題宣傳5月29日是「世界腸道健康日」,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的背景下,腸道健康與免疫力的關係受到普遍關注。腸道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而腸內菌群的平衡影響著腸道免疫功能的正常發揮。
  • 可以促進皮膚健康
    其實檸檬皮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C,鉀,鈣,果膠和生物活性類黃酮,有很多的健康益處,對於口腔衛生,減肥,皮膚健康,心臟健康都是有益的。檸檬皮有哪些健康益處呢?1、促進皮膚健康檸檬皮可以預防粉刺和色素沉著,並有助於延緩皮膚衰老。
  • 如何清除腸道「垃圾」?教你5個方法,讓腸道更健康
    因此要注意在這個時候需要做好一些措施來給腸道清除垃圾。怎樣做能給腸道清除垃圾?一、補充足夠的水分在每天要讓自己喝足夠的白開水,儘量保持在2000毫升左右,因為白開水是最直接的清腸方式,特別是在每天早上起床後,喝一杯水能夠讓身體在夜間流失的水分快速補充回來,還能夠清除一整晚在腸道中堆積的垃圾,讓腸道功能快速恢復活力。
  • 解密|腸道菌群與健康長壽|腸道菌群|微生物|益生菌|解密|長壽|疾病...
    下圖可以看到,隨著年齡的增長,腸道微生物群發生了變化。先前的研究表明,這些分子在室內的負擔比在室外環境中更高,並強調了室內暴露對人類健康的特殊重要性。生活在強人為下的環境中,例如義大利的艾米利亞-羅馬涅區(工業發達),導致持續不斷地暴露於這些普遍的異生物質中,促進它們在身體組織(包括腸道)中的維持和累積。
  • 丁酸鈉、益生菌和酶製劑對白羽肉雞生長性能、腸道健康及腸道微...
    在禽類生長中,抗生素主要作用是提高禽類生長性能並保護腸道健康從而抑制腹瀉等疾病發生[3]。因此,如何選擇和應用具有以上功能的抗生素的替代品成為肉禽養殖業亟須解決的問題之一。 丁酸鈉具有提高肉雞生長性能和促進腸道健康的作用。它主要通過改善腸道微生物組成、緩解炎症、提高免疫力以及促進腸道屏障功能等途徑發揮上述作用[4-9]。
  • 腸道微生物與健康
    研究者們從腸道微生物方面找到了支持這一說法的新證據:飲食可以改變腸道中的微生物群,而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與各種疾病的聯繫緊密。那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可以通過操縱這些微生物群,來治療某些疾病。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在一天之內,飲食可以改變腸道中的微生物群——特別是那些耐受膽汁的微生物,也會改變腸道細菌所表達的的基因類型。
  • 健康的人類微生物組|微生物群|腸道菌群|人類|健康|細菌|植物|...
    這種偏見導致人們認為大腸桿菌是人類腸道微生物組中豐富而普遍的成員。在1970年代引入了嚴格的厭氧技術,僅腸道就可以回收300多種細菌。此外,對選擇性培養基中標準系列稀釋液中活細胞的計數可以對這些物種進行定量。
  • 健康悅讀|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
    《活出健康——免疫力就是好醫生》選登29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主審:王隴德 鍾南山 李蘭娟執行主編:汪光亮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維護腸道微生態平衡是改善免疫力的重要舉措,已被學術界所認可腸道猶如身體裡的「母親河」,除了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外,也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和免疫器官,還擁有自己獨立的神經系統。我們首先來看看腸道中的共生微生物對免疫力的貢獻。腸道共生微生物一般被稱為腸道菌群。腸道菌群利用膳食纖維,生成一些短鏈脂肪酸,包括乙酸、丁酸等小分子有機酸。
  • 科學家發現膽汁酸的新功能——促進腸道再生!
    不過,現在來自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的科學家驚奇地發現,膽汁酸還可作為一種信號分子促進腸道的再生。他們的發現不久前發表在Gastroenterology上。該發現闡明了膽汁酸作為激素樣分子的作用,並為腸道再生療法開闢了一條新途徑。腸道幹細胞可補充受損死亡的腸道上皮細胞,通常每周更新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