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腸道「飲食喜好」 呵護腸道健康

2020-12-04 騰訊網

腸道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排毒器官。我們日常吃的食物,在經過腸道時,食物裡的營養會被充分吸收,轉化為對人體有益的物質,因此,腸道對人體健康非常重要。那麼,在日常飲食中如何保護腸道健康呢?

腸道喜歡這些食物,千萬不要錯過!

1.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粗糧、蔬菜、堅果這類食物富含膳食纖維,能促進排便,緩解便秘,有助腸道健康。

2.富含益生菌的食物

益生菌能維護腸道健康,調節便秘或腹瀉,還能間接促進整體健康,例如緩解過敏、提升免疫力等。富含益生菌或能起到類似作用的食物有酸奶或一些發酵食品。

3.低聚糖(益生元)類食物

益生元是益生菌的食物,可促進腸道內益生菌增殖,包括低聚果糖、低聚木糖等。洋蔥、大蒜等食物富含益生元,能夠給腸道益生菌補充養分。

4.海藻類食物

裙帶菜含有高膳食纖維、高蛋白,且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海白菜富含鎂、鈣、碘等微量元素,還含有海藻膠等可溶性膳食纖維。石花菜的植物膠含量很高,在腸道中能吸水膨潤,對緩解便秘很有好處。

5.十字花科蔬菜

西蘭花、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中含有一種叫異硫氰酸酯的植物化學物質,能幫助人體清除腸道垃圾。不過,為避免這類蔬菜的營養物質被破壞,建議不要長時間烹飪。

腸道害怕這些食物,注意少吃!

1.醃製類食品

醃製類食品在其加工過程中會添入大量的鹽,因而很容易產生諸如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亞硝酸鹽進入人體後,會在一定程度上對腸胃系統產生刺激,影響黏膜組織。

2.太鹹的食物

吃鹽過多,容易使胃腸道內形成高滲透壓環境,使腸道內水分無法被吸收,從而引起腹瀉等腸道問題。

3.辛辣類食物

過濃的辣味食物會導致消化道過度充血,帶來便秘、咽喉腫痛等問題。

4.高脂肪食物

高脂肪食物一方面會刺激消化道收縮,極可能減慢胃排空和加重便秘,也可能加速腸胃蠕動,導致或加重腹瀉;另一方面,吃大量高脂肪食物,會減少體內有益菌的數量,導致腸道菌群失調。

腸道的「飲食喜好」你摸清楚了嗎?不過,凡事都應該有度,否則就過猶不及了,腸道喜歡的食物我們也要控制量,保持飲食結構科學、均衡、合理。

相關焦點

  • 最新研究:糖會破壞腸道屏障,而生酮飲食會使腸道更健康
    少吃米麵糖,生酮飲食和腸道健康 小到減肥,大到預防治療各種慢性疾病,低碳水、高脂肪的生酮飲食慢慢被更多人知道,很多人從中獲益。 高糖飲食與結腸炎的相關性,基本上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了,但是,『脂肪』的爭議非常大。
  • 關於飲食對調節腸道菌群的重要性,你了解多少?
    腸道菌群的多樣性取決於多種原因,其中飲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有研究表明:飲食可以對腸道微生物產生重大影響,新的飲食習慣可以重塑腸道微生物群落,而且這些變化是協調的和可逆的。因此人們可以通過改變飲食習慣調節腸道菌群,以達到改善腸道健康的目的。
  • 了解益生菌關注腸道健康
    c腸道功能紊亂的患者服用益生菌能夠有效的調理菌群,保護腸道黏膜,提高胃腸的免疫力,有助於減少腸胃不適的發生,腸道功能紊亂也容易受情緒的影響。這樣的患者一定要保持心情舒暢,平靜。避免精神緊張,情緒錯亂。有助於提高免疫力。也會助於減少腸胃不適的發生。患者要注意飲食習慣。避免吃油炸辛辣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對消化有一定的好處,有助於提高免疫力。
  • 養樂多「活菌」守護腸道健康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辨野義己博士在會上指出,保持腸道健康的關鍵就在於維持腸內菌群平衡。一旦腸道內的有益菌數量減少,就容易引起菌群紊亂、抵禦力下降等問題。在此次演講中,辨野義己重點分享了其開展的腸道細菌和「便便」的關係研究。據不完全統計,現今社會不少人群飽受排便不暢的困擾,尤其是女性。如何保持腸道健康成為重要的健康話題。研究表明,腸道是人體最重要的營養吸收和免疫器官,腸道內存活著多達100兆的細菌,大致可分為有益菌、有害菌及中性菌。
  • 腸道微生物與健康
    研究者們從腸道微生物方面找到了支持這一說法的新證據:飲食可以改變腸道中的微生物群,而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與各種疾病的聯繫緊密。那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可以通過操縱這些微生物群,來治療某些疾病。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在一天之內,飲食可以改變腸道中的微生物群——特別是那些耐受膽汁的微生物,也會改變腸道細菌所表達的的基因類型。
  • 環境和飲食與腸道微生物的關係
    一項新的研究通過使用DNA分析來研究飲食、環境和微生物之間的關係,對這一領域的基礎知識進行了補充。該研究的第一作者、布朗大學生態學和進化生物學助理教授、前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員Tyler Kartzine說:「環境變化會影響動物吃什麼,從而以多種方式影響它們的腸道微生物和機體健康。
  • 腸道是身體最大的免疫器官,想要腸道健康,不妨了解這幾件事
    腸道是我們身體非常重要的消化器官,也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器官,所以腸道的健康狀況決定了我們的健康以及美麗。腸道是消化道中最長的一段也是功能最重要的,腸道是我們身體最大的免疫系統,病從口入,從我們嘴巴裡吃進去的細菌最主要的途徑就是通過腸道,這些細菌會受到我們腸道內有益菌群的抵抗,所以就會隨著大小便排出體外,不會使人生病。而且腸道的新陳代謝周期是兩周,如果能夠好好調理的話,就會使你的腸道有一個質的提高。腸道是身體最大的免疫器官,想要腸道健康,不妨了解這幾件事。
  • 非洲原始人腸道沒益菌卻比你健康 正在流行的原始人飲食法
    此外,哈德薩人的腸道內長有會導致紅斑性狼瘡、牙周病或梅毒的密螺旋體,卻依舊能保持健康,幾乎沒有免疫失調、糖尿病或是肥胖等因菌叢失衡而導致的疾病。 這項研究將有助於了解古代人類如何在遷徙過程調適飲食習慣,以及和釐清腸道菌叢的關係。
  • 腸道微生物群與不健康衰老|微生物群|健康狀況|腸道菌群|虛弱者|...
    研究發現長壽者和體弱者的微生物群之間存在著深刻的差異,與年齡相關的微生物失調會導致腸道通透性、全身炎症和過早死亡,但這些差異在多大程度上促進或阻止了晚年的健康尚不清楚。腸道微生物群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但目前尚不清楚這些變化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於生理變化、年齡相關性炎症或免疫衰老、飲食、藥物或慢性健康狀況引起的。
  • 腸道微生物群與不健康衰老
    研究發現長壽者和體弱者的微生物群之間存在著深刻的差異,與年齡相關的微生物失調會導致腸道通透性、全身炎症和過早死亡,但這些差異在多大程度上促進或阻止了晚年的健康尚不清楚。腸道微生物群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但目前尚不清楚這些變化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於生理變化、年齡相關性炎症或免疫衰老、飲食、藥物或慢性健康狀況引起的。
  • 匠心傳播益生菌健康法 養樂多冬季腸道健康沙龍圓滿舉行
    腸道被譽為人體的第二大腦,它對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冬季又是腸道不適的多發季節,為了讓更多人關注自身的腸道健康,認識腸道健康以及冬季補充益生菌的重要性,近日,養樂多分別在上海和武漢針對準媽媽和媒體工作者開展了主題為「慧吃『腸』運動,益『菌』更健康」的冬季腸道健康沙龍活動。
  • 解密|腸道菌群與健康長壽|腸道菌群|微生物|益生菌|解密|長壽|疾病...
    因此,研究人員假設調節腸道微生物組(如通過飲食、益生菌)來維持健康的腸道微生物組將有利於健康地衰老。進一步假設,在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中,將紊亂的腸道菌群調節為健康的腸道菌群將減輕他們的症狀,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腸道微生物組和健康衰老的有效假設
  • 膳食成分是如何影響腸道健康的?
    由於每個人的腸道菌群組成都不相同,因此不存在單一的最佳組合。事實上,由於嬰兒出生方式、抗生素的使用以及生活方式、飲食和文化習慣,人類腸道菌群特徵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豐富而多樣的微生物群落使腸道菌群組成更加平衡和健康。
  • 腸道不好「連累」大腦!消化系統這樣影響全身健康……
    但你可能不知道,腸道也有自己獨立的神經系統,它的某些功能幾乎可與大腦媲美。《電子神經學雜誌》最新發表的研究顯示,腸道與大腦關係密切,甚至很多腦病的發生都與腸道有關。腸道是如何影響大腦的?哪些腦病跟腸道有關?生活中如何正確呵護腸道?訪權威專家,為你一一解答。
  • 如何飲食可保持腸胃健康?腸道菌群若失調,可以這樣調理
    其實,筆者認為,健康人的腸胃內部,不應該出現腸道菌群失調。人是一個超級生物體,用腸道舉例,人體內的共生微生物,約95%生存在人體腸道中,其細胞數量甚至是人哺乳細胞數量的10倍之上!人體內養著一堆腸道菌落,那他們是幹什麼的?
  • 腦血管病、老年痴呆是腸道疾病誘發的?腸道和大腦有什麼聯繫?
    抑鬱症有相關實驗證明,腸道菌群對於抑鬱症的發生也有著重要的影響。有專家認為,腸道微生物可能會通過改變代謝來調控腸腦軸,進而「傳播」抑鬱。不但機體的生理活動和腸胃功能密切相關,患者的治療康復走勢也一樣密不可分,所以改善胃腸道功能是防止多種腦病的核心內容之一。如果從預防的角度出發,呵護腸道可惠及大腦甚至全身。那該如何呵護腸道健康?
  • Front Genet:飲食和健康有什麼關係?這可能取決於腸道微生物!
    2019年6月30日訊 /生物谷BIOON /——人體微生物群落是一個複雜的微生物生態系統,其組成對人的終身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人們對健康狀況與腸道微生物群之間的具體分子機制知之甚少。
  • 補充有益菌,腸道更健康
    使人身體健壯,健康成長。腸道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其中有壹萬億個細菌分庭割據。他們為人類製造營養,促進新陳代謝和維護正常的免疫功能。菌群的平衡是人類健康長壽,活力無限的基礎。人們有時候一聽到細菌就緊張驚駭,覺得實在太可怕了。幾乎有細菌的地方都是不乾淨的,都會使人類產生疾病,危害人類的健康。
  • 健康的人類微生物組|微生物群|腸道菌群|人類|健康|細菌|植物|...
    本文,我們將對以下方面展開討論分析:人類對健康人微生物組的理解史;健康人腸道微生物群的組成和功能;健康人微生物多樣性的範圍;可能的驅動因素,如地理,飲食和生活方式等;05 微生物組的典型組成和多樣性健康的腸道菌群因為個體差異較大,很難有一個精確的定義,但通過大量人群樣本數據的了解我們可以明確什麼樣的腸道菌群是不健康的。
  • 秋冬換季,打好腸道保衛戰
    換季時節,腸道為何總拖健康的後腿?我們又該如何應對?秋冬換季,打好腸道保衛戰秋冬換季,腸道易受傷秋末冬初,很多人做好了防流感、抗過敏的準備,卻不知道此時的腸道也需要好好呵護。秋冬換季,腸道為何容易受傷? 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第一,換季時節,冷空氣來襲,人著涼後容易出現消化不良,從而導致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