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悅讀|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

2021-01-12 保健時報社

《活出健康——免疫力就是好醫生》選登29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

主審:

王隴德 鍾南山 李蘭娟

執行主編:

汪光亮

出版社:

人民衛生出版社

維護腸道微生態平衡是改善免疫力的重要舉措,已被學術界所認可。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中,李蘭娟院士提出的「四抗兩平衡」中的一個平衡就是「維持微生態平衡」,後來被寫入了臨床診療指南。

腸道猶如身體裡的「母親河」,除了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外,也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和免疫器官,還擁有自己獨立的神經系統。我們首先來看看腸道中的共生微生物對免疫力的貢獻。

腸道共生微生物一般被稱為腸道菌群。腸道菌群利用膳食纖維,生成一些短鏈脂肪酸,包括乙酸、丁酸等小分子有機酸。短鏈脂肪酸雖然是腸道菌群的代謝廢棄物,但是對我們人類來說卻是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為腸道新的表皮細胞生長提供必需的營養,幫助腸道上皮形成黏液層,從而組成了體內第一道免疫防線。保持黏液層的厚度,可以讓一些能致病的「壞」細菌無機可乘。乙酸和丁酸還可以起到減輕炎症、增加飽腹感的作用。

此外,腸道菌群可以利用腸道內的養分進行發酵,產生的熱量是人體維持體溫的重要熱源;同時,一些不能被人體消化系統分解的物質(如膳食纖維)可以被細菌分解利用,合成必需胺基酸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被人體吸收利用。維持體溫、保證營養,腸道菌群首先為人體免疫力打下了物質基礎。

腸道菌群還是鍛造免疫力的「專業藍軍」。正是因為有腸道菌群的存在,人的免疫力大軍才能時刻枕戈待旦,對可能的病原入侵保持警惕。健康的腸道菌群中雖然沒有大量的病原菌,但可能包括病原菌的近親。雖然不致病,但是腸道中非病原菌可以促進免疫系統產生一種抗體,而這種抗體反過來可以作用於致病菌,從而起到一種類似「疫苗」的作用。而且,健康的腸道菌群還能與不同的免疫細胞進行「友好交流」,幫助維持免疫系統的平衡與和諧。

微生物菌群如同一個「大社會」,不同的微生物之間存在相互制衡的關係。腸道菌群中的有益菌(如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等)、有害菌(如產氣莢膜梭菌中的某些物種)在身體內總是在做「拔河比賽」,維護著腸道內的菌群平衡。微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是腸道菌群免疫力的又一個體現形式。

人食五穀雜糧,難免會吃壞肚子,但是並不一定會發生明顯的病變。可能的一種情況就是吃進去的病原微生物難以在腸道中立足,不能擴大自己的種群,導致入侵失敗。

「生態位」理論認為,每個微生物的物種都對應一種生態位,而生態位在腸道中是有限的。如果一個生態位被先來的物種佔據,那麼後來的物種就難以立足了。這就好像一張餐桌只有十個座位,剛好夠十個不同的微生物一起來吃飯,再來一個就沒位置了。這種作用導致了腸道菌群中的「原住民」微生物對外來病原菌的抑制,即「定植抵抗」,是腸道菌群提供的另一種類型的免疫力。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 || 楚超 李娜

值班主任 || 範宏博

轉載及投稿 || 010-62969002轉8486

郵箱:ln8103@cnki.net

相關焦點

  • 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竟然是腸道!
    腸道作為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也越來越受人們關注。
  • 腸道是身體最大的免疫器官,想要腸道健康,不妨了解這幾件事
    腸道是我們身體非常重要的消化器官,也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器官,所以腸道的健康狀況決定了我們的健康以及美麗。腸道是消化道中最長的一段也是功能最重要的,腸道是我們身體最大的免疫系統,病從口入,從我們嘴巴裡吃進去的細菌最主要的途徑就是通過腸道,這些細菌會受到我們腸道內有益菌群的抵抗,所以就會隨著大小便排出體外,不會使人生病。而且腸道的新陳代謝周期是兩周,如果能夠好好調理的話,就會使你的腸道有一個質的提高。腸道是身體最大的免疫器官,想要腸道健康,不妨了解這幾件事。
  • 為什麼說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系統?
    1958年,世界胃腸病學組織(WGO)創始人Henry Cohen博士提出,5月29日這一天,將永久的成為「世界腸道健康日」。2010年,「世界腸道健康日」這個概念被引入中國,旨在提升公眾的腸道健康意識。腸道對我們到底有多重要?腸道健康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腸道是什麼?
  •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3步1個月改善腸道,提升免疫力
    腸道不僅僅對於消化,還對於免疫系統有至關重要的影響,腸壁可容納構成免疫系統的細胞的70%。 很多健康問題,都是由腸道不健康引起的,比如說過敏、關節炎、自身免疫性疾病(腸易激綜合症, 痤瘡,慢性疲勞)、情緒障礙、自閉症、痴呆症和癌症。
  • 最新研究發現,孤獨症或與腸道菌群有關?腸道健康究竟有多重要!
    腸道菌群,為何如此重要腸道是人體最大的消化和排毒器官,人體約99%的營養和90%的毒素,要在此進行吸收和排除。腸道還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附著和集結了人體70%以上的免疫因子,產生約80%的抵抗力。腸道由上皮細胞、腸粘液、腸道菌群、分泌性免疫球蛋白屏障組成,防止內毒素穿過腸黏膜進入體內組織和器官。
  • 腸道菌群——被遺忘的器官
    2013年12月,「腸道菌群與人體健康關係的研究」被列入Science雜誌報導的十大科學進展,腸道菌群已經成為近年來研究的最熱門領域之一。健康成人腸道內的微生物總量大約1-1.5kg,有1000多種,數量高達1014個,相比於正常人體自身細胞數量1013個,腸道微生物的數量是人類細胞數的10倍,而且編碼基因數目超過人體自身基因數目的100倍,是控制人類健康的「第二基因組」。人體每天排出糞便乾重的1/3由細菌組成,大多數為腸道細菌。
  • 了解腸道「飲食喜好」 呵護腸道健康
    腸道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排毒器官。我們日常吃的食物,在經過腸道時,食物裡的營養會被充分吸收,轉化為對人體有益的物質,因此,腸道對人體健康非常重要。那麼,在日常飲食中如何保護腸道健康呢?
  • 養樂多呼籲關注腸道健康
    受訪者供圖在全國範圍開展「益菌衡,喚啟腸健康」主題宣傳5月29日是「世界腸道健康日」,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的背景下,腸道健康與免疫力的關係受到普遍關注。腸道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而腸內菌群的平衡影響著腸道免疫功能的正常發揮。
  • 腸道正常菌群與腸道免疫
    【關鍵詞】腸道正常菌群;腸道免疫;免疫耐受人體最龐大的正常菌群在腸道,它的構成相當複雜,人們發現,光細菌的種類就在1 000 種以上[1] 。腸道免疫的效應部位主要包括:位於上皮內基底膜上的;iIEL和位於固有層的淋巴細胞。iIEL 是人體內最大的淋巴細胞群,其數量相當於脾細胞數,或40 %~50 %外周循環淋巴細胞數,同時它的位置與腸腔很近,這使iIEL成為腸道免疫系統的主力軍。
  • 陳根:電子菸不美好,影響腸道健康引發腸道炎症
    文/陳根為了吸菸更「健康」,電子菸應運而生。然而,越來越多相關的研究卻表明,電子菸或許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健康」,菸草製品中含有的尼古丁成分,會使人上癮並產生依賴。而電子菸中同樣含有尼古丁成分。電子菸雖沒有燃燒過程,但為了追求多變的味道,煙液中常會添加芳香氣味劑,這些芳香氣味劑經加熱後會形成肺毒性物質,如丙二醇、丙烯醛、肉桂醛等,對吸菸者和周圍人的健康產生危害。如果煙液過熱,還有可能會形成甲醛這種致癌物質。此外,近日,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僅電子菸蒸汽,即不含尼古丁或香料,就可能引發腸道炎症。
  • 為什麼說「腸道是人體的第二大腦」?腸子裡的它們,和你的全身健康...
    腸道還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想不到吧! 它與外界相通,而且每日吃進去的食物會攜帶許多細菌,如果沒有強大的防禦能力,我們恐怕要面臨天天被感染的風險了。 在腸道內,它們的數量超過百萬億個,是人體細胞數量的2~10倍,其中細菌佔主導地位,故又稱腸道菌群。 在這個微生物王國裡,有些菌種對人體是不利的,如產氣莢膜桿菌可引起氣性壞疽、腸毒血症、壞死性腸炎。
  • 腸道菌群新功能,觸發人體免疫防禦機制,幫助人體抵禦病毒感染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是一個由人體和共生菌群的多元複合體。更重要的是,共生菌群並非一成不變,在成長過程中,我們經歷了不同的環境,遇到了不同的人,我們體內的共生菌群也隨之不斷變化,大量的腸道微生物組學研究表明人體共生菌群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們的健康、體質、性格甚至思維。
  • 腸道,身體內最勞累的器官——每日冷知識分享
    腸道,身體內最勞累的器官在我們的身體中,腸道可以說是最勞累最辛苦的重要部分了。腸道器官大致可以分為大腸、小腸、直腸三部分,這些腸道承擔了身體內的80%的消化作用,遠遠超過了胃起到的消化作用。不僅如此,腸道還為人體的免疫系統發揮了重要作用。
  • 人體內還有「隱形的器官」?癌症免疫治療的新力量出現!
    因此,強大的腸道菌群被認為是人體的「隱形器官」。腸道微生物與人體免疫細胞之間存在一個動態平衡的相互作用網,腸道菌群一旦失衡,在種類、數量、比例、定位和生物學特性上的變化。就會引起一系列免疫系統疾病,甚至導致癌症的發生。
  • 如何保持腸道健康?5個方法保護你的腸道,人人都要看
    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們已經遠離了日常飢餓的煩惱生活,許多人越來越注重身體的保健,但很多人在保健的時候,只注重心、腦、腎等重要器官,而忽視了腸道的保健。事實上,腸道的健康對我們的身體也有很大的影響,腸道是排毒器官,但同時也是最容易生病的器官,如果不注意保護腸道,就會導致很多疾病。
  • 了解益生菌關注腸道健康
    補充益生菌的好處益生菌是一類對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於人體腸道、生殖系統內,能產生確切健康功效從而改善宿主微生態平衡、發揮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總稱。人體、動物體內有益的細菌或真菌主要有:酪酸梭菌、乳酸菌、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放線菌、酵母菌等。1益生菌還你健康腸道不到三年的時間,腸癌的發病率已經由癌症的第五位躍居第二位。
  • 腸道菌群——你所不知道的人體「第二基因組」
    胡光輝博士生物谷:每年的5月29日被世界腸道健康組織(WGO)創始人Henry Cohen博士定為「世界腸道健康日」,關於人體腸道健康知識,現代人們對此認知水平如何胡光輝:很多人以為腸道的作用僅僅是消化吸收營養素和排洩廢物。確實,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加油站」和「排汙廠」。人體所需要和產生的90%以上的營養素及廢物是由腸道消化吸收和排出的。人的一生中,腸道平均要處理20多噸食品和3萬公升液體。但腸道對人類健康的作用遠不止這些。腸道還是人體最大的疾病防禦堡壘和免疫器官。
  • 生物冷知識科普 人體最大的器官是大腦還是皮膚
    生物冷知識科普 人體最大的器官是大腦還是皮膚時間:2020-06-24 21:4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生物冷知識科普 人體最大的器官是大腦還是皮膚 支付寶小雞莊園每日答題的答案是很多小夥伴們現在每天都必做的一件事,為自己的小雞賺取飼料,那麼答題的過程當中很多小夥伴就會不知道答案
  • 專家:這樣做,腸道健康人輕鬆
    若因菌群紊亂而導致腸道不適,孕婦和兒童可服用促進有益菌生長的微生物製劑,但應按照使用說明或諮詢專業醫生後使用。腸胃不適,如便秘,腹瀉,這些看似小問題,卻可能隱藏著全身性疾病的危險!由於腸不僅是人體重要的消化系統、排毒器,還是人體最大的免疫系統。人體70%的淋巴免疫系統由內臟負責,內臟70%以上是免疫系統。
  • 從消化道健康免疫調節到腸-X軸 "益生菌科學研究十大熱點"重磅發布
    「厭氧腸道晶片」及腸道微生物採集膠囊,可為研究益生菌在腸道內的作用機制提供新方法。熱點2:益生菌與免疫調節免疫是人體健康的基石,一旦其功能失調,機體可能會產生過敏、腫瘤或受到病毒感染等健康問題。腸道被稱為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也是益生菌發揮作用的重要場所。研究表明,益生菌可通過增強腸道黏膜屏障功能、抑制致病菌生長和黏附、調控免疫細胞活性及促進產生免疫因子等方式,調節機體免疫功能。但是益生菌的免疫調節作用具有菌株特異性,特定抗原的益生菌菌株篩選、免疫調節作用功效及機制等有待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