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吉尼亞大學開發新型催化劑 大幅提升太陽能利用效率

2021-01-09 騰訊網

蓋世汽車訊 儘管將太陽光轉化為電能的技術發展迅猛,但相關電力儲存和分配設備效率低下,使太陽能應用受到很大限制。據外媒報導,維吉尼亞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和美國能源部阿貢國家實驗室、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和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取得的突破性進展或將消除這一過程中的關鍵障礙,將極大促進清潔能源發展。

(圖片來源:維吉尼亞大學)

談到利用太陽能,有一種方法是利用光能將水分子分解成氧氣和氫氣。該過程產生的氫氣以燃料形式進行儲存運輸,並根據需要用於發電。為了分解水分子,需要用到催化劑,但是目前用於析氧反應的催化材料效率不夠高,在大規模應用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

鑑於這種情況,維吉尼亞大學(UVA)的研究團隊推出創新化學策略,利用鈷和鈦元素,製造新型催化劑。比起其他常用的含貴金屬催化材料(如銥或釕),這些元素的儲量要豐富得多。該團隊由 Sen Zhang和T. Brent Gunnoe教授領導。Zhang表示:「新工藝通過在氧化鈦納米晶體表面的原子層面上創建活性催化點,從而產生耐用的催化材料,更好地觸發析氧反應。開發生產高效析氧反應催化劑的新方法,並進行深入研究,是向大規模使用可再生太陽能過渡的關鍵。」

這項工作可以成為完美例證,展示如何通過在原子層面調整納米材料,優化催化劑效率,並用於清潔能源技術。據Gunnoe介紹,「作為了解和改進催化材料的新方法,這一創新以Zhang的實驗室所取得的成果為核心,並將先進材料合成、原子水平表徵和量子力學理論整合在一起。」

此項得到了研究阿貢國家實驗室和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幫助。通過其領先同步輻射X射線吸收光譜用戶設施(通過輻射檢測原子層面物質結構),研究團隊發現催化劑具有明確的表面結構,並清晰地看到催化劑在析氧反應期間的演變過程,從而精確地評估其性能。阿貢X射線物理學家Hua Zhou表示:「這項研究使用了先進光子源和先進光源的X射線光束線。」先進光子光源(Advanced Photon Source)和先進光源(Advanced Light Source )均為美國能源部科學辦公室用戶設施,分別位於阿貢和勞倫斯伯克利實驗室。

此外,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的研究人員利用新開發的量子力學方法,能夠準確預測催化劑產生氧氣的速率,為詳細了解反應化學機制提供幫助。該項目的主要研究人員之一、加州理工學院的William A.Goddard III教授表示:「我們的理論輸出基本上與實驗結果完全一致,這是推動全球清潔能源發展的重要裡程碑。」

相關焦點

  • 新型納米玻璃塗層大幅改善太陽能面板效率
    索比光伏網訊:據報導,來自沙烏地阿拉伯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KAUST)和臺灣中央大學的電子工程系學生共同開發了一種新型工藝製備的熔融石英玻璃納米材料,應用該材料的玻璃塗層能夠大幅改善矽晶光伏太陽能面板的屬性,使得其能夠從多角度吸收陽光能量,並且大幅提高太陽能電池的儲能效率。
  • 人工光合作用能量轉換效率大幅提升
    人工光合作用能量轉換效率大幅提升 原標題:   本報訊(首席記者許琦敏)移民火星,人類或許不需要帶去植物,只需帶上一方方人工光合作用系統就行了。這或許也將改變人類對化石能源的依賴,遏制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
  • Nature子刊:太陽能電池效率或大幅提升!
    近期,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科研人員開發出一種利用單線態裂變來提高太陽能電池效率的新方法!論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7-019-0297-7現代太陽能電池板採用工作原理基本一樣:一個光子產生一個激子,激子轉化為電流。
  • 新型納米催化劑可使制氫效率提升兩倍
    近日,一種新型納米催化劑已經被開發出來,它可以將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等主要溫室氣體轉化為高附加值的氫(H2)氣體。據悉,它從CH4到H2的轉化效率是傳統電極催化劑的兩倍以上。目前,該催化劑在連續運行410小時以上的過程中表現出了較高的催化活性,性能沒有明顯的下降。而且,相關研究結果也顯示在700ºC下較高的甲烷轉化率(超過70%)。Sangwook Joo還指出「這是傳統電極催化劑功率轉換效率的兩倍多。總的來說,通過ALD獲得的豐富的合金納米催化劑標誌著溶液的演變及其在能源利用領域中的應用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 新太陽能技術將效率提升至50%
    如果用鎵磷共摻,通過磷補償,可以有效解決光衰減,電池的效率也會得到很好保持,有利於太陽能電池效率的提高和成本降低。」浙江大學矽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楊德仁出席第十二屆中國(無錫)國際新能源大會暨展覽會並做發言。專題直播:第十二...
  • 重慶大學李猛/維吉尼亞理工大學Li Ling《AFM》:仿生分形結構設計...
    海水淡化是解決淡水問題的有效方法,應用界面太陽能蒸發系統的太陽能海水淡化技術由於其環保、節能、高效的特點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目前,著眼於大規模工業化應用,提高光熱轉換效率與降低光熱轉換材料生產成本是界面光熱系統的主要挑戰。大量研究表明,通過採用廉價生物質作為原材料能夠有效製備低成本、高效率的太陽能光熱轉換材料,然而目前研究大多依賴於生物材料的原始微觀結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 伯克利實驗室開發新型納米催化材料 提升甲醇制氫效率
    對於利用液體載體制氫的化學反應來說,最有效的催化劑由貴金屬製成,然而這些催化劑成本高、產量低,易受汙染。其他由更常見的金屬製成的催化劑,雖然成本較低,卻往往效率較低,穩定性較差,影響催化活性及其在制氫行業的實際應用。為了提高這些低成本金屬催化劑的性能和穩定性,研究負責人Urban及其同事調整策略,將重點放在微小的、均勻的鎳金屬簇上。
  • 氮化鈷催化劑大幅提高二氧化碳加氫反應效率—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楊保國)近日,中國科技大學教授曾傑課題組對鈷基催化劑在二氧化碳(CO2)加氫反應中的活性物相研究方面獲重要進展
  • 研究團隊開發出有機半導體光催化劑 更有效地利用太陽能制氫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顯著增強氫氣產生的有機半導體光催化劑可開發更有效的能量存儲技術。 化石燃料的燃燒正在導致危險的氣候變化,從而推動了對更清潔可再生能源的尋找。迄今為止,太陽能是最豐富的可再生能源,但要釋放其潛力,需要一種方法來存儲它以備後用。儲存太陽能的標準方法是使用析氫光催化劑(hydrogen evolution photocatalysts,HEP)將能量儲存在分子氫的化學鍵中。當前,大多數HEP由單組分無機半導體產生。這些只能吸收紫外線波長的光,這限制了它們產生氫的能力。
  • 新加坡研發低成本催化劑 可提升水分解制氫的效率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的一組科學家發現一組參數,可以決定低成本催化劑尖晶石氧化物效率,這一發現打破了利用電解(用電分解水)從水中提取氫所遇到的瓶頸。
  • 化學物理量子物理三領域科學家通力合作,新催化劑讓氫能源應用取得...
    過去幾年裡,將陽光轉化為電能方面的技術發展迅速,但最大的問題是這些電能的存儲和分配效率低下,這使得太陽能無法在大範圍內實現應用。 近日,維吉尼亞大學(UVA)藝術與科學研究院、加州理工學院和美國能源部阿貢國家實驗室、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和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在這方面取得了突破,這一發現代表著向清潔能源未來邁出了關鍵一步。
  • 太陽能電池效率提升之路在何方?
    8月12日,杜邦微電路材料應用技術主管杜鵬及應用技術工程師南亞雄做客OFweek在線語音研討會,與網友分享如何提升電池轉化效率、晶矽電池技術改進等業界十分關心的問題,並與網友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  1.太陽能電池市場發展趨勢  大家知道,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是整個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的核心。
  • 化學所開發出新型高效電解水催化劑
    這一通過調控電催化劑結晶程度來精細調控電催化劑性能的研究結果為開發新型低成本、高效電催化劑提供了嶄新的思路。相關研究結果於近期發表在Angew. Chem. Int. Ed.   氫能是一種理想的能源載體,開發大規模、廉價、清潔、高效的制氫技術是氫能有效利用的關鍵。電解水由於環境友好、產品純度高以及無碳排放而成為具有應用前景的綠色制氫方法之一。限制電解水制氫大規模應用的最重要瓶頸是如何大幅降低其電能消耗,因而大幅降低制氫成本。
  • 河南大學:超臨界處理提升CZTSSe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
    近期,河南大學武四新教授課題組的研究成果《Boosting the efficiency of solution-based CZTSSe solar cells by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treatment》在
  • 新型光催化劑可高效合成過氧化氫
    新型光催化劑可高效合成過氧化氫 2019-08-02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可穿戴的太陽能熱電發電機:效率更高!
    導讀最近,韓國蔚山國立科技大學(UNIST)材料科學和工程學院的教授 Kyoung Jin Choi 領導開發出一種先進的新型能量採集系統,它能夠通過簡單地與衣物、窗戶和建築物牆壁接觸而產生能量。筆者曾經介紹過多個自供電相關的創新方案,特別是在《新型柔性可穿戴熱電發電機:效率更高、性能更好!》一文中,介紹過溫差發電的方式,利用人體熱量實現自供電。然而,要實現可穿戴設備的溫差發電,必然離不開一個關鍵設備:"熱電發電機"(TEGs),它能持續地利用身體與周圍環境之間的溫差發電。創新今天,我要介紹的創新技術成果仍然是與TEGs相關。
  • 新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預計接近40%
    在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架構中,一種新材料具有驚人的38%理論最大轉換效率,顯示出巨大的潛力。當前,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強烈關注將影響並且已經在影響地球上的所有生物。為了防止所謂的「熱土」的產生並滿足《巴黎協定》的要求,清潔能源的使用和開發應超過當前水平。因此,人們對低成本太陽能電池模塊的開發寄予厚望。
  • 黑色二氧化鈦製備與太陽能利用研究獲系列進展
    二氧化鈦作為重要的新能源和環境保護材料,在光催化、太陽能發電、太陽能集熱等方面被廣泛應用。然而,二氧化鈦的太陽能利用面臨巨大的挑戰,主要原因在於光吸收範圍窄、電子-空穴對的分離效率低。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二氧化鈦在能源與環境領域的廣泛應用,無法充分利用太陽能。  最近,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與北京大學化學學院開展了合作研究,黃富強、汪宙、楊重寅、林天全等科研人員原創地發展出多種新型製備方法(氫等離子法、鋁還原法、二步非金屬摻雜法),大幅提高了太陽光譜中可見光和近紅外光的吸收,效果明顯。
  • 新型催化劑應用於鎂空氣電池: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金屬空氣電池因其原材料豐富、能量密度高、輕便、安全環保等優點,被稱為21世紀最具開發前景的綠色能源之一。然而,氧還原催化劑價格高昂,制約了金屬空氣電池在電動汽車等領域廣泛應用。日前,南開大學電子信息與光學工程學院王衛超教授、美國休斯敦大學姚彥教授聯合研究團隊,成功將錳基莫來石材料作為催化劑應用於鎂空氣電池,大幅降低了成本,可在中性電解液中穩定工作,其優越的催化活性極大提高了鎂空氣電池的效率。這也是莫來石材料首次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得到應用。  金屬空氣電池是以金屬為燃料,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產生電能的一種特殊燃料電池。
  • 世界紀錄新型CIGS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達23%
    從漢能移動能源官微獲悉,2019年9月14日,漢能旗下美國MiaSolé Hi-Tech Corp,與歐洲Solliance Solar Research公司聯合發布,其合作研發的新型柔性CIGS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達23%,是該項電池新的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