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大學的標杆有多高?
2019年清華大學優秀博士畢業生白蕊南下西湖大學做博士後,直接令國內科研圈感到震驚,畢竟白蕊屬於手握篇CNS主刊論文的優勢博士畢業生,白蕊作為武漢大學優秀的本科推免研究生,僅僅在清華大學花費四年的時間就提前一年獲得博士學位,並且發表8篇CNS主刊論文。如果拿著這樣的科研論文數據,白蕊可以在國內很多985高校直接拿到教授的職位,然而在西湖大學卻僅僅只能做博士後,那麼西湖大學的標杆有多高呢?西湖大學對於教授的評價體系是什麼呢?最近施一公在參加一場活動時,公開了西湖大學對於教授的標杆和評價體系!
領域的貢獻決定
從施一公的講話來看,西湖大學對教授的評價標準簡單又不簡單!所謂簡單,那就是西湖大學對教授的評價不再看發表了多少科研論文,有所少的引用率,而是看該名科研人員對所在科研領域的貢獻有多少?如何評價一名科研學者在領域的貢獻?則是一個不太簡單的問題,必須有相應學科最權威的同行評價。這也直接解釋了白蕊為何在西湖大學僅僅是博士後的原因,畢竟白蕊發表了多篇CNS主刊論文,但是背後有施一公、顏寧的領域科研大牛的領引,而且生物蛋白結構領域屬於當今的熱門學科,發表CNS科研論文的難度相對較低,作為領域內的權威,施一公並不看白蕊發表的論文數量,而是對白蕊的科研貢獻非常清晰,認為白蕊雖然科研能力非常強,但是對於領域內的貢獻並不足以獲得西湖大學PI的水準,需要再經過幾年的博士後歷練!
國際視野的管理團隊
2020年教育部和科技部的「破四唯」文件讓國內的很多人感到難受,畢竟在目前國內的職稱體系下,大部分人都需要靠著刷論文數量來獲得高級職稱,然而在西湖大學體系內,想要獲得一個終生副教授的職位都非常的難,遠比985高校的教授要難很多,作為西湖大學的另一位掌舵人許田教授,曾任美國耶魯大學終身教授、遺傳學系副系主任,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院研究員,具備國際科研視野,在西湖大學全球招募季,甚至直接拒絕了某位想要來中國養老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用許田教授的話來講,西湖大學對人才招聘很簡單,那就是只選對的不選虛的!西湖大學為適合的人才提供最優質的待遇,只希望這些人未來能成為各自研究領域做出貢獻較多的學者,希望這些領引世界科研發展的科研教授可以提升西湖大學的辦學質量,成為中國真正意義上的世界一流高校,中國優秀的學子可以不用出國,在國內就可以享受到最尖端前沿的科研知識,真正享受到高等教育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