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陸軍航空兵學院組織的直升機模擬特殊情況處置集訓,在某訓練旅機場落下帷幕。這次集訓著眼戰場複雜環境、探索未來制勝本領,出動直-9、直-11等多型直升機,開展模擬發動機停車、尾槳故障等特情處置訓練,探索出一套科學規範的特情組訓方法路子,培養了一批本領高強的特情處置骨幹人才。
直升機起飛前檢查
10月24日上午10點,一架模擬特情的直升機在飛行員果斷處置下安全降落。記者看到剛結束第一次模擬特情飛行的飛行員丁元生,興奮地和其他飛行員聊著剛才飛行的情況。
落地前迅速調整直升機姿態準備著陸
丁元生告訴記者,模擬發動機停車的狀態下駕駛直升機自轉著陸,飛行員需要在距離地面200米的高度,在兩秒內將總矩杆拉到底調整旋翼轉速,直升機下降到離地面大約30米時進行動作修正,滑跑著陸。
已經是特級飛行員的他,這次特情處置既冷靜也準確。據了解,本次的集訓課目難度較高,所有動作都要在1秒鐘內完成,需要飛行員對所有特情迅速判斷、及時處置。
直升機起飛
直升機飛行中可能出現的特情,尤其是發動機空中停車和尾槳故障這兩項重大險情,對飛行員的駕駛技術和心理素質都是嚴峻考驗。當發動機停車後,直升機便失去動力,不正確處置就會像自由落體一樣大下降率接地;尾槳是平衡旋翼反扭矩的,一旦出現故障後,就會導致直升機發生偏轉,小速度時會發生大轉速偏轉,造成飛行員看不清地面等情況,從而丟失狀態,危及飛行安全。
據了解,這次集訓是陸軍航空兵學院成立以來首次組織的飛行特情課目專項訓練,填補了學院飛行安全訓練課目的一個空白。
直升機模擬空中停車後正在極速下降
某訓練旅旅長姚海忠有著18年直升機試飛經驗,他告訴記者:「特情訓練風險很高,但實際上加強特情訓練,常態化實施特情訓練,反而是保證飛行安全最有效的手段。比如面對複雜戰場環境,如果直升機受損,會導致發動機停車,也有可能尾槳失效或者操縱系統、動力系統有故障,這個時候如何安全著陸就很關鍵,保證人員安全就是保證戰鬥力。」
本次特情集訓瞄準未來戰場需要,應對複雜戰場態勢,對直升機戰場生存和作戰能力保障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飛行員快速拉大仰角牴衝動能
陸軍航空兵學院副院長孫武介紹說,這次集訓是學院堅決貫徹和落實新時代軍事教育方針,以為戰育人為核心指向的具體實踐,也是院校精準對接部隊、課堂緊密銜接戰場的深入實踐。通過這次集訓,我們所有的教員和師資都能夠達到一定的水平,通過這些教員和師資培養出的飛行學員,也就是未來戰場上的戰鬥員,讓他們的綜合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能夠為打贏未來戰爭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2號塔臺
據了解,集訓中,陸軍有關機關、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等多家軍地單位集中組織了觀摩研討。陸軍參謀部參謀黨明欽告訴記者,這次集訓探索出一套科學規範的直升機特情訓練組訓教學方法,未來可在全軍陸航部隊進行推廣。(聶宏傑 韓懿文 谷林飛 楊磊 米立 胡赳 李勁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