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嶽陽籍殲15飛行員張超,還有這些湖南軍人曾血灑長空

2020-12-06 湖南在線


碧海映丹心,藍天烙忠魂!

為了祖國的國防事業,為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他們,一次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將青春和熱血灑在廣闊的海天之間

他們,一次次風馳電掣,用執著和夢想譜寫新時代的強軍戰歌

他們,在電光火石之間,把最寶貴的生命定格在了最愛的藍天之上!

他們,就是用血肉之軀鋪就共和國海空防線的人民解放軍飛行員!

如鷹擊長空,似飛鯊蹈海……

八一建軍節前夕,海軍航母艦載戰鬥機一級飛行員張超訓練時不幸殉職的消息傳來,舉國上下為之惋惜。

作為「為人民海軍航母艦載機事業犧牲的第一位英烈」,年僅29歲的張超來自湖南省嶽陽市嶽陽縣莄口鎮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從小就懷有軍人夢想的他,在碧海藍天間,用信念和行動踐行了自己的軍人諾言,為我國航母事業立起一座熠熠閃光的「航標」。

古人有言「無湘不成軍」。當代軍營中,來自三湘四水的人民子弟兵們依然以「吃得苦」、「霸得蠻」、「敢為人先」的湖湘精神繼續書寫著湖南人的驕傲和輝煌。新湖南新聞客戶端(http://www.hunantoday.cn/)梳理近年來的媒體公開報導,盤點海天之間用生命譜寫強軍戰歌的湖湘驕傲,以此獻給這群天底下最可愛的人。(註:文中的盤點對象,僅限近年來媒體公開報導過的飛行員。)




張超,湖南岳陽人,1986年8月出生,2004年9月入伍,2009年5月入黨,某艦載航空兵部隊正營職中隊長,大學本科學歷,海軍少校軍銜,一級飛行員。

2016年4月27日,他在駕駛艦載戰鬥機進行陸基模擬著艦接地時,突發電傳故障,危機關頭,他果斷處置,盡最大努力保住戰機,推桿無效、被迫跳傘,墜地受重傷,經搶救無效壯烈犧牲。


楊鋒,出生於1977年,常德柳葉湖旅遊度假區白鶴鎮梁山村人,1996年8月入伍,1999年5月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飛行學員、飛行教員、中隊長、訓練股長、副團職技術檢查主任等職。中校軍銜,一級飛行員,曾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

2016年4月15日,楊鋒執行飛行訓練任務時不幸以身殉職,年僅39歲。



餘錦旺,籍貫江西,在湘潭學習、長大,空軍一級飛行員,1991年8月入伍,1993年參加飛行,2002年調入某試飛團參加科研試飛工作,參與完成了高教九、殲轟7A、J10、J11等機型的鑑定定型試飛。試飛中曾遭遇空中停車,他沉著冷靜,精準操作,不但戰勝了風險,保住了兩架新型號飛機,還成功處置了我國空軍首例「綜調故障導致多次切油空停」重大險情,獲得表彰。

2011年10月14日,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在陝西省蒲城縣內府機場舉行飛行表演時,餘旺駕駛一架國產飛豹戰機在表演低空飛行過程中突然失控墜毀,不幸犧牲。

除了這些湖南人的驕傲之外,新湖南新聞客戶端(http://www.hunantoday.cn/)還整理出了以下同樣值得我們永遠銘記的藍天英魂:



王偉,浙江湖州人,中共黨員,海軍南海艦隊航空兵某團飛行二大隊中隊長,少校軍銜。

2001年4月1日,一架美國EP-3型電子偵察機抵近我國海南島海域上空進行電子偵察活動,他奉命駕機實施跟蹤監視。美機為擺脫我機跟蹤監視,突然違反飛行規則,大動作向我機方向轉向,狠狠地撞到王偉駕駛的飛機。頓時,飛機控制失靈,他依然駕駛著完全失控的飛機。時間在一秒秒地過去,在這緊要關頭,長機命令他迅速跳傘,他開始離開自己心愛的戰機,跳傘墜海,光榮犧牲。



李劍英, 1964年出生,河南人,1982年6月份入伍,歷任飛行學員、飛行員、中隊長、副團職領航主任、正團職領航主任、正團職飛行員等職。生前系空軍上校軍銜,一級飛行員。

2006年11月14日,李劍英在完成訓練任務駕機返航途中,遭遇鴿群撞擊,發動機空中停車。此時,飛機高度194米,跳傘就能保住自己的生命。從鴿群撞擊點到飛機墜毀點2300米跑道延長線的兩側680米範圍內,分布7個自然村,居住著3500口人。當時飛機上還有800多公升航空油,120餘發航空炮彈,1發火箭彈,還有易燃的氧氣瓶等物品,如果跳傘後的飛機失去控制,墜入村莊,後果不堪設想。16秒的時間內,為了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和國家財產,他先後三次放棄了跳傘逃生的機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迫降。迫降過程中,飛機受到高出地面水渠護坡阻擋,爆炸解體,李劍英同志壯烈犧牲。


賴朝陽,1976年出生,洛陽宜陽縣人,1995年入伍,1999年畢業於空軍長春飛行學院(現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200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賴朝陽先後任海軍航空兵某部飛行員、領航員、飛行大隊領航副主任、團政治處副主任等職,海軍少校軍銜,一級領航員。

2010年4月15日,賴朝陽在執行飛行訓練任務時,所駕戰機出現緊急情況,為了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他堅持把飛機駛向無人區域,獻出寶貴生命,時年34歲。



馮思廣,1982年1月出生,山東省聊城人,2001年9月考入山東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專業,2005年6月招飛入伍,2007年6月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三飛行學院,2009年榮立三等功,是一名新一代優秀飛行員。

2010年5月6日晚,馮思廣和中隊長張德山駕機在連續起飛過程中發動機驟然停車,為避免飛機墜落在濟南人口稠密地區,馮思廣和張德山一起果斷改變飛行軌跡,自己卻因錯過跳傘最佳時機,最後壯烈犧牲,年僅28歲。



武勇明,1977年出生,古都洛陽人,空軍一級飛行員,曾經榮立三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畢業於空軍某飛行學院,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兵某團副參謀長。

喻亮,1980年5月出生,四川彭州人,空軍一級飛行員,榮立三等功三次,2012年11月被空軍評為「空戰優秀飛行員」,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兵某團飛行大隊長。

2013年3月31日,空軍一架雙座型蘇-27戰機在山東省榮成海域墜毀,武勇明、喻亮犧牲。飛機失事前,武勇明發給老婆的簡訊「老婆,我進場了」成為夫妻倆的永別。而這離別之前的六字簡訊曝光後,錚錚男兒的鐵漢柔情感動了萬千網友。



姜濤,2006年9月入伍,中共黨員,正連職飛行教員,海軍二級飛行員,累計飛行1305小時42分,犧牲時年僅27歲。

魯朋飛,2011年9月入伍,2014年9月轉入海軍航空兵學院學習飛行,累計飛行時間99小時52分,犧牲時年僅22歲。

2015年5月13日,海軍航空兵學院某飛行訓練基地在遼西某機場組織晝間訓練,飛行一團二大隊一中隊教員姜濤帶領學員魯朋飛,駕駛某型初級教練機進行起落航線訓練。當他們在完成一個漂亮的著陸動作、再次拉起飛機後不久,塔臺飛行指揮員李萬年發現飛機發動機拉出異常的青煙,立即提醒飛行員「檢查溫度」。此時,飛機已接近機場邊緣,正前方100多米及其左右前方地面上均為人口密集區域,分布有村莊、駕校、廠房、居民樓、醫院、加油站、商業中心等。如果按照飛行教範要求直線或小角度轉彎迫降,帶著火焰和燃油的飛機在巨大慣性作用下會墜入人口密集區域,將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就在這時,指揮員發現飛機突然開始向右轉向,出人意料地來了個180度大轉彎,隨後以較大俯角墜向地面一片樹林並起火,兩名飛行員壯烈犧牲,地面無任何連帶損傷。

……

……

新湖南新聞客戶端(http://www.hunantoday.cn/)向叱吒長空的英雄飛行員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相關焦點

  • 殲15飛行員頭盔上寫「SHOOT IT」:中國空軍表明態度
    頭盔時每個飛行員的一種標配,而幾十年前,美軍飛行員間開始流行一種頭盔塗裝文化,有的飛行員會把名字印在頭盔上,而有的飛行員會在自己的頭盔上寫寫畫畫。中國殲-15的一名飛行員也在自己的頭盔上做了一番塗裝,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
  • 飛行員給前女友微信:不pei睡就把裸照發出去!貴圈真的很亂?
    可是,真相是什麼呢,為什麼會發生這些事情?「鷹族」的背後依然是普通人有時候也會想知道飛行員,在駕駛艙裡看地面是否會有不一樣的視角而能原諒一點這個世界的平庸?有的飛行員把自己份額的巧克力和點心拿回家給老婆孩子吃,有的飛行員天再熱也捨不得買空調,而是把錢寄回老家,幫襯父母親戚,這讓隊長大為光火。「誰再往家拿巧克力,按軍法處置!國家發給你巧克力,讓你吃點心,給你發比其他軍人還要高的工資,是因為你是飛行員,你是要上天打仗的!這是任務決定的,巧克力、牛奶、點心、燒雞、風扇、降溫費等等都是裝備。
  • 湖南岳陽籍院士你知道哪幾位呢?
    今天嘉城就統計了嶽陽籍院士的名單,一共有9位院士。漲知識啦中國科學院院士,是中國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增選院士每兩年進行一次。湖南省嶽陽籍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結構工程專家,九三學社成員,湖南大學客座教授、博士生導師,貴州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貴州大學空間結構研究中心主任。
  • 為何中國軍人開的米格-15多了一發炮彈?志願軍飛行員的回覆震撼人心!
    為何中國軍人開的米格-15多了一發炮彈?志願軍飛行員的回覆震撼人心!>美國遠東空軍很快就從這些原則上得到了慘痛的教訓甚至被擊落多名王牌>曾有人問志願軍飛行員米格-15飛機最多能配帶多少發炮彈?
  • 殲20飛行員大多是新人?戰術戰法截然不同,老飛行員們無奈退場
    作為我國目前最為先進的第五代戰鬥機,殲-20戰機大多配備在最精銳的單位中。但是就目前公開的報導和資料上看,殲-20的飛行員大多是新人,也就是剛從航校畢業的飛行員。這與"最先進的戰機配備經驗老到的飛行員"的傳統觀念有所不同。年輕人們難道在駕駛殲-20上就能比經驗豐富的「老鳥」們更強了嗎?這種配置似乎超出常理。
  • 臺媒「回憶」中美南海撞機:飛行員曾請示應否回擊
    ,那就是2001年「中美軍機擦撞事件」中的兩位中方飛行員之一。臺灣《中國時報》15日獨家專訪了高孔廉,高孔廉轉述了趙宇對其講述的驚險一幕,當時中美軍機在空中纏鬥,美方偵察機一度折返進逼,他曾請示指揮部「應否回擊?」,指揮部為避免擦槍走火,引起軍事衝突,否定其請求。雙方才從開火邊緣冷卻,結束空中對峙,這才避免了可能引爆的「中美戰爭」。
  • 鴿群撞入殲-15發動機起火 飛行員沉著駕機著陸
    夏季的一天,雨過天晴,特別適合飛行,海軍某艦載戰鬥機團飛行二大隊副大隊長袁偉檢查設備後關閉座艙,他駕駛著殲-15艦載戰鬥機衝向藍天。  突然,正在直線爬升的戰機撞上一大片黑影,飛機像打航炮一樣「咚咚咚」地震顫起來,此時距離起飛不到1分鐘。  「嘭」地一聲,機身一震,發動機轉速驟然下降。
  • 飛行員不熟悉鴨翼戰機,巴基斯坦或放棄進口殲10,空軍更喜歡F16
    11月15日,據印度《ANI》電視臺報導,巴基斯坦原計劃採購30架殲10CE戰鬥機的計劃被美國打亂,美國已經開始向巴基斯坦施壓,如果巴基斯坦購買殲10CE戰鬥機,那麼美國將終止一切對巴基斯坦空軍的援助,巴基斯坦現有的74架F16戰鬥機將永遠無法進行升級與大修。
  • 殲-15撞鳥迫降細節:飛行員後怕「戰友圍過來爆炸怎麼辦」
    鄧露 攝中國青年報8月17日消息,夏季的一天,雨過天晴,特別適合飛行,海軍某艦載戰鬥機團飛行二大隊副大隊長袁偉檢查設備後關閉座艙,他駕駛著殲-15艦載戰鬥機衝向藍天。突然,正在直線爬升的戰機撞上一大片黑影,飛機像打航炮一樣「咚咚咚」地震顫起來,此時距離起飛不到1分鐘。
  • 殲20飛行員頭盔亮相閱兵:外形科幻、內涵多(圖)
    殲20飛行員頭盔亮相閱兵:外形科幻、內涵多(圖) 2017-08-特別是電視直播畫面中,首次曝光了殲-20的座艙內景,雖然看不到座艙細節以及布局,但是飛行員佩戴的頭盔卻讓人眼前一亮。可以看出,這款外形科幻的頭盔簡潔但絕不簡單。  「這款產品應該屬於殲-20戰鬥機的標配,作為匹配四代機的飛行員頭盔,它應該是一款媲美世界尖端飛行頭盔的先進產品。」一位匿名的軍事評論員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 今天,北航人共同緬懷……
    今天,北航人共同緬懷…… 2020-11-25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殲-16飛行員換上新頭盔,酷似「熊貓」,僅重1千克,或配備國產頭顯
    殲-16是我國四代半多用途戰鬥機,它的外形參考了蘇-30MKK,其性能可以和美國的F-15E相媲美。殲-16自2011年試飛以來,一直是廣大軍迷關注的對象。對於其性能,不少軍迷也是如數家珍,這款多用途戰鬥機的出現和殲-20一樣意義重大,甚至可以說具有劃時代意義。
  • 《守望長空》公演 劉和剛劉一禎表演獲贊
    以我國第三代新型戰機研發試飛為背景,講述空軍飛行員面對理想追求、家庭變故和事業挫折等重大人生抉擇,忠誠使命、情系藍天感人故事的現代歌劇《守望長空》,已於11月11日、12日在解放軍歌劇院首次面向社會公演,用舞臺藝術形式向社會各界展示新一代空軍飛行員「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形象。
  • 除了射程遠,霹靂15空空飛彈還有哪些先進之處?這些功能太強大
    《軍武次位面》作者:機甲888▲此前在2018珠海航展上首次公開展示內置彈艙的殲-20,其機腹內置彈艙中就攜帶了4枚霹靂-15空對空飛彈(圖片來源於:網絡)對於以殲-20、殲-16和殲-10C為代表的中國空軍新一代戰鬥機來說
  • 殲15夥伴加油全過程;空間站上有病毒?
    殲15夥伴加油全過程;空間站上有病毒?上午8時,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盧朝輝、徐愛平等多名飛行員駕駛殲15戰機呼嘯而起,奔赴預定空域。「到達指定空域」「準備實施空中加油」……戰機編隊完成空中集結,到達指定空域,隨即開展空中加油訓練。在飛行界,空中加油被稱為「空中穿針引線」。此次空中加油,加油機和受油機是同種型號殲-15戰機,故稱之為「夥伴加油」。
  • 6年後,鏡頭再次聚焦殲-15艦載機:飛鯊方陣搏擊海空!
    隨後,殲-15艦載機所有飛行員首次上艦飛行,均一次性成功。此次艦載機起降試驗成功,是人民海軍航母戰鬥力提升的一個階段性標誌,劃出了中國海軍的「航母時代」,標誌著國防科技和工業水平的提高。2014年,以徐英為代表的首批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全部通過航母飛行資質認證,標誌著我國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實現由單員試飛向批量培養的重大突破。
  • 殲20就算不用渦扇15也比它強
    那麼換裝了全新產品30發動機的蘇57,在對比我國的殲20時有無性能優勢,我國的殲20隱身戰機在性能上有可否一戰?答案是殲20就算不用渦扇15也比它強。但是相對來說,殲20也不是純粹沒有缺點,到現在為止殲20依舊在使用著來自俄羅斯的發動機心臟,計劃用來取代俄羅斯發動機的國產WS15項目目前仍然處在研發階段。
  • 揭秘殲-20飛行員頭盔:空中作戰新武器 造價超百萬
    央視網消息:中國空軍9日發布消息說,由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隱身戰鬥機殲-20,近日首次開展海上方向實戰化軍事訓練,進一步提升空軍綜合作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殲-20飛行員頭盔似乎有一些變化,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