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歪果仁」讓中國多了一個新「人設」

2020-12-08 央視網

這個「歪果仁」讓中國多了一個新「人設」

原標題:

高佑思在老京張鐵路青龍橋車站「實習」。 歪研會供圖

  在中國,去哪裡找到一雙47碼的鞋,困擾了以色列小夥兒高佑思很多年。

  一段視頻的開頭,人高馬大的高佑思裹著螢光橘安全背心、頂著白色頭盔、穿著44碼的膠皮雨鞋在隧道裡蹣跚,誇張搞笑的步態拖拽出字幕《京張鐵路的人和故事》。

  2019年1月14日~16日,北京冬奧組委新聞宣傳部組織「歪果仁研究協會」自媒體團隊(以下簡稱「歪研會」)赴京張高鐵新八達嶺隧道和老京張鐵路青龍橋車站拍攝。作為歪研會聯合創始人、會長,高佑思以職業體驗的方式,與來自五湖四海的隧道建設者和堅守崗位的車站職工共同勞動,以一個「歪果仁」的視角探訪新老京張鐵路,並呈現出兩個版本作品:一個娓娓道來,主要面向國內傳播;一個輕鬆明快,主要針對海外受眾。

  老京張鐵路歷史逾百年,正在建設的京張高鐵將連通2022年冬奧會三大賽區——北京、延慶和張家口,將於今年底通車運行。因此,兩版不同風格的視頻在春節期間、北京冬奧會開幕倒計時3周年之際推出後,「到長城腳下修地鐵的90後外國小哥」就引發國內外網友熱議。

  兩個視頻在國內微博、微信和嗶哩嗶哩等平臺發布後,國內總播放量近2500萬;4分鐘國際版目前播放量已超過125萬,評論數百條。

  「我們擅長宏大敘事,他們常用具象表述」

  「這是北京冬奧組委外宣工作的一次破局嘗試。」北京冬奧組委新聞宣傳部部長、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常宇,大量工作是與國際奧委會、各單項體育組織以及外媒打交道,在溝通過程中,他時常能感到中西方敘事邏輯的不同,「我們擅長宏大敘事,他們常用具象表述」。

  在冬奧會這樣的國際公共話語平臺上,倘若能從外國人的視角介入、用外國人能接受的方式去傳播,再藉助年輕人熱衷的短視頻自媒體,能否展現一個更鮮活的中國?

  高佑思穿著工作服在國貿地鐵站指揮人流的畫面,吸引了北京冬奧組委新聞宣傳部工作人員的注意,歪研會深度體驗式視頻《別見外》的第一集,就讓以色列小夥體驗北京地鐵的志願者,這個藏在地下的世界,全天承載著比以色列總人口還要多的人次運輸壓力,人群熙攘中,高佑思半臉認真半臉迷惑的表情,將融合與差異表達得恰到好處。

  嘗試,從今年初開始。

  常宇對歪研會的同一主題作品提出3個版本的要求,「較長的供電視臺播放,時長居中的投放國內社交媒體,特別精簡的主打海外移動端。」北京冬奧組委給了團隊最大的創作自由。

  「京張鐵路全線最長、環保要求最嚴格、工期最緊張……」兩次下穿八達嶺長城的新八達嶺隧道,帶著一串光輝的「最」字出現。

  歪研會內容合伙人劉祺的第一反應就是「太大了,不太符合海外網際網路傳播習慣。」他像揮舞剪刀的髮型師,用代入感強的角色扮演、快節奏的敘事,把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人文打薄,分明層次,「讓高佑思基於行動完成觀察和體驗,呈現出不同於中國人的視角。」在劉祺看來,摒棄冰冷的概念和數字,從小切口見微知著,反而能消解宏大敘事帶來的壓力。

  青龍橋車站堅守了38年的站長楊存信,在以往的媒體報導裡常是一副嚴肅認真的模樣,而在歪研會的鏡頭中,他站在鐵路邊打了個噴嚏,高佑思給他遞了一張紙。「站長為什麼不能有可愛的一面?」這個細節正是劉祺希望表現的「有血有肉」。

  「海外的版本需要迅速抓住受眾的眼球,節奏要跑在觀眾前,因此會有一些劇本的設置。而國內傳播的版本,則需要更細膩綿長的節奏,去反映撐起中國基建神話的是怎樣一群人。」歪研會聯合創始人兼CEO方曄頓表示,儘管輸出的節奏不同,但內容都必須真實。

  「我怕冷、怕不安全。」高佑思幾乎不參與踩點,帶著未知去體驗,才能給出最真實的反應。「一開始會有很多看上去很傻的表現,感覺他是全中國最慫的外國人。」面對劉祺的打趣,高佑思認真回應:「我就是慫,要展現出從慫到不慫的狀態,才能體現成長。」

  拍攝那幾天,氣溫多在零下十幾攝氏度,隧道中不僅沒有想像中陰冷,還帶給高佑思巨大的震撼。在如科幻電影中地下城市一般的隧道施工現場,他親見並參與了鋪設鐵路的繁複工序,「好像每個人都很了解流程,不用溝通都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他主動回答了境外網友關於安全性的疑問:「我在那裡待了幾天,很有安全感。」

  在看不見陽光的隧道裡,高佑思和來自貴州的工人夫婦一起澆築和精調軌道板;在食堂和年輕的工友刷抖音,聽技術主管解釋隧道穿山體的走向,順便打趣微信頭像是女朋友的他是「妻管嚴」,「跟不同年齡和文化程度的人都有很多話題」。

  那些「精神混血」的年輕人

  這次視頻「任務」應和了高佑思初到中國內地的前3天——去鳥巢看奧運、登長城、從北京坐火車去上海。

  因父親工作原因,2008年,14歲的高佑思跟隨全家從以色列遷往中國。在中國的十多年間,為了融入當地生活,他下載中國人常用的App;考入北大後,高佑思結識師兄方曄頓,並因對足球的共同喜愛有了創業打算,「從體育的方向切入中西文化領域」,一同創業的還有北京體育大學的張希曼和南開大學的劉祺。

  雲集清華、北大、北京語言大學等名校的北京五道口,因留學生眾多而被稱作「宇宙中心」,中西文化在這裡總能找到碰撞與融合的妥帖姿態。

  2016年,歪研會創建,最先出現的節目類型就是街頭採訪,透過外國人的視角評論中國的事物,春運、熱門電影、七大姑八大姨都成了跨文化語境下的代表話題。

  「生活在中國的外國人,他們眼中的中國什麼樣兒?我們希望為一個好玩、年輕的中國,增加一些語言和表達方式。」高佑思覺得,文化平衡感來之不易,「融入」是重要條件,拋開刻板印象,帶著同理心、尊重文化的不同、具備傾聽的能力,才可能在中國和自己國家之間架起橋梁。

  用外國人的視角講好中國故事,在方曄頓看來,這不僅需要「老外」對中國懷有客觀的好奇心,團隊的中國成員也得是「精神混血」,「比如剪輯師得同樣寬容,才能細心捕捉到高佑思表現出的差異」。

  而對於短視頻來說,算法能讓好的內容更容易脫穎而出,加上中國短視頻App在海外日益活躍,方曄頓覺得,像高佑思這樣能跨文化表達的人將獲得更多機會。最重要是,隨著融媒體概念鋪陳,不少「國」字號的單位也選擇更年輕化的傳播方式,在對外宣傳上也真正秉承提升中國軟實力的想法,「去關心國外的網友怎麼想、怎麼看,怎麼才能實現有效的傳播。」

  北京冬奧組委正是「破局」的踐行者。在與歪研會團隊對接前,對於年輕的自媒體團隊將對冬奧會進行怎樣的表達,在冬奧組委工作的郭仕鵬「一開始心裡也沒底」。但幾次溝通後,對方及時遞交詳細的Excel文檔,每天的日程、物料需求、人員名單等細節都用不同顏色標註清楚,「最後收工一看,很神奇,幾乎和單子上的預設一模一樣」。

  和歪研會團隊合作期間,郭仕鵬總念叨自己「老了」。

  在美國留學多年,郭仕鵬不是不熟悉嗶哩嗶哩等受年輕人歡迎的網站,可始終覺得發彈幕是超出他年齡的事情。這次視頻推出後,他把「彈幕上說」「網友評論」掛在嘴邊,為了收集年輕受眾對視頻的反饋,他把視頻看了很多遍,不過,自己依然沒發過一條。

  彈幕上,有人普及軌道施工工序、有人回憶起一家三代的鐵路歲月、有人對用了《環太平洋》的背景音樂感到欣喜、有人表示希望3年後能高考到北京、看冬奧會……「這是一個年輕的國際化的團隊,他們觸及原來不容易觸及的人群。」郭仕鵬覺得,團隊中的中國年輕人,跟世界各地的年輕人在一個頻率上,讓作品多了一份東方的表達,「這跟奧林匹克的精神是相通的,增進各國青年的理解和友誼」。

  放下身段 接受不同

  視頻推出頭一天,1月30日,面向海外觀眾的4分鐘國際版視頻在第5次國際奧委會-北京冬奧組委項目審議會上播放,國際奧委會副主席薩馬蘭奇、國際帕運委會執行長岡薩雷斯等人對北京冬奧組委主動向海外傳播中國故事和冬奧故事的創新做法表示肯定。

  「被信任!」方曄頓在與北京冬奧組委的合作中感受到「給了我們創作的自由,讓我們能用想用的語言去表達」。同時,這次拍攝開放了平日裡很難開放的場景,常宇表示,基於開放了辦賽,歪研會參與到冬奧會敘事的開放進程中,「因此,合作本身也是一種開放的跡象」。

  高鐵宏偉的施工現場,讓高佑思想起家鄉以色列海法的卡麥爾隧道:「(它)幫助我奶奶能很快從山上到城市裡,20分鐘的路變成兩分鐘。那就是中國人在一年間建成的。」

  這樣的角度令人驚喜。「同樣的事情,中國人和以色列人表述,效果完全不一樣。」常宇對記者表示,想要破局,先得放下身段、接受不同。

  對於中國目前在各個方面取得的成就,很多外國友人願意抱著客觀態度探究「中國到底發生了什麼」,可在宏大的敘事邏輯面前,細節也容易變得抽象,「要把中國故事實現跨文化傳播,是不是可以先聽,接收信息的人他感興趣的是什麼。」在常宇看來,這次選擇自媒體、選擇外國人的視角,探索的正是從「我要告訴你」向「我引導你來了解」轉變。

  這種轉變,朝向的不僅是海外受眾。從網絡時代成長起的年輕一代,同樣是傳播破局的對象。常宇記得同僚的「吐槽」:「我常問我的小孩,彈幕都已經把畫面擋住了,為什麼不能好好看一場體育比賽?」中年人常宇也不能理解彈幕的樂趣,「但站在冬奧組委的角度,我必須去理解十幾歲年輕人獲取信息的方式。而『互動』正是新媒體時代變革的核心」。

  在常宇看來,嘗試突破文化邊界、打破代際鴻溝,正因奧林匹克是一個相對純粹的全球性公共話題,在各個平臺上,中國故事可以落實到個體命運的變遷,以更加溫情、柔軟的面貌向世界展現,「用年輕人的話說,就是讓中國多一個新的『人設』。」而自媒體的發展,也逐漸走出一條可以直接觸達國外受眾的路,「路有了,在上面跑的內容是否易於接受、受人歡迎,那就看我們自己的本事了」。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梁璇

相關焦點

  • 有的歪果仁,可能比你更了解中國
    他們致力於傳播中國故事,打破外國人對中國的偏見,或中國人對外國的偏見,是新一代外國人。很多剛見過高佑思的人,都很難相信,這個高大帥氣的以色列小夥、歪果仁研究協會創始人,僅僅是個出生於1994年的北京大學大四學生。
  • 一個「歪果仁」,為什麼要在海外電商平臺直播帶中國貨
    相對論Vol.48丨一個「歪果仁」,為什麼要在海外電商平臺直播帶中國貨  視頻做得好好的,為什麼要來直播帶貨?  中國興起的直播帶貨模式,海外用戶會買帳嗎?  跨文化交流中的誤解與裂痕,要靠什麼來撫平?
  • 相對論Vol.48丨一個「歪果仁」,為什麼要在海外電商平臺直播帶中國...
    中國興起的直播帶貨模式,海外用戶會買帳嗎?跨文化交流中的誤解與裂痕,要靠什麼來撫平?……11月28日中午,央視新聞《相對論》走進了一個特別的直播帶貨現場。正值海外促銷季,「歪果仁」高佑思要把中國好貨,以在中國興起的直播帶貨模式,推廣到海外電商平臺。
  • 相對論Vol.48丨一個「歪果仁」,為什麼要在海外電商平臺直播帶中國貨
    中國興起的直播帶貨模式,海外用戶會買帳嗎?跨文化交流中的誤解與裂痕,要靠什麼來撫平?……11月28日中午,央視新聞《相對論》走進了一個特別的直播帶貨現場。正值海外促銷季,「歪果仁」高佑思要把中國好貨,以在中國興起的直播帶貨模式,推廣到海外電商平臺。
  • 【紅色風 青年派】「歪果仁研究協會」把外國人在中國故事拍出了...
    這個叫「歪果仁研究協會」的年輕團隊,目前的主業是做視頻,拍攝外國人在中國生活的小故事。創立一年來,這個年輕的團隊,創造了許多「小奇蹟」。他們的70支視頻,達到全網十億次點擊量,擁有600萬中外粉絲。他們在街頭到處尋找外國人,就中國當下最熱門的話題做採訪。然後把視頻貼上各大社交網站。為什麼?因為有一些沒來過中國的人,對中國有著不少的誤解。
  • 他帶著歪果仁研究中國,B站吸粉350萬,還獲得馬雲點讚
    「你點不點中國外賣?」零下十幾度的北京街頭,出生於94年的以色列小夥兒高佑思(Raz Galor)蹲點在五道口附近北大東門到中關村新園留學生公寓那段路上,攔下外國人便舉起話筒街採。2016年底,MCN機構歪果仁研究協會剛起步,每做一期「外國人看中國物」系列的短視頻,高佑思都要街採三五十人,大約有一半會拒絕。
  • 自從歪果仁高佑思成為中國「網紅」以後……_南方快報_南方網
    以高佑思為代表的新一代外國人,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在中國短暫學習工作的「匆匆過客」,而是紮根中國開啟追夢之旅的「老外2.0」。  2016年12月14日,歪果仁研究協會(以下簡稱「歪研會」)成立不久後推出了首個視頻產品《自從這群歪果仁嘗試了微信紅包以後》。畫面中,高佑思舉著麥克風站在街頭,採訪形形色色的外國人,不少人吐槽只搶到過1分錢紅包,但有一個姑娘說自己為了搶紅包加了100多個群,淨賺8000多元,高佑思不由自主地露出了一個膜拜的神情。
  • 歪果仁研究協會會長高佑思:「90後」洋網紅的中國追夢記
    高亢的音樂聲中,高佑思和三位小夥伴在廣州塔下亮相,嘗試一種刺激的城市玩法——請路人隨機指引,兵分四路在廣州各地打卡,笑點頻出……這個歪果仁研究協會關於廣東的最新作品,收穫了不俗流量。「對所有人多元記憶的包容,就是城市靈魂的所在。」視頻結尾時,高佑思這樣說。歪果仁研究協會是自媒體機構「外國人研究協會」的音譯。
  • B站後浪們喜歡的「歪果仁研究協會」,究竟在研究什麼?
    從這個「歪果仁」的命名方式,你就能看出,高佑思採用了中國人對外國人發音方式的調侃,反過來吸引他的中國受眾們。「我和我的夥伴們很好奇,生活在中國的『歪果仁』如何理解中國;而中國文化又如何在這樣視角的參照下,理解世界,理解自己。」他在歪研會微博帳號中說。
  • 神奇的中國產品在「歪果仁」眼中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
    神奇的中國產品在「歪果仁」眼中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歪果仁」眼中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11月28日,央視新聞《相對論》走進了一個特別的直播帶貨現場。正值海外促銷季,歪果仁研究協會會長高佑思決定把中國好貨,以在中國興起的直播帶貨模式,推廣到海外電商平臺,副會長星悅現場助陣。國內外電商平臺大有不同,網友們也好奇究竟什麼樣的國貨能在海外熱銷,於是我們與星悅進行了一次互動猜想,星悅認為最有可能成為海外「爆款」的竟然是它!星悅來自美國,在中國生活了4年。
  • 歪果仁研究協會會長高佑思:"90後"洋網紅的中國追夢記
    原標題:「90後」洋網紅的中國追夢記 高亢的音樂聲中,高佑思和三位小夥伴在廣州塔下亮相,嘗試一種刺激的城市玩法——請路人隨機指引,兵分四路在廣州各地打卡,笑點頻出……這個歪果仁研究協會關於廣東的最新作品,收穫了不俗流量。「對所有人多元記憶的包容,就是城市靈魂的所在。」
  • 歪果仁《中國地理之歌》火了!當唱到廣州的時候……
    最近,有個歪果仁自創了一首歌名叫《中國地理之歌》這首歌在國外的視頻網站YouTube上超火!把國內的34個省級行政區域全介紹了一遍!關鍵是這首歌真的太魔性了!聽完一遍旋律就在腦海中揮之不去了哈哈哈哈六分多鐘的長視頻還真挺帶感的~有誰跟我一樣一直等著自己地區何時出來的呢?
  • 這麼多歪果仁都狂愛我們的國妝,就問你驕不驕傲!
    歪果小姐姐熱衷於「唐妝」和「木蘭妝」,遮瑕力強的粉底讓妝感突出,細長而帶有眉峰的柳葉眉頗具年代感,深色眼妝和仔細勾勒的唇妝顯得神採奕奕,中國範兒秒get~歪果小哥哥們也不甘示弱,遮上原生眉,畫上中國風粗長眉和細長上挑的眼線,秒變多情古裝男神,妝面乾淨顯年輕,看這溢出屏幕的高級感!
  • 美國多地遭暴風雪襲擊 給正在感恩節旅行的歪果仁帶來不便
    美國多地遭暴風雪襲擊 給正在感恩節旅行的歪果仁帶來不便時間:2019-12-19 12: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美國多地遭暴風雪襲擊 給正在感恩節旅行的歪果仁帶來不便 綜合報導,上周末,冬季暴風雪席捲了美國中西部地區,導致多地交通停滯受阻。
  • 王者榮耀英文版上線,一個按鈕輕鬆切,換歪果仁終於不用查字典了
    hello大家好,這裡是指尖上的王者,王者榮耀越來越國際化了,從冠軍杯開始,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也都知道了這個遊戲,而外國玩家想要玩王者榮耀,基本上只能玩aov傳說對決,不過遊戲的畫風以及平衡都跟王者榮耀有一定的區別。
  • 超級網紅「歪果仁」高佑思:向所有老外推薦 來中國的第一站 成都
    今天,在超級紅人節現場,知名微博大V@高佑思不是皮克也是帶著他的歪果仁研究協會接受了看度記者採訪。歪果仁研究協會是一家從事跨文化短視頻製作的公司,旗下有眾多生活在中國熱愛中國文化的外國人。現在它在微博上的粉絲也達到了296萬。此次來到成都,高佑思非常高興。
  • 「歪果仁」學中文真的難麼?來聽聽這群留學生怎麼說
    「歪果仁」A:「件件10元?」「歪果仁」B:「樣樣10元?」「歪果仁」C:「羊毛衫10元?」在記者採訪的幾位外國留學生中,可謂什麼答案都有。劉志翔是來自吉爾吉斯斯坦的留學生,目前已經過了HSK五級的他正在向六級衝擊。回想起初學中文的時候,中文的聲調讓他吃盡苦頭,「mā、mā、mǎ、mà......那時候覺得整個人都不好了!」
  • 在中國短視頻平臺打拼的老外:要向世界展示一個充滿活力的現代中國
    說話的這位名叫高佑思,是個在中國生活了13年的以色列小夥子。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初期,高佑思和親友一起,在以色列收集到一批防疫物資並且運到了武漢。他將這個過程拍攝了下來,並且發布在了中國的社交媒體上。短短的時間,這條不到10分鐘的視頻播放量就達4500萬次,網友的評論也超過了12萬條。
  • 一龍的金鐘罩鐵布衫弱爆了,歪果仁炮彈打肚皮竟毫髮無損!
    金庸的武俠小說,開創了中國武術新天地——甚至連不少歪果仁們,竟也以為,咱們的中國功夫,能上天入地、刀槍不入;比如,像那個義什麼和團,就曾這樣地自信過。在當代,雖然科學發展了,但像什麼少林鐵布衫、金鐘罩、吊死功等神奇功夫,卻仍有不少人仍在展示和演繹。
  • 【箭廠x歪研會】自從這群歪果仁在中國當上網紅
    由於高中時對中國文化產生了興趣,2012年,星悅來到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念本科。地道的中文不說,參加社團、刷微博、逛淘寶、追國產劇、粉中國偶像,除了金髮碧眼的外貌,星悅日常生活裡完全就是個中國女大學生模樣。而現如今,畢業後的她更是決定長期留在中國——作為「歪果仁研究協會」(以下簡稱「歪研會」)的副會長。